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655


四五年前,林青最后一次进京的时候,那时他还是函谷关的守将,当时北边的江宁多有动荡,林青也在函谷关待了五六年,早已经呆的烦了,就想着挪挪地方,去江宁那边给当时的司空大将军做个副手,看能不能建立一番功业。
那时,他在兵部等着面见兵部尚书刘大勤,足足等了五个时辰,连刘大勤的衣角也没有见着。
更别说面见皇帝了。
当时是冬天,还是兵部郎中的李进,见林青实在有些凄凉,就在房里给他温了一壶酒,也因此跟林青结下了这段善缘。
林青低头抿了口茶,直言道:“李侍郎,你回临安去告诉你口中的那个“朝廷”,长公主城事态危急,林青奉先帝旨意,恪守长公主城不敢寸动,如果临安城想要诏林青回京,请四位辅臣联名,再加上陛下印信!否则,林某人绝不会回京!”
李进脸色变得通红,他用手指着林青,低声喝道:“你疯了?”
“本官知晓你是怎么想的,你无非是想给赵七守住这一条后路,可是意义何在?”
“赵七他今年才多大?还未满二十岁!尽管不知道先帝看中了他哪里,把他封为辅臣,可即便他成了辅臣,便真能斗的过政事堂的几位宰辅么?”
“林青,你是聪明人,要仔细想想清楚,十一年前老肃王尚且在政事堂面前败退,黯然退出临安城,十一年后,年仅弱冠的赵七又能如何?他比得过战功赫赫的老肃王么?”
林青面色漠然,不为所动。
李进急了。
“你不为自己想想,总要替你的家里人想一想吧?你常年带兵在外,嫂夫人跟几位公子,可都是在临安城的!你一旦因此获罪,林家可就破了天了!”
林青骤然抬头,目光冰冷:“李进,你是不是以为,当年那一壶酒的情分可以让你肆无忌惮的挥霍?”
李进林青的模样被吓了一跳,他摇头苦笑道:“林兄,小弟只是站在你的角度思量,你这般公然与政事堂唱反调,政事堂固然奈何不得你,可是你远在临安的妻儿,难免会因此受到伤害——”
林青冷笑不语。
政事堂是在临安不假,可是宗卫府也在临安城,林青绝不相信有人能在宗卫府的保护之下,伤到自己的家里人。
“你走吧。”
林青闭上了眼睛,语气之中是毫不掩饰的杀意。
“不得不说,政事堂的几位宰辅毕竟是宰辅,他们要是换一个人来当说客,估计这人都到不了长公主城,在半路上就会被山贼乱刀砍死了。”
第325章
势不两立
李进最终狼狈回京,兵部尚书刘大勤了解了西陲的情况之后,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了政事堂,向几位宰辅汇报了林青的反应。
政事堂的几位宰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反应迥异。
谢康面无表情,高明玉即将退出政事堂,事不关己,也乐得高高挂起,而身在其中的陈静之跟杨吉则是面目阴沉。
过了半晌,陈静之才开口说道:“果然,这些赵长恭余党,还是当年那副只认肃王大旗不认朝廷圣旨的性子,老夫与先帝说过多少次,这些肃王余党可用但不可大用,可先帝百般纵容,这身为赵长恭死忠的林青还是坐到了这种要害之位上!”
李宴清连忙开口:“陈相慎言!”
一旁的杨吉听了陈静之这话,眯了眯眼睛,想开口说些什么,他转头看了一眼谢康,随即低下头不再说话。
陈静之掌控政事堂十余年,历来视政事堂如“自家卧室”,无话不言,方才怒气上涌之下,这才口不择言,话说出口他才反应过来无论如何自己不能非议先皇,李宴清提醒之后,陈静之连忙闭口,脸色有些尴尬。
杨吉笑眯眯的说道:“肃王一系早年毕竟于国有功,先帝仁德,自然不忍做鸟尽弓藏之事而已。”
陈静之咳嗽了一声,沉声说道:“林青宁愿违背朝廷文书,也不愿意卸职回朝,已经是有拥兵自重之嫌,我等决不能坐视外臣割据的局面出现在我大启,本相有意在下一个大朝会,上书陛下拿林青治罪,以儆效尤,诸位以为如何?”
李进前往西陲,一来一去之间,就已经是六月天了,新君自然不可能当真守孝三年,如今二十七天孝期已满,虽然现在吉日未到,新帝还不曾举行登基大典,但是已经要开始旁听政事了。
杨吉面带微笑:“自然唯陈相马首是瞻。”
右仆射李宴清有些犹豫,开口问道:“陈相,咱们送去西陲的文书,的确没有陛下的玉印与另外两位辅臣的印信,那林青身为二品大将军在外有专断之权,他拒绝回京并不违背朝廷规矩,咱们用什么罪名参他?”
陈静之瞥眼看了一眼杨吉,冷笑道:“当年杨相用什么罪名参的司空雷,咱们照样画葫芦来一遍就是了,老夫就不信了,世代侯门的司空家都倒下了,他林青不过农户出身,还能翻出浪花来!”
当年,镇守江宁的司空雷大将军,被杨吉诬告,最后进京受审,司空候府的下场是满门抄斩。
而司空家的罪名,是勾结北齐,意图谋反!
杨吉听了陈静之的话之后,脸色微微变了变,他抖了抖自己花白的胡须,沉声道:“司空家当年却有不轨之嫌,老夫也只是奏知陛下,当年司空家的案子也是陈相你亲自定下来的,可不能全赖在老夫一人头上。”
司空候府的案子,是一桩实打实的冤案,别的不说,司空雷镇守江宁十余年,如果他真的有反意,只需要放开江宁门户,北齐大军早就南下灭启了,怎么会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这件事,当年政事堂几位宰辅每个人都插手其中,这件事几个人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些愧疚,此时旧事重提,几人心中都有些发寒。
陈静之伏案磨墨,不多时一篇参奏征西大将军林青的奏章就已经出炉,文辞不说华美,但紧凑无比,但凡可以通读公文之人,一读之下必然会对那个“割据西南”的大军阀林青破口大骂,少不得吐几口口水,骂上一声反贼。
奏章写成之后,陈静之抬头环顾了一下左右,开口道:“诸公都来看上一看,如果内容没有什么问题,咱们便都在上面署名吧。”
说罢,他把奏章递给距离最近的高明玉,高老大人读完之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传给了右仆射李宴清。
能进政事堂之人,无一不是才思敏捷的大才,他们通读文章自然极快,没过多久,这一份篇幅不短的奏章就在五位宰辅之中传递了一遍,陈静之收回奏章,低头问道:“诸位以为?”
高明玉摇了摇头,从座椅上起身,呵呵笑道:“老夫年纪大了,不想再在政事上多做纠缠,即将致仕,更不敢与那位肃王爷不死不休,这奏章,老夫就不署名了。”
说罢,他摇摇晃晃站起了身子,朝着政事堂门口走去。
谢康随之起身,深深的看了陈静之一眼,走到政事堂门口之时,谢康回头开口说道:“陈相珍重。”
说完这句话,这位仕林大儒也随之拂袖离去。
陈静之面无表情的看向其余两人,杨吉毫不犹豫取出自己的印信盖在了奏章上面,随即提笔署名,李宴清略做犹豫,也提笔写上了自己的姓名。
陈静之这才满意点头,政事堂两位辅臣都署了名,那高明玉跟谢康也就无关痛痒了。
大将军林青,是赵显安插在西陲最大的一张底牌,这张牌决定了他在临安说话到底有没有底气,也是他立身朝堂的最大依仗。
林青代表着西陲的主动权,只要西陲的主动权握在赵显手里,那么他随时可以发动战争,成为边军在握的“两边总督”,否则,他就仅仅是临安城里的一个宗卫府统领而已。
青衣卫在外人看起来吓人,放到宏观的武力层面,比如说两国战事之上,就不值一提了,
换句话说,如果林青获罪,被押送回京,长公主城的守将换了人,那么赵显就会失去几乎所有的政治资本,稍有不慎就会被政事堂圈在临安城动弹不得。
林青,成为了赵显与政事堂斗争的焦点。
谢康离开政事堂之后,马不停蹄的出了宫,朝着肃王府行去,刚下轿子,他就一言不发的冲进了肃王府,守门的亲卫见他身着从一品紫色朝服不敢拦他,连忙先他一步朝着里院冲去,向赵显汇报。
此时,赵显正在书房规划着宗卫府外府建立之后的大小事宜,听到亲卫禀报说有一品大员闯了进来,赵显心里一惊,赶忙走出书房,见到了面色凝重的谢康之后,赵显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口笑道:“表叔何来?”
“为你身家性命而来!”
第326章
新帝视朝
成康十六年六月初十。
照惯例,今天是十日一次的大朝会,与平时的大朝会不同的是,今日是新君第一次临朝,接见文武百官。
更为特殊的是,这个新君尚未“登基”。
赵寿在赵睿棺椁之前即皇帝位,便已经是大启的新任皇帝了,只是钦天监掐算的“吉日”未到,不曾举行登基大典而已。
登基大典,只是一个极为重要仪式。
这天清晨,热气还未上涌之时,文武百官早早的聚拢在崇政殿门口,等待着新君视朝。
政事堂的五位宰辅只来了四位,老宰辅高明玉告病,不曾参加这次大朝会。
终于,等到了辰时初刻,崇政殿正门大开,百官分文武位列两旁,鱼贯而入。
小皇帝赵寿头戴十二珠冕旒冠,端端正正的坐在相对他而言颇为高大的龙椅之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在他的后方挂着一串珠帘,面容模糊的萧太后坐在珠帘后面,垂帘听政。
不过她这个“听政”是正儿八经的“听”,先帝赵睿并没有给她任何参与政事的权力,此时的萧太后,只是作为新君的“监护人”以及“发言人”的身份,来参与朝局的。
百官入朝之后,随着大内官的一句“百官见礼”,文武百官悉数拜倒在地上,山呼之声响起:“臣等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寿伸出小手,脆生生的声音显然还是略微有些紧张:“众卿平身。”
“谢陛下——”
行礼之后,大内官李怀侍立在赵寿身侧,高声道:“百官有事早奏——”
他话音刚落,从文官里头走出一位四十余岁的文官,此人留了两缕长须,出班躬身道:“微臣李进,有本参奏。”
李怀在朝多年,自然认得这人,他用宦官特有的尖细声音,高声回应。
“李侍郎请讲。”
李怀躬身:“启奏陛下,微臣先前奉几位辅臣之命,前去西陲夔州城,召征西大将军林青回京面圣,以陈西陲战事,臣持政事堂印信以及兵部文书前去,奈何那林青跋扈无比,不仅对臣无礼,还拒不回京,言行无状,臣参奏征西大将军林青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李进这话刚说完,突然觉得后背传来一股寒意,他转头一看,只见站在武官第一排的那位少年亲王,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眼神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