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655


萧皇后十余岁就许给了当时十四五岁的太子赵睿做太子妃,两个人一起走过接近二十年时光,赵睿这个人平日里对身边人很是温和,几乎没有发过脾气,连重话也很少说。
萧皇后什么时候见过自家陛下这般生气?
她被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但是心中毕竟不服,还是低声说话:“陛下,赵七他这般态度,定然是居功自傲了,臣妾担心以后——”
这里她想说的是,怕太子赵寿以后压不住赵显。
但是在赵睿面前,她却不敢直说,否则就是当面咒赵睿去死。
赵睿发了一通脾气之后,重新变回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他瞥了一眼自己的皇后,轻声问道:“现在七郎他还是我们这边的人,甚至还未曾真正掌权,你就断定了他以后会跟寿儿为难?”
“七郎他在西陲立下的天大的功劳,手握五万兵权,更间接掌控了项家陈王府的玄甲军,说句难听一些的话,那项云深可以立国,他占着江陵未必就不可以立国。”
“可是朕一句话,他就丢下了五万兵权,带着一家老小回来了,连这份功勋也给他人做了嫁衣,他受了天大的委屈,你还想怎么样?”
“他现在对朕发发脾气,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赵睿语气悠长:“他发脾气才好,朕才会放心,如果他见了朕,丝毫没有脾气,一副逆来顺受的笑呵呵模样,那样朕才会放不下心。”
这位成康皇帝说到这里,已经不是在跟萧皇后说话了,而是在喃喃自语:“他会发火,意味着他对朕没有什么欺瞒的心思,他若是不发火,把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那才是糟糕了——”
萧皇后深闺里出身,在后宫跟那些小女人逗逗心眼是一把好手,哪里能揣摩得透其中变化?她皱着眉头想了片刻,总算想明白一些,低声说道:“臣妾失言了。”
赵睿轻哼了一声:“你呀,头发长见识短,就只能看到一些表相,偏偏还自以为聪明,带坏了朕的太子,你瞧朕饶不饶你!”
赵睿教训完萧皇后之后,转脸对着太子赵寿呵呵笑道:“寿儿,你要记住,以后对待你这位皇叔啊,能不用强切不可用强,他心肠软,好面子,你以后要对他尊敬一些,他就会认真做事了。”
赵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儿臣知道了。”
——
另一边,肃王府门口,目送龙辇离去之后,项樱有些诧异的说了一句:“你这皇兄还真是好脾气,你一副他欠你钱的模样对他,他竟毫不生气。”
赵显把她拦腰抱起,微微一笑:“你不懂,我对他态度好,他才会生气。”
“这人啊,坐的太高了,心眼里的弯弯绕绕就会变多,你要是不跟他耍心眼,他还会以为你蠢——”
“为夫也是没办法呀——”
第245章
过年
自打魂穿成为了赵显之后,赵睿就像一层阴影一样,始终压在赵显的头上。
来到大启已经接近一年,赵显也已经见识到了不少大人物,项云都也好,项云深也好,甚至是临安的陈静之,都远没有那位常年笑眯眯的成康皇帝赵睿,给赵显带来的压力大。
至始至终,赵显都是被这位皇兄压制住,按照赵睿给他定下的剧本来做事。
直到这次西行,这次齐楚联手,是赵睿没想到的,因此赵显带项樱回门,也是在赵睿的预料之外。
而后的一系列事情,均不在这位成康皇帝的掌握之中,赵显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西陲,这种功劳让赵睿略微有些慌了。
所以他才会与政事堂的文官们,一唱一和,把赵显从西陲拎了回来。
慌乱的赵睿,不再是以前那个毫无破绽的赵睿,时至今日,赵显才在与赵睿的交锋之中,取得了一丝上风。
——
按照大启朝堂的规矩,年假是要休假二十天的,用腊月二十六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才要开始上班。
虽然说拜年的习俗一般是从初一开始,但是从罢朝开始,朝廷的官员就忙着走动开了,临安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身着华服手提礼品,开始走访拜年。
其实这些官员最重要的目的还是送礼,逢年过节的,不给上官献上一些孝敬,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你不送,跟你同级的官员送了,以后有什么肥差肥缺,还哪里轮得到你?
每年的这个时候,清河坊临安城都是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五步就能碰到一个六部侍郎,十步便能撞到一枚赵氏宗亲。
于是大街小巷常常人头攒动,在这个时候,你走到清河坊后巷街上拿把刀抢劫,只要没有官差拿你,抢个半日便能发家致富了。
不过清河坊乃是临安城的权利核心,坊丁官差巡的也勤快,就连临安城本地的青皮也很少能混的进来,再加上这些权贵出门往往带着保镖,所以总体还是很安全的。
这天是大年初一,正是大家伙拜年的最好时候,一大早清河坊的街头就挤满了人,尤其是后巷街上,更是人山人海。
在后巷街上,有两户人家最为出名,一家是当朝左相陈静之的陈府,另一家就是刚刚从西陲被召回的赵家肃王爷了。
陈府在后巷街的左侧,肃王府在后巷街的右侧,此时左侧的陈府大门口,已经被挤的水泄不通,许多穿绸戴玉的权贵,挤的满头大汗,硬是挤不进去,一时间蔚为壮观。
相比起来,位于右侧的肃王府就门可罗雀了,门口只有一个穿着厚棉袄,满脸褶子的干瘦老头,手上拿着一块残破瓦罐,用一根树枝在搅拌着瓦罐上的浆糊。
搅拌的七七八八之后,老头拿起了一个木刷子,站在一个板凳上,朝着肃王府大门上刷去。
老头刷了一道之后,隔着大门朝院里喊:“小阿绣,小阿绣,出来贴春联咯。”
一个穿着火红棉袄的大丫头,领着一个同样穿着红袄子的小丫头,兴冲冲的跑了出来,两个丫头手里各自拿着一张长长的春联,站在老头脚下喳喳说话:“老黄,你怎么这么慢,你看别人家的春联早就贴好了。”
老黄默默翻了一个白眼,心里嘀咕:“府上这么多做事的丫头你们不用,非得自己布置,还要我老人家亲自来抹浆糊——”
但是阿绣现在是家里的大总管,老黄也不敢得罪她,只是赔笑道:“急什么,这不是抹好了么?快赶紧贴上,一会干了。”
阿绣点了点头,摊开手里的联子看了看,转脸对一旁的小丫头说话:“小丫,你的是上联,去贴上。”
小丫兴奋的脸色通红,她跟阿绣都是第一次在肃王府过年,去年的这会儿她们还是被卖在牙行里的可怜姑娘,短短一年时间,可大不一样了。
如今阿绣执掌了肃王府大小事务不说,就连小丫在府里地位也高,谁都知道王爷宠爱这个丫头,平日里都把她当小姐养着。
短短一年而已。
所以她们俩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张罗着布置,从春联到窗花,再到过年需要用的种种物事,阿绣都一一过手。
在正门上贴春联这种事情,她更是不愿意假手他人,想要自己亲自来做。
两个小丫头额头都冒出汗水,站在高高的凳子上贴着春联,正忙的起劲的时候,背后响起了一个沉稳的声音:“请问肃王爷在家么?”
阿绣在凳子上忙着贴春联,没怎么听清楚,闻言皱了皱眉,回头看见一个面色白净,留着青须的布衣中年男子,手里拎着一些拜年用的礼品,正对着自己几人微笑。
她从凳子上跳了了下来,指了指对门的陈府,没好气的说道:“这位大人,你走错门了,相府在对门。”
那中年男子微微一顿,却并不生气,只是继续说道:“在下方才说了,是来给肃王殿下拜年的。”
阿绣愣了愣,随即给这个中年男子福了一福,轻声问道:“请问大人是?”
那中年男子微笑道:“在下赵炳,是王爷的下属,所以来给王爷拜个年。”
“赵…炳?”
阿绣掰着指头数了数,嘴里嘀咕了几句,然后开颜笑道:“原来是赵大人,王爷出门前跟奴婢吩咐过,如果是赵大人来,可以请进府里奉茶。”
赵炳闻言一愣,失笑道:“王爷去哪了?怎么还有这种吩咐?”
“我家王爷进宫给太妃娘娘拜年去了,临走之前告诉奴婢等人,如果有别的人人来送礼,一个也不收。”
阿绣数了数指头:“只收赵大人你,还有另外几个大人的礼物。”
说到这里阿绣笑了笑:“不过王爷他高估自己了呢,从早上到现在,可只有赵大人您一个人登门。”
赵炳愣了愣,摇头失笑:“姑娘莫介意,这临安城里的人,都是属墙头草的,而且个个目光短浅,并不是王爷人缘不好。”
赵炳指了指对门人山人海的陈府,轻笑道:“总有一天,肃王府会比相府还要热闹的。”
阿绣嘻嘻一笑:“那可不行,忙也忙死了。”
赵炳微微一笑:“既然王爷看得起在下,那在下就叨扰一番,等王爷回来……”
阿绣推开府门,笑着说道:“赵大人请进。”
一上午时间,肃王府总共来了不到五个客人。
其中有至今仍在西陲的大将军林青之子林忠,礼部尚书谢康之子谢旻。
以及现任西行大总管严靖之子严心阳。
赵显交待给阿绣的赵,严,谢,陈四家,已经来了三家。
第246章
拜年
大凰宫静心斋里。
赵显手牵着项樱,连同小妹赵灵一起,跪在谢太妃面前,语气恭谨。
“孙儿给奶奶拜年。”
“孙媳妇给奶奶拜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