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655


这个高老头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谢康资历还浅,就在这里跟老夫一起守着吧,政事堂那边你就不要去了。
他话音刚落,谢康还没来得及说话,政事堂的首相陈静之就轻声开口:“既然要留下两个人,就由老夫与谢相在这里守着吧,政事堂的事情就麻烦三位了。”
他这话一出,无论是高明玉还是李宴清,心里都为之一惊。十余年来,陈静之把控政事堂相权可以说是一日不曾懈怠,今日怎么就主动要撒手不管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年纪最长的高明玉倒是无所谓,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点头道:“陈相留下来也好。”
五个人之中,只有新晋政事堂的谢康胡须还是黑色的,他皱了皱眉头,开口道:“陛下昏厥,那政事堂里需要陛下亲自定夺的奏章该如何处理?”
三位宰相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陈静之闭目道:“如果事情不急,就留下来,如果事态紧急,就先按政事堂的意见处理,记得留下一份备份,等陛下苏醒再让陛下重新看上一遍。”
“明白了。”n
谢康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如今帝星衰微,要不要召集各地宗室入京?”
这话一出,几个宰相心里都吃了一惊。
谢康表面上是在问要不要唤宗室进京,其实是在问要不要把那位肃亲王赵宗显唤回京城来。
陈静之果断摇头:“陛下只是病了,必然不会有什么大碍,这时候召集宗室做什么?”
他挥了挥手:“好了,眼下局势紧张,各位也不用多想,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只等陛下醒来,临安还是那个临安,变不了天!”
“陈相所言极是。”
中书令杨吉微微一笑:“临安还会是那个临安。”
五位宰相总算议出了一个章程,三位宰相回了政事堂处理政务,陈静之跟谢康两个人,各自坐在凌虚阁外殿的小木墩上,静静的守着人事不醒的成康皇帝。
陈静之紧闭双眼,面无表情,而一旁的谢康则有些好奇,朝着陈静之拱了拱手:“陈相,晚辈有一事不明。”
他今年才四十五岁,比起陈静之来,的确是矮了一辈。
陈静之睁开眼睛,淡然说道:“谢相可是想问,为何老夫会选择留在这里,而不是回政事堂攫取权柄?”
谢康默默点头。
在这种关键时候,主事政事堂可以带来的好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以前需要皇帝点头的人事命令,现在只需要政事堂一句话就可以做成!
如果趁此机会,在一些机要之地安插上自己的人手,那么带来的好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偏偏聪明了十几年的陈静之就看不到这一点,而是乖乖的坐在这里,守着赵睿。
陈静之转脸看向了凌虚阁的内殿,目光里有些莫名的味道。
“谢相你也该知晓,老夫是如何上位,做到这政事堂首相的位置的。”
陈静之呵呵一笑:“不同于谢相你出身大门大户,历代不是高官便是名士,老夫出身寒门,幼时进书塾里读书都是奢望,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娶了如今的发妻,总算才有了继续读书的可能。”
“可惜老夫资质愚钝,考学之路坎坷难当,连续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陈静之看向了谢康,目光淡然:“谢相今年才四十余岁吧?”
谢康点头:“今年四十六了。”
陈静之摇了摇头,目光之中是掩饰不住的羡慕。
“谢相四十六岁便登堂入室了,老夫在三十八岁之时,才刚刚摆脱了秀才的身份,在岳父大人的资助下,取中了乡试。”
“再后来,侥幸在春科之中取中第三甲一百六十七名,也只是一个同进士出身而已。”
当朝的首相是个第三甲的同进士,在成康朝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陈静之拜相之后,对外便不再说自己是第三甲同进士,而是说第二甲第七名,就连礼部的科考档案,也被成康帝赵睿下令修改了。
眼下,陈静之能淡然的把当年旧事说出来,在这个人人重视科考的时代,已经称得上是莫大的勇气了。
谢康点了点头,但是不说话,只是一副静静聆听的模样。
陈静之停了片刻,继续说道:“当年科考同进士出身,身上有没有多少银子,以至于在临安遍投无门,吏部衙门也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连一个下县的县丞都没有缺可以给老夫补。”
说到这里,陈静之目光之中,居然有些怀念的味道:“老夫还记得,当时的吏部天官尚书名叫李先,呵呵。”
听到这里,谢康缩了缩脖子。
前任吏部尚书李先,在成康七年因为贪污,被朝廷下旨抄家流放,至今连生死也不知了。
这个陈老头还挺记仇的!
“在此之后的事情,谢相应该都知晓,当年走投无路的时候,承蒙陛下不弃,把老夫收拢进了东宫潜邸之中为官。”
“后来,老夫在赶走老肃王一事上出了大力,陛下恩德之下,老夫才入主了政事堂。”
陈静之转脸看向了那座太医出入不停的凌虚阁内殿,语气中有些淡淡的哀伤。
“这是天大的知遇之恩,如果陛下他当真要去了,老夫怎么都该守在这里,送一送他才是。”
第297章
赵显的朋友们
赵睿出事的第二天清晨,青衣卫副大统领赵炳,一如既往的坐在自己的班房之中,处理全国各地青衣卫送来的情报,然后从中择出三四份,抄录成两份,一份送到皇宫,一份送到肃州。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静静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等候着宫里的小李公公前来把昨日的情报取走。
可是今天与以往大不一样了,他等了许久,从辰时初等到巳时正,他仍旧没有等到那位大太监李怀的干儿子。
出事了?
赵炳皱了皱眉头,挥手唤来负责临安事务的甲字卫统领宋甲,轻声问道:“临安可有异动?”
宋甲轻轻抱拳:“回大统领,暂时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不过……”
“说。”
“今日本该小朝会,陛下应该是罢朝了,不仅如此,今天一个早上,除了政事堂的五位宰辅进了宫里,其余文武百官一个也没能进宫。”
赵炳心里一沉。
难道是陛下…出事了?
不应该啊,如果陛下当真出事了,那么现在临安的禁军应该动起来了才是,最起码临安十二门兵马司也该紧锁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才是!
赵炳低声道:“让临安的兄弟们警醒一些,着重盯一下政事堂五位宰相的府邸,如果他们的家人有什么异状,立刻来禀报本统领!”
“是!”
宋甲是赵炳十几年的老部下了,他或许不会听真正的大统领赵显的命令,但是对于赵炳,宗卫府里头无人不服。
……
凌虚阁里,面色苍白如纸的赵睿,被泡在了一桶药汤里,腾腾热气蒸的他满头大汗,守在一旁的李怀是不是掏出锦帕,替他擦着额头的汗水。
太子赵寿一脸茫然的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年仅八岁的他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自己的父皇似乎是生了病。
一身宫装的萧皇后,伸手紧紧的拉着太子,面色凄然。
仍旧在思索着该如何救治赵睿的陈希夷面色不快,他几乎被这个“勤政”的皇帝气个半死!
赵睿的身子之所以这么差,动不动便头痛欲裂,就是因为他每日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十余年来身子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只是以前他还算“年轻”,没有体现出来,现在他人到中年,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一股脑的涌了出来。
这种情况,平常的大夫来看,只需要一些安神的药剂,就可以痊愈。
但是赵睿的身子被他耗的太厉害了,甚至是再也经不起太过剧烈的药性,陈希夷只能每日里给他行针,然后用尽量温和的汤药,让赵睿能够睡个好觉。
昨天,他费了好大的心力,熬制出了一剂足够温和又极有作用的宁神汤药,赵睿喝了之后果然安生的歇息了一天,按照这样调理下去,让赵睿这个几乎油尽灯枯的人再活一年半载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皇帝还能大半夜爬起来,挑着灯批奏章!
当时陈希夷赶到皇宫的时候,看着散落满地的奏章,伸手掐死赵睿的心都有了!
事出无奈,他也只能用先用药浴吊着赵睿的性命。
萧皇后拉着儿子赵寿,来到陈希夷面前,语气恭敬:“希夷先生,陛下他如何了?”
“听天由命!”
陈希夷总算找到了发泄的地点,他没好气的说道:“老道来临安也有半年左右了,自从替他赵睿治伤以来,每日里叮嘱他早些休息至少十几遍,可是!”
“你这位丈夫当真是勤政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老夫真该直接用一剂蒙汗药,让他睡个三五天才是!”
他这话当然是气话,以赵睿的身子,碰到了那种极伤身体的麻药,只怕就不是昏睡三五天,而是与世长眠了。
萧皇后此时再不复平日里母仪天下的样子,而是面带凄然,她拉着赵寿直接朝着陈希夷跪了下来,哀求道:“希夷先生,无论如何,求求您救一救陛下,陛下他万万死不得。”
陈希夷侧身避过这位国母的礼数,然后翻着白眼说道:“天下亿万人都死得,偏生他赵宗睿死不得?”
萧皇后拉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流下泪来:“最起码眼下,陛下他还死不得,朝中权臣在侧,四野外藩窥视,如果陛下不安排妥当就龙驭宾天,本宫与太子孤儿寡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