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655


这个刘大勤,所言句句恳切,还真找不到什么漏洞。
他低头思索了片刻,随即沉声说道:“刘大勤,江宁军出了这么大的篓子,无论怎么说你这个兵部尚书都逃不了失职之嫌,今日拿你进诏狱,是宗卫府不对,稍后本王会让宗卫府放你回家,但是明日就会上书参你一个失职之罪!”
刘大勤舒了口气。
他在朝堂多年,论人脉还算可以,只要赵显愿意走正常程序,这件事就不会要了他的性命。
就怕赵显在宗卫府私设公堂,直接把这件案子定死,以现在肃王殿下在临安的威严,只怕他刘大勤死在诏狱里头,都不会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替他说话。
想到这里,刘大勤站直了身子,对着赵显拱了拱手:“明日里下官就引咎辞职,不劳殿下多费这一番功夫。”
事情进行到这里,刘大勤心里也明白,这位肃王殿下是要把兵部收归自己麾下了,以赵显现在摄政临朝的身份,所谓上书参自己,也只是走一个过场,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识趣一点,主动辞职致仕,还能略微体面一些。
赵显冷哼一声,负手离开诏狱。
刚走到诏狱门口,赵慷就迈步走上前,躬着身子说道:“殿下,林大将军进城了。”
从兵变以来,林青除了必要的肃王府议事之外,其余时间就日夜待在城外的禁军大营训练禁军,以求尽快彻底掌控左营的十五万禁军,所以赵显要找他谈事情,还得派青衣卫的人去相召才行。
赵显点了点头:“你去通知赵炳,让他一起,在宗卫府偏厅说话。”
“是。”
过了片刻之后,赵显麾下除了谢康以外的几个得力属下,统统在宗卫府偏厅落座,赵显坐在主位上,抿了口茶,声音低沉:“想来几位也该听说江宁军的事了,说一说想法。”
赵炳刚想说话,瞥眼看了一眼林青,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论起地位,林青自然比起他赵炳要高出不少的。
林青焌黑的脸庞抽了抽,脸色也有些难堪:“这件事也怪末将等人都把江宁给抛在脑后了,如果咱们刚到临安那会儿,就派人去江宁军查探,此时那曹钦多半已经伏法了。”
赵炳微微一笑:“大都统,自您从那江宁军调拨出了三万人以后,江宁军就已经开始征募新兵,已经有半年的失恋了,依卑职看来,咱们早一个月发现跟晚一个月发现区别并不太大,如果王爷进临安之后便着手对江宁动手,恐怕会两头着忙,反而不好。”
赵炳在肃王府集团里,算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他是成康一朝最大的特务头子,职权一度盖过林青不知道多少,此时说话虽然有些冲撞林青,林青倒也不以为意,只是对着赵显呵呵一笑:“王爷,那个曹钦曾经是末将的副手,他是实打实的草包一个,满肚子兵法却毫不会用,就是一个在战场上背书的书呆而已,王爷让末将领着五万禁军,至多一个月,江宁军就还是我大启的江宁军!”
赵显闭上眼睛,轻轻叹了口气:“林叔,若是这件事是出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此时你已经在赶赴江宁的路上了,可问题在于,这江宁军十万人,也是我大启男儿,他们是受了朝廷的征召入的江宁边军,如果禁军这样无脑冲杀过去,这些新兵尚未见到齐人长什么模样,便会死在自家人手里,未免有些冤枉。”
林青暗自皱眉。
自家的王爷,在面对齐楚两国之时,着实狠辣无端,有些手段让军伍出身的林青也暗自心惊,但是王爷他在面对大启男儿之时,总是处处心慈手软,仿佛换了个人一般。
想到这里,他抱拳笑了笑:“那依王爷说,该如何处置江宁军?”
“林叔你算是江宁军出身,眼下江宁军之中的老兵,也大多是林叔你的旧部,这件事还是要林叔叔你出面处理。”
“这样罢,回头本王让政事堂写一份圣旨,在圣旨上给他曹钦加官进爵,由林叔叔你带着五万禁军去江宁宣旨,能把他哄到临安来就尽量哄到临安来。”
说到这里,赵显眯了眯眼睛,轻声道:“顺便告诉他,他曹家上下百余人,可都在临安城里住着,如果他老老实实的放下江宁兵权回归临安城,本王承诺留他一条性命。”
林青还未来得及答应,赵显就继续说道:“赵慷,你带着外府的人,去把曹家给围了,让曹家的人给曹钦写信,本王就不信了,他一支孤军,还能翻出天了不成!”
此时,赵显最为担心的不是曹钦造反,而是曹钦投齐,江宁军就在长江边上,一旦曹钦投齐,齐人的淮军就可以毫无阻碍的跨过长江,兵进启国。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赵显并不想逼急曹钦,哪怕他一早就对着曹钦动了杀心。
林青跟赵慷同时抱拳,语气恭谨。
“末将遵命。”
“卑职遵命。”
第452章
纳妾
现在整个大启朝堂上下一体,赵显想要出兵自然没有以前那般困难,只半日工夫,禁军出兵的圣旨就已经到了林青手上,赵显亲自赶到禁军大营送别这位禁军大都统。
林青一边吩咐手下拔营,一边跟赵显说着话:“王爷放心,对于江宁末将知根知底,这曹钦翻不出什么花儿来。”
赵显目光有些忧虑。
“宗卫府那边有消息,说齐人的明镜寺有大批人进了咱们大启,这些人化整为零,宗卫府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头绪。曹钦失了陈静之这个后盾,自然没有什么好怕的,本王怕就怕这些齐人跟曹钦联系上,到时候江宁就不好收拾了。”
林青憨厚一笑:“成康十五年,齐人主动进犯我大启,同年楚人犯我西陲,结果齐人被王爷打肿了脸,楚人更是被王爷您给打断了腿,有王爷在一天,末将就不会担心什么齐人。”
的确,从成康十五年以来,都是齐楚两国主动进犯启国,而赵显予以回击,
赵显翻了个白眼:“林叔你也跟他们学会拍马屁了,这几次与齐楚交手,哪一次不是险之又险,如果不是运气还算不错,估计我现在都还被项云都关在郢都城。”
赵显西去郢都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项云都的蛮不讲理,当时他所有的计划都陷入瘫痪状态,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如果不是那个名叫钟璃的小丫头有一手精湛的易容术,赵显万难离开郢都城。
“王爷,卑职绝没有拍马屁的意思。”
林青脸色肃然:“您跟老肃王,都是沙场上的骄子,末将早年跟随老肃王,现在能跟随您,是末将毕生的幸事。”
“好了。”
赵显拍了拍林青的肩膀,环顾了四周已经整装完毕的禁军,轻声道:“我跟林叔叔的感情,是沙场上相处来的,别的就不说了,我在临安城里,祝林叔叔马到功成。”
“记住,无论江宁军局势如何,林叔叔你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林叔叔一人,胜过二十万江宁军。”
眼下,赵显全靠林青来掌控临安禁军,如果不是没有人选去江宁,赵显绝不可能让林青离开临安半步,林青一人的作用,的确要远胜过江宁军。
林青翻身上马,哈哈一笑:“王爷,末将在军中厮混数十年,亲临战阵也有数十次,别的不说,这保命的功夫天下一流,王爷尽可以放心。”
说罢,他扯了扯缰绳,焌黑色的大马调头朝北。
“只可惜,王爷明日乔迁纳妾,双喜临门,末将不能亲自向王爷道贺了。”
五万禁军,隆隆朝着江宁城开去。
赵显望着林青远去的背影,轻声道:“这一次收了江宁军,再拿了兵部,整个大启,就尽在我手了。”
“等到明年,把整个临安朝堂消化干净,便可以着手强启了。”
身为一个现代人,赵显自然是要改革启国落后的种种制度,启国从上到下,六部跟政事堂这种后世延用制度还可以保存,但是启国弊病已久的军制以及科考制度,必须要进行变革,尤其是科考制度。
虽然赵显前世是一个文科生,但是他无比清楚理科的重要性。
后世的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建立在那一个个的数字之上的,虽然赵显这一代,可能没办法享受到理科带给大启的红利,但是赵显必须把理科的种子埋进大启的土壤之中。
这颗种子,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大启,但是将来却会给子孙万代以福利。
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在科举上做文章,比如说把科考阅卷分值化,再把数算列入加分的标准之一。
这个举动,必然会引起整个启国所有读书人的反扑,甚至赵显的表叔谢康,也会跟他反目成仇,但是这是赵显不得不做的事情,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责任之一。
这一切,都要等他彻底掌控大启之后,一件一件去做。
——
成康十六年十一月十七,天气愈发寒冷起来,但是肃王府上下却是一片红彤彤到处张灯结彩,这一天,不止是肃亲王纳侧妃,还是肃亲王一家搬回祖宅的日子,整个后巷街上都挤满了人,来围观这一盛世。
说是搬回祖宅,其实两座肃王府中间只隔着一条后巷街,不过十几步的距离而已,即便如此,整个搬家的礼仪还是十分宏大的,由新任的礼部尚书戴浦老夫子亲自主持,将赵显一家的祖祠重新迁回了新的肃王府之中。
而身为现任肃亲王的赵显,则是手捧一件暗红色的甲胄以及一柄长剑,恭恭敬敬的把这两件赵长恭遗物,请回了祖祠之中供奉。
这甲胄,是他从先登村请回来的,而长剑,则是从四大绸商手里得到的赵长恭遗物。
而肃王府的那些宗祠灵牌,则是他一早让人从肃州府请到临安来的,能帮着赵长恭等人回归肃王府旧宅,也算是没有辜负自己这个肃王的身份。
等到一切大礼行的差不多之后,高家的花轿也到了肃王府门口。
由于是纳侧妃的缘故,再加上赵显今日要请宗祠回肃王府,所以赵显并没有孤高府迎亲,高家那边也不敢有什么意见,只能眼巴巴的把高雅儿送到了肃王府门口。
花轿的颜色并不是通红,而是粉红,意味着侧室的身份要低正室一等。
礼部的戴尚书摇头晃脑的主持大礼。
“请肃王殿下负侧妃入府。”
此时的赵显已经脱去了肃亲王的礼服,换成了一身通红的新郎礼服,站在王府门口,面带微笑的挑开了花轿的帘子。
花轿里面,坐了一个俏生生的身影。
赵显干脆利落的蹲在了花轿面前,把高雅儿背了起来,从侧门进了肃王府。
本来按规矩,他是不用去背一个“侧室”的,只是碍着高明玉的面子,很多规矩并没有细细遵守,全当是再娶了一个老婆。
快到肃王府正堂的时候,赵显在门口停下,把高雅儿轻轻放了下来,微笑道:“你自己走进去吧,不然给项樱瞧见本王背着你,她以后多半没什么好脸色给你看…”
高雅儿心里失落,但是还是隔着盖头,轻声说道:“妾身遵命。”
第453章
皇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