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655


“李公公请说。”
李怀收起脸上的笑意,轻声道:“对于扶持这个陈国立国,临安朝堂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可是殿下在信里说,要咱们大启出钱给那位陈王养兵,这就触了那帮子文官老爷们的忌讳了。”
李怀瞥眼看了一眼赵显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朝廷里有不少官员,说这是纳贡,是辱国,更有甚者,攻讦殿下你里通外国,想……”
赵显脸色漠然:“想什么?”
李怀叹道:“他们说殿下你想借着这个名义,用朝廷的钱在西陲豢养私兵,有谋反的心思……”
李怀说到这里,就没有再说下去了,不过赵显用屁股想也能想的出来,临安的那帮文官,说的话肯定比这个要过分不知道多少倍。
估计已经有人把他定义成祸国奸臣了。
都是一帮什么人!
老子在前线费尽心思,加上机缘巧合之下,才争取到一个这样的大好局面,到了这些在临安纳福的文官嘴里,就变成了心怀不轨!
赵显越想越气,随手把这张国书扔出老远,怒道:“本王不干了,这西陲爱谁来谁来,本王明天就回临安去,让那帮臭笔杆子给本王定一个罪过!”
他指着临安方向骂道:“都是一帮子什么东西!老子若是要豢养私兵,这银子还用报到临安去?老子直接卖雷震子,一年也不止一百万两银子!”
他动了真怒,话语间都带了不少脏话。
李怀脸色大变:“殿下噤声!”
这位大太监颤颤巍巍的从地上把那封国书捡了起来,小心翼翼的掸去上面的泥土,轻声劝道:“殿下,您的忠心,陛下是知道的,老奴跟在陛下身边,也看在眼里,那帮子人置身事外,也只能说几句话来气人而已,殿下何必放在心上?”
赵显喘了几口气,冷声问道:“说到头来,皇兄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支持本王继续在西陲做事,还是派李公公你来把本王锁拿回临安?”
“总要给一句准话吧?这陈王府,临安养还是不养?”
李怀尴尬一笑,伏在赵显耳边轻声说道:“陛下在函谷关之时,授予殿下便宜行事,您与陈王订下的章程,我们大启自然是要认的,陛下也给户部下了条子,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把官银押送到西陲来,殿下可以放心了。”
李怀顿了顿,有些迟疑的说道:“只不过临安城现在谣言四起,坊间还有人在传殿下你不日就要起兵造反的消息,各种谣言更是甚嚣尘上,陛下的意思是……殿下您还是趁早回京的好,以便堵住那些有心之人的悠悠之口。”
赵显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也就是说,西楚的事情,跟我赵宗显无关了是吧?”
这是赤裸裸的抢果子了,眼下赵显已经把西楚格局安排了个七七八八,只等项云深立国,赵显代替赵睿送上国书,事情就定盘了。
眼下时间已经到了腊月,就算项云都想要报复,那也是明年开春的事情了,开春以后,只要赵显这五万人马帮着陈王府扛过郢都的第一波攻击,这陈王国就算是立国成功。
从此,启国西陲可以太平至少二十年,只要启国把陈王的经济死死的掐住,那陈王府就不得不做赵家的傀儡,给赵家做西陲的“长城”。
甚至,赵显为了怕项云深这老东西反水,还特意强调了要项少阳做太子,项少阳有天大的把柄被赵显捏在手里,即便项云深老谋深算,一旦项少阳即陈国王位,那么这个陈国,就是赵家或者说赵显的掌中玩物。
可是眼下,一切都快尘埃落定的时候,临安来的消息却让赵显感到心寒。
的确,他赵显现在是有些功高震主的味道,而且他身为藩王,身份敏感,被特殊对待也在意料之中。
但是有些道理,你明白是明白,当真加诸于自己身上的时候,赵显还是感觉到了一股愤怒。
强烈的愤怒。
他勉强压制住自己的怒火,咬牙问道:“这是……皇兄的意思?”
李怀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轻声道:“实不相瞒,就算是这封国书,也是陛下他跟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文武百官一通骂战,骂出来的,陛下他也是没办法。”
“殿下,如今你已经身在滚油之中,陛下他也是存了保全你的心思,想要把你从油锅里捞出来……”
“别说了。”
腊月的寒风吹拂而来,让赵显从里到外凉了一个通透,他挥手打断了喋喋不休的李怀,冷声问道:“负责押送银子来西陲,负责日后西陲诸事的是谁?”
这个负责押送那百万两银子的人,将会接替赵显现在的位置,可以说是很是要紧,如果这个位置到了陈静之一系人的手里,赵显在西楚的布置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要是此人故意跟赵显作对,眼下大启在西陲的五万人马,甚至陈王府的五万玄甲军,都有可能死在他的手里。
李怀面带犹豫,但是他抬眼看到赵显面色不善之后,还是支支吾吾的说了出来。
“……原礼部右侍郎严靖,封西陲大总管,挂兵部侍郎衔,总揽西陲诸事。”
严靖……严靖。
那位出身将门,却去考了进士,结果被扔在清水衙门的严侍郎……
赵显面色稍缓。
严靖与他有过交道,两个人颇为投缘,而且此人颇有能力,只不过一直受人打压而已。
这个人来接替赵显的位置,多少能让赵显心情好上一些。
他斜眼瞥了李怀一眼,淡然道:“本王知道了,劳烦李公公先行一步,本王收拾一下行装,三日之内本王就会启程回临安的。”
李怀如获大赦,拱手道:“老奴先行一步,等在临安为殿下接风。”
“李公公一路小心。”
……
望着李怀等人远去的身影,赵显目光阴沉。
你们给老子等着,等老子掌了权,你们一个也跑不了!
愚蠢的帝王心术!
愚蠢的揣摩圣心!
第243章
一家三口
成康十五年腊月二十,原西楚藩王陈王府发金榜昭告天下,宣布立国,国号为陈。
理由是楚帝无道,袭杀陈王世子在先,无故羁没陈王府所有粮饷,导致陈国无路可走,只能竖起旗子立国。
不过陈国的国主并不称帝,仍旧称王。
昭告在三日之内,被玄甲军特有的大马送到了九州各地,不仅是燕京的姜家,临安的赵家收到了昭告,就连陈国的本家,郢都的天元帝项云都,也收到了这封来自自己四弟的昭告。
大楚立国百余年以来,从未有一个藩王造反,更别说有藩王胆敢公然脱离大楚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在打项云都的脸了,更是在打整个项家的脸,甚至是把项家各代老祖宗的脸,一并打了个稀烂!
何其猖狂!何其混账!
天元帝项云都,在乾元殿里勃然大怒,几乎是摔碎了能摔碎的所有物事,就连那套他极为喜爱的古陶茶具,也被暴怒的项云都摔了个粉碎。
当日,西楚皇宫之中的宫人,被杖杀了四十余人,整个皇城之内都鸦雀无声,在暴怒的项云都脚下瑟瑟发抖。
不仅如此,项家分散在各地的藩王也都收到了陈王府的昭告,这些藩王虽然纷纷表态陈王府大逆不道,但是人前人后毕竟不同,不知道多少手握兵权的藩王,起了异样的心思。
你姓项,老子也姓项,凭什么你能坐在郢都之中,对我们生杀予夺,而我们就只能在边疆,替你卖命厮杀?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陈王府立国成功,西楚的其余藩王,都不会安分如昔了。
陈国立国第二天,临安赵家的诏书就到了陈都城,成康帝赵睿以大启的名字,敕封项云深为陈国国主,并封为大启一品亲王爵,世袭罔替。
第三日,北齐的贺表也到了城府,元庆帝姜堰明发诏书,恭贺陈王项云深登基,并派了使臣,赠送了项云深不少财物。
以及两千匹凉州大马。
齐楚两国的国力,以前是在六四之间,北齐略胜一筹,但项云都登基之后,西楚军力越发雄壮,两国渐成五五之势,眼见西楚有分裂的趋势,北齐自然乐见其成。
如果想的阴沉一些,只怕元庆帝巴不得项云深能够直接竖旗造反,项家人自己打的你死我活。
那时候,估计北齐元庆帝不仅会拍手叫好,更会出人出钱,让两边的武力差的不会太远,最好同归于尽。
腊月二十七,陈王项云深在陈都举行登基大典,同时下令营建陈王宫,并把原先的陈王府赐给储君项少阳,作为陈国的“太子府”。
届时,北齐三皇子姜锦,南启西陲大总管严靖悉数到场,恭贺陈王开宗建国,这就意味着,不管西楚如何想法,起码启国和齐国已经承认了这个陈王国的地位。
三国格局,变成了四国。
尽管这个新生的陈国小的可怜,只有四五个州府大小,但是陈国的版图几乎完全隔绝的西楚与南启,成为了两国之间一道坚不可摧的壁障。
当日,郢都也派人送来了礼物,这份礼物是一颗血淋淋的少年人头。
这是项云深的一个庶子,今年十三岁,尚在郢都讲武堂里学习,未曾满十六岁,不曾回藩。
这颗人头,代表着“陈国”与楚国之间,洗不清的深仇大恨。
与此同时,北齐在凉州的兵力,不减反增,而且北齐虽然增兵,但是却并不急着与楚君争斗,只是好整以暇的吊着西楚在凉州的十数万兵马,其中意味已经不言自明。
北齐是在给这个新生的“陈国”争取时间,能让西楚头痛的事情,齐人从来都是乐此不疲的。
……
正当三方势力在陈都城斗的不可开交之时,在暗处拨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赵宗显,早已经带着一家老小,踏上了回归临安的马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