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735

  华莱士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他们最厌恶的就是纳粹和法西斯的独裁、侵略、种族主义和维护白人殖民帝国等等路线。如果要让他们在法西斯和布尔什维克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一定会被布尔什维克所利用。
  也就是说,民主党一旦背起“战败投降”的黑锅,那么它就会分崩离析,属于它的政治版图很可能会被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瓜分。以后的美国政坛上将出现共和党、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几乎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因为共和、法西斯和布尔什维克三方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中、右、左三派,而是分别代表了中上阶层、中下阶层的右派和中下阶层的左派,他们核心基本盘分别是垄断财团、种族主义者和右派工人、国际主义者和左派工人。都比较极端,互相之间很难调和。这样的情况和20年代的德国都有一比了,而且在某些方面更加糟糕……因为美国还是个人人有枪的国家!
  “约瑟夫。”鲁道夫·赫斯一脸真诚地看着肯尼迪,“战败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难以忍受的,美国同样不会例外。而作为一个经历过战败和战后复兴的政治家,我很清楚美国在未来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政府……它应该是一个奉行国家主义和雅利安民族主义的政府。战败的美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力量,它应该注重发展自己的本土,它应该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雅利安民族的国家。它应该成为雅利安世界体系的一员!
  而可以领导这一转变的力量,在我看来只有以国家法西斯党和民主党保守派。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不是几个民主党大佬的个人意志能够阻挡的潮流。”
  “是的,约瑟夫。”墨索里尼接过话题说,“我希望你可以和林德伯格合作,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在战后得到救赎。否则,自由主义者(指共和党背后的大财团)和共产主义者早晚会把美国撕碎,他们会把美国变成黑人和印第安人的乐土,而不是欧洲裔白人的家园。”
  墨索里尼当然不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蛮族嘛,墨索里尼是高贵文明的罗马白人,或者称为“地中海人种”。高贵的罗马人墨索里尼连北方的雅利安蛮族都看不上,自然打心眼里瞧不起黑人兄弟(这并不妨碍罗马法西斯真心诚意地帮助非洲黑人进步)和印第安人了。因此也不希望美国在战后逐步落入黑人和印第安人之手,在他看来那会让美国变得更加堕落,从而失去世界三强的地位。
  顺便提一下,墨索里尼心目中的三强分别是罗马帝国、欧洲合众国和美国。如果美国在战后堕落了,那么罗马帝国就得独自面对雅利安蛮族的威胁了……
  约瑟夫·肯尼迪对于墨索里尼和赫斯的“劝进”却还以沉默,总统他当然想做的,但是眼下和美国总统宝座挂钩的黑锅却比白宫的圆顶还要大,怎么可能背得动?
  “约瑟夫,领袖(指希特勒)和恺撒都真心希望你能在未来出任美国总统的。”赫斯原来是代表希特勒来“劝进”的,看到肯尼迪不说话,他就把底牌亮了出来。“在领袖看来,这场世界大战实际上是一场雅利安民族的兄弟战争,就好比普奥战争,所争夺的是雅利安民主的领导权,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所以消灭美国并不是领袖的目标,未来的美利坚和欧罗巴应该是兄弟而非敌人。”
  “是兄弟吗?”肯尼迪似乎听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是你们还想用原子弹对付我们呢!”
  “不,不,不。”赫斯连连摇头,笑着说,“那种武器不会用来对付美国平民的,这一点约瑟夫你完全可以放心。领袖(指希特勒)可不是杀人狂和疯子……如果他想要使用,我们早就用了。你以为我们没有办法使用原子弹攻击纽约和波士顿吗?实际上我们是有办法的,其实我们有很多办法,但我们不会那样干,我们可是文明人。”
  赫斯看着终于露出一些笑容的肯尼迪,接着说:“约瑟夫,我想你很清楚我们要的是什么?只是黄金和白银……对美国而言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即使拿在手里,美元也不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了,因为美国没有与之匹配的军事力量。而让欧洲马克成为世界上的通行货币,对于美国的未来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美国商品可以获得很大的市场,欧洲共同体和罗马帝国都需要美国的石油、农产品、畜牧产品和其他商品,而且南美洲也不会对美国商品和资本关上大门。”
  他顿了顿,然后微笑着对肯尼迪说:“为了显示我们的和平诚意,我想我们可以先交换一部分战俘……通过罗马帝国释放我们手中的伤病战俘怎么样?我们手中的美国战俘可比你们手中的欧共体战俘要多得多啊。”
第1184章
高奇堡计划(十)法西斯主义再教育
  交换伤病战俘的建议实际上是为断手断脚的小约瑟夫·肯尼迪量身定做的,就是为了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把不幸成为阶下囚的肯尼迪副总统的宝贝儿子给放掉。
  不得不说,希特勒、墨索里尼、赫斯这些纳粹和法西斯在某些时候还是挺够朋友的。落在他们手中小约瑟夫·肯尼迪实际上也没吃什么苦头。就在他老爹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和德国纳粹头子赫斯见面密谈的时候,他正舒舒服服的呆在奥地利维也纳的“欧根亲王集中营”里面。
  集中营的名头听上去是非常吓人的,很容易联想到囚室、刑具、挨饿、强制苦役和处决什么的。不过小肯尼迪在这所名为“欧根亲王集中营”的集中营里面,却没有见到任何让人不快的可怕的事情。这里的“囚室”装修得非常豪华,且很有品位,墙壁上还挂着风景画,充满了艺术气息,比他老爸在纽约长岛的别墅还上档次。门窗上也没有铁栅栏,窗外似乎也没有铁丝网和高墙,卧在松软的床铺上养病的小肯尼迪隐约看见窗外似乎有喷泉、雕塑和大片的草坪……
  小肯尼迪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关在怎么一个豪华集中营里面——他在美国国内听说过不少关于纳粹集中营的可怕传说,那里应该是一个充满了酷刑和死亡的地方,而这里却好像是一个豪华疗养院。
  难道纳粹的集中营也有VIP版的?小肯尼迪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古怪的想法:或许亿万富翁老爹通过什么渠道购买了法西斯集中营的VIP服务?
  “囚室”的房门这时被人推开了,因为地板上铺着松软的地毯,所以小肯尼迪并没有听见脚步声。进来的是一个长相无可挑剔的美女看守,没有带枪,也没有皮鞭、手铐什么的,只是在右臂上套着一个带有万字标记的袖章看着有点吓人。她推着一辆四轮小车,车上放着小肯尼迪的营养午餐和需要服用的药品。
  “嗨,伊尔玛。”小肯尼迪冲着美女看守笑了笑,亲切地喊着她的名字,“又给我送什么好吃的了?”
  这个集中营的饭菜的确很美味,是可口的法国菜。出身富豪之家的小肯尼迪觉得这里的饭菜水准可以赶得上纽约最好的餐厅了。如果按照欧洲的标准,差不多能有个米其林三星。
  “是法式蘑菇浓汤和法式烤春鸡。”伊尔玛·格雷泽用流利的英语回答,“不过你得先吃药。”
  她的语气非常恭敬,根本不像是个张牙舞爪的集中营看守。不过这个历史上“蛇蝎美人”现在的表现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这是阿道夫·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她是个狂热而且忠诚的纳粹,自然无条件服从领袖的命令了。
  领袖让她当杀人护士她就去杀人放火,领袖让她当集中营女招待兼温柔小护士,那她就要装得人见人爱。
  而这个名为“欧根亲王集中营”的战俘营会被设在欧根亲王的故居美景宫内,自然是不会需要女魔头的。因为能被关在这座VIP集中营的战俘,都被当成了德意志帝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之所以不释放他们,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不想让朋友背上叛徒之类的骂名——被德军逮住的美国人那么多,放谁不放谁总该有个说法吧;二是想让美国朋友们深入了解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便改造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小肯尼迪因为老肯尼迪的地位和同纳粹、法西斯领导人的私人友谊,自然是贵宾中的贵宾!是按照和哈尔西上将一样的标准在享受集中营的“顶级VIP服务”。
  没错,哈尔西海军上将现在也住在欧根亲王集中营的豪华牢房里面。他不仅享受着“VIP服务”,而且在保证不逃走之后还拥有了一定的自由,可以在没有看守人员陪同的情况下请假离开集中营去维也纳城内游览,感受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欧洲心脏地带的繁荣和安定。
  就在小肯尼迪吃药和用餐的时候,哈尔西正和他在欧根亲王集中营认识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俘李梅上校一起,在多瑙河畔的一间小酒馆里面边吃边聊——讨论着逃离纳粹魔掌的可能性。
  “我们逃不掉的,这里毕竟是以严谨和认真著称的德国啊。”李梅喝了一口味道有点甜的维也纳啤酒,点点头说,“上将,这啤酒的味道很纯正。”
  “啤酒的味道?”并不是真的想逃跑的哈尔西(他现在也没脸跑回去)端起酒杯饮了一口,“倒是不错,不过我还是觉得百威的酒比较好喝。”
  “上将。”李梅冲着哈尔西笑了笑,“您是和美国的啤酒比,而我则是和42年、43年和44年在比。不得不承认,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正在恢复元气。不仅食品供应日益丰富,而且马路上的车辆也大幅增加了。”
  “上校。”哈尔西皱着眉头,“你是在替纳粹政权说好话吗?”
  李梅耸耸肩,说:“我可不是法西斯分子,集中营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不得不承认,纳粹的统治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向上的帝国,而且秩序良好。现在我看不到它崩溃的可能性,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孩子,都要生活在纳粹的欧洲合众国所领导的世界中了。”
  “他们有领导世界的能力?”哈尔西用嘲讽的语气反问。
  “那是当然的。”李梅摇摇头,苦笑着说,“我想我很了解他们……我是美景宫的第一批囚犯,从43年7月英国本土屈服后不久就搬来了。在这里我一直在研究纳粹和法西斯的理论,而且我在这个国家呆了快4年,其中有2年是半自由的。所以我很清楚纳粹的统治是怎么回事儿。”
  李梅是美国战俘中的“元老”,在德国生活了将近4年,其中的2年是享受到了“高级囚徒”的待遇,因此有一定的自由——随着德国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李梅这样的高级俘虏从敌人变成统战对象——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德意志帝国的方方面面。
  而且德国纳粹党和罗马帝国的国家法西斯党还合作在美国战俘中发展同志,向他们介绍国家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真理——当然是真理了,真理和历史一样,都是胜利者写的,现在纳粹和法西斯眼看要胜利了,他们的道理当然是真的。哪怕是李梅这样原本仇视纳粹和法西斯的“进步人士”,也开始研究起他们的理论了。
  而经过了近两年的深入研究,李梅也变成了半个纳粹和法西斯理论专家了。虽然他完全不信奉这两个主义,但是他已经知道纳粹和法西斯的某些主张同罗斯福的新政是类似的。都是用国家的力量有力调控经济,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福利。
  说穿了就是大政府、有计划、有福利(福利高低多少当然要看情况)和拉拢工人阶级(罗斯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拉拢工人)。至于民主的问题,则是美国多一点,德国少一点,罗马基本没有。不过没有民主自由的罗马帝国也不是什么地狱,罗马人对墨索里尼看上去也挺满意的。不管怎么说,这个“小丑”一样的家伙真的复兴了罗马帝国,让原本贫弱的意大利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帝国。
  李梅有时候会想:也许未来的美国也需要一个墨索里尼,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有可能把战后的美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哦,应该是美国白人紧紧团结起来!
  ……
  “这里,这里太漂亮了,这是哪儿?”
  享用了一顿“米其林标准”的午餐后,小肯尼迪表示想要出门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伊尔玛·格雷泽就找来了轮椅,把他扶到了轮椅上,然后推着他在美景宫漂亮的草坪上散步。被眼前的景象惊呆的小肯尼迪一边提问,一边在心里猜想老爹到底为自己的VIP待遇花了多少钱?
  “这里是美景宫,是欧根亲王的故居,现在属于哈布斯堡家族。”
  哈什么家族?小肯尼迪想,难道这里是私人经营的集中营?怪不得条件那么好……
  “对了。”伊尔玛·格雷泽不知的从什么地方掏出了两本非常精美的小册子,交给了只有一条胳膊能活动自如的小肯尼迪,“这是给你的。”
  “什么东西?”小肯尼迪接过两本小册子看了看,封皮上面有纳粹万字和法西斯束棒的标记。很明显,这是两本宣传纳粹和法西斯思想的小册子。
  “一本是领袖赫斯编写的《国家社会主义入门》,一本是罗马国家法西斯党出版的《墨索里尼语录》。”伊尔玛·格雷泽用非常动听的声音说,“这两本书可以帮助你了解如今的欧洲和欧洲政治现状……也许和你在美国所了解的完全不一样,但是你应该了解一些真相。”
第1185章
高奇堡计划(十一)加勒比联邦
  穿着灰色元帅军服的赫斯曼从敞开的奔驰大轿车里面钻了出来,手里拿着根帝国元帅的权杖,他的私人秘书娜塔莉和新任的首席副官海因茨·勃兰特上校则先一步下车,现在都拿着手提包在车门旁恭候。希特勒的私人秘书马丁·鲍曼已经在鹰巢的大门口站着,看见赫斯曼出现,连忙上前行了个抬手礼。
  “帝国元帅,欢迎您。”鲍曼用讨好的语气说。
  “你好,马丁。”赫斯曼同马丁·鲍曼握了下手。
  “领袖正在和罗马恺撒通电话,所以不能出来迎接。”鲍曼告诉赫斯曼,“他对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暴行感到震怒。”
  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在昨天的大轰炸中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大片市区变成了废墟或是灰烬,至少10万人无家可归,还是上万人在轰炸中死亡,伤员也有不下万人,主要都是被大火烧伤的贫民,许多人伤势严重,非常痛苦。
  而在大轰炸结束之后,胡安·庇隆就立即从玫瑰宫地下室钻出来去了欧洲联军司令部,当面向法尔肯霍斯特和卡纳里斯求助。随后,他又至少驻德国和罗马的大使向希特勒、墨索里尼求援。
  赫斯曼就是因为胡安·庇隆的求援而被希特勒从措森叫到贝希特斯加登的鹰巢来的。
  当他走进希特勒的办公室时,第三帝国的总理看上去非常平静,脸上还挂着微笑,他从办公桌后面站起身,上去和赫斯曼握手:“帝国元帅,我们的南美洲小朋友遇到了麻烦,需要我们出手相助,我们有余力帮助他们吗?”
  “我们当然有余力了。”赫斯曼说,“上飞机前我已经和奥丽加通了电话,她同意派出300名接受过Fw190驾驶训练的飞行员组成一个俄罗斯皇家空军远征师去阿根廷。”
  “派俄罗斯人去?”
  “是的,派俄罗斯人去就行了,他们足够应付美国人了。”
  俄罗斯皇家空军是以叛变的苏联红空军飞行员为基础组建的,规模并不很大,常用的作战飞机只有1000架。不过却拥有许多技术一流的飞行员——这些人都是在同德国空军的较量中成长起来的精英,特别善于截击作战。
  因此赫斯曼在得到了欧洲联军驻新阿斯巴尼亚司令部的报告后,马上就给远在彼得格勒的奥丽加挂了电话,请她派出空中远征军。
  “我们的人呢?”希特勒问,“难道兵力不够吗?”
  “兵力当然是足够的。”赫斯曼回答,“但是我们应该让敌人相信我们的航空兵力并不宽裕。”
  现在欧洲共同体的航空兵力主要就是德国空军、德国海军航空兵、法兰西空军和法兰西海军航空兵。俄罗斯皇家空军只能算边角料,而英国皇家空军的力量主要用于印度战场,其他各国的空军基本是打酱油的存在。
  而德国空军、德国海军航空兵、法兰西空军和法兰西海军航空兵拥有的实力是相当强悍的。拥有的各种常备作战飞机(不包括教练机、运输机和后备飞机)的总数超过了23000架!虽然不能和美国人拥有的常用飞机数量相比,但是结构更加合理,战机性能更为先进,飞行员的技术水准也高出一筹。所以在大西洋、圭亚那-加勒比这两大战场上的空中教量中一直占据优势。
  但是现在欧共同空中力量的优势还不足以支撑实行“高奇堡计划”,因此还有必要将美国人的空中力量从纽芬兰岛方向转移到加勒比方向和新阿斯巴尼亚方向上。
  而要达到用新阿斯巴尼亚吸引美国空中力量的目的,就必须让美国人觉得德国和法国的空中力量正在接近运用的极限——23000架的数量乍一看很多(实际上也很多),但是其中正经的岸基战斗机(包括重型战斗机)占比却不高。
  在两万多架飞机中,各种舰载机和水上飞机就多达5000余架;在各种型号的岸基中、远程侦察机,中型、重型轰炸机又有不下5000架;同时各种对地攻击用途的飞机(包括战斗轰炸机)的数量也超过5000。三个五千就是一万五,也就是说法德两国拥有的岸基战斗机的总数只有区区八千架。
  而这八千架战机也不能都当成截击机使用,其中的至少两千架必须用于各种护航和掩护(掩护基地、舰队和侦察机)任务。而最后可以作为截击机使用的六千架飞机则要守卫大西洋岛屿、大西洋壁垒、圭亚那-巴西北部、新阿斯巴尼亚和欧洲的重要城市及设施,兵力算不上紧张,但也绝对没到宽松的地步。
  “美国人的航空兵力虽然比我们庞大了将近一倍有余。”赫斯曼接着对希特勒说,“但是也远没有达到可以在所有战区充分布署的地步。因为美军的战机和飞行员在质量上都不如我们,而且他们必须在东部沿海各地布署大量的战机用于截击我们的导弹和攻击我们的导弹航母编队。”
  虽然德国空军和海军向美国东海岸大城市发射的导弹数量并不多,但是牵制美国航空兵力却不少。
  另外,由于法国海军航空兵的Br.810型双发舰载轰炸机成功空袭了百慕大群岛,也给美国人敲响了百慕大群岛可能会沦陷的警钟。所以这两个月以来,美军一直在扩建百慕大群岛上的设施。估计将会在那里布署大量的航空兵力和地面部队。
  赫斯曼告诉希特勒:“向布宜诺斯艾利斯派遣俄罗斯空中远征军只是一系列欺骗行动的开始,还会有进一步的行动,会让美国人相信加勒比海就是我们进攻的目标区域。”
  “高奇堡计划”现在已经接近最后定案了,副本很快就会送到总理阿道夫·希特勒的办公室——登陆北美洲这种级别的战役,是需要统帅部会议批准的,希特勒作为统帅部会议的三巨头之一,自然要研究“高奇堡计划”的细节。而赫斯曼现在告诉希特勒的就是“高奇堡计划”的一个关键细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