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7/735

  不过林德伯格倒并不为自己没有能尽力帮助共和党而感到内疚,因为他的罗马导师(墨索里尼)在信上告诉他,现在当选绝对会接下一个超级大的烂摊子。所以法西斯党最好还是不要成为执政联盟的一员……国家法西斯党应该放眼将来!
  思考着墨索里尼的忠告,林德伯格已经来到了托马斯·杜威的竞选总部。
  这里的气氛有些低迷,最新出炉的民调结果对杜威不利,而且杜威的阵营也无计可施——他们总不能质疑刚刚取得胜利的英勇的美军官兵吧?而且在罗斯福去世后,民主党政府再次唱起了高调,宣称美国可以拖垮德国!而这和杜威的战争政策仿佛。在在野党和执政党政策接近的时候,选民总是倾向执政党的。
  “查尔斯。”在办公室里面,情绪显得有些低迷的杜威冲着查尔斯·林德伯格苦苦一笑,“情况也不是太坏,民调显示,我们在国会议员选举中有望获胜,我们至少可以控制众议院。”
  共和党在国会选举中的优势是国家法西斯党带来的,因为国家法西斯党在美国南部七州还有许多拥护者。他们的选票虽然不能帮助杜威赢得选举人票,但是在很多众议院选区,却能帮助共和党的候选人当选。
  另外,纽约州的罗马裔(纽约州是意大利移民的聚居区)也会因为国家法西斯党的原因支持共和党,这会让共和党赢得纽约州全部的众议员席位。但是在选举人票上却帮不了杜威,因为纽约人本来就支持他。
  所以在这次大选后,美国政坛很可能出现民主党-布尔什维克党联盟控制政府,共和党-法西斯党联盟控制国会的局面。
  而由于布尔什维克党和法西斯党都通过这场选举粉墨登场,成为了美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影响他们的盟友在政治立场上发生向左或向右的转变,美国国内政治的分裂也就不可避免了。
  “州长先生。”林德伯格用安慰的语气对杜威说,“只要我们控制了议会的大多数,民主党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又沉默了一会儿,杜威说:“明天才投票呢,我还是有很大可能成为美国总统的。毕竟民主党在过去的四年干得很糟糕,真的很糟……”
  杜威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的一个秘书就突然推门走了进来。“州长先生,联邦政府刚刚宣布了最新的战报,我们收复了瓦胡岛全境,而且还在南美洲取得重大进展……陆军已经攻入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
  杜威和林德伯格互相对视了一眼,这位华莱士总统可真是会把握时机啊!有这两个“利好”助攻,杜鲁门的总统大位看来是十拿九稳了!
第1172章
必须要登陆北美了
  “……现在,我重复《独立宣言》的签署者——那一小批爱国者,许多年前以寡敌众,就和我们一样,对最后胜利确信不疑——的话:‘坚决依靠上帝的保佑,我们相互发誓献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富和我们神圣的荣誉。’”
  杜鲁门洪亮的嗓音在广播里带着一点神圣性,而且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和刚刚离开人世的罗斯福总统最后给人的暮气沉沉的疲惫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哈里·杜鲁门在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后在自己的竞选总部所发表的演说的录音,由罗马驻美国大使馆用运输机送到欧洲。在11月8日上午,录有杜鲁门当选演说的钢丝录音带就被送到了希特勒的总理府。
  “呵呵,他居然对胜利确信不疑!”在马丁·鲍曼咔的一声关上了钢丝录音机后,阿道夫·希特勒嘲讽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这样不知好歹的笨蛋居然成了美国总统!”
  鲁道夫·赫斯说:“他还没当上总统。现在的总统仍然是华莱士那个布尔什维克份子。”
  “布尔什维克份子?连斯大林都不敢和我们为敌,华莱士这个美国布尔什维克还敢嚣张?帝国元帅,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恢复对美国本土的导弹攻击?”
  赫斯曼也来到了总理府,听到希特勒的问题,他点了点头:“总理,对美国的导弹攻击很快就会恢复。而且我们不仅要用导弹攻击美国本土,还要在北美大陆登陆!”
  “真的要登陆北美大陆?”阿道夫·希特勒早就知道总参谋部正在准备进攻北美大陆的作战计划,不过之前他并不认为真的会执行这一计划。
  “现在看来是必须的。”赫斯曼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要不然我们准备怎么结束战争?难道就这样放过美国,然后容忍一个对我们充满敌意的、强大的洲际国家继续发展壮大吗?”
  现在的德国当然可以在不重创美国的情况下同美国讲和——这是美国求之不得的——可是讲和后会怎么样?美德冷战吗?在赫斯曼看来这个结果对德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欧洲合众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而美利坚合众国早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在北美大陆上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如果美德以一场冷战代替热战,德国最后输掉斗争,步了苏联后尘的概率还是颇大的!
  希特勒说:“但是登陆北美大陆的风险似乎太大了……”
  “风险大,收益也大!”赫斯曼语气坚定,“如果我们从加勒比海发动进攻,美国最后很可能会保留在北美大陆的霸权。”
  让美国保留北美是希特勒可以接受的和平底线——赔款当然是必须的,否则欧洲马克不会成为第一硬通货,整个欧洲合众国的本钱也会不足。
  但是赫斯曼却想更进一步,将美国限制在其本土和夏威夷群岛、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波多黎各等附属地的范围内。同时让加拿大重回欧洲的怀抱——现在的加拿大在法理上仍然是英国属地,只是拥护乔治六世而不是伊丽莎白二世。
  虽然被限制在本土和海外属地的美国仍然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的洲际强国,但是和掌控北美洲或是南北美洲的美利坚帝国完全不能比拟。
  而且失去了美洲领导地位的美国,也就失去了一个可以让自己的经济进行充分扩张的境外大市场。而控制了加拿大和南美的欧洲合众国,则可以打造一个包括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大部、中东、印度、南美、澳洲和半个北美洲在内的超级大市场。
  如果美国不想被排斥在这个超级大市场外,那么就只能“学好德语”,并且遵守德国制定的国际秩序了。考虑到双方在人种和语言上的近似程度,美国最后成为德国领导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因此使用原子弹毁掉多少个美国大城市并不是赫斯曼的首选,用常规战争把美国打服,再用原子弹把美国人民吓倒,迫使他们永远放弃争霸的梦想才是赫斯曼的上策。
  “那么。”希特勒沉默了一会儿,“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动用原子弹呢?”
  现在的德国的原子弹政策比较“特殊”——其实也谈不上特殊,毕竟只有德国一家有原子弹——“核按钮”并不是由帝国总理保管的,其实也没有这样的一个按钮,只是规定了使用原子弹必须由帝国总理和国防军总参谋长两人的书面命令。
  “当然是在登陆北美大陆之后。”赫斯曼给出了建议,“因为只有夺取了纽芬兰岛,才能确保欧洲不遭到美国细菌武器的反击。”
  现在的美国和历史上挨原子弹炸的日本是不一样的,那时的日本无力反击美国,而现在的美国还有反击欧洲的力量。美国人的B-29可以在夜间突破欧洲的防空,如果不考虑回程的油料,B-29甚至可以从纽芬兰岛出发突入到柏林——两地间的距离大约4700公里。B-29要带弹飞来回是不够的,但是飞个单程却绰绰有余。虽然德国目前正准备在欧洲大陆西岸(包括爱尔兰)布署代号为“大西洋壁垒”的防空体系,该体系将会包括上百座大型雷达站和200座地空导弹阵地和更多的高炮阵地,还会配属2000架以上的高空高速截击机(Me262和He219)和预警飞机。
  但是即便“大西洋壁垒”防空体系布署完毕,也不能保证100%挡住侵犯欧洲的B-29。毕竟现在的雷达技术还很初级,不仅探测精度有限,而且还经常出现误报,根本不存在100%的发现率。
  而只要有一架满载着鼠疫跳蚤和炭疽孢子的B-29突破到柏林或是莱茵区,都会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
  而要彻底杜绝“大西洋壁垒”被突破的可能,就必须夺取纽芬兰岛甚至夺取属于北美大陆一部分的新斯科舍半岛。
  希特勒想了一会儿又问:“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执行登陆北美洲的计划?”
  “明年春分后。”赫斯曼回答,“春分后北大西洋上的气候会好转,适合跨洋远征。而且‘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也将装备部队,届时Me262HG-2型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就能够上舰,可以为登陆舰队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掩护。”
  “阿道夫·希特勒”号航母就是由H41型战列舰的舰体改造而来的“7万吨级航母”,又称“E航舰”,阿道夫·希特勒号是其首舰,因此也称“阿道夫·希特勒”级。
  同之前的B航舰和B41航舰的设计不同,阿道夫·希特勒级从一开始就是为喷气式舰载机度身定制的航母,因此采用了斜角甲板和大功率液压弹射器——这种新型液压弹射器可以将重达10吨的负荷(Me262T的战斗全重为10吨)在100米内加速到115公里每小时,如果再加上Me262T型舰载喷气式战斗机自身的动力,就足够可以让飞机在100米内加速到250公里/小时,足够让飞机从航母甲板上起飞。
  因为液压弹射器暂时可以满足喷气式飞机起飞的需要,因此阿道夫·希特勒号并没有采用一开始所设想的滑跃式起飞跑道,而是采用了常规的平直飞机甲板。
  除了可以搭载Me262T型舰载战斗机之外,可以挂载Hs293A1空舰导弹和Hs293H空空导弹的Me410T型舰载战斗轰炸机也被送上了阿道夫·希特勒级航母。有了这两款高性能的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助阵,欧洲联合舰队的作战能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足以支援登陆纽芬兰岛的战斗了。
  “春分是3月20日。”希特勒想了想说,“也就是说还有4个月时间?”
  “是的,还有4个月!”赫斯曼点了点头。
  这4个月是欧共体准备最终决战的时间,同时也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为欧洲争取不流血胜利的时间,当然也是留给即将继任美国总统的哈里·杜鲁门宝贵时间。
  他现在已经当选了总统,就等着从华莱士手中接过巨大到难以收拾的烂摊子了。
  杜鲁门想要兑现自己在竞选时期许下的不切实际的诺言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发现自己要马上背弃诺言也很困难!因为1944年11月6日举行的大选,已经永远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
  共和党和民主党垄断政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布尔什维克党和国家法西斯党目前还没有能力问鼎白宫,但是这两个奉行极端路线的政党却利用美国国内政治撕裂对立的大好局面如愿杀入了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而且还在许多个州的议会中取得了席位。
  而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国会参众两院中都没有取得过半议席,也就是说民主党根本无力在国会通过屈辱的和平条约。
第1173章
求和无路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任期是4年,参议员的任期是6年,而众议员的任期则是2年。由于任期的不同,美国的选举就分为了“大选”和“中期选举”。大选四年一次,选出总统、副总统、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中期选举两年一次,选出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
  或者也可以看成美国每两年一选,选出所有的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而每隔四年的选举中还要选出总统。
  另外,美国各州州长、州议员和部分公职及法官的选举也和联邦层面的“大选”和“中期选举”一起举行——有些州的州长选举和大选是差不多的时间,而有些州的州长则和中期选举一起选。而州以下的市、政选举的规则也和州选举类似。总之,是非常复杂的。
  而在1944年11月举行的就是所谓的大选,在联邦层面要选出总统、副总统、全部的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州也举行换届选举。基本上就是一场美国权力的大洗牌。
  但是这一次的大洗牌却洗出了和以往绝大部分大选都不同的结果——在美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中出现了第三党和第四党!
  国家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都进入了参议院,两党各拿到了4个席位(总共改选33席)。而在众议院中,国家法西斯党拿下了38个席位,布尔什维克党拿下32个席位,两党合计拿下70席,占到了美国众议院议员总数435人的差不多16%。
  这是自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两党垄断政治的时代开始以来从未有过的政治格局!
  不过真正让美国的有识之士们感到忧心的并不是出现了两个在议会中拥有很少席位的小党——美国的选举花费很大,所以是不利于小党生存的——而是出现在国会中的两个小党名叫国家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这是两个走极端主义路线的党!
  而美国政治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比较中间的路线上。过左或过右的路线都不受欢迎。实际上,近100年来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演对手戏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主张非常类似。所以大部分情况下,美国的大选结果都能被选民接受,不大会引发国家政治的动荡。不过1860年的大选是个例外,当时的美国政治在“废奴”还是“蓄奴”,“贸易保护”还是“贸易自由”这两大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对立,因此选举的结果不被失利一方所接受,引发了南北战争!
  现在,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了!国家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这两个极端政党的崛起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的国内主流政治派别因为世界大战的战和问题出现了分裂和削弱,给了极端主义派别趁势而起的机会。
  而对于即将当选(实际上已经当选,但还需经过12月中旬的选举人大会投票)美国总统的杜鲁门来说,分裂的美国政治给他出的第一道难题就是求和无路!
  因为支持他的民主党目前在国会参众两院都排第二,根本没有多数席位,甚至把布尔什维克党的席位都算进去,也没有多数票。而且布尔什维克党虽然在大选的时候支持了民主党,但是在选后却明确表示不加入联邦政府。
  这也就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党不会为民主党的“卖国”背书,他们的议员自然不会在议会中投票支持“卖国条约”了。不排除……不,应该是肯定会在民主党卖国的时候发起大规模的抗议!甚至会投票支持弹劾杜鲁门的表决!
  没错,是弹劾!
  杜鲁门大概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还没有正式当选就面临弹劾风险的总统了。因为现在共和党、国家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等三个在野党控制了国会众议院中61%的席位和参议院中的55个席位。虽然都没有达到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但是距离并不是很远。只要有少数主战的民主党议员倒戈,杜鲁门的总统宝座就得被人拿走了。
  而这三个在野党现在都把“抗德”的大旗高高举起,都坚决反对丧权辱国的和平。其中调门最高的国家法西斯党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甚至在日前的选举胜利演说(对他们而言,这次的选举结果当然是胜利)中表示:如果杜鲁门总统同意向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偿,他们将在国会中发起弹劾案。
  而被民主党的高调打败的共和党的领袖们虽然没有表态要支持弹劾,不过也都明确表明坚决反对任何出卖美国利益的和平条约……
  此外,在民主党内部现在也有相当强大的反对同德国议和的势力。他们是以现任总统华莱士为首的民主党主战派,因为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为民主党立下了汗马功劳,华莱士的声望大涨,而且也出现了支持他的派别。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关键”的少数。如果这些人背离民主党或者在可能发生弹劾表决中投了赞成票,杜鲁门的总统宝座就悬了。
  “哈里。”11月8日中午,华莱士总统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面对来访的杜鲁门说,“我想从现在开始,你应该参加白宫的一切重要决策,我们一起想办法打败德国纳粹好吗?”
  真有这样的办法?
  面对华莱士的建议,哈里·杜鲁门也只有苦笑着点头:“当然了,办法我们一起来想……我们一定能为美国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和平条约,是吗?”
  “对,对,我们一定要为美国争取到一个有利的和平条约。”华莱士总统说,“鉴于目前我们民主党在国会中的少数地位,我们应该首先就和约的条件取得国会两院的最大公约数,然后再进行公开的和谈,而不是通过墨索里尼搞密室外交。”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