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735

  希特勒一边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踱着步子,一边侃侃而谈着自己发展加拿大的宏伟设想。
  “如果我们能从美国得到8000亿欧洲马克以上的赔款,那就能从中拿出至少800亿欧洲马克的加拿大开发基金。用这笔钱,我们可以帮助数以千万的欧洲人移民加拿大,还可以用来建设加拿大的基础设施和城市,让这个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保持高速发展,直到成为美国劲敌……”
  800亿欧洲马克可不少了,这笔钱相当于320亿美元,而历史上美国援欧的“马歇尔计划”的总投资不过131.5亿美元。
  另外,800亿欧洲马克的加拿大开发计划一旦提出,肯定会引发一轮私人资本投资加拿大的高潮。大量的英美系资本很有可能会将加拿大当成和罗马帝国相同的投资热土。
  最后投入加拿大的资金,很可能多达数千亿欧洲马克,绝对可以为美国制造一个北方强邻。
  “而大量的英国资本和人口流向加拿大,将会造成英国本土实力的进一步削弱。”希特勒轻轻挥舞着拳头,说出了自己最如意的算盘,“这将会让英国完全失去欧洲经济和金融重镇的地位。欧洲经济的中心,将会属于法国和德国,而真正居于支配地位的,毫无疑问是德国。英国不可避免的衰弱和德国的经济、金融上的支配地位,将会成为欧洲合众国团结凝聚的主要动力。”
  一个强大的加拿大意味着大英帝国内部权力和财富的转移,英国本土作为被抛弃的土地,必然会因为加拿大的崛起而衰弱。同时,那些满怀着帝国梦想的英国人一定会前往加拿大,而留在英国本土的英国人对欧洲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抗拒之心。这样英国最后多半就会顺利融入欧洲合众国了。
  ……
  希特勒和赫斯曼在商量着怎么折腾战后的大英帝国,同时还要给美利坚合众国安置一个强大的友好邻邦的时候,美国国内却开始流传起了杜鲁门总统“通德”的传言。
  传言最先出现在美利坚的陪都芝加哥,在一些接近美国权力核心的官员和新闻记者之间流传。说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上台后,就通过罗马帝国驻纽约总领事小墨索里尼牵线搭桥,建立了一条避开了美国国会和国务院的同希特勒进行联络的秘密渠道。
  而且还言之凿凿的拿出了证据:在德国向纽芬兰岛的康塞普申湾投放第一枚原子弹之前,希特勒就通过这个秘密渠道将消息透露给了杜鲁门总统。而杜鲁门总统还在当天的内阁军事会议上公开了此事,并且下令前线部队进行隐蔽。
  而到了1945年5月25日,美国国内的重量级报纸《芝加哥论坛报》的头版用巨大的黑字刊登出了“美国总统涉嫌通德”的耸人听闻的标题。
  《芝加哥论坛报》宣称,有一名美国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向该报的记者证实了总统通德传闻中的关键证据——杜鲁门总统的确在原子弹爆炸前就通过不为人知的渠道获悉了这个本来应该属于最高机密的消息。
  报道一出,顿时就在芝加哥和华盛顿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美国总统提前获悉希特勒准备使用原子弹是好事儿,但是这个情报的来源如果真的是阿道夫·希特勒本人,那么总统毫无疑问是涉嫌犯罪了。
  总统不应该背着国会和国务院同外国领导人建立秘密的、直接的联络渠道,这是……不对的!
  “总统,现在芝加哥的国会议员们都在讨论这事儿,他们觉得应该让FBI进行调查……”
  “调查?他们怎么不去调查罗斯福?”杜鲁门在和肯尼迪的电话交谈中得知了有国会议员准备查自己,顿时就有些恼火,还顺口咬了已经躺在棺材里面的罗斯福。“他和那个英国前海军人员的通信也绕开了国会和国务院。”
  “前海军人员”就是丘吉尔,他以这个名义和罗斯福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秘密通信,以协调英美两国的对德立场。这种做法其实和杜鲁门同希特勒秘密联络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后来事件公开了也没有人认为不妥,更没有引起什么司法危机。
  “总统,那不一样。”肯尼迪当驻英国大使的就不知道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通信,但他也不认为罗斯福这么做是违法的。“他是罗斯福!是1939年和1940年的罗斯福啊!而且他和丘吉尔通信是为了反对德国。”
  “该死的!”杜鲁门骂了一句,他知道自己没有罗斯福的威望。“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总统,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国会承认通德?”
第1279章
太平洋上,谁主沉浮
  罗斯福通英是合法的,哪怕公开了也没人说一句话。
  而杜鲁门通德肯定是个罪过,一旦向国会承认,可就要面临持续的司法调查和弹劾了。
  当然了,国会弹劾肯定是不会过的。因为共和党大佬塔夫脱已经和肯尼迪达成了协议,准备动用共和党的力量支持杜鲁门政府“卖国”了……而且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这国不卖也不行啊!
  在这种情况下弹劾了杜鲁门这黑锅谁来背?副总统肯尼迪多半也参与了杜鲁门的通德,到时候他万一也跟着一起认罪伏法,鞠躬下台了怎么办?
  根据美国法律,接着副总统后面的美国总统继任人选就是众议院议长……现任的国会众议院议长是共和党可是领袖小约瑟夫·威廉·马丁!共和党的议员们脑子进水了才会让他去接杜鲁门的烫手山芋,到时共和党总统成了国家的罪人,46年中期选举还怎么选?
  而且共和党背后的金主也不会答应让共和党的马丁去当总统的。因为共和党人一旦接了杜鲁门的黑锅,到时候就是共和党总统签了卖国条约拿到国会来批了。到时候民主党就要负责唱高调了,如果共和党还想让条约“过会”,就得和民主党达成立法交易,那可就别想废除新政立法了。
  所以现在美国国会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杜鲁门下台的,别说他承认通德,就算他承认是德国间谍,也得把总统当到底……这就叫自己选的总统,哭着也得干下去!
  可是杜鲁门一旦承认通德,他和他的幕僚就会遭到国会和FBI没完没了的调查。他是总统,是有豁免权护身的,他身边的人可没这个特权。
  另外,通德毕竟是错的,承认了就要改。改了以后,杜鲁门就联系不上希特勒了。这样一来,和平谈判的难度就会增大,进程也有可能因为FBI没完没了的调查而放慢。
  “不承认。”杜鲁门思索再三后,对肯尼迪说,“我会让白宫发表声明,否认通德。”
  “可是万一国会召开听证会怎么办?”肯尼迪有些担心地问。
  国会一旦召开听证会,就有可能让副总统肯尼迪、国务卿斯特蒂纽斯,甚至总统本人去作证。到时候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怎么办?作伪证欺骗国会还是作证指认总统?
  如果骗国会,那么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就犯罪了,万一被揭露出来搞不好要蹲监狱。
  如果指证总统,那么如果弹劾不了杜鲁门,肯尼迪和斯特蒂纽斯就得辞职。他们俩可是杜鲁门通德的左膀右臂,要是下了台,杜鲁门的麻烦还是挺大的。
  “国会不会轻易召开听证会的。”杜鲁门思索着说,“现在共和党可不希望我下台。只要没有充分的证据,塔夫脱和马丁是不会同意召开听证会的。”
  “可是总统……如果联邦调查局介入,恐怕是会查出些东西的。”
  肯尼迪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埃德加·胡佛的领导下,美国联邦调查局已经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机关。虽然不能和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相比,但是绝对比德国的中央保卫总局更让难缠。
  这倒不是德国中央保卫总局的特工能力不足,而是这两个组织的性质有所不同。德国中央保卫局是个间谍和反间谍机构,没有司法调查权,因此它不是“独立”的,而是必须听命于国防部和大总参谋部。所以希特勒和赫斯曼都可以下令中央保卫局停止某些侦查工作——这是完全合法的。
  而美国联邦调查局是隶属于司法部的司法调查机构,所以它是具有司法中立性的。所以杜鲁门不能下令联邦调查局停止调查自己通德……这违反了司法独立,如果杜鲁门这么做,不必等联邦调查局查出什么,他就犯了罪,如果埃德加·胡佛向国会揭发,那么他就得面临弹劾……
  可是弹劾能通过吗?
  “不怕。”杜鲁门想了想,很肯定地说,“我找机会和埃德加·胡佛单独谈谈,一定能阻止调查工作……我相信,他会理解目前形势的特殊性的。”
  肯尼迪说:“我明白了,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您。”
  “非常感谢。”杜鲁门说,“约瑟夫,还有一件事情需要通知希特勒。我们准备在近期轰炸日本首都东京!将会使用鼠疫细菌陶瓷弹和炭疽孢子炸弹!另外,我们还会向苏联和中国提供鼠疫细菌陶瓷弹和炭疽孢子炸弹!”
  “什么?”肯尼迪一怔,“总统,我们不是准备议和了吗?”
  “没错!”杜鲁门说,“但是我们也必须让德国人知道,我们不受没有反抗的力量。而且……我们也不能让日本在太平洋和我们争夺领导权。”
  德国人对战后的世界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美国人同样要进行安排。在大西洋方向和加拿大,美国现在已经无能为力,只能设法把“自由派英国人”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自由主义者,包括被困在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的法国人都送去澳大利亚——在罗马的美国和谈代表团日前已经向德国人提出交涉,希望将那里的法国人空运到美国本土(实际上是送往澳大利亚),而且也得到了许可。因为这个群岛被美国水雷封锁,德国人也不想用有限的空运力量给他们送吃的。再说了,戴高乐这些人抓回去也难办,放出来会捣乱,枪毙了又会刺激法兰西人的民族感情,打发去美国倒是最理想的,就是去澳大利亚继续革命,也比抓回欧洲好弄。
  而在德国人鞭长莫及的太平洋,美国人却不打算放弃。因为他也知道德国人不可能劳师远征,更不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直接统治。至少在他们摆平了欧洲之前,是不用想的——光是俄罗斯、法兰西和大不列颠这三个大刺儿头,就足够让德国人忙活几十年了。
  所以在东方,德国(欧洲合众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到印度而已。再往东,日本人卡着马六甲海峡,中国人又有无穷无尽的兵源,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又会成为自由堡垒,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而且那里距离欧洲又太远,德国人不可能向对方苏联那样投入几百万军队。
  至于投原子弹什么的……原子弹也不能代替陆军去占领啊!而且日本人有细菌武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大量细菌武器。现在杜鲁门又把细菌武器给了中国和苏俄,这样太平洋方向上的几个势力就多少都有一点反制的力量。
  而在澳新、中国、苏俄、日本都有了可以自保的手段后,美国要做的自然就是建立一个以自己为首的美中日苏澳五国大同盟——这个太平洋大同盟的存在不仅是美国在未来再次争夺世界领导权的需要,同时也能帮助美国走出战败带来的巨大经济困难。
  只要看看地图,再数一数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人口,就知道那里的市场有多大了!
  可是日本帝国却是美国领导太平洋地区以及将太平洋地区当成商品及资本输出市场的最大障碍。
  因为日本在战后将会拥有一支可以压倒美国海军称霸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所以日本可以切断美国通往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中国、苏俄的航路。
  “好的。”肯尼迪完全明白总统的心思,“我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希特勒的。”
  杜鲁门又说:“另外,再告诉希特勒,我们会支付大量的赔款,也会同意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非军事化,但是太平洋上的自由通航必须得到保证!”
  ……
  “什么?美国人要用细菌武器轰炸东京?”
  赫斯曼这次是在德国总理府的办公室里面听到这个本来应该是机密的情报的。
  “是的。”阿道夫·希特勒说,“不过美国人将会同意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非军事化。但同时,美国要求保障太平洋上的自由通航。”
  “原来是这样啊。”赫斯曼眉头深皱,“他们是要从北朝鲜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基地出击吗?”
  现在日本已经丢了北朝鲜,在那里有了美国空军基地,海参崴则从1944年7月远东战争爆发时开始,就正式设立了美国陆军航空兵基地。
  在中国和苏俄的土地上,美国人布署了一个第15航空队,大约有1000架左右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另外中苏空军还有相同数量的战机(中苏空军的主力战机是用美国发动机、电台和木质外壳拼装的拉7战斗机),基本上可以对抗日本陆海军航空兵,隔三岔五还能派出B-17去东京大阪上空转一圈扔点美国劳动人民支援凝固汽油弹。
  当然了,日本也有还以颜色的实力。海参崴和上海都没少挨日本炸弹。不过由于美国派出了F-13预警机,可以对中苏空军进行现场指挥,所以日本飞机在上海、海参崴上空的损失一直非常大。总体来说,优势在美中苏一边儿。
  所以赫斯曼理所当然就想到了美国飞机会从朝鲜和海参崴出击了。
  “这个我不知道。”希特勒却摇了摇头,“应该是吧。”
  赫斯曼耸耸肩:“那就这样吧……让日本人和中国人、美国人、俄国人再结点仇,这很不错。”
第1280章
朋友和恶犬
  “帝国元帅,你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警告日本人?”阿道夫·希特勒对赫斯曼的态度感到有些疑惑,“日本毕竟是我们的朋友吧?”
  “朋友?”赫斯曼冷冷一笑,“现在阻止我们进入亚太地区的,不就是日本朋友吗?”
  德国对东南亚和东亚大陆的兴趣不大,但是却想拿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日本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扰德国进入亚太。还“放任”美国大举加强澳新。在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看来,这就是背叛。
  所以赫斯曼对日本的厌恶,完全是国防军的意志。而纳粹党在这方面也和国防军一样,都对日本纵容所谓“澳新自由堡垒”的行为非常恼火。
  “而且。”赫斯曼笑了笑,“日本是朋友,中国就不是朋友了?”
  虽然中国在30年代下半叶渐渐变成了苏联一系的国家。但是这之前也曾经和德国有过非常良好的关系,而且在苏德开展后,中国也没有追随苏联向德国宣战,双方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维持着。现在又离得很远,还有个日本挡着,也就只能做朋友不可能变成敌人了。
  “也是朋友。”希特勒摊了下手,“只是没有什么存在感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