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655


远在木亭子下面抚琴的琴姑娘听到“赵七”两个字,琴声停了停,随即继续把手按在琴弦上,琴声再次响起。
——
白家众人正在咬牙切齿的时候,远在肃州府的赵显自然不会知晓,他此时正躺在卧房里的床上,与项樱说着闲话。
“媳妇儿,你知不知道今天为夫挣了多少钱?”
赵显眉开眼笑。
项樱撇嘴道:“我听说了,六百万两银子嘛,这些钱是要递解临安的,与你有什么关系,那是你皇兄挣的钱,哪里又是你挣的钱了?”
“妇人之见。”
赵显笑眯眯的说道:“这段时间,为夫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人生得意,好不快哉呀。”
“说来听听?”项樱来了精神,抬头问道。
“临安那边的,不能和你说,虽然你不会瞎说,但是万一隔墙有耳,会坏了为夫的大事。”
赵显神神秘秘的说道:“你只需要知道,为夫在千里之外,赚了一个大将。”
“嘁。”
项樱给出了一个鄙夷的眼神:“临安里肃州府不到四百里,你以为我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千里之外了?”
赵显勃然大怒:“你会不会聊天?”
“说正经的,今天你怎么挣钱了?”
项樱坐在梳妆台旁边,一边卸下头上的首饰,一边漫不经心的跟赵显问话。
此时房间里炭火熊熊燃烧,没有半点寒意,有的只是淡淡的温馨。
赵显有些享受这种感觉,轻声说道:“今天在张府,你走之后,为夫虎躯一震,吓得那张家父子纳头便拜,从今天开始便追随为夫,成为肃王府的小弟了。”
项樱总算把首饰卸了干净,她坐到床边,认真的看着赵显:“什么意思,张家愿意给你当金主了?”
“是啊。”
赵显轻声道:“这一次,四大绸商送到临安的银子,也就是四百多万两,这笔钱一旦报上去,不知道会有多少衙门盯着,这个衙门去户部哭一嗓子,那个衙门再去户部闹一闹,最终进了国库的,能有一百万两白银就是烧高香了。”
“而为夫这就不一样了,张家的家底,加上一些田产商铺,少说也有好几百万两银子,这些东西,以后为夫予取予夺。”
项樱眼睛亮了起来,随后又黯淡下去,没好气的说道:“你要钱有什么用?你就只会蹲在王府门口喝面片汤,一碗面片汤加茶叶蛋才十个钱!”
“你怎么知道我要钱没用?”
赵显声音低了下来,轻声说道:“身为一家之主,我不为自己考虑,总要替家里人打算打算不是?”
项樱掀开被子,钻了进去,然后轻轻伏在赵显肩膀上,趴在他耳边轻声道:“在这里说话,总不会有人听到,要不然你说给我听一听?”
赵显微微一笑:“跟你说个地方,很有意思,我去年的时候去了一趟。”
“什么地方?”项樱轻轻皱眉,似乎是有些不满赵显转移话题。
“在肃州城南,有一座小山,名字叫做苍凉山,山脚下有一个村子,村名字很古怪,叫做先登村。”
赵显语气轻柔,不急不缓的说道:“这先登村名字古怪,里面的人也很古怪,整个村子一千多个人,竟然有两三百个是身上带伤的。”
先登村,大多是老肃王赵长恭的先登营里面的旧人,十一年前,六百先登营老卒带着家人,落户在肃州府苍凉山脚下,为的就是能够继续守护老肃王。
先登村不大,人也不多,当年那六百先登营老卒带上家人落户的时候,才不到两千个人而已,如今十一年过去了,先登村的人口增加了不少,只是当年那六百老卒,也已经只剩下一二百人,大多都随风凋零了。
赵显一边抚摸着项樱的头发,一边喃喃的跟她说着先登营的故事。
去年的春天,他曾经带着赵灵儿在先登村住了半个月左右,这些故事都是那个时候时候,他在那些老卒嘴里,一句一句听来的。
“先登村,在成康五年以前,还不是先登村,那会儿他们叫做先登营。”
“先登营,原先有三千个人,这三千个人的先登营跟随着父王南征北战近二十年,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只不过这个先登营仍旧是三千个人。”
“十一年前,肃王军解散,最后一批先登营的三千人,有两千四百人随之散入大启各个军中,如今这两千四百个人当中,官做的最高的,大概是函谷关守将王霜了。”
说到王霜,赵显微微有些失神,
“大概十五年前,你们项家人兵临函谷关下,十万肃王军挥师西征,当时三千先登营一马当先,穿透陈王玄甲军防线,踏上了陈都城城头。”
“十八年前,三千先登营力破一万淮军,马踏江北大地,十万肃王军连破北齐三十余城。”
“二十一年前……”
赵显如同说故事一般,跟项樱说着先登营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往事,项樱是一个很合格的听众,耐心的听完之后,轻声问道:“然后呢,这些都是父王的功绩,跟你有关系吗?”
她有些意味难明的说道:“你就只会阴谋诡计。”
对于她的吐槽,赵显一笑置之,只是自顾自的说着自己想说的话。
“如今十一年过去了,拜岁月所赐,先登村的那批老卒都老了,没老的也都一身伤病了。”
“同样拜岁月所赐,这些老卒的儿子,孙子也渐渐长大了。”
赵显对着项樱咧嘴一笑:“如今,他们只缺钱,就可以重新变回以前那个战无不胜的先登营,你说为夫缺不缺钱?”
项樱瞠目结舌,她看着自己这个笑容仍旧温和的丈夫,竟然有些不敢认了。
他……他想……养私军!?
第278章
点火把
其实四家绸商的罚银已经坐实,赵显连奏章都送去临安了,想来用不了多久,户部的官员就会乐不可支的前去四家收账,这个时候哪怕赵显被南明教杀了,也只能让南明教泄泄愤而已,改变不了罚银的事实。
事实上除了赵睿本人,任谁也改变不了。
政事堂五位宰相权柄大吧?只要不到一定级别以上的事情,五个老头子聚在一起举个手就可以处理了,连皇帝都不用知会一声,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即便关切到了五位宰相其中三位的切身利益,他们也没办法开口。
因为这是圣意。
换一个角度来说,成康帝让赵显去江南查绸商,倒也不是为了跟江南绸商过不去,而是光明正大的跟三位宰相要钱。
挂着中书令头衔的杨吉。
右仆射李宴清。
以及刚刚入政事堂的谢康。
皇帝跟你要钱,你总不好意思不给,政事堂权柄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金口玉言不是?原先的那位门下侍中黄晋,从太兴皇帝那一代就在朝中任职,实打实的三朝元老,还不是被赵睿轻飘飘一句话,就上折子告老还乡了?
要知道黄晋才六十三岁,在政事堂五位宰相里头并不算年长,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年轻。
左相陈静之五十五岁,中书令杨吉六十七岁,右相李宴清六十一岁,另一位门下侍中高明玉年纪最长,已经七十有余,算起来黄晋这位率先“告老还乡”的宰辅,在五位宰辅里头,年纪只能算刚刚好。
六十三岁,正是做宰相的黄金年纪。
这位成康帝表面上不温不火,跟赵显一样,每天见谁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可是他可以在崇政殿里一言而决,乾纲独断,可以算得上是大启开国以来,权柄最重的几个皇帝之一。
这也是赵睿的取死之道,若不是他抓权太过,成日里把自己泡在奏折里头,甚至不定时的让李怀把政事堂批复过的折子搬到凌虚阁里头翻看,他也不至于短短十六年,就把自己熬得油尽灯枯。
要知道十六年前,他还是一个二十出头,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啊。
为什么赵显在彻底接手青衣卫之前,一直是一个乖得不能再乖的臣子?因为他知道,赵睿活着一日,他就没办法在这个重权在握的皇兄眼皮底下玩花样。
还好,他快死了。
对于赵睿即将殡天的事实,赵显心中有些戚戚然,也有些悲伤,这种感觉很是复杂。
如果赵睿长寿,赵显就不得不去当一个逍遥王爷,跟老肃王赵长恭一样,放下权柄享福。同时,如果赵睿能撑到太子赵寿成年之后再死,那赵睿临死之时,他赵显也必死无疑。
偏偏赵睿就要死了,所以赵显不得不发展经营自己的势力,目的也不是为了造反做皇帝,而是在赵睿死后让自己有自保之力。
这个想法是在去年年尾萌生的,那时候在西陲长公主城,他在即将立下泼天功劳,却被一道圣旨给逼回了临安城。
赵显能不气?
他在西楚的遭遇可以称得上惊心动魄,先是被项云都囚禁,再是通过钟璃逃出郢都,一路不知道多少次心惊胆战,后来还是有运气成分在内,最终才把西楚局势尽握掌中,却在即将收获的时候,被一道圣旨轻飘飘的摘了果子。
若不是朝廷派来摘果子的那人是严靖,勉强算是自己一派的,赵显当时竖旗造反的心都有了!
现在悠悠三个月过去了,赵显心中的怒火已经熄灭了不少,但是他发展势力的念头从未熄灭,命令赵慨拉拢青衣卫大统领赵炳,只是他的第一步。
现在,张若谦愿意把张家押在自己身上,有了这么一个资金来源,自己的第二步也就有了头绪。
原本赵显是想要用谢家做自己的金主,后来一番考究,再加上张若谦主动依附,谢家这个选择就被他否了。
谢家勉强算是世家,而张家则是暴发户,两者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世家永远只会“附势”,不到万不得已或者尘埃落定,他们不会提前下注,而暴发户张家就大为不同,连张员外都没有出面,仅凭一个张若谦,就可以把一个大家族的命运,押在自己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