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655


“封王是封王,但是就不能叫肃王。”
项樱咬了咬嘴唇,低哼道:“你当年一个破落户进京,凭借着肃王府的名头,就能够把林青王霜还有谢康,都拉到自己阵营里头带,肃王府这三个字,经过父王还有你两代人的经营,已经金光闪闪,康儿以后成了肃王,宋儿的皇位还怎么坐的安稳?”
赵显皱了皱眉头,随即笑道:“没有这么严重,宋儿才是肃王府家业的真正继承人,不会因为肃王府这几个字有所改变,将来肃王府没有任何兵权,不会出现你担心的情况的。”
项樱竖眉道:“那也不成,就算肃王府要承递下去,也该让宋儿的后人继承这个王爵,你身上不是还有一个安王的爵位么,把这个爵位给康儿,也不会委屈了他。”
赵显觉得自己脑袋有点疼,当即摇了摇头。
“他们俩都还小,这件事以后再谈……”
第895章
与新皇贺!
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临安城经历了过去七年都没能完成的剧变,如果是换一个人坐在赵显的这个位置上,此时必然会放弃对北齐的战斗,将林青和王霜召回临安,以免临安城里出什么意外,但是赵显极力避免了这种情况,他把朝堂对征北军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一直到赵延宋成为储君之后,他才给前线写了两封信,让宗卫府的人分别交给林青和王霜。
等到宗卫府的人把这两封信送到前线的时候,林青和王霜已经把大名府三城悉数打了下来,正在大名府城里休整,准备朝燕都禁军,收到书信之后,两位大将军心中都震惊不已,脾气相对急躁一些的林青,第一时间寻到了王霜,两人对视了一眼,目光都有些复杂。
林青在王霜的房间里找了个座椅坐了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白小子,王爷他在临安动手了……”
王霜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我知道了,只可惜咱们没有在临安城,不然应该可以劝动殿下,除恶务尽。”
他口中的这个“恶”,指的是隆武皇帝赵延寿,听起来虽然有些荒谬,但是对于他们这些肃王一系的武将来说,隆武帝的确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也理所当然的是“恶”,赵显大致在信里跟这两位大将军说了一下隆武帝的情况,不过只说了隆武帝被暗中流放出京,并没有告诉这两位大将军,隆武帝到底被流到了哪里。
林青有些愣神的看了几眼自己手中的信纸,然后把这几张信纸丢到房间里的火盆里,轻轻吐了口气:“王爷一直对昭皇帝心怀愧疚,即便咱们俩在临安城,也未必能够劝得动他,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最起码说明了王爷他不是什么凉薄之人,你我以后,多半能与肃王府善始善终,有一个好下场。”
王霜从主位上起身,也踱步走到火盆面前,将手里的肃王府密信丢了进去,声音平静:“王爷他自然不是凉薄之人,只是这一次王爷他还是不愿意自己站到台面上,而是把世子殿下捧上了这个位置,世子殿下尚且年幼,将来是一个什么样子,大家谁都不知道……”
林青呵呵一笑:“这也没有什么打紧的,世子殿下既是王爷长子,又是王妃所出的嫡子,他只要不犯错,这个位置本就是该他的,况且世子殿下就算登基,临安城里的大小事情也还是要有王爷来做主,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分别,若非要说有什么区别,只能说王爷他让我们这些做属下的,有了一份可以传子孙的家业。”
肃王府的世子登基,就代表他们这些肃王府部属,再也不是“乱臣贼子”,而是会成为名正言顺的统治阶层,可以预想的是,世子殿下登基,长大成人之后,还是会用他们这些肃王府旧部的后人,毕竟临安城里只有这些人,与他利益相同,利益相同的人,往往是最为忠诚的。
因为利益,不允许他们背叛。
说到这里,林青笑眯眯的看向王霜,声音尽量放低:“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大将军你还是世子殿下的义父,等咱们回临安之后,世子殿下也该替隆武帝守完灵登基了,到时候,林某要称呼大将军一声国父才是。”
当初,项樱自觉自己在临安城里毫无依仗,担心自己儿子以后争不过高家的外孙,因此硬生生把王霜绑上了自己的贼船,半推半就的让赵延宋认了王霜做干爹,这个干爹可不是说说而已,前几年王霜在临安城任事的时候,逢年过节,小世子都会提上东西,到淮安侯府给王霜磕头。
王霜摇了摇头,低声道:“等咱们班师回朝,世子殿下多半已经登基,到那个时候,殿下便是咱们大启天子,除了王爷这个生父,没有人能比天子地位更高,等回了临安,我便去肃王府,请求免了这个殿下义父的身份。”
林青用手把桌子上的茶水端了起来,轻轻抿了一口之后说道:“你提是要提的,但是王爷他多半不会同意,尤其是王妃更不会同意,王妃他在临安城里没有根基,世子殿下没有母族依仗,王妃心里一直不踏实,等世子殿下登基之后,还要靠你淮安侯府支撑。”
王霜皱了皱眉头,低头想了想,发现找不到反驳林青的理由,于是只能摇头叹了一口气:“当年在肃王军中的时候,你林青便装的一副鲁直的模样,到了现在我才发现。当年的肃王军旧人当中,就你林黑子心眼最多。”
这话确实不错,早年肃王军一系被陈静之全面打压,王霜这种名将,在像成康帝低头的情况下,也只能驻守函谷关,偏偏林青这个当年的肃王军先锋,却能够成为江宁军这种一部边军的主将,从这里就可以看的出来,这个面色黢黑,笑起来很是爽朗的禁军大都统,其实远没有看起来这么单纯。
林青微微一笑,不予置否。
两个大将军又谈论了一会儿临安城的事情,随即便不再提起这个话题,林青把目光看向了桌子上的九州地理图,轻声道:“临安的事情暂且不提,现在伐齐尚未取胜,咱们要考虑的是,该如何继续北进。”
说王霜在战事上的敏感程度比起林青要高出不少,提起打仗,这位大将军兴致便高了不少,他用手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声音低沉:“现如今,燕都那边的外部力量已经被咱们几乎扫清,现在燕都禁军最多只剩下一二十万人,这些人里头,一大半都是新兵,除此之外,北齐在没有别的力量可以动用,咱们现在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开到燕都城下,炮轰燕都城。”
说到这里,王霜眯了眯眼睛,轻声道:“我军经过大名府一战之后,可战之兵还有十五万人左右,以北齐现在的力量,正面与我们碰撞,便是死路一条,他们只可能凭借着燕都城这座雄城固守,可是即便让他们守下来,北齐也在没有别的兵力有能耐勤王,现在的北齐,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只等待着咱们去宰割了!”
一个国家的国都,往往都是最难打下来的地方,因为只要守住国都,全国各地的兵力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勤王救驾,但是现在,北齐已经丧失了除却燕都之外的任何力量,没有人能够救燕都了。
因此,这座天下第一城,只是在单纯的等待死亡。
林青微微点头,抚掌笑道:“现在,王爷在后方彻底绝了咱们的后患,咱们也不能让王爷失望才是,北齐孱弱,正是你我发力之时,等咱们打下燕都,便可以带着北齐的广袤国土,回临安与新皇贺!”
第896章
南逃
在大名府休整数日的征北军,重新开始动弹起来,这一次,他们动的从容不迫,经过在北齐境内数次生死搏杀之后,这支征北军已经正面碰赢了北齐大半兵力,现在,他们像一个去收获劳动果实的农夫,要前去燕都收割近两年开辛苦的成果。
而此时的燕都城里,已经一片愁云惨雾。
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城,曾经在元庆帝手里的天下共都,如今已经一片惨淡,大量商贾逃离燕都城,甚至还有不少燕都京畿的百姓,意识到接下来可能到来的兵祸,携家带口的开始逃难。
从国家开始,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灾难并不是天灾人祸,而且可怖的兵祸,兵祸来临的时候,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往往并不是敌国的国家,那些战败的己方将士,才是真正的恶魔。
夜色渐渐降临,在燕都承天殿里,一身赤衣的北齐天子毫无形象的坐在御阶上,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朝堂发呆,此时,燕都城里的这些官员们虽然没有集体叛逃,但是大半也都失去了斗志,有一部分官员,已经托关系把自己的家人们送出了燕都,送到南边的江淮之地了。
江淮之地虽然现在被南启掌握在手里,但是那里毕竟被北齐占了几十年,北齐的官员里有不少人在那边有关系,还是很好找到容身之地的。
更为可恨的是,对于北齐这些官员的行为,那些南启的征北军竟然全不阻拦,他们遇到这些南逃齐人的时候,甚至会主动让开一条路,让他们南去。
这无疑是一种诛心的做法,如果南启的征北军很是铁血,对于燕都这边赶尽杀绝,说不定燕都还能够被激发斗志,变成一支哀兵,但是现在,正因为征北军放出来的这一丝生路,整个燕都城上下毫无斗志,所有人都想着如何买通城门,向南逃命去。
姜无忌一个人坐在承天殿的第九阶御阶上,呆呆地看着空空如也的承天殿大殿,承天殿便是北齐的崇政殿,在十年前的时候,这里还是人才济济,一众文武官员与元庆帝常常在这里争辩问题,大齐上下欣欣向荣。
可是,这座江山到自己手里,不过才短短七年时间,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自己即便不是开拓江山的雄主,难道连守住父皇留下了的基业也不成了么?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承天殿里本就不该有人,这位北齐的宣武皇帝,已经有些癔症了。
一个脚步,缓缓走进了承天殿,进来的是一个女子,这个女子手里捏着一个火折子,把承天殿里的火烛一个接一个点亮,最后缓缓走到姜无忌身边,半蹲了下来:“陛下,臣寻你好一会儿了。”
能在这个时间点,在北齐皇城里奔走的人,自然只有太康帝姬姜璇一个人,此时,这位太康帝姬也不复初见赵显时的青春动人,倒不是她变老了多少,而是常年操持明镜寺事物,让这位北齐的帝姬显得精神有些萎靡,头上也有了丝丝缕缕的白发。
姜无忌轻轻吐了几口气,抬头看了自己的胞姐一眼,声音沙哑:“皇姐何事寻朕?”
姜璇幽幽叹了一口气,在姜无忌身边缓缓坐了下来,轻声道:“陛下,南启的征北军已经朝燕都这边来了,按照他们的速度,估计半个月左右就会到燕都城下,如今咱们已经没有可以拦住他们的兵马,臣与朝中的几位重臣私下里商议了,准备把陛下还有几位皇子送出燕都城,然后由程棘大将军接过燕都,与南人殊死一搏。”
帝都失落的时候,皇帝“出逃”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唐明皇都曾经仓皇逃离长安,宋徽宗更是不必多说,对于皇帝们来说,他们的性命才是最关键的东西,什么面子血性,都是浮云而已。
大概也只有那位倒霉的崇祯皇帝,选择了破城之时以死殉国。
姜无忌没有回答,只是抬头淡淡的看了自己的胞姐一眼,低声道:“皇姐认为,朕会出逃,离开燕都?”
姜璇低下头,声音也有些沙哑:“陛下,现在不是计较个人荣辱的时候,燕都现在明显已经守不住了,破城只是时间问题,若陛下死在城里,那我大齐便真的是亡国了!”
姜无忌抬了抬眼皮。
“那朕逃出去,又能有什么作为?”
“大有可为!”
姜璇咬牙道:“咱们虽然在战场上大败,但是北边还有数万边军,雍凉一带也还有兵力可用,只要陛下带着几位皇子,还有雷震子的方子离开燕都,便始终都是有翻盘机会的!”
说到这里,这个太康帝姬咬了咬牙,低声道:“最不济,西楚也还是在的,哪怕陛下你带着雷震子的方子到郢都去,也可以给赵家带来一点麻烦,南启这么些年一直在打仗,他们不可能一直有钱打下去,只要他们没有办法短时间之内平灭了西楚,那陛下就大有可以腾挪的余地。”
说到这里,这个北齐的太康帝姬帝低声道:“大齐境内,还有许多忠心我姜家的散乱兵马,眼下这些人只不过是被南启给打散了,只要陛下还活着,他们就有了主心骨,咱们虽然在大势上输了,但是却可以在小的方面上做文章,再过些年,只要咱们弄清楚了南启火炮是怎么回事,陛下登高一呼,大齐境内的儿郎们必然景从,到时候复国也不是不可能!”
姜无忌静静的听完自己胞姐的话之后,沉默了许久,最后这位宣武皇帝缓缓抬头,看向姜璇,低声道:“阿姐,在你看来,朕这个皇帝做的……怎么样?”
姜璇愣了愣,最后低声道:“虽无大功,亦无大过。”
“那我大齐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姜无忌似哭非哭,声音沙哑:“大齐在父皇手里的时候,乃是执天下牛耳的大国,朕幼年的时候,甚至以为父皇可以一统天下,这座江山,父皇交到朕手里的时候,仍旧是一副繁荣的模样,怎么到现在短短七年时间,就成了这副样子?”
姜璇沉默了片刻,最后低下头。
“大抵是……因为南启出了个赵宗显。”
姜璇声音幽幽:“若无赵宗显,陛下在元庆十二年那场战事之中就该大胜,若无赵宗显,南启便不会有雷震子,更不会有这种火炮,没了这些火器,南启至今还是任人拿捏的小国,临安城说不定也都变成了我大齐陪都。”
“好一个因为赵宗显……”
宣武皇帝喃喃重复了几遍赵显的名字,最后狠狠握了握拳。
“朕的几个儿子,就给你们带出燕都,也算是给姜家留一点香火,至于朕……”
“朕不走。”
第897章
隆武帝殡天
临安城那边,隆武帝的“病情”越发严重,以至于包括赵显在内的辅政重臣,都要在皇城里头守着,太医馆的太医们,已经用尽了浑身手段,在皇宫之中进出不停,整个大凰宫里,都是浓重的药味。
其实这些太医当中,能够真正接触到“隆武帝”的,只有太医院的院正,以及一个作为院正副手的太医使,平日里这些太医们虽然在皇城里忙忙碌碌,但是天子毕竟尊贵,不是每个太医都有资格见到天子,因此他们也只能通过这两个太医院的长官,来间接治疗皇帝陛下,至于皇帝陛下用了药之后有什么反应,也都是通过这两个太医院的长官来反馈给一众太医们。
这两个人,自然都是肃王府的人。
他们本就医术高超,模拟出一个病人的反应再容易不过,经过十几天的治疗下来,这些太医们都对皇帝陛下身染重病深信不疑,而且通过院正大人还有太医使大人的描述,陛下得的应该是被外邪入体,这种病症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治好纯粹是看你命硬不硬。
在众太医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便建议去请希夷山的希夷真人前来替陛下诊病,毕竟这位希翼道长向来以医术闻名,昭皇帝在世的时候,便对这位道长的医术赞不绝口,可是当太医院的人赶到希夷山,才发现这位希夷真人早已经不在临安,问过他的夫人之后,才知道这位希夷道长,早在数月之前便离开临安城,四海云游去了。
就连希夷真人的长子清玄道长,也被肃王殿下派去了北边前线,整个希夷山再没有精通医术之人。
于是,太医们束手无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