大国战隼(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550

  带着四组火箭弹的情况下,又是陌生地域的对地实弹射击训练,李战也不敢掉以轻心,不断的提醒吴震保持检查飞机的姿态、飞行数据。27号雷达站对他们进行持续的跟踪照射,以最快的速度把两架战机的实时数据通报给北库塔台,北库塔台对照27号雷达站和北库气象台的数据得出更准确的数据,指挥员根据最终的数据来下达下一道指令。
  遗憾的是,没有战术数据链的情况下,这个过程实施起来相当的繁琐,完全不具备作战时效,往往不能给予飞行员及时的支撑。
  自从被李战搞了一次,27号雷达站乖巧了许多虚心了许多,面对101团这个破烂王家的傻大儿子再不敢有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再顶着干没准人都给你全换掉一轮去。反正北库魔头的名号是让27号雷达站的官兵闻之色变的了。
  “北库,我要下高度了。”李战确认飞过了北库主峰之后,没等地面的位置通报到,主动报告申请。
  薛向东很放心的。吴震是个菜鸟,但是有李战这个老鸟带着,一点问题都没有。今晚如果不是李战值班,他也会去找李战来执行这个任务,其他人干这个事情他根本不放心。
  “洞三拐,按照计划下高度,注意速度。”薛向东回复。
  “明白。”
  李战压杆,037号战机徐徐下降高度,吴震跟上,贴着群山的山头往下降。始终保持五百米的相对高度,意味着要随地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地形海拔高度如果是两千米,飞机就必须在两千五百米的高度飞行。
  往月亮的方向看了一眼,出现个深色的影子,李战提醒了吴震一句,“两拐八,注意你的两点方向!”
  “我看到了,准备规避!”吴震很冷静。
  李战向左翼让出位置,吴震紧接着往左翼规避,避开了侧前方的一座山峰。李战快速检查仪表数据,呼叫塔台,“北库,雷达确认一下位置,航线应该是出现了偏移。”
  “马上确认!”薛向东立马道。
  不多时,薛向东呼叫,“洞三拐,你们的航向向北偏移了十度,马上调整!”
  “明白,向北偏移十五度。”李战马上进行调整。
  飞行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尤其是在山区里飞行,磁场环境复杂会对飞机的传感器产生影响。纵穿了北库山脉才偏移十度,是小的误差值了。况且他们马上会经过一个明显的地标——某个镇区,以有密集灯光的镇区作为参照物来修正航向。
  周遭的颜色一下子变得一致起来,前方下方有隐隐约约的一片灯光,李战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已经飞出了北库山区,前方就是最后一个地标某镇区。
  “洞三拐报告,我看到最后一个地标了。”李战报告。
  薛向东的心一下子提起来,塔台的其他人也都不约而同的坐直了腰板,死死盯着自己的岗位,同时听觉集中在了扩音器那里,进入了紧张等待任务进展情况的模式。
  经过最后一个地标意味着要进入攻击航线了。
  101团的靶区在北库山脉东南则的大漠戈壁上,他们从来没有去过五百多公里外的靠近边境线的无人山区那边打过靶。一方面是因为距离远,另一方面则与其他因素有关。
  凌晨的此时突然来这么一出,难道是空司抽查?
  薛向东不说,谁也不敢问。
  部队最不需要的是好奇心,该你知道的会开会进行通报,不该你知道的你刻意打听就是违反纪律。
  李战的目光随着底下的镇区移动了一阵子,一直到镇区被远远抛到后面再也看不到,他才稳稳地把战机拉起来,随即报告,“北库,我开始进入攻击航线,上高度一千,完毕。”
  “北库收到,按计划进行!”薛向东内心很激动表面却很镇定。
  进入攻击航线需要拉起高度,但并不太高,只有一千米的相对高度,这对飞行员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打火箭弹需要进入俯冲姿态,一千米的相对高度实际上是没有多少余地的了。
  出于安全考虑,吴震需要上到一千五百米高度,李战完成攻击脱离之后,他再进行攻击。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推进着。
第169章
全弹药攻击
  “洞三拐,脱离!脱离!你快越线了!”
  薛向东大声呼叫李战,他从雷达上看到037号战机的信号在飞快迫近边境线。
  “北库,我拉起脱离了!情况有变!我没看到地面指示灯光!请确认!完毕!”李战拉起掉头,037号战机在飞跃边境线之前画了一个“U”型航线。
  李战按照计划进入攻击航线在一千米的相对高度上飞行,在规定的位置进行小角度俯冲,可是地面一片漆黑,根本没有指示灯光。这是不正常的,计划里写得很清楚,靶区周遭没有灯光,而靶区的灯光是最具辨识度的红色灯光。
  什么都没有。
  “两拐八,你上相对两千盘旋!”薛向东果断下令。
  老资格团长的指挥能力此时完全的体现了出来,抉择非常迅速,指令明确准确,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看不见靶区就没有办法进行实弹射击,此时已经进入任务区域的两架战机就存在空中碰撞的可能,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让吴震先上高度盘旋等待李战完成攻击。
  李战搞不掂的话,吴震也别试了,全部返航吧。
  再三确认了任务战机的位置,薛向东立刻肯定是地面靶区分队出了问题。他立马拿出一台卫星电话拨打出去,身边的南亮红诧异地盯着卫星电话看了眼嘴巴张了张。
  薛向东走到一边去,捂着卫星电话低声说着什么,大概说了一分多钟,他挂掉电话返身回来,拿起送话器呼叫李战,“洞三拐,北库叫。”
  “洞三拐收到!”李战一直在等,马上回话。
  薛向东沉声说道,“洞三拐,计划有变,靶区只能提供微弱灯光指示,时间只有一分钟,你能不能把弹药准确扔进靶圈里?”
  只有一分钟,且是微弱的灯光指示。
  难度上升不是一点两点了,而是三四层楼那么高。
  “北库,取消高度差让我自由发挥,我有把握!”李战略微思索,肯定回答。
  这是夜间啊!
  微弱的灯光是很难发现的,哪怕周遭一片漆黑。别忘了,李战他们使用的飞行头盔是最普通的配套给歼-7E的第二代头盔,没有夜间瞄准功能。歼-7G倒是有配套的带有头盔瞄准仪的改进型飞行头盔,甚至听说还有目视瞄准功能的型号,差距不是一点两点大而是三四层楼那么大。
  要对靶区进行攻击首先要看到靶区,原本说有明显的灯光指示,现在上级无疑是临时提高了难度系数,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但是命令就是命令,没困难要上,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上。
  薛向东果断说道,“洞三拐,允许你自由选择攻击方式,但注意两拐八在相对两千。准备好报,我让地面指示开始!”
  “明白,我正在下高度盘旋,请雷达再看一下我具体位置,应该在靶区上空。”李战回答。
  雷达员竖起大拇指,忍不住赞道,“李大队的位置非常精准,就在靶区上空低空盘旋!”
  这份精准的洞察力和操作功底,恐怕无人出其右。
  “洞三拐,你就在靶区上空!准备好!一分钟后开始指示地靶!”薛向东果断指令李战。
  “明白!一分钟倒计时!”李战做好了准备,眼睛瞪得大大的,恨不得向汽车那样装上大灯。
  薛向东再一次取出卫星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出去,沉声说道,“我这边准备好了,请马上指示目标!完毕!”
  得到答复后,薛向东一边挂掉电话一边通知李战:“洞三拐,已经开始指示目标!”
  “洞三拐明白,正在搜索!”
  李战在五百米的高度盘旋着,瞪大了眼睛往下目视搜索,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他不免的有些紧张。这次夜间实弹射击训练意义非凡,绝对不能出差错,至少问题绝对不能出在他身上,他丢不起这个人。
  咦,看到了,可是这也太他妈的微弱了吧?
  李战哭笑不得,地面上有一丝微微跳跃的红色灯光,周围的情况完全看不见的。他完全不敢确定那就是地靶,不得不呼叫北库塔台,“北库,我看到灯光了,但是我不确定是不是地靶,非常微弱!”
  “是!洞三拐!那就是目……地靶!注意啊!一定要进行准确的打击!”薛向东兴奋起来,大声说道。
  李战拉起战机,回答,“洞三拐明白!我拉起准备攻击了!两拐八注意看我的攻击航线,准备进行第二次攻击!”
  “两拐八收到!”吴震精神振奋。
  037号战机咆哮着爬升到一千米的相对高度,随即调整航向对准了靶子。李战压杆进入俯冲状态,精细地调整机头对准微弱的灯光,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目光飞快地扫视着仪表台。
  进入攻击点,李战大喊道,“洞三拐开始攻击!全弹药攻击!”
  摁下发射按钮,早就接通了电源的火箭发射器“嗖嗖嗖”的不断把90毫米口径火箭弹给发射出去,二十八枚火箭弹连成一条火线,犹如漆黑夜里的流星一般直奔目标。
  战机停止颤抖后,李战第一时间拉起,同时扫了一眼高度表:相对高度二百三十米。
  机身忽然有微微的颤抖,但是很快消失了。
  李战心知肚明,检查了一下各个系统,确认安全之后,他继续上高度并且脱离靶区,同时果断地接过指挥权,命令吴震,“两拐八,开始攻击!注意,拉起脱离攻击航线的高度不得低于相对五百米!”
  “两拐八明白!开始进入攻击航线!”吴震振奋不已,压杆进入。
  李战上到相对一千高度盘旋,扭头看向靶子的位置,那里已经是一片火光冲天,根本不需要再费劲确认目标了,吴震就算是个近视眼也能把弹药扔到靶子上面去。
  随即,他看到278号战机把所有二十八枚火箭弹都射在了火光冲天的位置,然后干脆利落地拉起脱离。
  李战满意地点了点,地面的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庞。
  “北库,已经按照计划完成实弹射击训练,请求返航!”李战呼叫北库塔台。
  薛向东控制着激动的心情,道,“洞三拐可以返航!你们着陆之前我就能完成报靶,希望是个好成绩!”
  “肯定不会差!”李战开心得很。
  地面某隐蔽处,几个“报靶员”向着夜空中远去的航空发动机尾焰敬礼——空军的弟兄们打得真他娘准啊!
  如果他们知道那是落后的二代机用无导火箭弹打出来的成绩,恐怕会更加的肃然起敬。
  满环的成绩很快的报到了北库塔台,101团完美地完成了上级突然交待的夜间实弹射击训练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5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