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735

  “是,总统先生。”
  “另外,必须尽快拿出拦截飞弹的方法和反制的方法……我们必须让德国人知道,我们是有能力进行反击的,这样他们才有可能真心诚意的坐到谈判桌上来。我们能够在短期内拥有这样的能力吗?”
  陆军航空兵司令官阿诺德上将点点头道:“总统先生,我们一直在寻求轰炸欧洲本土的方法和武器,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虽然够不着德国本土,但还是有办法把炸弹扔在爱尔兰和冰岛。”
  罗斯福点了点头,刚想做出轰炸冰岛的指示,就忽然觉得头一阵发晕,然后眼前一黑竟然失去了知觉。
第1141章
罗斯福之死(二)
  “哈哈,连哈尔西都被我们抓到了。”
  爽朗的笑声在措森大总参谋部内回荡着,刚刚得到了最后确认的战果报告——击沉美国海军拥有的全部九艘超级战列舰——的赫斯曼已经情不自禁大笑了起来。
  现在大西洋-加勒比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国的优势完全得到了确立。这种优势并不完全体现在欧共体联合舰队拥有的主力舰数量和质量上,而是建立在一种美国根本没有的划时代的武器导弹上面的。
  美国九艘超级战列舰在面对德国的2艘导弹舰时,根本就没有一点反抗的能力,在短短的几分钟内,4条强大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中的3条就基本瘫痪,还有1条更是被当场击沉!
  这种优势已经不是美国人能依靠数量进行弥补的了,现在的情况就像是船坚炮利的西方殖民者在吊打某个衰弱的东方古老国家,只需要投入很少量的兵力,就能通过技术上的划时代的领先,征服或击败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古老大国。
  面对德国人的反舰导弹,美国人的战列舰、巡洋舰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就像用大砍刀去对抗毛瑟步枪一样。
  而且德国现在拥有的还不仅仅是用于反舰的遥控制导飞弹,德国还拥有可以用于攻击地面目标的导弹。刚刚攻击了特立尼达岛上的西班牙港的导弹就是4枚从凯塞林级航母“安东尼·福克”号和“马克斯”号上发射的V1B型飞航导弹。
  是的,导弹不仅被装上了战列舰和重巡洋舰,而且还被装上了航空母舰!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欧共体联合舰队的航母上都安装上了导弹,只有少量的“凯塞林”级航母上安装了导弹发射架。
  而且这些“凯塞林”级航母上安装的导弹也不是昂贵的“死神”系列的遥控制导飞弹,而是廉价的V1B飞弹。这种飞弹是由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V”代表的不是复仇,而“Volks”(国民、大众)的第一个字母。
  就和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便宜货汽车一样,V1B飞弹也是一款便宜货飞弹。使用的发动机不是涡轮喷气发动机(死神1使用的发动机)或是火箭发动机(死神2使用的发动机),而是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脉冲式喷气发动机,而且还可以使用低标号的汽油作为燃料。
  另外,V1B飞弹使用的导航系统也非常简单,不是电视遥控制导,更不是雷达制导,而是依靠陀螺仪、磁性罗盘和气压高度器控制导弹飞行。
  当然了,便宜无好货的道理也适用于黑科技的飞弹。便宜的V1B飞弹存在着航速较慢(巡航速度644公里/小时)、可靠性较差(经常会飞着飞着掉下来)、导航精度不足、发射时推力不足等一系列的不足之处。
  因此这种武器不能用于精确打击,而且也不能用轰炸机携带(容易出事故),战术价值并不是很高,只是一种价格低廉的战略威慑性武器。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德国军方都看不上V1飞弹,没有大量采购和装备,直到对美国本土的作战被提上议事日程后,才开始重视V1导弹。还开发出了增大了射程的舰载版V1,就是拥有500公里射程的V1B型巡航导弹。
  由于V1B巡航导弹的推力不足,不能依靠自身的脉冲喷气发动机进行发射,只能用弹射器进行弹射。而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用来弹射Ar196水上飞机的火药弹射器功率不足,对于V1B飞弹而言也不够安全。所以V1B就被装上了航母,利用航母上的液压弹射器发射。
  原本属于第5舰队,暂时被划入第30特遣舰队的“安东尼·福克”号航母和“马克斯”号航母上就安装了可以用来弹射V1B巡航导弹的弹射器。而且还在机库里面存放了上百枚V1B导弹,随时都可以实弹试射。
  在百慕大群岛战役的大局以定之后,赫斯曼就下令让“安东尼·福克”号航母和“马克斯”号航母向西班牙港发射几十枚V1B导弹。
  “报告,潜艇司令部刚刚打来电话,他们的U-2519号潜艇在圭亚那时间今天中午12点左右,观察到西班牙港发生了几次中等强度的爆炸。”
  这时,赫斯曼的一名副官带来V1B导弹命中目标的消息。
  “这又是一个好消息!”赫斯曼拍了拍手说,“我们现在不仅有了称霸大西洋的反舰导弹,而且还有了可以用来攻击美国本土的飞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现在留给美国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弹道导弹?”哈尔德似乎听出了些什么,“帝国元帅,是不是要把A-7火箭也装上航母?”
  A-7火箭是沃纳·冯·布劳恩博士领导的火箭研究项目的最新成果,是1942年研发成功的A-4火箭的改进型。火箭的起飞重量达到近20吨、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1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5马赫。
  根据布劳恩博士的报告,A-7火箭如果安装一枚2.5吨左右的弹头,可以获得最大400公里的射程!
  而44年6月在阿尔及利亚沙漠中试爆的海森堡装置的重量则是4.5吨。两种之间虽然还有2吨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不能弥补的。因为海森堡装置仅仅是原子弹的开始,设计非常原始,而且为了保证爆炸成功在各个方面都留足了安全系数,因此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重量。
  如果能舍得几十个公斤钚-239进行核试验,在45年把核弹重量减轻到4吨以下甚至3吨都是有可能的。而A-7火箭也有继续改进的空间,在45年拿出可以装载3吨以上弹头的弹道导弹也是完全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给A-7或是A-8弹道导弹找个合适的发射平台了。
  因为射程只有400公里,陆基发射是打不着美帝的,所以只能从海上发射。
  而可以作为海基发射平台的……在1944年肯定不是潜艇了。A-7是个液体火箭,发射前需要很长时间进行准备,光是进行坐标测定和发射平台准备就得几个小时。另外,加注燃料也需要15分钟的时间。而且作为发射燃料的是酒精、液氧和过氧化氢都是高危化学品,放在空间狭小的潜艇里面实在太危险。
  因此潜艇不考虑,轻巡和驱逐舰这种舰艇上空间也不够大,同样不能考虑。而重巡和战列舰上的空间倒是足够,可是要用重巡、战列舰搭载弹道导弹需要进行大改,麻烦的很。
  所以大型装甲航母就是最佳的选择了,一来航母上空间够大,摆得开弹道导弹;二来装甲航母有装甲飞行甲板,可以承受火箭发射时的高温。
  不过德国海军的装甲航母并不多,总共就10艘,而且都是战场上的主角,根本不可能进厂改装成“导弹航母”。
  而现在,因为德国海军的3艘大型装甲航母在百慕大群岛战役中不同程度受损,必须进厂修理了,这倒是个机会。
  “海军元帅。”赫斯曼说,“现在齐柏林、普鲁士和波希米亚三舰正在返航,或许可以将其中的两艘改装成导弹母舰,作为A-7或是A-8导弹的海上发射平台。”
  “拿出两艘装甲航母?”雷德尔一听这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一艘不够吗?”
  “当然不够。”赫斯曼摇摇头,笑道,“发射导弹的海上平台关系到我们能否迫使美国做出最大的让步,多打一些保险系数是必要的。不如齐柏林号也拿出来吧,可以作为试验平台……在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完成改装之前,就用齐柏林号进行导弹发射试验。”
  “把齐柏林号也拿走?”雷德尔有点发懵,“那第2舰队岂不是没有航空母舰了?”
  现在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已经被废弃了,第2舰队就只剩下齐柏林号、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等三艘航母了。
  “没有关系。”赫斯曼一笑,“很快就会有新的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了,另外还可以给第2舰队派2艘凯塞林级。”
  新的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是指齐柏林(B41型)的9号、10号,之前已经命名了,不过为了纪念英勇战沉的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它们也是德国海军最早的舰队航母),赫斯曼和雷德尔已经商量好了,给那两艘航母重新命名为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
  看到雷德尔还想继续争论,赫斯曼摇摇手笑道:“海军元帅,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已经属于我们了,美国人会非常非常珍惜他们仅剩的海军主力舰,所以不必太担心美国海军。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怎么让美国人民知道他们的本土并不安全,我们想要攻击,就能进行攻击!”
第1142章
罗斯福之死(三)
  “什么?我们要攻击美国本土了?我还以为需要拿下波多黎各岛以后才能轰炸美国本土呢。”
  在德意志帝国总理的豪华办公室里,阿道夫·希特勒听完了赫斯曼报告的百慕大群岛战役的结果,还没来得及发表一通“胜利宣言”,就被赫斯曼紧接着提出的作战方案给惊呆了。
  希特勒当然知道大总参谋部一直在计划攻击美国本土——不打美国本土,美国人怎么可能痛痛快快掏出5000亿欧洲马克的赔偿?
  可是希特勒却没有想到攻击美国本土的作战会在眼下的这个时候马上开始。他原以为,美国本土会在加勒比大战结束后才会挨炸弹呢。
  “总理。”赫斯曼得意地一笑,“如果我们现在不攻击美国本土,加勒比海作战恐怕不大容易取得成功吧?”
  希特勒愣了愣,赫斯曼解释道:“根据情报,目前美国拥有的作战飞机数量还是要远远超过我们的,而加勒比海战场则是美国航空兵力的布署重点,单是特立尼达岛上的美军作战飞机数量就超过了3000架。
  如果我们不能设法将加勒比海地区的飞机调往美国东海岸,那么对特立尼达岛的进攻将会变成一场血腥的消耗战。”
  希特勒有点明白了,“帝国元帅,我们对美国本土的攻击,目的是迫使美国人从加勒比海战场抽调兵力?”
  “对。”
  “可以我们用什么去进攻呢?”希特勒又问。“我们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也够不着美国本土吧?”
  “实际上可以够得着。”
  “够得着?”希特勒追问,“什么型号的飞机?”
  “Me264型远程轰炸机。”赫斯曼说,“最新型号的Me264F型轰炸机拥有9500公里的极限航程。”
  “那是极限航程。”希特勒摇摇头,“如果挂上炸弹,再加上飞机起飞编队过程中消耗的燃料,Me264型轰炸机是很难够得着美国的吧?”
  “很难。”赫斯曼说,“但是有办法解决。”他顿了下,“我们拥有可以从500公里外发射的死神1B型空射飞弹。”
  死神1型空射飞弹的原型死神人操飞弹就有300公里的航程,如果把飞行员的座舱改成油箱500公里的射程完全不是问题。不过死神1型飞弹因为是反舰飞弹,不需要那么大的航程,所以在设计时缩小了油箱,增加了装药。
  而死神1B则是一款空射巡航导弹,因此在设计时着重增加航程,以便获得攻击美国本土的航程——其实死神2型舰载反舰导弹同样也有巡航导弹的改型,称为死神2B型,同样拥有500公里的航程。
  “从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到波士顿大约3680公里。”赫斯曼说,“如果扣除死神1B型导弹的500公里航程,飞机需要飞行的距离就只剩下3180公里。只要飞机不进行编队飞行,现有型号的Me264远程轰炸机的航程就足够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派出导弹航母发射V1B型巡航导弹。”赫斯曼接着又提出了个比较便宜的攻击美国本土的战术——出动安装了V1B导弹发射架的“凯塞林”级航母到美国海岸线500公里外去发射导弹打击美国。
  凯塞林级航母的最大航速是26节,由于其使用的船用柴油机可靠性相当高,可以让航母长期维持24节左右的高速。因此航母可以利用夜色或不良天气的掩护偷偷靠近美国本土,直到500公里的距离内再发射导弹。
  而且携带V1B导弹的凯塞林级航母照样可以带上一定数量的舰载机,自卫能力较强。如果多个航母大队一起行动,完全可以抵挡住美军的空袭,顺利完成导弹发射任务。
  “在400-500公里外发射的导弹能打中目标吗?”希特勒还是有点怀疑。
  “能。”赫斯曼说,“我们有一些制导和校正的手段,完全可以将30%的导弹打到距离目标6公里半径的区域内。对于战略轰炸而言,这个精确度是可以接受的。”
  历史上的V1导弹的精确度其实也不差,给英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这还是在缺乏有效校正手段的情况下取得的,当时校正手段主要是间谍侦察和无线电信号跟踪相结合。
  而德国海军武备局的专家则为V1B导弹准备了一种“传统”的校正手段——水上飞机观瞄!为此德国海军向法国海军购买了一艘“絮库夫”级巡洋潜艇进行改造,拆掉了重炮,增加了水上飞机(装备缴获的美国OS2U“翠鸟”水上飞机)的数量。这样就能在巡航导弹攻击美国本土时,用水上飞机悄悄进行一番观瞄了。
  另外,观察导弹落点的间谍当然也早就派去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费城这些潜在的打击目标了。
  不过再怎么观瞄,圆概率误差只有几百米是不用想的,能达到6000米的圆概率误差其实也算不错了。而且赫斯曼也没真的打算用巡航导弹迫使美国投降——他的目的只是想告诉美国人,他们的国家不安全,德国拥有他们无法防范的攻击手段。
  另外,用巡航导弹攻击美国本土的大城市,也是为了在未来展开可能的核打击积累经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