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735

  “那格雷斯港怎么办?”科克上校问。
  “只能停止进攻。”希普尔想了想说,“除非摧毁贝尔岛上的大炮,否则我们拿不下港口……等天亮后飞机能起飞再说吧。”
  ……
  美国人的装甲师刚刚又遭遇了一场小败,在一个小小的,布满浮冰的湖泊旁边被二十几辆E-50和4号H型坦克伏击了一下,一个先头集群丢下了19辆被击毁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狼狈向后逃窜。
  和之前在且战且退的过程中痛击美军不同,这回的伏击战是真正的胜利。美军不仅丢下了不少车辆的残骸和士兵的尸体,而且还被逐退了两三公里。
  虽然兵力雄厚的美军只是暂时被逐退,但是德军还是抓住难得的机会进行了追击和战场清理。
  “法国人,会用HHL反坦克雷吗?”勃兰特将一个看上去有点像手电筒的HHL反坦克雷递给了跟在他身边的密特朗。
  “不知道。”密特朗摇摇头。
  “把它放在坦克装甲钢板上就行。”勃兰特又取出了一只HHL反坦克雷,然后奔跑到一辆趴窝的M-26坦克旁边,把HHL反坦克雷放在坦克侧面的装甲钢板上。这枚模样古怪的反坦克雷的头部有3对磁铁可以吸附在坦克装甲上面。
  勃兰特又说:“然后再拉掉引信!”
  说完,他就猛地拉下了反坦克雷根部的摩擦引信,然后飞快奔跑了几步,卧倒在地。“轰”的一声巨响,这辆被炮弹击穿了正面的M-26坦克就彻底变成了一团燃烧的废金属。
  从地上爬起来的勃兰特走到趴在一辆损坏的M4A3坦克后面的密特朗身边问:“现在会用了吗?”
  看到对方点了点头,勃兰特又一指这辆坦克的履带边上放着的一个背包,“那里面都是HHL反坦克雷,你用它们把这里所有的坦克都炸了。”
  “好的,好的。”密特朗并不想干这个差事,但是他也不敢对眼前这个凶神恶煞一样的纳粹说不——就在刚才的战斗中,他亲眼看见勃兰特少尉用FG42伞兵步枪打死3个勇敢的美利坚自由战士,真是太凶残了。
  “那就交给你了。”勃兰特又一指身边另外一个德国伞兵。“你和他一起干,完事后就去湖边等着我。”
  安排好了炸毁坦克的事儿,勃兰特就带着他的二十来个手下继续搜索前进——经过了十几个不到二十个小时的作战,他的排现在只剩下了23人,还包括1个法国人密特朗。除了人员的伤亡不小之外,勃兰特和他的战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从他们登上福克42运输机的时候算起,已经有快30个小时没有合眼了。
  虽然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但是勃兰特和他的手下却还得继续执行清扫战场的任务。
  密集的枪声和炮声从前方传来了,这是追击败退美军装甲部队的施瓦辛格集群在同美国人交战。从枪声和炮声分析,占上风的依旧是德军一方。不过美国人的抵抗也依旧激烈而且有利!勃兰特等人继续前进了不到10分钟,在前方还是一片黑暗的天空中,突然就闪过一阵光芒!
  “炮击!快隐蔽!”战场反应极快的勃兰特马上就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就跳下了公路陆基,然后匍匐在冰冷的地面上。他手下的士兵也都和一样,纷纷寻找有利的地形地貌进行隐蔽。不等所有人都躲好,美国人的炮弹已经呼啸着砸在地面上了。不过挨炮炸的并不是勃兰特他们,而是前方正在追杀撤退的美军的施瓦辛格集群。
  “快,快撤退,离开这里!”施瓦辛格一路上也都在留神美国人的大炮,看到前方出现火光,就立即用指挥车上的电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和美国人交战了不到一天,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美国的“大炮兵主义”了。也许美国陆军的大炮数量不及苏军,但是在运用方面似乎有更高的水平。炮兵和步兵、坦克的配合非常紧密(这是因为美国的无线通信技术发达,步话机配发到了排甚至班,连级可以呼叫炮火支援,火力随叫随到),而且打得有狠又准!
  相比之下,苏军的大炮虽然数量不少,但是使用起来比较僵化,精度也不如美军,和步兵、坦克的配合差得更多。
  很显然,在炮兵火力这方面,德国统帅部们对美军的估计还是显得不足。
第1242章
美国人赢定了?
  施瓦辛格中校指挥的反击和追击作战因为54门属于美军第16装甲师自行榴弹炮(36门M7牧师105mm自行榴弹炮和18门M12型155mm自行榴弹炮),以及18门临时配属在美军第16装甲师的牵引式榴弹炮(M1型155mm榴弹炮)的猛烈开火而终结了。
  虽然这些雨点般落下的美国炮弹并没有击毁任何一辆宝贵的坦克和坦克歼击车,但还是摧毁了四台轮式车辆,并且造成了几十名德国伞兵伤亡!
  而有些狼狈的施瓦辛格中校带着一身硝烟味道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时候,一张棱角分明的面庞已经显得相当凝重了。
  纽芬兰岛上的战斗打到现在,进展虽然顺利,但是困难也逐渐显露出来了。
  首先是美军的战斗力比原来预计的要强大!虽然他们的作战经验有些欠缺,但很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而且完全掌握了他们拥有的先进武器。
  其次是德军在岛上的力量过于薄弱,没有重型坦克,而且火炮数量严重不足,重炮几乎没有。在空中优势难以发挥的夜晚,几乎没有有效的火力支援手段。
  第三则是德军的空中优势也不如在东线战场上那样大,而且还缺乏专业的对地攻击机,在夜间更是“无机可用”,因此也无法有效支援地面作战和压制美军火力——如果这里是苏德战场,Do217和Ju188组成的中型轰炸机群早就把刚才向施瓦辛格集群开火的大炮炸翻了。
  可是在纽芬兰岛,德国地面部队根本得不到中型轰炸机部队的支援。能够提供空中支援的,只有德国的舰载机和Me264这样的重型轰炸机。
  回到指挥部后,施瓦辛格中校马上就找到了上司海德特少将,先汇报了追击作战的情况,然后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上级海德特。
  最后他还说:“将军,现在我们必须得到更有利的火力支援!人数可以用空投的办法补充,今天(现在已经过了午夜,是26日凌晨了)总能再来几千到一万。但是我们现在遇上的困难主要是火力不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很难在打下整个纽芬兰岛。”
  海德特点点头,对施瓦辛格说:“古斯塔夫,上面正在想办法,我们会得到增援的……102、103和104三个突击营正在赶来,等天亮后就能在舰载机的支援下进行反击了。”
  施瓦辛格并没有多少欣喜的表情,他说:“但是敌人也会增兵……刚才我的人遭到的炮击就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猛烈,说明他们得到了增援(18门M1型155榴弹炮是刚刚到位的),天亮后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敌人。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火力,下面的作战将会非常艰难。”
  火力不足是纽芬兰岛上的德军面临的最大困难,因为现在登陆作战还没有开始,部队都是空运来的,补给和重装备也靠飞机从亚速尔群岛运过来,2500公里以上的距离,严重限制了德国空运运输司令部的能力,根本无法投放足够的重火器到纽芬兰岛。而美国一方,虽然从纽芬兰岛上调走了不少战斗机,结果让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们并没有调走坦克和大炮——这两样东西对美国的生产力来说不是个事儿,要多少有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在纽芬兰岛上就面临着火力严重不足,且被对方压制的困难。
  而察觉到这个问题的不仅是施瓦辛格中校,双方的指挥高层到4月26日(纽芬兰岛时间)凌晨的时候,都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
  “总统先生,岛上的形势总体对我们是有利的。”在美国白宫的内阁军事会议上,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告诉总统,“我们的第16装甲师正和德军的装甲部队展开激战,取得了一些战果,粉碎了德国装甲部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而且陆军第6军的军长柯林斯中将还发现纽芬兰岛上的德军缺乏足够的火力(这是第16装甲师的师长罗斯少将和英国海军中将弗雷泽告诉柯林斯的),我们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压倒性的火力优势?”杜鲁门总统总算听到了一些好消息,“那么我们能够取胜了?”
  “是的。”马歇尔非常确定地说,“我们会取胜的,只要德国人没有办法将足够的大炮和坦克送上纽芬兰岛……虽然他们拥有空中和海上的优势,但是纽芬兰岛毕竟是个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没有足够的陆军火力,德国人是打不赢的。”
  “我们的增援部队呢?什么时候上岛?”杜鲁门总统还是觉得不保险,问起了增援部队的事情。
  “今天就会有增援部队到达。”马歇尔回答,“实际上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是用1000架运输机运去的3个师的伞兵,天亮前就会进行伞降。稍后等纽芬兰岛上的机场修复后,还好空运一部分装甲兵去纽芬兰岛。”
  “1000架飞机运3个师?差不多有5万人吧?”杜鲁门问,“1000架运输机够吗?”
  “够了!”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上将说,“3个师的官兵,没有武器装备。因为纽芬兰岛上有足够的武器可以供他们使用。”
  “好,好,这是个好办法。”杜鲁门连连点头,“如果岛上的装备够用,我们应该空投更多的部队去那里。”总统突然又想到了什么,“可是德国人还拥有空中优势,是吗?”
  纽芬兰岛陆上的优势毫无疑问属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但是空优却在德国人手中,要不然也不会有空降了。
  “我们有办法。”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接过问题,“总统先生,我们可以用舰队把德国人的航母从纽芬兰岛附近引开,然后再发动陆上的总攻。”
  美国海军在百慕大群岛大战中虽然元气大伤,但仍然是一支强大无比的海上力量。除了十几艘强大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为主力的航母部队之外,依阿华级战列舰的5号舰和6号舰也在1945年的第一季度服役。另外,阿拉斯加级战列巡洋舰(美国人称大型巡洋舰)的4号、5号和6号舰也在1944年底到1945年3月间相继入役。
  也就是说,不包括一战时代的老旧战列舰,美国海军现在又拥有了2艘依阿华级和6艘阿拉斯加级一共8艘新锐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了。
  另外,中途岛级航母的首舰中途岛号在45年3月份时就已经下水,目前正在舾装,最快将会在45年9月服役。而中途岛级的2号舰罗斯福号这几天也将在纽约船厂下水,最快将会在10月底前服役。
  而在两艘“中途岛”级航母即将服役的同时,美国海军还在加紧训练F7F舰载机部队。由于F7F的体型比较大,在埃塞克斯级航母上起飞不太方便,因此是专为“中途岛”级准备的舰载机。
  至于美国航母部队的主力“埃塞克斯”级航母很快也将引来崭新而且强大的舰载机F8F,这种用来替代F6F海军战斗机早在1944年8月21日就完成了首飞,第一架生产型也在1944年12月31日下线。1945年2月17日F8F就开始了上舰试验,试验证明了这架飞机拥有良好的航母适应性,表现出良好的着舰、起飞和甲板操控特性。
  由于战事日益吃紧,F8F上舰的进程也被大大加快,到了4月初海军就颁布了F8F的飞行操作规程,同时开始组建F8F舰载机训练中队,开始利用训练航母培训F8F舰载机飞行员。
  同时,美国海军也下达了多达10000架的F8F订单。按照计划,到1945年底,美国海军的舰载机主力将会从F6F和F4U变成F7F和F8F。届时,美国海军的舰载机部队将会重新拥有和欧共体舰载机部队在大西洋上争雄的实力。
  不过……现在还不是1945年底。
  “总统。”欧内斯特金对杜鲁门说,“第56特混舰队将会得到几个原属于第3舰队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大队,然后再靠近纽芬兰岛。这样可以确保第56特混舰队拥有足够强大的防空能力。
  另外,第56特混舰队将会靠近美国东海岸进行布署,以确保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而且,它们还会远离以亚速尔群岛为基地的Me264的作战半径。”
  自从德国人玩转了导弹,Me264就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反舰武器!特别是拥有了电视制导的反舰导弹后,Me264完全可以在1万米高空和远离美国水面舰艇防空火力射程的区域发射导弹。
  如果同时再出动Me262T护航,高空性能较弱的美国舰载机几乎无法与之对抗。所以第56特混舰队只能躲着航程超大的Me264走,真是有点憋屈。
  不过即便躲着Me264走,第56特混舰队还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庞大海上武装力量,它们的存在对于进攻纽芬兰岛的欧共体海军而言,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威胁。
第1243章
美国舰队来了
  “胜利万岁!”两名在国防军总参谋部的联合情报指挥中心门外站岗的士兵冲着空降兵总司令部斯图登特大将行了抬手礼。斯图登特摆了摆手,从敞开的房门走进了房间。
  宽敞明亮联合情报指挥中心大厅内,巨大的沙盘台周围,帝国元帅赫斯曼和他的主要助手们,包括空军总司令凯塞林,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海军总司令你雷德尔,海军陆战队司令官格莱姆和海军航空兵司令官胡伯特·威斯大将正在低声交换意见。
  现在柏林时间1945年4月26日下午了,“哥伦布行动”已经开始了超过24个小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将近20000名德国空降兵通过伞降和机降的方式登上了纽芬兰岛,而且还占领了阿瓦隆半岛上靠近康塞普申湾出口的卡伯尼尔港及其周边地区。同时还控制了康塞普申湾西岸的另一个要点格雷斯港的大部分地区,如果不是因为康塞普申湾内的贝尔岛上的美军大口径火炮的轰击,整个格雷斯港恐怕已经全部被德军控制了。
  另外,空降纽芬兰岛的几个空降合成营还在与美国装甲部队的交锋中占了上峰,不仅将对方牢牢堵在格雷斯机场以西,而且还在交战中完全摧毁了大约50辆美国人的坦克,其中就包括不少M26重型坦克!
  不过初战告捷并不等于纽芬兰岛上的作战就胜券在握了,因为德军现在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赫斯曼看见了斯图登特大将,就冲他招了下手,问:“库尔特,情况怎么样?”
  原来斯图登特刚才一直在总参谋部的通讯中心,用那里的电台和纽芬兰岛上的第1空中突击军军长希普尔联络。
  “还不错。”斯图登特行了个抬手礼,“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惊喜。从第一个晚上的交战情况来看,美国陆军的表现中规中矩,在装甲兵的运用上存在进取不足的问题,不过他们的炮兵运用水平很高,几乎和我们不相上下。而且坦克和大炮的数量很多,看来第1空中突击军会有一场苦战要打了。”
  美国人的本钱十足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个国家拥有的工业实力几乎和整个欧洲相当,钢铁、石油、汽车的总产量还大大超过了欧洲共同体的产量(拥有产量)。当庞大的工业实力转化为军工生产的时候,自然可以给部队提供足够多的武器装备。
  而欧洲联军这边,因为隔着辽阔的大西洋,无法及时将足够多的兵力投入到纽芬兰岛,因此在兵力数量和火力上都大大居于劣势。
  当奇袭给美军造成的慌乱结束后,纽芬兰岛上的美军将会以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碾压数量不多的德国伞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