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5

  哪怕是以谨慎著称的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也觉得尼米兹派出第56特混舰队这样的大舰队去进攻智利有点小题大做了。
  另外,尼米兹同时还将7艘老旧的战列舰(2艘怀俄明级、2艘纽约级、2艘墨西哥级和1艘佛罗里达级还有)和16艘护航航母留在夏威夷群岛,继续在夏威夷群岛虚张声势,造成美国海军主力仍然在夏威夷群岛战场的假象,以确保第56特混舰队的行动完全出乎德军预料。
  从现在各方面汇集而来的情况分析,哈尔西的虚张声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欧洲联合舰队主力目前还分散在法国的布雷斯特、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和巴西的贝伦等港口中。
  而美国第56特混舰队以及由精锐的海军陆战第1师为主力的登陆部队,现在距离智利第一大港瓦尔帕莱索港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足1000海里了。以16节的平均航速,再有几十个小时,那些妄想跟在德国战车屁股后面大捞一把的智利人,就要领教到美国炸弹和炮弹的厉害!
  然后就轮到德国人在南美洲的“总代理”阿根廷人倒霉了!
  现在就算第56特混舰队暴露了行踪也没有关系了,短短几十个小时,德国还能让他们的大舰队插上翅膀飞到太平洋来吗?就算从贝伦港开过来,也有七八千海里,没有半个月根本到不了。
  所以现在德国人能做的,无非就是往圣地亚哥(智利首都)派出几架飞机,把智利的要人都接去布宜诺斯艾利斯避难罢了。
  就在斯普鲁恩斯踌躇满志,想要在南美洲的西海岸给予德国人沉重一击的时候。
  “庞大的美国海军舰队靠近智利”的消息,已经随着电波一路传到了一万两千多公里之外的德国措森的国防军总参谋部。
第1095章
放美国人上岸
  “帝国元帅,一架智利人的He115水上飞机报告,在东南太平洋,距离智利沿海40-100海里附近发现美国舰队,发现时航向朝南,似乎准备去进攻智利。”
  拿着刚收到的电报,刚刚接任空军总司令的凯塞林空军元帅走到了赫斯曼身旁。
  在苏俄停战协定草签后,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的用兵重心已经从东线转向了大西洋,因此就免不了进行一些人事上的调整了。陆军和空军出身的凯塞林元帅显然不适合指挥大西洋战线去和美国大西洋舰队决战,因此便将大西洋战线司令官的职务移交给了吕特晏斯海军元帅,自己则回锅再任空军总司令。不过他这个空军总司令很少去自己的总司令部坐班,大部分时间都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一样,在大总参谋部内办公。两人和古德里安一样,实际上都是赫斯曼的副手。
  “进攻智利?”
  这个消息的确出乎了赫斯曼的预料,而且也出乎了大西洋战线司令部、欧洲联合舰队司令部和德国海军司令部对大西洋战局的研判——他们谁都没有在太平洋同美国作战的计划。
  赫斯曼接过电报看了看,上面只有短短的一行字,除了报告有一支美国舰队正在接近智利沿海之外就没有其他信息了。
  “就这些?”赫斯曼又把电报抄件递给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
  “恐怕智利人自己也不大搞得清状况。”凯塞林说,“他们没有多少水上飞机可以用来侦察。”
  “我们呢?”赫斯曼问,“我们在智利有多少力量?”
  “在瓦尔帕莱索港有一个隶属于潜艇司令部的第10潜艇群,拥有18艘最先进的21型潜艇。”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雷德尔海军元帅,他告诉赫斯曼说,“不过这18艘21型潜艇中的12艘目前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留在瓦尔帕莱索港的只有6艘。”
  潜艇作战一般是没有倾巢而出的,通常都是三分之一留港休整,三分之一在赶赴战场的路上,三分之一在执行破交、布雷、侦察等任务。
  而德国海军潜艇司令部所拥有的潜水艇,主要是执行破交任务的,因此以瓦尔帕莱索港为母港的那些21型潜艇也都是执行破交任务的,所以只有6艘留港。
  “只有6艘潜艇?”赫斯曼看到雷德尔说完,凯塞林也没有补充,不大死心,于是又问了一句。
  “只有这些。”凯塞林耸耸肩,“大西洋战线司令部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太平洋布署重兵……那里属于第9舰队管辖。而且新阿斯巴尼亚联邦也不希望我们在他们的土地上驻扎太多的军队。”
  欧共体海军第9舰队是个司令部舰队,司令部设在越南的金兰湾,负责太平洋方向的作战。不过由于日本方面一直对第9舰队的存在感到不甚安心,因此欧共体方面就将第9舰队的实力限制在最低水平,实际上就是一个摆摆样子的架子舰队而已。
  不过太平洋战区仍然被置于第9舰队的管辖之下,一直都没有得到重视——在德国大总参谋部看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角毕竟是日本人。
  另外,胡安·庇隆领导的新阿斯巴尼亚联邦政府是将自己的国家看成世界强国的——在高估自身实力这方面,他倒是颇得墨索里尼的真传!
  所以胡安·庇隆一直以来就不大愿意让欧洲国家的军队在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土地上驻扎。
  “靠6艘潜艇可抵挡不住美国人的舰队。”赫斯曼抱着胳膊,眉头皱起,“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美国人的智慧……”
  “还有新阿斯巴尼亚的海军和空军呢。”凯塞林元帅提醒说,“他们购买了许多我们的飞机和舰艇,还组建了他们自己的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
  组成新阿斯巴尼亚联邦的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三国,在1940年代可都是响当当的土豪国家,和后世的阿拉伯石油土豪差不多。钱是不差的,而且还有欧洲共同体急需的资源和农产品可以出口。因此可以交换到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在这方面新阿斯巴尼亚可比日本条件好多了,日本可以出口到欧洲的东西相当有限,最大宗的就是天然橡胶。因此在日欧贸易中,日本经常出现无法支付的难题,而新阿斯巴尼亚联邦则可以全款支付所有他们能买到的武器装备,而且还可以出高价。
  所以从1944年初,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三国组成新阿斯巴尼亚联盟,并且参加轴心国集团开始,大量比较先进(大部分是德军淘汰的)的武器装备就源源不断运往了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
  而利用这些装备,新阿斯巴尼亚联邦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了规模可观的陆海空三军。
  其中由原智利海军和阿根廷海军合并而来的新阿斯巴尼亚海军,居然也组建了自己的两洋舰队!
  不过新阿斯巴尼亚海军的两洋舰队的装备和作战思想都是落伍的,除了一艘实际上由德国舰员操纵的“凯塞林”级航母之外,就没有第二条航母了,潜水艇也没有几条。舰队的主力就是战列舰,除了“里瓦达维亚”号、“莫雷诺”号、“拉托雷”号等三艘原属于阿根廷、智利海军的战列舰之外,又从欧共体和罗马帝国购入了经过现代化改装的“黑森”号、“汉诺威”号、“施莱辛”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和“杜伊里奥”号等5艘老式战舰充数——其实也不完全是充数,这些老式战列舰在对岸轰击和内河作战中还是能发挥作用的。
  此外,新阿斯巴尼亚海军还装备了许多同样采购自欧洲的雷击舰和鱼雷快艇用于近海防御。在对付美国登陆舰队的时候,这些中小型舰艇恐怕比他们的战列舰更加管用一些。
  除了水面和水下舰艇,新阿斯巴尼亚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装备了包括Ju88、He115、SM.79、Bf109和福克零式在内的数百架战机。
  “那他们的太平洋舰队和空中力量能管用吗?”赫斯曼直接把问题出给了雷德尔海军元帅。
  “不行。”雷德尔摇了摇头,回答道:“完全不管用!无论新阿斯巴尼亚海军装备什么样的武器,都不可能是美国人的对手。因为他们的官兵素质不高,缺乏训练,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不仅不能和德国、法国的海军官兵相比,就是罗马海军的官兵也比他们强出不少。”
  “那么我们就没有一点办法了?”赫斯曼问。
  “也不能这么说。”凯塞林眉头深皱,“我们还有Ju288和Me264,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还有我们的机场,从那里起飞是能够得着靠近智利的美国舰队的。如果使用Hs293D导弹和‘死神’导弹,应该可以沉重打击准备进攻智利的美国舰队。”
  Hs293D和“死神”这两款电视指导的遥控导弹,无疑是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手中两个杀手锏!
  前者体积较小,可以由双发的Ju288携带2-3枚。后者体积巨大,但是破坏力和可靠性都让人满意,不过Ju288这个级别的飞机挂载不了,只能由Me264这样的4发重型轰炸机来挂。
  “用导弹打?”赫斯曼笑了笑,“这可是一直雪藏着的杀手锏啊!”
  凯塞林点点头,Hs293D导弹和“死神”导弹都使用了堪称黑科技的电视遥控制导技术!可以让Ju288和Me264在距离敌舰25-30公里开外发射导弹——这个距离虽然不可能避开敌方的舰载机,但是足以躲开舰载高射火力的攻击了。
  因此只要德国一方能够夺取战场制空权,就能用非常轻微的代价摧毁敌方的大舰队了!
  不过现在德国或欧共体一方在太平洋上没有什么战斗机,根本夺不到制空权。因此用Ju288和Me264挂载导弹出击,是要冒点风险的。
  “只有这个办法。”凯塞林说,“如果要从贝伦调动舰队的话,航程将高达6200海里,16节的航速要走16天。而贝伦的舰队一旦离开,美国人有可能会从加勒比海出击……因为美国人拥有巴拿马运河,他们可以很快速的将太平洋上的舰队调往加勒比海和大西洋!”
  现在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人手中的王牌!拥有了运河,美国人就能迅速的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调动舰队,就可以集中兵力运用于两洋战场之一,使得美国的数量优势再一次得以放大!
  “圣地亚哥不会有问题吧?”赫斯曼想了想,又问起了原来的智利首都,现在新阿斯巴尼亚联邦智利大区首府圣地亚哥的防御情况。
  “问题不大。”凯塞林说,“智利陆军实力不弱,而且圣地亚哥周围有大量的山地丘陵,而且远离海岸线,利于防御。除非登陆的美军数量达到10万以上,否则圣地亚哥不会很快陷落。”
  “那让美国人上岸吧,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打一场海上决战,我们现在可不怕美国的数量优势,怕的只是无法在大洋上和美国人决战。”赫斯曼想了想,“先从贝伦派出几艘航母去增援智利,再让一个海军陆战师登船,随时准备出发。”
第1096章
转折点又到了
  远处的瓦尔帕莱索海湾,隐约有炮声传来,经过了几十海里的传递,就已经微弱的和打雷差不多了。这是第56.1战巡大队、第56.2重巡大队和第56.8驱逐舰大队的舰只在炮击瓦尔帕莱索海湾的新阿斯巴尼亚海军的炮台——瓦尔帕莱索原本是智利海军的总司令部和舰队母港所在。现在智利海军舰队被改编成了新阿斯巴尼亚海军太平洋舰队,瓦尔帕莱索则顺理成章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母港的所在。
  不过瓦尔帕莱索港内的新阿斯巴尼亚海军太平洋舰队早就在美国海军到达前跑没影了,连里面的商船、渔船都一艘没剩下,只留了个空空荡荡的港湾给美国舰队炮击。
  而新阿斯巴尼亚海军在瓦尔帕莱索海湾的炮台,也都是非常老旧的古董了,虽然安放了几门从欧洲采购来的170mm口径的K18加农炮,但是这种级别的大炮怎么对付得了美国的“阿拉斯加”级战列巡洋舰(领队巡洋舰)?而后者拥有的305mm(12英寸)主炮完全可以毫不费力摧毁老掉牙的海岸炮台。
  在新阿斯巴尼亚海军的炮台被毁之后,就轮到第56特混舰队的登陆编队上场了。
  虽然不能和之前反攻夏威夷群岛的舰队相比,但是第56特混舰队的登陆编队仍然非常庞大,拥有成百的登陆舰艇,还有大量的扫雷舰、护航驱逐舰、近岸火力支援舰(由登陆舰改装)和各种工作船(大部分由平甲板驱逐舰改装)。在黑暗的海面上就像一座浮动的城市,缓缓逼近被一阵阵炮火照亮的瓦尔帕莱索海湾。1944年8月10凌晨3时,由特纳海军中将指挥的登陆编队,准时到达了进攻发起线。整个船队开始盘旋着重新布置阵型。训练有素而且经历了夏威夷群岛战火洗礼的美国水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熟练的进行着一项项登陆作战的准备工作。
  由小型扫雷舰开道,近岸火力支援舰和轻型护航驱逐舰掩护着大大小小的登陆舰向浅水开去。偶尔海面上会腾起水柱,传来巨响。这是新阿斯巴尼亚海军布下的水雷在爆炸!有些是被美国扫雷艇给引爆的,有些则正好碰上了靠近海滩的登陆舰艇或小型舰艇,造成了伤亡。
  不过相对于美国登陆舰队的庞大规模而言,这点损失实在微不足道!
  如果这就是新阿斯巴尼亚海军能够给美国登陆编队造成的全部损失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登陆作战是取得成功了。
  但是海面上的美国舰队还是不敢大意,因为美国海军知道德国人在瓦尔帕莱索港布署了潜艇,而且还是很难对付的新型潜艇!
  在刚刚过去的6、7两个月,美国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上被潜艇击沉的商船军舰数量,突然开始大幅上升!而击沉的德国潜艇数量则大大减少,这说明德国人投入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潜艇。
  不少护航驱逐舰小心翼翼的护卫在登陆舰艇周围,还不时向海面中发射一堆刺猬弹,打得平静的海水好像开了锅似的。
  特纳海军中将和海军陆战第1师师长亚历山大·阿切尔·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一起乘坐在“夏威夷”号战列巡洋舰上,举着望远镜在观看登陆。
  两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他们可都是打过尼豪岛血战的,仿佛在尼豪岛登陆开始的时候,一切也如现在这样平静。
  可是后来就……就打成了尸山血海了。
  而此时,有不少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的官兵们都已经装具齐全的乘坐着登陆舰、登陆艇上,屏气凝神,等着舰艇冲上海滩的那一刻,无数夺命的弹药从海滩上隐蔽的地方打过来!
  可是当登陆艇的底部真的撞上沙滩,当前置舱门放下的那一刻,瓦尔帕莱索的海滩上仍然是静悄悄的一片,想象中比雨点还要密集的炮弹、子弹都没有出现。连零零星星的火力都没有!
  “没有……没有人防守?”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似乎被这一幕给惊呆了,愣了半天才吐出一句话。
  特纳海军中将看见象征登陆成功的红色信号弹在海滩各处升起,也吐了口气:“好像真的没有人防守啊!看来我们高估智利人了,他们根本就缺乏战斗的勇气……瓦尔帕莱索很快就是我们的了,然后就是圣地亚哥!”
  ……
  “智利前线的战报已经传来了,美军在10日凌晨利用昏暗的天色掩护进行了登陆冲滩,在无人防守的瓦尔帕莱索海滩上登陆成功了。瓦尔帕莱索港也在10日上午被美军占领了……”刚刚升任大总参首席作战官的施陶芬贝格少将,正皱着眉头向在作战室内看地图的赫斯曼说着战报。
  放弃瓦尔帕莱索是大总参在几天前就做出的决定——那里无论如何都守不住!而且在大总参里做主的几个元帅、大将看来,多放点美军上岸不是什么坏事……只有让他们上了岸,从贝伦出发的第10、第11和第12特遣舰队(都属于第1舰队)才能得到决战的机会。
  不过施陶芬贝格少将还是有些担心,倒不是担心欧洲联合舰队的3个特遣舰队打不赢——这是海军的事情,他一个陆军少将不必瞎操心。
  但是胡安·庇隆屁股底下的宝座会不会认为瓦尔帕莱索和圣地亚哥的陷落动摇,就是大总参谋部作战局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