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逍遥(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733

  “去徐州征调物资,孤十日后要和周琅小儿,在平丘堂堂正正的决战,宣告天下,这天下是孤的。”
  “诺,臣这就连夜去徐州,一定把物资征调来,把事情安排好。”一位文臣突然的开口讲道。
  “好,有俊然前去,孤放心。”
  李敬凝视着马俊然离开,心中沉重,此时局势远不是首战失利这么简单。
  他气运依仗通灵宝玉,此时生怕反噬提前,离开后立即询问《帝》。
第724章
气运消长
  魏军大营,中军大帐!
  杨启峰端坐于上位,手中如今正持有一份情报,看完脸上浮现出冷笑之色,把手中的玉简扔给崔丞,语气平淡的讲道:“决战,笑话!”
  “王上不打算和李逆一战,堂堂正正获胜?”接过玉简崔丞仔细的阅览起来,语气不由的开口询问讲道。
  “决战,是要打,可时间不是十日后。”杨启峰缓缓摇头,他目光平和的看向远方,尽管前方是一道帘幕,可依然不能阻止杨启峰视野。
  杨启峰正在观望李逆的气数,气运一道,不是定量,犹如流水,飘忽不定,像是浪潮一样,潮起潮落,有巅峰,自然也是有低谷。
  李逆的气数昨日前,正处于巅峰之中,当时是何等的猖狂不可一世,四方龙气涌动,不断蔓延凝聚,一条唐龙在杨启峰眼中张牙舞爪,庞大的身躯已经把魏龙包围。
  而如今出现在杨启峰眼中的唐龙,神态萎靡不振,庞大的身躯已经崩溃了三分之一,身子上面血淋淋的伤口一道接着一道。
  属于李逆的气数已经崩塌,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气数崩塌还在持续中,拖的时间越长,李逆损失的气数越大。
  反观魏龙身躯壮大,尤其是值得杨启峰注意的是魏龙腹部位置,再一次的鼓起生包,隐隐的有着爪子破出。
  这是第五爪,五爪为真龙。
  这是《仙道》大世界的位格,只要这第五爪彻底凝聚,魏龙将会化龙成功,自此可称为真龙。
  这夜袭一战,看似只是李逆首战失利,虽然损兵折将,可李逆兵力雄厚,根本无惧于这一战的损失,但这只是表面。
  真实的状况是李敬他根基不稳,十日下徐州何等的猖狂,造成的声势何其巨大,震动天下,不少州郡望风而降。
  李逆的这一条唐龙,其中至少有着近半,无不都是这一些墙头草组成。
  要光是如此,这首战也不会让李逆的气数崩溃近三分之一,真正的缘故是通灵宝玉,此点杨启峰看的明明白白,外力岂是这么好借的。
  李逆因通灵宝玉而成,自然也会因通灵宝玉而衰,当初的东方博宇的事迹在杨启峰眼中历历在目。
  当他战胜赵广仁,破了这合纵之势,东方博宇立即的陷入到了通灵宝玉的反噬。
  就算是李逆的情况要比东方博宇好,可又能够好到什么程度,气数一定会有不小损耗,此消彼长,这李逆气数锐减,就是杨启峰的气数在增长。
  所以对这首战,杨启峰极为重视,哪怕是有卫侯相助,杨启峰依然的动用了兖州鼎,把这一张底牌给掀开,为的就是一举建功。
  杨启峰不容许出现半分的变数来,再把这兖州鼎压着,等到日后决战用,再去打李逆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戏文中经常出现的场面。
  可真实的战场中,谁敢这么做?
  真心不要命了,战场什么意外都能够发生,不可能去保留自己的底牌,像是这一次夜袭,就算有卫侯配合,但要是李逆实力过强,也能够打破困局。
  到最后生生的改变战局,这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李逆要把此战全部依仗于卫侯,那怎么可能?
  卫侯到底只是一位外人,把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杨启峰是不会放心,李逆也是不会放心,所以真正的关键在于卫侯只是引子,接下来李逆的动作才是杀招。
  像是龙骧和虎跃二军之一的虎跃军,乃是首批冲入魏军大营的士卒,要不是具备兖州鼎,卫侯怎么可能击溃虎跃军,到时候变数就会产生。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诉说的就是这一个道理。
  杨启峰收回自己的目光,幽幽的讲述道:“吩咐下去,紧闭大营,无令不允许诸将私自外出。”
  “诺!”崔丞应了一声,掀开帘幕走出大帐,亲自去安排这一切。
  “王上是要和李逆在平丘长期对势下去?”巩朗身子微微一侧,上前一步看着摆放的地图,不等杨启峰回答,继续的开口讲道:
  “此也是妙招,李逆根基不稳,十日下徐州,造成了层层隐患,只是因其声势浩大,有一统天下之势,所以隐患全部都被压下。”
  “可此次夜袭,李逆大败亏输,连虎跃军都被击溃,大营中有李逆亲自坐镇,还算是安稳,可后方的徐州等新占的诸州,只要王上插手联络,岂能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此还需要劳烦显臣前往徐州一行了。”杨启峰对巩朗的话语缓缓点头,目光不由的看向了一旁不发一言的王显臣。
  “臣不懂战略,唯一擅长的也只有此,徐州正是臣大展拳脚之地,前往徐州臣求之不得。”王显臣站起身来,对杨启峰一拜,郑重的讲述道。
  “臣此去,一定掀起徐州乱局,不敢说几郡反叛,可至少能让徐州三分之一不出粮草补给。”
  “好。”杨启峰开口称赞。
  “显臣此功,不吝啬斩将夺旗,等到显臣回来,孤为显臣接风洗尘。”
  “多谢王上,局势紧急,刻不容缓,臣先走一步。”
  “李逆根基不稳,近年来屡屡有大战,而王上一统北方多年,连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岂是李逆可比。”
  “首战获胜,王上已经占据上风,让世人晓得李逆此番图谋成空,反遭王上算计,成为天下笑柄。”
  “余下只要避而不战,和李逆打持久战,拖垮李逆即可。”
  “不错,此言甚是附和孤的想法。”
  “孤的大魏,钱粮充足,哪怕是从北方过黄河运送而来,一路上花费不小,可孤也承受的起消耗。”
  “李逆根基在帝京,过龙门至此不比孤来的近,消耗一项上半斤八两,再言李逆背后有徐州,孤也有卫侯的兖州。”
  “世家离心的徐州,怎么比得上一心的兖州。”
  “不战就是胜,此为国战,拼的就是国力。”
  杨启峰语沉稳,以势压人,这是他最基本的套路了,自古势强而败者,无不都是冒进,只要稳扎稳打,败都是一件难事。
第725章
六个月后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
  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
  哗哗哗!!!!!!!!!!
  不断洒落的雨滴,站在凉亭中,感受着四方的凉意,和前方烟雾般的世界,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但此刻楚侯,背负双手目光阴沉,俊朗的面孔上和凉亭之外一般,阴沉的仿佛要滴水。
  “昭易!”
  “粮草准备的如何了?”良久,楚侯开口讲道。
  “主公,粮草凑不足。”太史昭易脸上浮现出愁容来,语气苦涩的讲述道:“大军屯兵徐州边界,每日人吃马嚼消耗颇大,要不是有魏王相助,坚持至此已经不易。”
  “想要再凑一批粮草他用,这是绝无可能了。”
  “荆州本是富庶之地,和冀州并称南北,何时有钱粮短缺忧患?要不是天下大势演变太快,给孤一年半载休养生息,何至于如此。”
  楚侯言语中充斥着浓浓的不甘,目光看向东方,最后又看向北方。
  “距离魏王和唐王首战,双方又已经对峙六月,前前后后这一战已经有年许时间了,孤在这里进退不得。”
  “进,攻徐州,这是相助于魏王,届时唐王必败无疑,可退,孤实在是不甘。”
  “这本来应该是孤联合魏王,一起攻唐王,借此削弱唐王,连弱击强,完成天下平衡,可不曾想唐王如此不堪一击,本该占据上风的他,如今竟然处处落于下风。”
  “不光是主公想不到,就算是臣也不曾想到,当初前往邺城,臣曾见魏王,当时魏王看似平稳,可心中忧虑不难看出,也是被唐王十日下徐州震慑。”
  “如今想来,这都是魏王伪装,隐忍二字,魏王已经把此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太史昭易伸出手掌,凉亭外顺着瓦片流淌下来的雨滴,落入到了太史昭易的手掌上,水滴四处迸溅。
  “伪装弱小,关键之时行雷霆一击,遍数史书历代人杰,能够和魏王相提并论者少之又少,和此等人物并处一世,也不知道是孤的悲哀,还是孤的荣幸。”
  “魏王是人杰,是一位枭雄,可不是英雄。”
  “自首战获胜,自此就是避而不战,任由唐王百般挑衅,根本不出大营,任由唐王强攻,只是一味防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此种举动不为英雄所取。”
  “要是英雄,当和唐王在平丘决战,堂堂正正击败唐王。”
  “届时就算能胜,也是两败俱伤,魏王损兵折将,元气大损后不得不撤兵,唐王退回帝京,而孤则趁势攻取扬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