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655


所谓半渡而击,就是渡江渡河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出击袭杀对手,此时渡河一方进退维谷,阵营散乱,往往一番冲杀下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大胜,王霜作为当世名将,自然不可能犯下这种错误,在渡河之前肯定是要把周遭情况打听清楚的。
那名斥候闻言,连忙低下头,沉声道:“卑职遵命!”
说罢,他连忙退出帅帐,骑上快马飞速赶往江北。而在帅帐之中的王霜则是转脸看向传令兵,脸色淡然:“传令下去,命令三军随时准备渡河,来往渡船还有朝廷的大舰,都细细准备周全。”
传令兵半跪下来,声音坚毅:“卑职遵命!”
“传令,后勤等一应粮草辎重,务必尽快运到江宁城,等江北消息确认之后,分批次以大船运往江北,不得延误!”
“遵令!”
“再传令……”
许久不曾亲临战阵但是王霜显得不慌不忙,只是一柱香工夫,就有十余条军令从帅帐之中传达出去,别的不说,只这一份治军的淡定从容,就比赵显带兵的时候要强上不少。
等王霜把一应军令说完之后,微微缓了口气,瞥眼看向一旁默然无语的秦干戚,轻笑道:“秦将军,齐人信守诺言,当真打开了一个缺口放咱们渡江,秦将军有什么想法?”
“大将军军令都已经下了,还问末将做什么?”
王霜眯着眼睛笑道:“毕竟大军还没有渡江嘛,说不定秦将军说的在理,本将会重新布置江宁军呢?”
大个子秦干戚低头沉吟了片刻,突然开口问道:“大将军,末将至今没有弄明白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咱们是真要配合北齐朝廷把那个武威郡王赶出朝堂,还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拿下江北?”
赵显要这个机会拿下江北的意图,除了王霜之外,就只有林青谢康等寥寥几人知晓,哪怕是秦干戚这种处在前线的主将,到现在也没有彻底弄清楚赵显到底要做什么。
王霜讳莫如深的笑了笑:“配合北齐又如何,拿下江北又如何?”
秦干戚摇头叹了口气:“末将早该想到的,如果真是小打小闹配合齐人整治这位武威郡王一下,也用不到王爷把大将军你不远千里从西陲调到江宁来。”
“秦将军不愧是王爷看中的将军,目光很是锐利啊。”
王霜好整以暇的敲了敲桌子,呵呵笑道:“这里没有外人,本将不妨跟秦将军实话实说,这一次齐人敢在江宁打开缺口放咱们进入江北,目的多半是为了在江北给咱们江宁军来一记狠的,本将军估计,此时在江北,不止是五万淮军,还有至少十万的燕都禁军在等着我们渡江北上。”
秦干戚脸色骤变。
“……既然大将军知晓齐人的计谋,为何还要准备渡江北上?”
王霜长身而起,双手负后。
“秦将军,北齐这点小算计,岂能瞒得过肃王殿下?他们在算计我大启,肃王殿下也在算计他们。”
说到这里,王霜目光有些炽热。
“凭什么他们齐人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
“王爷他这次之所以会让本将军来到江宁军,就是想将计就计,让本将军带着这十万江宁军,与那个姜小白在江北战场上正面碰上一碰!”
“北齐有本事把我们这十万江宁军放进江北,就看他们有没有本事把我们从江北请出来了。”
短短三句话,让秦干戚脸色惨白。
这个身材足足比王霜高出一头的将军豁然起身,脸色是说不出的难看:“大…大将军,正面硬碰硬,我江宁军要死上多少人?”
“这十万江宁军可能都没有办法从江北回来!”
王霜面无表情:“秦将军,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可咱们明明可以不打!”
秦干戚低声嘶吼:“你们已经看破了齐人的计谋,为什么还要拿着我江宁军将士的性命迎头而上,就为了争这一口气吗!”
“那些江宁军的儿郎,可都是活生生的生灵!”
“秦干戚,你放肆。”
王霜声音冷然:“你懂什么,这不是意气之争,这是国运之争!”
“我大启不夺回江北,早晚有一天是亡国灭种的下场,那个时候死的就不是这江宁军的十万人,而是百万人乃至于更多!”
“况且……”
王霜声音漠然:“这十万江宁军也未必就会悉数死在江北,就算死,有火器营在,齐人至少要也要死上一倍的人数,才能把我们都留在江北。”
第561章
无害的羔羊
历史的车轮缓缓转动,车轮底下碾过的,是亿万万生灵的生老病死。
可是当硕大的车轮走到大启成康朝的时候,一个从异世界来的灵魂,在不经意间把这个车轮推离的原来的轨道,并且加速了它滚动的速度。
隆武元年八月,在确认江北没有危险之后,南启江宁军从江宁城北渡江,整整两日一夜时间,十万人悉数渡过长江,在长江边上扎营。
而长江江面上,络绎不绝的大船正在把一船又一船的粮米运到江北去。
这些大船,有些是赵显的学生徐涛与工部匠人合力造出来的,有些人临安首富石三子的石家商号提供的,毕竟多水的江南,船舶总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对比北齐来说,南启的造船业,可以用“碾压”二字形容。
等到江宁军悉数扎营之后,稳坐帅帐的大将军王霜闭目思量了片刻,对着已经心服口服的秦干戚吩咐道:“秦将军,吩咐下去,这几日时间生火造饭之时,只准许起三成火灶,违者军法处置。”
秦干戚也是沙场老将,自然知道王霜这么做是想隐瞒江宁军的实际人数,他有些犹疑的说道:“如果只起三成军灶,那么军中至少有半数将士吃不上热饭,一顿两顿还好,时间久了怕将士们身子受不了,会影响军心。”
王霜脸色平淡。
“这是军令,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余地,让将士们轮着吃干粮也就是了,这样每日至少能吃到一顿热食,也就是一两个月的工夫,秦将军跟将官们下去多多安抚,让将士们坚持一下。”
秦干戚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抱拳道:“末将遵命。”
然后这个大个子将军,从帅帐之中起身,下去安排相应事宜去了。
“传令,斥候营出营百里,百里之内,任何风吹草动,本将军都要一清二楚。”
江宁军斥候营校尉躬身抱拳:“末将遵命!”
就这样,江宁军在江北扎营之后,近千名斥候密布在大营周围百里,探听周围动静,尽管如此,如此大规模的扎营还是瞒不住旁人,短短半日之后,消息就已经送到了那位在江北庐州城等候许久的武威郡王手中。
庐州州牧府里,姜小白坐在主位上翘着二郎腿坐在州牧府的主位上,听着旁边淮军跟禁军的一众将领汇报军情,等打探消息的斥候把消息送到他桌案上的时候,姜小白眯着眼睛扫了一眼,随即面色凝重的皱起了眉头。
“咱们放开江北缺口多久了?”
底下淮军主将躬身道:“回王爷,也就是四五日的工夫。”
姜小白眉头皱的更深:“也就是说,咱们刚把网撒下来,这头大鱼就自己钻了进来,这南启的江宁军就这般没有戒心,未免太过诡异了一些。”
底下有人笑道:“王爷多虑了,这些南人向来软弱可欺,数十年来都只敢缩在江南不敢动弹,如果不是帝姬使诈,以王爷做借口把他们诱出来,这南启的江宁军恐怕一辈子都不会动弹半步,量他们也没有什么胆子对我大齐动什么歪心思。”
这话一出,姜小白立刻竖起眉头,一巴掌拍在了这个副将的脑门上。
“二十年前赵家的赵长恭两次渡江北上,大胜淮军六次之多,这才短短一二十年工夫,就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副将缩了缩脑袋,讪讪一笑不敢说话了。
“有没有打探清楚,这次江宁军有多少人渡江?”
淮军的斥候将领此时在堂中敬陪末座,闻言出列抱拳说道:“回王爷,江宁军阵营严密,我们没有办法近前查看,只等在高处远远观望,只看炊烟的话,约莫三四万人的样子。”
“三四万人……”
姜小白心里越发觉得有些不对劲。
按照姜璇跟赵七的约定,南启的确不需要出太多兵力,三四万人足以让完成这次任务,从目前江宁军的种种表现来看,这南启朝廷,貌似……全然信了姜璇那丫头的话?
不可能啊。
姜小白心里有些发毛,自己那个外甥“出道”两年来的战绩,他在燕都也已经看过案卷,虽然他对赵显的重视没有元庆帝那么夸张,但是以赵七这两年的表现来看,他不可能被姜璇一番话糊弄成这个样子……
想到这里,这个武威郡王揉了揉自己有些胀痛的脑袋,很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冷声道:“再探,派一些敢死的人摸的近一些,三日之内给本王务必摸清楚江宁军的情况,不管死多少人!”
这名淮军的斥候将领有些犹豫了看了自家主将一眼,还不等淮军主将说话,姜小白就冷声喝道:“怎么,本王说话不好使?”
“不……不敢,末将这就下去办……”
这斥候营的将领被姜小白吓了一跳,连忙抱拳退出了州牧府,尽管他表面上战战兢兢,但是心里还是颇为痛心的,就因为这位武威郡王一句话,自己的嫡系至少要多上死四五百人!
等这名斥候营的将领退去,姜小白心里仍旧有些不踏实,他大手一挥,对着自己从燕都带过来的一个亲信吩咐道:“去给璇丫头递个信,让她明镜寺的人去给本王把这江宁军的情况摸清楚!”
这名亲信躬身道:“小的这就去。”
他刚刚走出两三步,就被姜小白喝住,这位武威郡王皱着眉头,冷声道:“告诉她,这事事关此战胜负,更事关两国胜负,不是爱惜羽毛的时候,本王麾下斥候营的人可以死,她明镜寺的人自然也可以死,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把江宁军给本王彻底摸清楚!”
“是。”
这名仆人恭恭敬敬的点头,转身跳上一匹黑马,带着一阵烟尘,朝着燕京方向飞马而去。
与此同时,姜小白从州牧府正堂走了出来,站在房门口负手望向南方,在南方不远处,南启的江宁军已经驻扎在长江边上,仿佛一只无害的羔羊,等候着大齐军队的肆意摆布。
可姜小白偏偏从这只“羔羊”身上,看到了可怖的危机。
却又说不出危机到底在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