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655


稍不留神,便死了。
这场战争从上午一直打到了傍晚,厚重的鲜血把整面滁州城的城墙都染成了酱红色,刺鼻的血腥味和火药味充斥在整个战场,惨烈无比。
太阳完全落下去之后,北齐的淮军终于开始撤兵,许多来不及带走的重伤员被他们留在了战场上面,而守城的江宁军也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许多人在战事结束后的第一瞬间就瘫软在地上,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其中一些人,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断刀残弩,不计其数。
等如血的夕阳映照在这片鲜血世界上的时候,真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主将秦干戚身上也染了不少鲜血,9呵呵前锋将军出身的大个子,亲自砍杀了登上城楼的四五个齐军,如果按人头来算,他也算是立了不少的功劳。
只是这会儿,这位秦将军显然没有心思计较这些,他迈步走在王霜身后,两个人在整个城墙上走动,一是为了巡视情况,二是为了安稳军心。
来回走了一遍之后,王霜停下脚步,闭目道:“伤亡几何?”
王霜脸色难看:“死了大约三四千人,重伤的也有一两千,轻伤还没有统计出来。”
“齐人呢?”
提到这个,秦干戚脸上多了些精气神,他脸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这一天下来,这帮子淮军少说死了一万多,加上被雷震子所伤失去战力的,淮军最少也是伤亡过半,如果没有齐军后续增补,他们明日休想再发动这种规模的攻势了。”
王霜脸色不变:“雷震子耗去多少?”
“这个还不清楚,不过今日扔了着实不少,大概用掉了两三成的存货。”
王霜点了点头,轻叹道:“本以为这场守城战要打上两三天时间,可没想到这些淮军这般悍勇,死战不退,从早上一直打到天黑。”
“大将军的意思是,明日他们不会来了?”
王霜点了点头:“经此一役,姜小白应该可以把咱们的实力估算个大概,接下来这种试探性的进攻多半就不会再有了,齐人再来的话,那就是倾巢出动了。”
说到这里,这个军旅生涯接近二十年的大将军语气渐渐凝重了起来,他转身看向秦干戚,语气中有些沉重。
“秦将军,你下去好生照看将士们,记得用蓝火酒清洗伤口,安稳好军心,再派些人清理战场,本将军估计,等这些齐人再来的时候,就是我们跟齐人一见生死的时候了。”
“末将遵命。”
…………
庐州城帅帐。
由于旧的淮军主将不同意淮军出兵进攻滁州,此次带领淮军攻城的淮军主将,是姜小白新任命的,名字叫做杨罡,此时这位杨将军满脸鲜血,半跪在姜小白身前,声音有些发颤:“王…爷,我淮军苦战一夜,未…未能攻破滁州城,这些南人……”
姜小白冷眼看向杨罡,声音微冷:“你不必说了,你攻城之时本王就在左近观看,滁州战事本王尽皆看在眼里,此战虽然失利,但是淮军将士的确用了死力,谁也怪不得他们,不过……”
话说到这里,姜小白瞥眼看向满头鲜血的杨将军,冷笑道:“不过你杨将军下战场之时,身上可没有这么多鲜血,是在哪里染了这一身红,怎么,显得喜庆吗?”
杨罡满头冷汗,半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说话。
姜小白冷哼了一声,挥手道:“罢了,这攻城是要拿性命去堆,江宁军难啃本王也心里有数,怪不到你头上,你先下去歇息吧,传本王命令,淮军剩余将士可以选择不再参战,此战的抚恤军功奖赏,一律翻倍,让淮军的随军书记把账目呈交给户部领钱。”
“多谢王爷!”
杨罡大喜过望,低着头退出了帅帐。
对于一军主将来说,能从上司手里给自己的部下争来好处,才能显出自己的能耐,现在的淮军虽然伤亡过半,但是当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能抚恤奖赏加倍,这些幸存的淮军一定会对自己这个新任主将刮目相看,说不定自己还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坐稳淮军主将的位置……
杨罡退下之后,姜小白环顾左右,最终把目光看向了那个浑身肥肉的韩家胖子,开口问道:“韩将军,此战你同本王一起就近观看的,谈一谈你的想法。”
韩林脸色有些难堪,他原本只是姜无忌派来制衡姜小白兵权的一个角色,来江北混混日子而已,不成想那天的一席话之后,这个武威郡王居然颇为看中他,平日里军中议事连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也不问,就问自己的意见……
不过既然主帅发问,韩林自然不敢装死,他假笑了一声,起身抱拳道:“回王爷,末将详细看了那些南人的路数,发现这支江宁军除了训练有素之外,其他最大的依仗就是那些雷震子,而且他们有专门负责投掷雷震子的人手,守起城来颇为厉害,若强攻滁州城,的确要丢下不知道多少人命……”
“不过,末将仔细看过了,那些南人在上午的时候,疯狂投掷雷震子,到下午的时候就有些强弩之末的味道了,显然这种雷震子他们存货不多,就算他们有所保留,此战过后他们的雷震子数量也不会超过半数,咱们或许可以在这个上面做一做文章。”
姜小白不轻不重的瞥了他一眼:“韩将军的意思是,要用本王麾下禁军将士的性命,去耗空那些南人的雷震子?”
韩林苦笑道:“舍此之外,末将实在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
姜小白坐回了主位上,眯着眼睛思虑了片刻,然后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些南人的战力……似乎也就这样,五万淮军就已经让他们有些吃力了,看起来远不如本王想象中的厉害,难道他们还藏着什么后手……”
这话一出,韩林连连摇头:“王爷呀,自古以来哪有人在战场厮杀的时候留什么后手的,这一战咱们的淮军固然死伤惨重,可他们江宁军也少说有一万人失去了战力,只要咱们这些禁军倾巢而出,或者分批袭扰他们,这滁州城至多十天半个月,便可以破了!”
“王爷,你要考虑考虑陛下的想法,也要考虑考虑燕都武威郡王府的家人啊……”
姜小白听到这里,脸色骤然难看起来。
那个该死的王八蛋侄子,不仅把他的一儿一女请进皇宫里软禁,连他从雍凉带回来的王妃也被圈禁了起来,一副要把她们作为质子的样子。
要知道,连元庆帝也没有扣留他姜小白的妻儿!
第579章
加注
(补昨天的第三更!)
这场守城战是一场互相试探的战争,或者说是国战前的前兆。
但是规模绝对不小,事实上只要双方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一万人,就可以称之为大规模作战,而在这场滁州守卫战里,双方投放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经多达十五万人,伤亡也已经到达两三万。
要知道,当年姜无忌亲自统兵的江宁之战,两方的兵力也就是十五六万人而已,这场“热身战”论规模,已经不输两年前的那场江宁之战了。
不过这一战之后,两方都很有默契的偃旗息鼓,各自缩回去舔舐伤口,此战的结果虽然是江宁军“大胜”,但是齐人人数太多,兵力悬殊之下,两方受到的“伤”,其实是差不多的。
微凉的秋风吹拂过滁州城的城楼,距离上次大战已经过去了四五天,城下的尸体也已经被江宁军将士处理干净,除了城墙上依稀可见的斑驳血迹,还有城前清理战场时遗留下来的散乱兵器之外,似乎再没有什么别的痕迹能够证明,在数天之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而又残酷的大战。
不过这场大战的详细过程结果,却已经跟秋风一起,飞到了南方的临安城。
肃王殿下本来正在政事堂跟两个老头议事,当宗卫府的人把这份战报送到8啊手里的时候,赵显面无表情的看完,然后轻轻把它放在谢康面前,语气平淡:“谢相跟高相也看一看。”
这份战报是王霜跟秦干戚一同写出来的,里面详细记录了大战的过程结果,以及伤亡人数,当谢康看到江宁军死伤五千杀敌两万余的时候,这位略显年轻的首相大人摇了摇头,对赵显叹道:“王爷,这场守城战虽说是我军大胜,但是我江宁军人数比起齐军来,还是要差上太多了,哪怕齐人就这样跟我们以命换命,江宁军也是吃不消的。”
说到这里,高明玉也看完了这份战报,老头子要沉稳许多,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疑惑道:“这些齐人大可以围而不打,他们为何这般急躁,要用性命去攻城呢?”
赵显淡然道:“大概是北齐的那个小皇帝,受不了被我大启大兵压进的屈辱,想要在天下人面前显一显手段吧。”
高明玉呵呵一笑:“如果为了一时意气就这般耗费国力国本,那这个北齐的新帝,着实不怎么高明。”
这就是南启跟北齐两个国家的区别,启国这么多年以来,都在三国之中处于劣势,平日里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对于“受气”,整个启国的君臣都特别有经验,譬如说成康十二年北齐马踏江宁,也是陈静之出面劝回去了事,成康帝连索赔的心思都没有,整个临安城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态度。
这是长期国力孱弱带来的心态问题。
而北齐就不同了,他们强横了百余年,自然也欺负了别人百余年,这个国家,是受不得气的,姜无忌在乎的,并不是滁州城这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他姜家的面子。
当年北齐元庆帝在位的时候,私下里称呼南启跟西楚,都是称呼项贼跟赵贼的,这个国家向来自以为自己是中原正统,并不太看得起其他两个国家。
如今大齐的国土,给这个东南小国打上门来,这口气要是忍了,我姜家的脸面摆在哪里?
不过赵显作为一个“穿越者”,这种三国之间遗留的历史问题,他并不太了解,之所以能想出这种办法来激怒姜无忌,是因为赵显见过姜无忌这个人,按照他对姜无忌的理解,这个人就不是那种可以隐忍的人。
谢康轻声笑道:“高明不高明,他都是北齐的皇帝,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天,谁也不能小瞧他。”
赵显摆了摆手:“姜无忌这个人,本王还算了解,就不提他了,两位宰辅觉得,江宁军该何去何从?”
现在的江宁军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如果死守滁州城,那么他们固然能留下大量齐军,可这批江宁军肯定也很难活着回来,到时候即便姜小白麾下的二十万禁军死个干净,两国也只能算是两败俱伤,并不能算赵显占了便宜。
赵显要的是收回江北!
谢康有些犹豫的说道:“既然这北齐的新帝要的是面子,那咱们不如给他一个面子,出面和谈撤回江宁军,现在北齐的淮军已经伤亡过半,咱们也算占了点便宜,这时候撤回来也算是点到即止,没有跟北齐结下什么死仇……”
听了谢康的话之后,赵显面无表情,转头看向高明玉。
高老头很是知趣,知道赵显大概不喜欢谢康那种意见,这个老头拱手道:“殿下,老朽不善兵事,而且从未掌兵,这种兵家大事,老朽就不置喙了……”
这话不轻不重的打了谢康一个巴掌,因为这个世家出身的谢左相,虽然读过不少兵书,但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
赵显点了点头,从政事堂里起身,轻声道:“既如此,这事就不劳烦两位宰辅了,两位执掌政事堂,还请尽快把朝廷的夏赋收缴上来,协调好朝廷六部,尤其是户部供给江北的银粮,决不能中断,明白没有?”
两位宰辅纷纷拱手,齐声道:“下官遵命。”
“再有,用朝廷的名义,跟那些江南大户去买粮,一个月之内,本王要再筹措二十万石粮食,运到江宁去。”
听到这里,两位宰辅对视一眼,然后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是。”
赵显负手离开政事堂。
等赵显走远之后,两个宰辅各自叹了口气,他们心里清楚,自家这位肃王殿下,怕是要跟凶悍的齐人打到底了。
赵显离开政事堂之后,飞马回了肃王府,王府书房里头,被青衣卫请到肃王府的大将军林青已经等候许久,赵显见到林青之后,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林青脸色微变。
“林叔,本王想要再派十万禁军到江北去,你觉得如何?”
林青并没有立刻点头,他皱眉思索了片刻,轻声道:“王爷……我大启国小,如果二十万人上阵,可就是赌上国运了啊。”
赵显眯了眯眼睛,目光看向江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