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655


头发花白的左相陈静之,也一路从郢都跟到了函谷关,他微微躬身,沉声说道:“大约是因为这些藩王拥的兵还不够重。”
“怎样才算够重呢?”
陈静之沉吟了片刻,最终断然道:“似老肃王那般,就算重了。”
赵睿皱了皱眉头:“恭皇叔都过世三四年了,怎么你还是念念不忘。”
陈静之当然不会忘,当年老肃王赵长恭携盖世军功,在朝堂上是何等不可一世,视百官如无物,视天子如幼童!
但是一切都过去了,那位功高盖主的老肃王毕竟死了。
陈静之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沉默下来。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此次西征,老臣本就不同意的,但陛下坚持圣意,老臣自然景从,不过西征派林青将军来肯定够了,陛下万金之体,理应坐镇临安才是,实在不应该亲临函谷关的。”
赵睿哈哈一笑:“朕来都来了,怎么,你老人家还能打朕一顿不成?”
陈静之闻言,如同吃了苍蝇一般,被噎在了当场。
凄冷的寒风从西边吹到了函谷关城楼上,赵睿又紧了紧自己身上的披风,张口吹出了一口白雾。
“呼,天气冷了,不知道七郎他在郢都怎么样了。”
陈静之沉默不言,他是文臣最忠实的代言人,而宗室皇亲以及武将,就是这些文臣们最大的敌人之二。
这也是政事堂的几位宰相为什么讨厌肃王府的原因,因为肃王府既是宗室皇亲,又是武将。
凌冽的西风汹涌吹过,过了片刻,站在城楼上的赵睿,猛然看到城门楼外不远,出现了一个黑点。
黑点渐渐走进,原来是一匹黑马,一匹玄甲军高层才能骑乘的纯黑大马。
那马上翻下一个年轻的骑士,伸手从腰里掏出一块玉牌,大声喝道:“吾乃肃王赵宗显,开城门!”
这话一出,不仅是守门的兵士震动,就连城门楼上的赵睿也吃了一惊,他探头朝下看去,只见下面的年轻人不是赵显又是何人?
此时成康皇帝的心情颇为激动,他紧了紧披风,不顾汹涌的西风,朝着城门楼下高声喊道:“可是七郎来了?”
城门下的赵显身子一颤,抬眼就看到了头发带着花白的赵睿。
他鼻子一酸,跪在城门之下。
“赵宗显,拜见大兄。”
第224章
夜谈
函谷关,赵睿的行宫之中。
烧的通红的兽金碳在火炉中噼啪作响,让这座并不算很豪华的临时行宫变得温暖如春,临安大内官李怀正拿着一根鎏金的铜棍,想要把火苗挑的更旺盛一些。
赵睿和赵显兄弟俩对面跪坐,赵显把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悉数跟赵睿说了一遍。
赵睿表情恬淡,但是却听得极为认真。
“就是这样,臣弟托项云深帮忙,才得以从西楚逃了出来。”
把自己的经历说的七七八八之后,赵显深吸了一口气,静等着赵睿的训示。
赵睿眯了眯眼睛,微笑道:“这位西楚的陈王,是你看好的盟友?他能与我们赵家联手吗?”
赵显苦笑道:“当初这项云深是主动找到臣弟的,臣弟也只是顺手为之,就跟他谈了谈,当时跟他并没有谈出什么实打实的东西,臣弟只是告诉他,以后在西陲,咱们大启的兵士尽量不与他的玄甲军死磕。”
说到这里,赵显顿了顿,补充道:“臣弟以为,这个项云深想要保留玄甲军元气的存心不似作伪,他的确跟项云都不是一条心的。”
“先前托付他把臣弟送出西楚,也是没有办法,整个西楚,估计也就只有这位陈王殿下能把臣弟安然送到函谷关了。”
赵睿摇了摇头:“你错了,是项云都不跟项云深一条心,你那个老泰山,这几年心心念念的就是借着咱们大启,打残这位陈王殿下的玄甲军。”
赵睿用手在桌子上敲了敲,轻声说道:“这样说的话,跟这位项云深谈一谈倒也不是不行,不过这次朕带了两万江宁军以及三万西陲守军出动,耗费钱粮颇巨,又与齐人有言在先,不可能说退就退,更不可能因为一个项云深就打道回府。”
“这事臣弟跟他说了。”
赵显低声道:“他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拿一个江陵。”
赵睿抬了抬眼,意味不明的“哦”了一声。
“臣弟在陈王府做客的时候,还在他府上埋下了一颗种子,不出意外,这颗种子用不了多久就会生根发芽,如果事情顺利,这座陈王府以后就要姓赵了。”
按照西楚的规矩,王室成员要在郢都讲武堂学习到十六岁,而陈王府世子项少淳今年已经十五,也就是说等到年底,他就要从讲武堂肆业了。
眼下是十一月中,等到腊月也就是十二月初一,讲武堂就会闭馆,放里头的诸位王子郡主各回各家,到时候只要项少阳按照计划行事,用雷震子把这位陈王世子炸上天去,那么陈王府多半就会沦为赵显掌中之物。
赵显这话让赵睿来了兴致,他哦了一声,开口问道:“此话怎讲?”
赵显把自己的计划和后手说了一遍,赵睿皱眉道:“你给那个少阳君雷震子了?”
赵显低眉道:“不多,四五十颗而已。”
“眼下这雷震子只有我们赵家有,他陈王府世子如果死于雷震子之手,项云深会不会尽出玄甲军找我们拼命?”
“不会的。”
赵显断然道:“臣弟跟这位陈王殿下见了两次面,此人心思深沉,而且很善隐忍,如果项少淳当真死在雷震子之下,他心里怀疑的肯定不会是咱们赵家,而是郢都的项云都。”
赵睿恍然大悟:“是了,他会怀疑是项云都想要挑拨他与咱们赵家开战。”
兄弟俩的对话进行到这里,赵睿看向赵显的目光充满了欣赏,他拍了拍赵显的肩膀,赞叹道:“七郎你摆弄人心的手段当真了得,连为兄也跟不上你的思路了。”
“皇兄过奖了。”
赵睿点头道:“此计可行,唯一要注意的,就是那位少阳君会不会乖乖出手,他如果不出手,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
“一个大好的权位摆在他面前,项少阳他不会忍得住的,从他接过雷震子的时候,臣弟就断定他会出手了。”
赵睿呵呵一笑:“是啊,权位的确是世上最大的诱惑,不知道有一天七郎面对项少阳这种局面的时候,会如何抉择?”
赵显心里猛然一惊,随即轻笑道:“项少阳只不过想要一个王位而已,臣弟已经一肩双亲王,还要王位做什么?”
兄弟俩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
赵显是在傍晚时分回到的函谷关,兄弟俩这次的谈话进行的颇为愉快,一不留神就在行宫里聊了整整一夜,等到外面天色渐亮,隐隐有鸡鸣之声传来的时候,赵睿这才回过神来,在大太监李怀的搀扶下,从坐垫上站了起来。
“好了,眼下七郎你平安从郢都回来了,朕这趟函谷关也算没有白来,你上次在江宁已经有了带兵的经历,朕带来的这五万人,就仍旧交在你的手上,你可以便宜行事。”
赵显愣了一愣:“皇兄你御驾在此,哪里轮得到我……”
赵睿苦笑道:“朕要回临安了。”
“这次朕算是任性了一回,不顾朝中大臣,政事堂宰相,甚至是陈老仙师的劝阻,一意孤行的到了函谷关,一心想要把你接回临安去。”
说到这里,这位成康皇帝站在行宫的殿门口,望着不远处高大的函谷关叹了一口气:“说是为了接你,其实也只是朕的托辞,朕即位以后,已经整整十五年没有出过临安半步了,也是托七郎你的福气,才有机会走出那座牢笼——”
赵显跪坐在地上,心里也有些闷得慌。
“皇兄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
赵睿从殿门口走了回来,仍旧跪坐在赵显对面,笑呵呵的说道:“朕稍后便起驾回临安去了,函谷关这边,就仍旧交在你手上,朕这次把林青也带来了,你可以跟他商量着来,尽量把这次西征做的好看一些。”
赵睿顿了顿,继续说道:“不管怎么说,最起码也要让朕在那些老臣面前说得过去。”
这次西征是赵睿乾刚独断,硬是凭借着皇帝身份独裁发起的,朝中的大臣们没有几个同意这场西征,为此赵睿甚至直接废黜了一个政事堂的三朝宰相。
赵睿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场西征要有一个不错的战果,足够让崇政殿里那些喋喋不休的文官们闭嘴的战果。
赵显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
“臣弟,遵旨。”
赵睿缓缓起身,语气飘忽。
“你的家里人还陷落在郢都城,这其中分寸你自己把握,朕带来的这五万兵马,已经把你的棋盒填满,如何与郢都博弈,就看你这个棋士如何落子了。”
说完这句话,这位成康皇帝走出了这座临时行宫,随后大太监李怀尖细的声音传来。
“起驾——”
赵显无奈跪在门口,嘴里高呼:“恭送皇兄。”
明黄色的龙辇缓缓升起,兵甲森严的五千禁军也随之开拔,黑压压的朝着东边的临安城走去。
赵睿的车辇刚刚起驾,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书生迈着步子走到赵显面前,随意对着赵显拱了拱手。
“老臣见过安王殿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