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735

  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少将知道这是一枚会让苏俄号战列舰在黑暗中显出原形的照明弹!
  亨利·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心猛地一沉,知道躲不过去了,立刻就眯着眼睛下令道:“打开所有探照灯,注意海面和天空!”
  “枪炮,所有防空炮准备开火!”
  在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的大喊中,一只只大功率探照灯开始不断向空中扫去,所有的127mm高平两用炮、40mm高炮和20mm机关炮也都高高昂起了炮口(这些高炮都是苏联级到达美国后加装的),时刻准备开火。
  就在此时,司令塔内的电子官再次大喊起来:“九点!雷达发现敌机,10架以上,高度100,距离50,正快速接近!”
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七)
  “真是该死,居然是双发的Ju188型鱼雷轰炸机!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在探照灯的帮助下,终于看清了空中来犯的敌机是什么样子的了。
  它们可不是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而是赫赫有名的岸基夜间鱼雷机Ju188E-2型鱼雷轰炸机!可是这种飞机的航程最多只有3000公里,作战半径最多就1000公里,怎么可能飞到这里来呢?
  附近1000公里根本没有德国人的基地啊!难道它们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
  “开火!快开火!”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看着越飞越近的Ju188E-2型鱼雷轰炸机,再也没心思去想它们是从哪儿来的?连声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轰轰轰……”
  几乎在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叫喊的同时,苏俄号左舷安装的127mm高平两用炮就开始疯狂射击,橘红色的火球不停闪现在夜空当中,不过密度也不算太大。
  苏联级的高炮系统在美国本土进行过升级,高炮配置标准和依阿华级战列舰完全相同,拥有的127mm高平两用炮不过20门,其中10门安装在战列舰的左舷上面。因为没有雷达射控,在夜间的射击精度并不高,只能依靠无线电近炸引信碰运气。除非飞机被探照灯“抓住”,否则不大可能被击中。
  “不必担心127mm炮。”率领24架Ju188E-2鱼雷轰炸机进攻的佩尔茨上校经验丰富,自然不会把10门127mm炮的火力太当回事儿。
  “保持高度和速度。”他通过喉部通讯器下达命令道,“2500米距离投放鱼雷,然后立即拉升脱离战场。”
  10门127mm炮并不可怕,但是多达数十门的40mm高炮和20mm机关炮的威胁却不能忽视,所以佩尔茨不敢靠得太近。
  而在2500米距离上投放鱼雷对于普通的鱼雷机攻击方式来说是远了一些,虽然机载鱼雷的射程足够,但是离得太远很难打中。不过在使用金梳子战术进行高密度交叉火力射击的情况下,2500米已经是一个可以对水面舰艇产生巨大威胁的距离了。
  24架Ju188E-2现在分成了两队,每队都是12架,在空中组成了一前一后两个三角形的六机编队——这是相当高密度的队形,也就是在夜间鱼雷攻击时能用,要是在白天早就被敌人的战斗机和127mm高炮给打散了。
  佩尔茨上校亲自率领一队12架Ju188E-2从苏俄号战列舰的左舷进攻,另外12架Ju188E-2则从苏俄号战列舰编队的正前方进攻。每架Ju188E-2都携带2枚F-5机载鱼雷,总共48枚鱼雷就好像两把梳子一样,同时从海水下方扑向猎物!
  “5000米!”
  “4800米!”
  “4600米!”
  “4400米!”
  “4200米!”
  “……”
  在领航员施密特中士的报数声中,佩尔茨上校已经驾驶着飞机冲进了127mm高炮的火力范围之中。而这时苏俄号上的40mm高炮也开始射击,火力密度陡然增强,无数枚40mm曳光弹仿佛一道道闪电,划破夜空,在空中织起一道密集的火网。
  “3000米!”
  当施密特中士喊出这个数字时,佩尔茨上校驾驶的飞机猛然抖动了一下,他知道自己的飞机被一枚40mm炮弹击中了!
  不过这枚炮弹显然没有给机体坚固的Ju188造成致命伤害,这架飞机可是相当坚固的!
  Ju188E-2飞机剧烈颤抖着,继续向前飞行,很快就要到达规定的投放鱼雷的位置了。
  “上校,右侧发动机起火……”
  佩尔茨听见有人向他报告飞机的损失,不过他根本不在乎,只是大声问:“距离?”
  “2700米!”施密特中士大喊。
  “全体注意!”佩尔茨上校通过喉部通讯器下达命令,“投弹准备!”
  “2500米……”
  “放!”在佩尔茨上校的大喊声中,所有的投弹手都按下了投放鱼雷的按钮。22枚鱼雷纷纷落入水中(有一架Ju188在进攻过程中被击落),几十秒钟后,从苏俄号正面进攻的Ju188E-2也投下了20枚鱼雷(从正面进攻的12架Ju188中有2架被击落)。就在42枚鱼雷在水中组成两把“金梳子”,划破海水,拖着气泡组成的尾迹,向庞大的苏俄号战列舰扑去的时候,佩尔茨上校驾驶的轰炸机又是一阵猛烈的抖动,然后就是带着海水咸味的冷风涌入了机舱。
  “上校,我们又被打中了!”
  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佩尔茨上校也不理睬,只是用足全力拉起操纵盘。飞机的机头吃力的扬起,依靠着仅剩的一台发动机努力向上爬升。这时几道光柱突然射向了佩尔茨上校的飞机,随后就是一阵猛烈的炮火袭来,其中一发127mm的无线电近炸炮弹在距离飞机不到10米的空中炸开,飞舞的弹片扫在了飞机左侧机翼上,不仅在机翼上打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窟窿,还把左侧的发动机给打着了火!
  这架Ju188E-2飞机再也没法继续飞行了,佩尔茨上校只能努力操纵飞机在海面上迫降。就在机腹猛地撞上海面的瞬间,佩尔茨上校的眼角突然扫到了一团巨大的火球,就在海面上那艘大战列舰的左舷腾起!
  佩尔茨上校和他的机组成员随后从正在下沉的飞机中顺利脱出,不过他们距离维也纳号等三条负责营救的巡洋舰实在太远。最后被美国轻巡洋舰丹佛号捞起关进了位于美国本土的战俘营,在那里度过了战争的最后岁月,而且还认识了一些来自日本的朋友……
  ……
  轰轰轰……
  苏俄号战列舰被鱼雷击中了!不止一枚,而是多达八枚450mm口径的F-5型鱼雷猛地撞上了苏俄号战列舰左舷和舰艏的水下部分。其中的4枚鱼雷击中了苏俄号第64-153号龙骨间的普列赛双重圆筒式防鱼雷系统,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是由于爆炸能量撕开了弧形防雷装甲,因此造成三千多吨的进水。
  但是苏联号的普列赛防雷系统全长只有123米,不足以保护整个水下部分。结果余下的4枚鱼雷都打在了靠近艏艉的普列赛防雷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外。
  其中一枚击中了左舷后部的副舵舵机室附近,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破口。数分钟内,进水范围扩散到了该区域中的所有舱室,舰艉下沉,并导致战舰发生左倾。
  另一枚鱼雷击中了左舷前部的储藏室附近,在舰体表面造成了一个11米×9米的破洞,同样造成了大量的海水涌入很快就淹没了舰艏处的柴油发电机,造成电力系统故障,4台抽水泵因此停止运转,涌入的海水多达数千吨,而且无法排出。
  还有一枚鱼雷打中了距离左舷前部储存室不到20米的前部储油舱,同样一击而穿,开了一个8×5米的破洞,不仅造成了燃油大量泄漏,还造成了超过2000吨海水涌入。
  最后一枚鱼雷则打中了苏俄号最为脆弱的位置——舰艉无防护区的外倾舷缘部分,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进水,多达4000吨的海水涌入舰体。
  虽然击中苏联号的航空鱼雷破坏力有限,都没有击中要害,但是架不住数量太多,前前后后一共在苏俄号的左舷和舰艏开了多达8个破洞,短短十几分钟内就有超过2万吨海水涌入。结果造成了舰体严重向左倾斜,而且由于发生了抽水泵故障,使得海水一时无法排出。
  而在超过2万吨的海水汹涌而入的时候,苏俄号战列舰的损管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不仅船上的“新美国人水兵”的损管技能糟糕,遇到大量进水时手忙脚乱。
  而且船上的很多防漏和损管设备的质量都存在问题——这些设备都是苏联自己生产的,因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粗制滥造,造成它们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而船上的“老美国人军官”对苏联制造的质量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遇到一大堆设备故障后手足无措。结果宝贵的时间就这样被耽误掉了。
  到了1944年9月7日凌晨4点10分的时候,苏俄号战列舰的舰长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痛苦的发现,自己的战列舰居然已经无法挽救了。
  4点15分,穆利尼克斯海军少将下达了放弃苏俄号的命令,此时苏俄号战列舰已经严重左倾,右舷的船底部分甚至露出了水面。
  4点44分,在大部分船员撤离之后,标准排水量59150吨的苏俄号战列舰翻沉在了冰冷的大西洋中。
第1139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八)
  百慕大群岛东北,7艘悬挂着星条旗的战舰正在浩瀚的大西洋上起起伏伏,居中的一艘正是拥有山岳一般巨大舰体的白俄罗斯号战列舰——它是苏联级的3号舰,在百慕大群岛时间1944年9月7日5点50分的时候,它则是4艘苏联级中唯一幸存的战列舰,同时也是美国海军目前拥有的唯一一艘超级战列舰了。
  高大的舰体在海上乘风破浪,显得威武雄壮。在以往的任何时候,单凭白俄罗斯号巨大的吨位和体魄,就足以让它的舰长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信。
  但是白俄罗斯号战列舰目前的舰长,华纳·罗伯特·埃兹尔上校却恨不得用什么魔法把白俄罗斯号巨大的船体缩小个百分之七八十才好。
  因为和白俄罗斯号一样拥有巨大船体的8艘战列舰已经全部被德国佬击沉了!
  白俄罗斯号是最后一位幸存者!但是埃兹尔上校怎么都不会相信德国人会放过自己的战列舰,8艘都干翻了,还差最后这一艘会解决不掉?
  携带者导弹的战舰,挂着炸弹或者鱼雷的飞机,还有那种神出鬼没的潜水艇现在一定都在追杀白俄罗斯号的途中。
  只要白俄罗斯号还没有进入纽芬兰岛上的岸基飞机的“绝对保护圈”,谁都知道这艘看上去威武雄壮的战列舰随时可能被德国佬击沉!
  身为一个迷恋巨舰大炮的海军上校,埃兹尔从来都没有想过德国佬居然有那么多的办法可以打沉战列舰!
  用导弹、用潜艇、用岸基夜间轰炸机投放鱼雷,当然还有用航母上的舰载机,哦,还可以用战列舰。至少乌克兰号“死”的挺正常,是被三艘德国人的战列舰给打沉的。
  现在就不知道有何等悲惨的命运在等待白俄罗斯号了?
  在白俄罗斯号战列舰格外高大的司令塔内,埃兹尔正努力将不祥的念头从自己的脑海中撵走时,突然响起了一阵令人心慌的电话铃声,然后就是战列舰上的电子官的报告:“上校,雷达发现敌机,方位度218,数量60,距离120,高度3000……”
  来了!
  还好……
  白俄罗斯号司令塔内的人们先是心头一紧,然后却是稍稍松了口气。
  心头一紧是因为白俄罗斯号很快就要遭到空袭了,而稍稍松口气则是因为来犯的敌机数量不多,只有区区的60架。
  以苏联级战列舰强大的防空火力和坚固的装甲,还不至于应付不了60架敌机吧?
  “掩护我们的飞机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埃兹尔上校马上问。
  通讯官马上回答,“从邦克山号航母上起飞的24架F6F战斗机会在7点10分左右到达。”
  现在已经被俘的哈尔西当然也不会忘记派出航母掩护逃亡的5艘宝贝战列舰了,其中用来掩护白俄罗斯号的是以埃塞克斯级的邦克山号航母为核心的编队。
  不过这个编队并没有和白俄罗斯号一起行动——哈尔西可不想让航母和战列舰一起被德国佬打沉——而是在白俄罗斯号以西200海里。因为太阳总是从东面出来,所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到白俄罗斯号战列舰上的时候,西方200海里外的邦克山号航母还被一片黑暗笼罩着。
  本来在夜间从航母上起飞是美国舰载机飞行员的必修课,但是无奈美国海军航空兵在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中损失了太多的精英。虽然从陆航抽调过来的飞行员技术并不差,但还是没有掌握在夜间从小小的航母甲板上起飞的本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