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655


不过再如何珍贵,对于赵显来说,都及不上项樱还有女儿赵莯的性命要紧。
项樱也紧紧的握住了赵显的手,心里颇为感动。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会拿女子的性命当回事,尤其是碰到家国大事的时候,当年刘邦那一句“分我一杯羹”,一直到后世都传为“佳话”,可见亲情在大人物眼里,是有多么一文不值。
赵显能说出这番话,让这个出身西楚的大公主心里暖洋洋的。
“你放心,这一趟郢都,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父皇他装病,把我们母女关在郢都,只要咱们的西陲军还在,郢都里无论是谁也不敢动手杀我们母女的。”
说到这里,项樱帮着赵显整理了一番有些皱褶的衣衫,轻声道:“现在临安城里危机四伏,我这一趟走了,你自己在临安城里要多小心,有事的话多问问谢表叔他们,实在不行也可以跟高家妹妹商议商议,莫要吃亏。”
这几年时间里,他们夫妻俩一直都是相互扶持,项樱也给赵显出了不少主意,所以她反倒有些担心赵显一个人在临安会不会出问题。
“放心。”
赵显微微一笑。
“你走之后,我便要开始动手杀人了。”
第652章
你怎么能骂人呢?
隆武六年二月初。
季子升一批人在临安西城被开刀问斩,这一批人统共有近四十个读书人,其中就包括了那个南明教余孽白素素。
南明教的种种纠葛,赵显也不想再予以理会,白素素跟季子升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柔肠百转的爱情故事,他也没有兴趣了解,他现在是大启国主,这种江湖之事儿女情长,对于如今的赵显来说,都太小太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炳被赵显骂了一顿之后,这段时间很是卖力,白素素身后的那支北齐暗线,已经被宗卫府摸了个大概,最近一段时间就可以连根拔除了。
现在赵显要做的,就是要看那些读书人作何反应。
前段时间,上书要求赵显还政的文官们,加在一起足有三四百人,这些人虽然品级都不算太高,但是赵显不可能把他们全部杀光,不过先杀上一辆批人试探试探,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季子升等人,就是第一批。
这些人人头落地之后,果然在临安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是国子监的那些太学生们,第一时间到礼部衙门门口集合,要求给季子升等人洗刷冤屈,同时把诏狱之中剩余的文官释放出来。
不过这时候,这些读书人都聪明了不少,他们知晓季子升是怎么死的,一句离间天家血脉,就把季子升打到了万劫不复之地,所以这批读书人不再骂赵显,而是转头开始骂宗卫府的大统领赵炳,只短短半天时间,就把这个原本略显低调的大统领,骂成了祸国逆臣。
更有甚者,甚至要求废除宗卫府!
他们骂的兴起之后,仗着自己各个身负功名,干脆直接跑到宗卫府内府门口,如同泼妇一般,站在宗卫府大门口,掐着腰开始大嚷大叫,要求宗卫府放人。
“赵炳奸贼祸乱两朝,残害无数读书人,此贼不除,国无宁日!”
“放人,放人!”
“可怜季子升季公,二十余年苦读,去年好不容易取中一甲,就被赵炳奸贼取了性命,呜呼哀哉!”
“昔年成康朝之时,宗卫府诏狱便臭名昭著,如今到了隆武朝,赵炳这厮贼性不改,还要残害我大启重臣,如今我大启刚有中兴之势,那些中兴之臣就被这贼子关进了诏狱,甚至害了性命!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群头戴文士巾的书生当街骂人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因为尽管他们掐着脖子涨红了脸,话里却没有一句脏字,不过这些没有脏字的话听起来却句句诛心,就上面这些话,只要有一句坐实,赵炳的路也就到头了。
宗卫府内府的大统领班房里,外面的骂声清晰可闻,现任大统领掌兵正垂手站在一旁,宗卫府的前任大统领赵显,却笑眯眯的坐在了主位上,对着赵炳笑道:“大统领如今也跟本王一样,成了祸国权臣了,滋味如何?”
赵炳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勉强的笑意,对着赵显苦笑道:“王爷,再让这些书生这么骂下去,卑职就算无罪,几十年上百年后,在民间也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奸臣。”
其实历史上那些大奸大恶的名声往往都是这么来的,没有老百姓想知道,他们日日咒骂的“潘仁美”到底是谁,也不会有人想知道,严嵩死了之后,他的下一任徐阶更不是东西……
大字不识一个的平头百姓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的认知,大多来自于话本戏剧,或者是以讹传讹的故事,而这些跟“文化”挂钩的东西,源头往往都是这些读书人。
赵显哈哈一笑:“大统领不必着慌,这些人现在不敢骂本王,但是背地里指不定怎么骂呢,几百年后你我二人也算是有个伴,都是大启隆武朝数一数二的大奸臣。”
赵炳也被赵显这番话逗乐了,轻声附和道:“那卑职也就不着急了,能跟在王爷身后,做个大奸臣也是不亏的。”
赵显诧异的看了一眼赵炳,呵呵一笑:“看来赵慨跟在大统领身边,大统领倒是跟着学会溜须拍马了。”
赵炳低头笑道:“赵炳大统领生性轻浮,十句话只能信一两句,但卑职说的可都是真话。”
赵显被赵炳突然的幽默逗的笑了笑,笑了一阵之后,脸上的表情收敛起来,对着赵炳淡然道:“大统领,这帮人都把你的宗卫府大门都给围起来了,你打算如何处置,总不能跟本王一样,以后从后门进出吧?”
赵炳脸上的笑意也跟着收敛起来,躬身抱拳道:“只待王爷一声令下,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显眯着眼睛问道:“不怕做奸臣了?”
大统领肃然道:“能为国做事,为王爷做事,便真是奸臣,卑职也做了。”
“好!”
赵显笑了笑:“无怪大统领能执掌宗卫府近二十年,看起来无论是赵慷还是赵慨,比起大统领都要差上一大截距离。”
“宗卫府听令!”
赵炳半跪在赵显面前,低头抱拳:“卑职在。”
“把这些骂街书生的几个头目,统统都给捉进诏狱里头,先关他个两三个月,等出来之后,再让礼部革了他们的功名,本王要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因言获罪!”
这群在宗卫府门口大骂的书生,少说也有几百号人,因此一次性抓进去是不现实的,毕竟宗卫府诏狱早已经人满为患了,不过把骂的最凶的那几个人抓进诏狱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杀鸡儆猴的道理,在哪里都可以适用。
赵炳听了赵显的话之后,轰然道:“卑职遵命。”
说完,这个面色有些白皙但是身材高大的大统领,从一旁提起自己的青丘刀,大踏步朝着宗卫府门口走去。
宗卫府门口,那些书生正骂的痛快,有些人站在最前面,骂的脸色涨红,此时就连赵炳的家人也没有逃过他们的尊口,都被骂了个遍,有个白袍书生正站在宗卫府红漆大门口大嚷大叫“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云云,宗卫府大门突然打开,这个白袍书生被身后的人一推搡,直接撞在了一人身上。
他是个读书人,自然是知书达礼的,撞到了人刚想赔不是的时候,抬头就看到了来人身上正穿着宗卫府的青丘服。
青丘服上,绣着一只活灵活现的九尾白狐。
整个宗卫府内府,也就只有这么一只“九尾狐”。
白袍书生咽了口口水,连忙朝后退了几步,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口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往往背地里指天骂地,当面的时候,就立刻蔫了。
赵炳低下头,俯视这个白袍书生,脸上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这位公子,方才就是你骂本统领么?”
“骂人是不对的。”
“你怎么能骂人呢?”
白袍书生双股战战,一句话也不敢说。
因为一柄雪亮的青丘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颈。
第653章
罪不当死
在宗卫府吩咐过赵炳之后,赵显很快就离开了宗卫府,他今日特意从到宗卫府来,就是为了看一看这些士人到底会作何反应,按现在的情形来说,这帮读书人的脾气,确实都有些硬气,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启国毕竟由文人主导了百多年,成康朝之时,朝中没有一个武将可以说得上话,大小事情都要经过那位陈静之陈相处理,长此以往下来,给这些读书人生出一些骄横之气是难免的,赵显也没指望一下子就把他们的气焰打压下去,季子升这第一拨人只是先行试探试探而已。
他的目标并不是针对这些书生,而是要针对导致启国积弱的科举制度,但是想要动科举,就必须要许多许多读书人的尸体上踏过去,如果不趁着季子升的这次机会,把这些士人整治的老老实实的,那赵显根本别想动半点科举。
果然,在赵炳抓了五六个书生进了诏狱之后,那群围在宗卫府的书生们都一一散了去,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本来就是跟着趁热闹,也都是仗着自己身负功名,所以才敢公然围堵朝廷的职司衙门,现在看到同伴当真给人捉了进去,自然就没人敢再造次,毕竟没有谁铁了心非要进诏狱不可。更没有人当真会为了非亲非故的季子升,搭上自己的前途甚至性命。
大启开国百余年,能从诏狱里头活着出来的,可并不多。
就连当年的宰相杨吉,也没能从宗卫府诏狱里头活着出来。
动了第一批人以后,赵显很快着手对第二批人下手,当初小皇帝在朝堂之上亲口说要对“季子升一党“严加处置,有了这杆大旗,赵显本可以一股脑把些人都统统都给杀了,然后把黑锅全甩给小皇帝背着,不过那样毕竟戾气太重,也不是赵显的风格,他跟启国的读书人也没有什么血海深仇,肃王府刚刚起势的时候,他还是靠着谢康跟高明玉的扶持,才坐稳了现在这个位置,如果不是这些读书人挡住了启国的路,赵显也不会这么大动干戈。
先前赵显第一批杀的那些人,都是跟着季子升一起上书,而且言辞激烈的,或者有北齐奸细之嫌的,这批人杀了之后,对于第二批斩首的人选,赵显就泛起了难为,因为诏狱里这些剩下的官员们,都是在可杀可不杀的范畴之内,具体杀谁不杀谁,还真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
不过也没有什么好发愁的,如果季子升等人还没有给那些读书人涨一个记性,那么第二批人赵显完全可以从诏狱里头随便找出一些人来杀了,毕竟只要是赵恪挑出来的,宗卫府抓进诏狱的,就没有一个是冤枉的,每一个人都有取死之道。
就在赵显高坐肃王府,观望那些读书人还有文官的反应的时候,一个原不该登上肃王府大门的人,给赵显递上了拜贴。
是已经致仕三年有余的老宰辅高明玉。
说起高明玉,这个老头远比他儿子高通要聪明的多,高雅儿刚给赵显生了个儿子之后,高老头就很是懂事的上了奏书告老,其实以高明玉的身体状况,再做几年宰辅也是毫无问题的,不过他的孙女给赵显生了个儿子,他的儿子又在执掌吏部,如果高老头还霸着这个宰辅的位置不愿意急流勇退,高家不仅会让临安上下的大小官员位置眼红,甚至还会让赵显本人心生忌惮,高老头在朝堂混迹了几十年,深谙人心,所以他很干脆的放弃了自己做了十来年的宰辅位置,去了城郊的高园养老去了。
高老头致仕的这三年里,赵显也曾经去高园看过他,老头子身体比起从前做宰辅的时候还有硬朗一些,不过高老头自从不做官之后,就不再踏进临安城里半步,这一次还是他第一次主动进城。
像高明玉这种身份的老臣,赵显自然不好不见,简单穿了一身常服之后,赵显在肃王府的偏厅见到了高老头,说起来赵显跟这个“岳祖”已经有接近一年时间不曾见面,高明玉比起当年身居政事堂之时,略显了一些老态,不过整个人的精神还算矍铄,见了面之后,赵显对高明玉露出一个微笑:“老大人不在高园纳福,怎么又跑进这名利场里来了,须知脱身艰难啊。“
高老头致仕之后,常跟旁人说自己总算是从名利场里跳脱了出来,赵显之所以说这句话,也是在调侃这个老家伙。
高明玉对着赵显拱了拱手,苦笑道:“非是老夫愿意来,实在是逼不得已啊。”
赵显笑眯眯的给高老头倒了杯茶,轻笑道:“老大人德高望重,又是两朝宰辅,如今功成身退,正是享清福的时候,又有谁能逼得老大人身不由己了?”
高明玉双手捧过赵显递过来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之后,放在了桌子上,长叹了一口气,抬眼看向赵显:“老朽此来,是想问王爷一件事情。“
“老大人请说。”
高老头脸色郑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