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4/655


赵寿乖乖起身,恪守礼法站在原地。
“来,上前来。”
赵睿对着太子殿下招了招手,赵寿迈步上前,也坐在软榻上,仰着头看着自己的父亲。
“父皇,您身子可好些了么?”
赵睿发病的时候,赵寿是看在眼里的,即便后来有人告诉他,赵睿已经没事了,但是当时满脸鲜血的父皇,还是把这个年仅九岁的太子吓了一跳。
赵睿微微一笑:“朕能有什么事情,你瞧朕这不是好好的?倒是你,都已经入夜了,不在东宫好生待着,进宫里来做什么?”
自古以来,东宫跟皇宫都不在一个地方,有些朝代甚至相隔很远,是因为君王跟储君之间毕竟跟“竞争关系”,所以即便是太子,皇帝也会防着一些。
如果不是因为赵寿年纪还小,而且是皇帝独子,他进宫之前都是要请旨,得到旨意之后才能被允许进宫的。
赵寿低下头,轻声说道:“今日先生交给儿臣的文章,儿臣都已经背下来了,先生们也考过了,儿臣担心父皇的身体,所以进宫来看一看父皇。”
“哦?今日东宫的先生们都教你什么了?”
太子殿下极为认真的说道:“《孟子》。”
赵睿微微一笑:“背一段给朕听听。”
“是。”
赵寿从软榻上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在赵睿面前,开口道:“齐宣王问曰……”
他下午从肃王府出来之后,就想来见赵睿,但是又怕挨骂,所以连忙赶回东宫,认认真真的背了一段书,好在他天资聪慧,只一个时辰就把这段《孟子》牢牢记住。
太子殿下的童音不紧不慢的在凌虚阁里响起,赵睿始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听着。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当赵寿背到这一句的时候,赵睿头上传来一股汹涌的剧痛,一瞬间,他的额头就被冷汗打湿,李怀见状,连忙上前,在赵睿耳边低声道:“陛下…要不改天再考校殿下课业…”
赵睿满头大汗,咬牙低声道:“闭嘴!”
然后他抬头对着赵寿勉强一笑:“无碍,皇儿继续。”
赵寿的声音仍旧在凌虚阁里回荡。
是心足以王矣……
诚有百姓者……
他每念一句,赵睿的头痛便剧烈一分,等到赵寿念到那句“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时候,赵睿终于支撑不住,闷哼一声,瘫在了软榻上。
“父皇!”
赵寿惊呼一声,扑在了软榻之上,看着几乎昏厥过去的赵睿,这个年仅九岁的太子手足无措。
然后赵寿看到了从赵睿额头流到脸上的汗水,仿佛是红色的……
太子殿下愣了愣,掏出手帕给自己的父皇擦汗,他刚擦了一下,赵睿就睁开了眼睛。
“寿儿,朕今日乏了。就到这里吧,你背的很不错…就…先回东宫去吧。”
“李怀……传旨,让火云骑护送太子回东宫。”
赵睿的声音隐隐带着颤抖。
李怀转身对一个小太监吩咐了一句,那小太监一溜烟去了。
然后这位大内官脸上带着讨好的笑意,对着赵寿陪笑道:“殿下,陛下他劳累了一天也累了,您今日先回去歇息,明日得空再来,可好?”
赵寿很是乖巧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等到太子殿下走出凌虚阁,成康帝再也支撑不住,彻底瘫倒在软榻上,几乎动弹不得。
李怀连忙倒出一粒参茸丸,喂在赵睿嘴里,赵睿这才勉强缓了过来,长喘了几口气之后,低声道:“传旨,给东宫的几个讲官,各升一级……”
凌虚阁外,太子殿下掏出了方才给自己父皇擦汗的手帕,只见洁白的手帕上已经是一片鲜红色。
但是这红色却不是血色。
因为手帕上不仅没有血腥气,反而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竟有些像是女儿家的脂粉…
第310章
帝威
四月十日,临安大雨。
这天是临安十日一次的大朝会,天色还未亮起来,清河坊里大大小小的府邸就亮起了灯火,许多身穿朱紫的大人们不得不用手拎着朝服的下襟,以免被雨水打湿,然后钻进了一顶顶轿子之中,朝着崇政殿行去。
自成康朝以来,大朝会十六年不曾间断一次,十余年的习惯,已经变成了京官心里铁一样的规矩。
等到卯时正的时候,临安的文武百官已经集合在了崇政殿门口,这时天空云层低暗,原本应该亮起来的天色愈发阴郁。
又过了片刻,政事堂五位宰辅迈着步子站到百官最前面,四个老狐狸一言不发,开始闭目养神,初入政事堂的谢康环顾了一下左右,未曾见到赵显的身影,随即也跟着闭上眼睛,默不作声。
五位宰辅都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临安百官自然不敢造次,只能一个个乖乖的站在原地,偶有几声窃窃私语。
众人一直等到了辰时初,崇政殿的大门却没有照常打开,这时从后殿走出一位两鬓微霜的中年宦官,这宦官走到陈静之面前,对着五个人拱手行礼:“五位大人。”
陈静之等人连忙睁开眼睛,还礼道:“李公公。”
李怀的脸色苍白,眼睛里还有些血丝,他对着陈静之点了点头,语气不疾不徐:“陈相,陛下今日不适,大朝会便罢了吧。”
五位宰辅心里各自一惊,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陈静之拉住李怀的衣袖,低声道:“陛下他……”
李怀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低声道:“陈相随奴婢来。”
陈静之郑重点头,跟着李怀去了,竟是连看也未曾看一眼身后的文武百官。
侍中高明玉见状,有些不快的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杨吉李宴清二人,也面色不愉,转身走了。
很明显,论起跟成康帝的亲近程度,他们三个人比起陈静之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这三人也算是殿堂老臣了,心里岂能没有一点落差?
见到五位宰相去了四个,其他的百官纷纷把谢康围在中间,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谢康皱着眉头从一个老头子手里扯回自己的袖子,然后脸上挤出一个笑容:“陛下偶感风寒,今日罢朝,诸公各回府衙,有什么需要上奏的事情,先行提交政事堂,稍后本官会与杨相他们择出要事相告陛下。”
于是,百官作鸟兽散,崇政殿门口再度变得冷冷清清。
……
凌虚阁里,赵睿已经不再批复奏折了,他头发散乱,静静的坐在软榻上,脸色也不再似前些天那般可怖,反而恢复了几分红润。
昨日,太子从凌虚阁里离去之后,赵睿终于支撑不住,吃了三粒参茸丸之后沉沉睡去,等他醒来之后,只觉得头脑清明,前些日子那些难忍的头痛也减弱了不少。
不仅如此,他甚至还觉得自己的身子也恢复了不少,最起码走路的时候已经不必李怀搀扶了。
就好像,他在一夜之间痊愈了一般。
不过赵睿心里殊无喜意,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
早上醒来之后,赵睿就呆呆的坐在床边,也不知道在想一些什么,直到李怀来提醒他要上朝了,他才回过神来,淡淡的说了一句“今日罢朝”。
这场大朝会原本是极为关键的一次,赵睿有许多关键的布置要在朝会上布置下去,按照赵睿以往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要参与的。
不过,就在早上,他坐在自己的龙床边上,突然不想去了。
于是他就不去了。
等到陈静之走进凌虚阁的时候,赵睿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漠然。
“你来啦?”
陈静之恭恭敬敬的跪伏了下来。
“老臣拜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睿的表情终于波动了起来,他勉强一笑:“你这老货,见朕要死了,特意来取笑朕?”
陈静之摇头。
“老臣真心实意希望吾皇万寿。”
他这话的确真心实意,赵睿在一天,他陈静之就还是一天的首辅,地位牢固,赵睿一旦殡天,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未必容得下他这个权相。
当然,储君尚且年幼,自己未亲政之前,政事堂仍然还是他陈静之说了算。
“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4/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