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735

  不过4艘导弹舰也够美国人受得了!
  根据最新的欧洲联合舰队各分舰队的编制,“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和“敦刻尔克”号导弹战列舰,分别属于第2、第3舰队,都是首选特遣舰队旗舰和战列舰大队旗舰。
  而两艘A型导弹巡洋舰同样分别编入的第2、第3舰队,都是备选特遣舰队旗舰和巡洋舰大队旗舰。
  也就是说,在欧洲联合舰队的第2、第3舰队之下,至少有2个特遣舰队是围绕着“导弹舰”进行作战的。
  40枚“死神”2型电视遥控反舰导弹,才是整个特遣舰队最大的杀手锏。
  “那就让我们的杀手锏出击吧!”赫斯曼笑了笑,说,“我想美国人很有可能会主动寻求同它们进行决战的!”
  ……
  “鲁道夫!”汉斯-卡尔·梅耶尔少将的声音从电话听筒中传了出了,“立即到首席旗舰上来,30分钟内必须赶到。”
  “遵命,少将。”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少校在8月24日午饭的时候,在布雷斯特港的军官俱乐部内,接到了第2舰队参谋长梅耶尔少将的电话。
  作为舰队参谋,小赫斯曼非常清楚“到首席旗舰”上来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欧洲联合舰队旗下的9个分舰队都是“司令部舰队”,而且平时不设旗舰——因为根本不会以第1-第9舰队的名义出海作战。
  如果分舰队司令官想要亲自率队出征,那么通常情况下,舰队司令官就会携带着一个精干的司令部登上“首选”或“备选”的特遣舰队旗舰。而通常舰队司令官会登上首选旗舰,在第2舰队就是“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
  而作为重要的舰队参谋之一,小赫斯曼在第2舰队司令官出征时,自然也要跟着等上旗舰“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了。
第1113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
  “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早就处于最高战备状态了,当小赫斯曼带着自己的行李登上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上时,战舰两舷的导弹甲板上正在进行装弹作业。到处都有穿着整洁的白色工作服的水兵和同样穿着白色制服的军官在干活。一枚枚机翼和尾翼都折叠起来(当飞弹射出后会自动弹出)的死神2型电视制导遥控飞弹,被机械吊臂提起,又被小心翼翼地推入放平的发射管。小赫斯曼看见一具导弹发射管的后盖被打了开来,两名穿着白色工作服的水兵钻了半个身子进去,仿佛在连接什么管道线路。
  和飞机挂载的死神1型导弹不一样,死神2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燃料的主要成分是非常危险的过氧化氢,因此不能长时间存放在弹体内,而是放在导弹甲板下方的专用储存罐内,储存罐用特殊材料做成的管道和弹体连接。在飞弹发射前1个小时内才能加注燃料,然后再由舰上的导弹操作兵手工分离导弹和管道。整个过程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就有可能会发生重大事故!
  就在这时,舰上的广播喇叭里响起了一个巴伐利亚口音:“请注意,30分钟后舰队参谋人员在舰队作战室开会。”
  小赫斯曼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然后就加快脚步往位于舰艉甲板下方的舰队司令部甲板走去。因为“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在接受大改前就预定要充当舰队旗舰,所以在大改过程中扩建了司令部甲板,增设了许多可供舰队幕僚(就是小赫斯曼这样的人)居住地单间。小赫斯曼找到了门上挂着“第二航空参谋”标牌的房间,推门走了进去。发现房间内设有单人床、写字台、衣柜和折叠式洗脸台,而且收拾得非常干净。这让他想起了在“大和”号战列舰和“大凤”号航空母舰上的日子,特别是后者,那可是一条堪比B41型航舰的大型装甲航母,最后竟然也战沉在了中途岛附近……
  把自己的行李安顿好了之后,小赫斯曼就往舰桥底部的司令部作战室走去——这是一个非内部空间非常宽敞,周围用厚厚的钢甲保护起来的作战指挥中枢。
  按照德国海军现在的想法,舰队(特遣舰队)司令官乘坐的旗舰不应该参加战列舰编队决战,免得让敌人一发炮弹把整个舰队的“大脑”给敲掉。所以吨位较小,主炮火力也比较贫弱的导弹战列舰才会取代巨大的H39级战列舰,成为第2、第3舰队的首选旗舰。
  而为了更加方便的指挥,同时也为导弹指挥所腾出空间,4艘导弹战列舰在大改中都拆掉了一座主炮炮塔,腾出空间和重量,用来扩建舰桥,增设了导弹指挥所和舰队指挥中心——由通讯中心、司令部作战室和司令塔组成。
  小赫斯曼走进司令部作战室的时候,穿着白色军官服,系着黑领带的舰队参谋都差不多到齐了。舰队的第一航空参谋卡尔·舒曼海军中校,看见小赫斯曼进来,就走过去把一份电报抄件递给他,说:“鲁道夫,大西洋战线司令部下达命令了,我们要出击了……是以舰队主力出击!”
  现在欧洲联合舰队在役的主力舰(舰队航空母舰、战列舰、导弹战列舰、导弹巡洋舰、重巡洋舰)一共有47艘,包括舰队航空母舰15艘(8艘齐柏林级、3艘普鲁士级、2艘霞飞级、2艘塞得利兹级)、战列舰12艘(2艘兴登堡级、2艘俾斯麦级、3艘黎塞留级、3艘维内托级、2艘普罗旺斯级)、导弹战列舰2艘(格奈森瑙号和敦刻尔克号)、导弹巡洋舰2艘(威廉二世号和玛丽亚·特蕾莎号)、重巡洋舰16艘(3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3艘德意志级、2艘萨弗伦级、2艘福煦级、2杜肯级、1艘阿尔及利亚级、3艘圣路易斯级),全部都属于欧洲联合舰队的第1、第2和第3舰队。
  其中第1舰队拥有6艘齐柏林级(都是B41型)航母、2艘萨弗伦级重巡和2艘福煦级重巡,没有战列舰和导弹舰,总共10艘主力舰。
  第2舰队拥有1艘齐柏林级(B39型)航母、2艘普鲁士级航母、2艘塞得利兹级航母、1艘兴登堡级战列舰、1艘俾斯麦级战列舰、3艘维内托级战列舰、1艘普罗旺斯级战列舰、格奈森瑙号导弹战列舰、威廉二世号导弹巡洋舰、3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和3艘德意志级重巡洋舰,总共19艘主力舰。
  而第3舰队则用剩下的18艘主力。
  现在第1舰队主力都去了太平洋,在大西洋方向上也就只剩下了第2、第3舰队的37艘主力舰了。
  “梅耶尔少将的意思是组成第20和第21两个特遣舰队,其中第20特遣舰队的核心是主力舰,第21特遣舰队的核心是航空母舰……”
  比小赫斯曼早到一步的舒曼中校将梅耶尔少将的设想简单地说了一下。因为第2舰队中还有3艘大型舰队航母和2艘轻型舰队航母,因此梅耶尔少将就想用它们打一场航空战。将1艘齐柏林级(齐柏林号)、2艘普鲁士级(普鲁士号、波希米亚号)和2艘塞塞利兹级(塞得利兹号、塞克特号)作为第21特遣舰队的主力。
  “齐柏林、普鲁士、波希米亚、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五艘航母上只有248架常用的舰载机。”小赫斯曼却摇摇头说,“还要留下一部分担任直掩,一次可以出动的飞机不过180-200架。对于拥有岸基飞机掩护,而且防空火力强大的美国舰队很难构成威胁。”
  小赫斯曼顿了顿,又说:“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就因此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几乎葬送了所有的航空兵精英。在不久前结束的中途岛大海战中,日本的大凤、赤城和加贺等三艘航母上的航空队就因为盲目出击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舒曼赞同地点点头,他虽然不是王牌飞行员出身,也没有飞过几天舰载机,但是他在飞行指挥官和航空参谋的位置上却呆了很久。对大西洋战场上的美军航空兵实力还是非常了解的。
  不过他还是笑着摇摇头道:“少校,我们的打击手段可比日本人犀利多了,是不会和他们一样损失惨重的。而且在大西洋上,现在是我们迫切想要打一场舰队决战,所以付出一些代价是必须的。”
  他顿了顿,又说:“如果霍夫曼上将(库尔特·霍夫曼)采纳了梅耶尔少将的建议,那么你就会被派上齐柏林号航空母舰,担任埃里希·贝中将的航空参谋了。”
  “独自担任特遣舰队的航空参谋吗?”小赫斯曼少校有些喜出望外,立即就把第21特遣舰队多半会遭遇苦战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因为他虽是航空战的专家——专家不在年高,小赫斯曼是王牌飞行员+航母飞行队长+太平洋战场观察员的履历,熟知舰载航空兵的运用——但是年资在海军中来说还是差了一些,担任第二参谋都有些勉强,何况出任责任非常重大的以航母部队的航空参谋?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作战室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舰队司令官库尔特·霍夫曼上将和舰队副司令官(德军很少设立副职,不过欧洲联合舰队是个例外)埃里希·贝中将还有舰队参谋长梅耶尔少将快步走了进来。
  作战室内的参谋们全都立正向他们行了军礼。
  霍夫曼上将就是世界大战初期自沉在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内的“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顺便提一下,这艘战列舰在1943年德国占领亚速尔群岛后就被打捞起来,拖到了法国的圣泽纳尔,由法国最大的彭霍特造船厂负责维修和改装,目标是改装成一艘导弹舰)的舰长。在回国后,霍夫曼报名参加海军航空兵学校,还拿到了舰载机飞行员证书。但是却没有如愿以偿当上航空母舰舰长,而是得到了一艘“威廉二世”级导弹巡洋舰。现在已经是德国海军中公认的“导弹战专家”了。
  “诸位,现在宣布欧洲联合舰队司令部和大西洋战线司令部联合发布的命令。”参谋长梅耶尔少将拿出了一份红色油印的文件,开始念了起来。
  “战斗命令第165号。
  1、第2舰队以主力出击至圭亚那附近之大西洋海域。
  2、不论什么时候,白天或者黑夜,第2舰队必须准备立刻投入决战。
  3、第2舰队可能遭遇实力占据优势的美国海军舰队,可能遭遇为数众多的美国岸基、舰载飞机的轰炸,可能遭遇美国潜艇,可能遭遇其他各种形式的攻击。但是舰队绝不退却,必须配合友军战斗到底。
  4、授权第2舰队使用舰载反舰导弹……
  签字:冈瑟·冯·吕特晏斯,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欧洲联合舰队司令官,大西洋战线司令官。”
第1114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三)
  念完了吕特晏斯元帅的命令后,梅耶尔少将后退一步,站在了第2舰队司令官霍夫曼海军上将和贝中将身后。
  霍夫曼上将向整个作战室扫了一眼,皱起他金黄色的眉毛,开口道:“决定欧洲命运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如果我们能够在接下去的战斗中击沉6艘以上的敌方超级战列舰,那么美国就要尝到我们在1919年时尝过的耻辱了。而在舰队出港和第20、第21特遣舰队编成之前,我还想听听你们大家的意见。”
  没有人说话或者举手。
  霍夫曼上将不自禁地皱起眉头,显得更加威严,他直接将目光投向了小赫斯曼——他是整个房间中最年轻的人,也是唯一的海军航空兵军官。作为空军和海航军官,小赫斯曼的晋升速度是正常的,不过在一群至少已经步入中年的海军校官中,他的确年轻的有些过分。
  “赫斯曼少校。”霍夫曼上将第一个点了小赫斯曼的名,“问你个问题,美国人得费多大力气才能炸沉齐柏林号、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
  “啊?”小赫斯曼惊了一下,没有回答霍夫曼上将的问题,“上将,您想用三艘大型舰队航母充当诱饵?”
  如果在日本海军中,一个小小的少佐是不敢这样向海军大将提问的——当然了,如果那个少佐和小赫斯曼一样,有个天皇当干爹(教父),那也许会是个例外——不过在习惯直来直去的德国,这也没有什么。
  “还没有最后决定。”霍夫曼回答,“现在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是我们中间真正见识过大型装甲航母被击沉的唯一一人。”
  战争打到现在,德国海军丢过邮轮改装的航母,丢过护航航母,丢过两栖攻击舰,也丢过“凯塞林”级的轻型航母,但是从来没丢过齐柏林级、普鲁士级这样的大型装甲航母。所以谁也不知道大型装甲航母有多耐揍?
  而小赫斯曼恰恰有这样的经历,他亲眼目睹过3艘日本舰队航母战沉,同时还亲身经历了大凤号装甲航母的战沉,所以是很有经验的。
  “说说大凤号是怎么战沉的吧。”霍夫曼接着问。
  “上将。”小赫斯曼想了想,回答说,“大凤号的装甲甲板其实经受住了考验,当日美军舰队距离大凤号较远,因此派出的轰炸机都无法做到满弹起飞,投下的炸弹都是500磅级别的,而这种航弹是无法击沉大凤号的装甲甲板。不过还是有2枚炸弹击穿了装甲甲板以外的飞行甲板,不过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同时,还有4条TBF鱼雷轰炸机投下的航空鱼雷击中了航母,引起了火灾。
  可能是因为难以扑灭的大火暴露了大凤号的位置,吸引了附近的美国潜艇。与此同时,大凤号又因为鱼雷造成了伤害多处进水,一个锅炉舱被淹,蒸汽管道破裂等原因,造成大幅减速。无法摆脱美国潜艇的追踪,因而在7月14日傍晚遭遇多艘美国潜艇的伏击……”
  小赫斯曼说的事情,在他自己提交的报告上面都有,霍夫曼上将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也正是因为看了这些报告,他才把小赫斯曼招到自己的舰队担任第二航空参谋的——一个在日本人最好的装甲航母上,亲身经历了海空大战和航母战沉的少校,在德国军中可没几号。还有2个在赤城、加贺号航母上有同样经历的海军航空兵少校,现在也都当上了第1舰队和第3舰队的第二航空参谋。
  “如果没有美国潜艇的攻击。”霍夫曼问,“大凤号能逃脱吗?”
  “能。”小赫斯曼回答。
  “可是加贺号、赤城号并没有遇到美国潜艇。”
  “它们是不能和大凤号相比的。”小赫斯曼说,“这两艘航母我都上去过,还在赤城号上呆了很长时间。它们虽然也号称‘不沉航母’,但仅仅是在改装中铺设了一层不算太厚的装甲甲板,其内部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这两艘航母的设计非常陈旧,又是用建造了一半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改装的,内部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另外,它们都太过陈旧,舰龄都接近了20年。”
  霍夫曼思考了一回儿,又问:“那么你认为齐柏林号、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能否经受相同程度的空袭?”
  “肯定能。”小赫斯曼非常肯定地说,“因为我们的三艘航母和为其护航的舰艇有更强大的防空火力,而且我们的舰载机也更强大,无论是福克636还是Fw190T,都不是零式战斗机可以相比的。”
  “如果再考虑到美国的岸基飞机呢?”霍夫曼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上将,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看,美国的岸基飞机并没有强大的反舰能力。”小赫斯曼说,“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国人用来攻击日本舰队的岸基飞机主要是P47型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对日本的零式飞机而言太过坚固,高空性能又太好,很难击落。不过它绝对不是福克636的对手,福克636的火力、格斗和在中高空域的性能都要超过P47,只是在极高空上不如P47。”
  “上将。”第2舰队的第一航空参谋舒曼中校这时插话说,“据我们所知,美国岸基飞机的反舰能力平平。他们的中型和重型轰炸机都无法进行俯冲投弹,也没有什么真正有用的遥控制导炸弹。可用的飞机不过就是海军的SBD、TBF、F4U和F6F的岸基型号,还有陆军的P47和P51罢了。这些飞机的性能都比不上我们的福克636。”
  福克636(英国称“海怒”)是集中了英德两国在活塞式舰载战斗机领域的全部经验和技术才开发出来的“终极舰战”,性能比凑合着上舰的Fw190T可要强多了(只有在极高空,Fw190T才能打败福克636),在中低空都能压倒P51B/C,别的机型就更不用提了。
  霍夫曼上将点了点头,对梅耶尔少将说:“现在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吧。”
  ……
  “上将,您快看那里。”
  “依阿华”号战列舰上,美国第3舰队参谋长兼第31特混舰队参谋长卡拉汉中将,指着天空中的4架机身细长、发动机硕大的双发飞机对哈尔西上将说:“那是海军陆战队的F7F虎猫式。”
  “F7F……它终于服役了。”哈尔西连忙举起望远镜,仔细打量着空中组成4机编队的F7F“虎猫”式战斗机——这个型号的战斗机从1941年6月30日就开始正式立项研发了,可是研发的进度却因为F6F项目的优先地位而大大拖延,直到F6F投入量产,双发型号的F7F才得到了足够的研发资源,而那时已经是1943年第3季度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