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735

  苏联想要生存下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私有制,还要想办法吸引来自美国和欧洲的投资,开发西伯利亚和中亚的资源及土地。
  而且根据斯大林的设想,苏联将要实行的改革,对欧洲共同体其实也是有利的——未来的苏联可不会,也没有力量去排除来自欧洲的资本和商品。
  当然,实行一些私有化改革也不等于要完全放弃国有大工业。但是现在迁到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国有大工业大多和军工有关,都是布尔什维克党的命根子。
  但是这些“命根子工业”生产出来的都是军工产品,根本无法满足苏联人民的需求。而苏联政府如果拿不出足够数量的轻工业品,那么就会遇到20年代初新经济政策前遇到的问题——农民不愿意向国家出售农产品,而没有农产品的话,国家也就无力维持工业和城市的运转。
  所以苏联在未来必须要进口来自欧洲的商品,同时还要向欧洲出口资源品。
  而这就需要吸收来自欧洲的投资……否则,苏联是无法长期维持存在的。
  “可是总书记同志。”伏罗希洛夫皱着眉头,显出疑惑的表情,“现在欧洲基本上被德国控制了,而我们向西的贸易通道又都被白俄控制。它们会允许我们吸收欧洲的资本,并且和欧洲进行贸易吗?”
  斯大林冷冷地一笑:“当然了!要不然我们维持不下去啊!德国人现在不希望我们完蛋,因为他们不希望俄罗斯统一起来。既然如此,他们就会让我们从欧洲汲取必要的资源和资金。至少在未来的三四十年间,这是没有问题的。”
第1088章
日本的中途岛大捷?
  1944年7月10-7月15日,一场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剧变发生在了苏联和俄罗斯的土地上。
  大日本帝国对苏联远东地区的入侵,似乎变成了剧变的发令枪。苏联和俄罗斯帝国这对刚刚还在战场上杀得你死我活的“亲兄弟”,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达成了复杂而且富有建设性的和平协定——本来以为会没完没了打下去的苏俄内战居然半途而废了,而且苏俄双方似乎还要团结起来一致对抗日本这个俄罗斯民族的敌人!
  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的剧变,就在苏俄双方握手言和的同时,一场意义可能更加深远的改革也在苏联(乌拉尔以东)的土地上拉开了序幕。
  输掉一场战争,同时又面对另外一场艰难的战争的布尔什维克党在7月15日当天宣布了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重要决定:苏联将会开始进行一场全面的经济改革!原本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路线,将会做出重大调整……
  不过苏联将进行重大改革的信息,并没有吸引世界人民太多的注意力,因为日本帝国大本营在东京时间7月15日这天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捷报,宣称7月12-15日间,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在中部太平洋的中途岛附近海域和北部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同美国-苏联联合舰队发生激战,并且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两场海战中,无敌之日本海军奋发作战,先后击沉美国航空母舰22艘,苏联航母1艘,击伤8艘,击落美苏岸基、舰载飞机合计1800余架;击沉美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8艘,击伤3艘;击沉巡洋舰、驱逐舰等中小型作战舰艇25艘,击伤15艘;击沉其他辅助舰艇、登陆舰艇26艘,击伤18艘;击毙美国、苏联海陆军官兵不计其数。
  而日本海军自身的损失则非常轻微,战列舰无一战沉;航空母舰则战沉三艘,负伤五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战沉合计十二艘,负伤八艘;潜水舰战沉五艘;另外还有228架舰载飞机没有返回。
  总之,日本海军这一回在中途岛-阿留申群岛作战中已经大获全胜,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消息传回日本,立即举国欢庆,东京街头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祝捷游行。整个日本,沉浸在一片狂热之中,所有人都相信,大日本帝国称霸太平洋和亚洲大陆的日子,现在已经到来了!
  ……
  “这是真的吗?日本人真的取得了这样的胜利?”
  柏林时间,7月17日,赫斯曼帝国元帅在措森的大总参谋部会议室内,问刚刚从日本返回的德国海军军事观察团同长奥斯卡·库梅茨海军大将。
  击沉22艘航母、8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还击落了1800架美国飞机!
  这样的战绩大的实在有些惊人了,如果是真的,那么接下去的大西洋战争可就容易多了。说不定……美国人连和欧洲联合舰队打下去的决心都没有,直接就花钱保命了。
  “帝国元帅,在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中,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是分成两部分的。”奥斯卡·库梅茨大将回答道,“在中途岛方向上,以15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组成了第一机动舰队;而在阿留申岛方向上则是联合舰队主力,拥有13艘战列舰和4艘大型航空母舰。而我本人则随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行动,目睹了阿留申群岛方向上的作战。”
  “情况怎么样?”赫斯曼问。
  “可以确定击沉了3艘甘古特级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卡尔·马克思号。”库梅茨大将说,“全都是航空母舰上的日本舰载机将它们击沉的。”
  “不包括2艘喀琅施塔得级?”
  3艘甘古特级和那艘老掉牙的卡尔·马克思级没有多大价值,远远不能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相比。
  “不能确定。”库梅茨大将回答,“日本人虽然将这2艘战列巡洋舰列入了击沉的名单,但是并没有出示击沉它们的照片。”
  “无所谓了。”赫斯曼摇了摇头,“那2艘战列巡洋舰不大可能到大西洋来的,估计就是在太平洋上打个破交战,对我们没有什么威胁。”
  他顿了顿,又扫了一眼坐在库梅茨大将身边的几个年轻海军航空兵校官。其中一个,就是赫斯曼的长子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少校。
  “说说中途岛方向的战事。”赫斯曼吩咐道。
  “鲁道夫,你先说吧。”库梅茨让赫斯曼的儿子第一个报告。
  “遵命,大将。”鲁道夫站起身,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报告帝国元帅,在中途岛方向上,日本海军采取了分散布署航母战队的方法。15艘航母分成了15个战队,每个战队都只有1艘航母和4-6艘护航舰艇。”
  “分得那么散?”赫斯曼稍微懂一点海战,“这是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打击吗?”
  “我想是的。”鲁道夫说,“不过我们没有15个海军航空兵观察员可以指派,所以只是在大凤号、赤城号、加贺号、飞鹰号和隼鹰号上各安排了1名观察员和3名助理。而我登上的是第一机动舰队的旗舰大凤号。”
  德国海军派出的观察员都是军官,助理则是士兵,负责拍照和发报。
  “大凤号?”赫斯曼问,“它还在吗?”
  “不在了。”鲁道夫说,“它被击沉了……是美国人的TBF鱼雷轰炸机发射的鱼雷打沉它的,一共中了4条航空鱼雷和1条潜艇发射的鱼雷。这艘航母虽然装备了10座双联装40mm高炮,但是没有把日本自己的25mm机关炮换成20mm机关炮,因此近防火力依旧不足。而且他们的100毫米高炮也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杀伤力也不足。所以在同时遭遇鱼雷机会俯冲轰炸机时非常危险。
  当时大凤号遭遇到三波共120多架美国飞机的围攻,飞行甲板上中了5枚500磅的炸弹,不过并没有致命的损伤。但是大凤号的抗雷性能似乎不佳,4条航空鱼雷给它造成了重创,在脱离战场的途中又被美国潜艇伏击。
  除了大凤号之外,赤城号和加贺号同样遭到了上百架美国飞机的围攻,遭受了重创,在7月13日和14日先后被放弃。”
  “这三艘航母取得了战果吗?”赫斯曼问。
  “都取得了战果。”鲁道夫回答,“至少重创了三艘美国的大型航母。日本人说是击沉了,不过从照片上看不出来。”
  “那也不错了。”赫斯曼笑了笑,“他们的零式战机已经有些落伍,航空战一定打得很不容易吧?”
  “实际上日本人没有派出零式战斗机担任攻击编队的护卫。”鲁道夫说,“日本人在这一次的战役中采取了全新的无护航攻击战术,还使用了最新的‘流星’舰载鱼雷轰炸机……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战机,不仅航速快、航程大,而且还可以同时承担俯冲轰炸和鱼雷攻击两项任务,非常不错。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从日本引进这种飞机。”
  赫斯曼听了儿子的建议,只是微微点头,不置可否。没有堪用的舰载俯冲/鱼雷轰炸机一直是德国海军航空兵的一块心病。不过赫斯曼仍然不会为德国海军航空兵去引进日本的“流星”,因为德国海军航空兵现在有“导弹”可用,不需要舰载鱼雷轰炸机了!
  “除了1艘大型航母之外,日本人在中途岛还有可以确认的战绩吗?”赫斯曼问。
  “还有2-3艘大型航母重创,因为美国的大型航母多数都是埃塞克斯级,外形仿佛,所以很难从照片上加以区分,3-4艘大型航母遭到重创是目前可以确定的。”鲁道夫回答,“另外,中小型航母被重创了6-8艘,战列舰有3-4艘遭到了重创……这些都有照片为证。”
  “哦?”赫斯曼顿时有了点兴趣,“还重创了3-4艘战列舰?这倒不错啊!也是流星鱼雷轰炸机击沉的?”
  “不是。”库梅茨说,“是被瓦胡岛的日本炮台击伤的,美国人在中途岛-阿留申群岛大海战结束后就开始用战列舰炮击瓦胡岛,似乎准备打登陆战了,结果被瓦胡岛上的日本炮台反击,有3-4艘老式的战列舰遭受了严重损伤。”
  “什么?”赫斯曼愣了愣,“美国人还在攻击瓦胡岛?难道他们在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中取胜了?”他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如果他们真的取胜了,也应该回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了,为什么还去进攻瓦胡岛?”
  坐在赫斯曼办公桌对面的库梅茨大将笑了笑说道:“也许罗马恺撒在美国取得了成功,美国人……准备掏钱了,这样他们就不必在大西洋和我们拼个你死我活了。”
第1089章
美国法西斯
  当库梅茨大将用开玩笑的语气提及墨索里尼的美国之行的时候,这位新罗马帝国的恺撒乘坐的5.1万吨级的豪华邮轮“国王”号刚刚驶入位于哈得孙河河口的纽约港。他没有身穿英挺的军服,而是换上了一身非常考究的双排钮、带有白色条纹的灰西服,脑袋光着没有戴帽子。
  当邮轮靠近码头的时候,他靠在邮轮的栏杆旁,咧嘴大笑,还不住挥手向码头上欢迎的人们致意。
  罗马帝国的领袖突然看见在码头的一角,有一群穿着似曾相识的褐色军服的人排着整齐的队列,还举着明显是模仿国家法西斯党鹰帜的旗子。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非常引人注目。
  “他们是什么人?”墨索里尼指着那些穿褐色衣服的人问身边齐亚诺侯爵。
  “他们是美利坚国家法西斯党的成员。”
  “是法西斯同志啊,怪不得看上去那么眼熟呢。”墨索里尼开心的笑了起来,“对了,美国政府没有取缔法西斯党的活动吗?”
  “曾经取缔过的。”齐亚诺侯爵说,“包括美国纳粹党、美国民族主义党、法西斯协会、黑衣社和银衣社这些组织在美国参战后一度都销声匿迹了。不过在美国和我们罗马帝国和解后,法西斯党在美国的活动就合法了。所以各种奉行法西斯路线、国家社会主义路线的政治力量就全都整合在了法西斯主义的光辉旗帜下,成立了美国国家法西斯党,党的领袖是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
  “林德伯格……就是那个开飞机的,还拿过赫斯曼授予的德国荣誉勋章的林德伯格?”
  “对,就是他。”
  墨索里尼认识这个人,他在1927年时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从纽约市飞至巴黎,其间并无着陆,一共飞行了33.5小时,因而一举成名。
  成名后的林德伯格在政治理念上亲近纳粹,主张美国优先,反对美国卷入欧洲的纷争,还批评犹太人操纵美国政治。因此被人抹黑成了“不忠分子”。不过在珍珠港事件后改变立场,还以平民顾问的协助美国陆军航空队作战——他本来是陆军航空队的军官,因为亲德而被开除!
  不过在英国本土屈服,美洲又遭到欧洲共同体入侵之后,不少美国人终于想起了林德伯格和他的美国优先委员会。所以林德伯格的声望开始上升,成为了几个试图复兴的美国法西斯组织争相追捧的对象。
  而在罗马帝国和美国签署停战协定后,美国的法西斯组织就引来了一个复苏的小高潮——纳粹党的牌子仍然不能挂,但是美国国家法西斯党却成了合法政党,现在还在张罗着要参加国会和总统选举。
  而林德伯格现在就是美国国家法西斯党的总统候选人。
  “林德伯格还参加了这一次的总统选举,是法西斯的候选人。”齐亚诺伯爵说,“他的对外主张是同欧洲和解,集中精力打击日本。”
  “那他会支持赔钱吗?”墨索里尼问。
  “这就不好说了。”齐亚诺耸耸肩说,“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美国法西斯党是选不上的。”
  “那是美国人民的损失。”墨索里尼有些惋惜地说,“如果美国法西斯或是美国纳粹可以上台,美国和欧洲的战争就真的结束了。”
  墨索里尼对美国的法西斯运动的路线是非常了解的,法西斯运动在德国偏重于种族主义,认同纳粹党的雅利安民族优越论,主要的支持者也是金发碧眼的日耳曼族裔的美国人——在墨索里尼同志看来都是一群日耳曼蛮族!
  而奉行纳粹种族主义路线的美国法西斯如果上了台,则可以看成日耳曼民族战胜了犹太金融财阀夺取了美国政权……那么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的斗争,就是日耳曼民族内部的矛盾了,无非就是谁当老大,谁当老二。
  对于两个都奉行种族主义,都相信雅利安民族优越论的政权来说,双方在分出高下后和解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将对方赶尽杀绝……
  ……
  “欢迎您,恺撒阁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