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735

  “您请直说吧!”希特勒的兴奋溢于言表。有了鲁登道夫这面大旗和每月5万马克的经费,他有把握将党员的规模在短期内扩大十倍!
  “第一、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必须通过合法选举上台。”赫斯曼说,“第二、德意志帝国总统必须由我们军方的退役将领担任,人选必须经过总参谋部认可!”
  这两个条件也是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商量后得出的,总理的位子可以给希特勒。但是魏玛的大总统可不能给希特勒,这个位子太要命了,给了希特勒那可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他了——德国的政治规则和中国不一样,职和权比较分明。即便是艾伯特这样在军队里面没有一点影响力,甚至被军队敌视的人当了总统,也照样可以行使武装部队总司令的部分职权。要是换了希特勒上去,那么赫斯曼和施莱彻尔恐怕只能跪舔了。
  “好的,没有问题!”希特勒诚恳地一笑,“我从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攫取权力,而是要拯救国家。就我个人而言,是没有任何要求的,我没有妻子和孩子,也没有私人财产,我活着就是为了德国,为了德国人民!”
  “当然,我知道这一点。”赫斯曼点点头,“但是只靠演说和煽动是达成不了目的,还需要我们军方进行努力。我们一直在努力,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我期待着在将来,军方和您的政党可以亲密、团结,共同拯救德国。”
  被后来的历史称为“咖啡馆会晤”的会谈到这里就算结束了。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同希特勒握了手,然后就从咖啡馆的后门离开了。
  希特勒深吸了口气,有些兴奋地问身边的罗森堡:“我没有做梦吧?将军亲自来见我,还要促成我和鲁登道夫上将的合作!”
  罗森堡拍了拍希特勒的肩膀,“好好干吧!将军很看好你,你和将军一定会成为我们德意志的救星!”
  ……
  “什么?你们要我去和一个下士合作?”
  鲁登道夫的老家波森现在已经被割让给波兰,所以他搬到了巴伐利亚的图青居住。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在见过希特勒后,立即就赶去那里见他了。
  “是的,在目前情况下,一个工人党最好由一位下士而不是上将来领导。”
  赫斯曼在替希特勒说话。他知道这个下士的本事——他的本事太大了而不是太小了!所以赫斯曼现在只能在和希特勒合作或是早早消灭他之间做出选择。
  消灭他很容易,现在有一个米乌塔特种兵中队常驻在柏林郊外的措森兵营,由斯托克豪森上尉指挥。只要赫斯曼的一个电话,斯托克豪森就会派出杀手。但是现在杀掉希特勒,还有别人能去团结德国的中下层吗?
  而且,希特勒在历史上干得并不差,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德国从趴在地上起不来的弱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赫斯曼虽然知道希特勒是用什么政策取得成功的,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至于希特勒在后来的战争中犯得战略性错误,很大的原因是德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打仗,那么兵行险招就难免了。
  而赫斯曼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让德国在状态非常良好的情况下投入战争。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赫斯曼还是觉得要给希特勒头上加个金箍。免得他发现有一手好牌后就急不可耐,把发动战争的时间再往前提。
  而这个金箍就是鲁登道夫上将。对德国的军国主义者而言,他是战神——他说不能打,希特勒也不敢说一定赢。
  当然,实在不行,赫斯曼还有最后的杀招!这个时代的纳粹是不可能拥有盖世太保这个特务组织的,因为德国已经有了一个史塔西!
  赫斯曼郑重地说:“1918年的教训告诉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中下层的意志。而且现在德国的中下层正变得越来越庞大……穷人每天都在增加!我们要团结他们,这样才能有一个稳定而强大的政权。我们希望您和兴登堡元帅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但是只有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团结中下层人民的,以国家社会主义为号召的工人党!只有这位下士,能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党!
  上将阁下,您只要见到希特勒下士本人,就会相信我所说的一切了。”
  鲁登道夫看看赫斯曼,又看看施莱彻尔,最后才点点头:“好,让他来图青和我见面吧。”
第131章
货币战争(一)
  “2690亿金马克!上帝啊,他们怎么可以要那么多?那相当于多少黄金?六万吨还是七万吨……”
  现在是1921年1月28日,柏林的总统府里面乱成了一团。总统艾伯特气急败坏地绕着屋子走来走去,总理康斯坦丁·费伦巴赫(天主教中央党)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国防部长奥托·格斯勒站在窗口呆若木鸡,交通部长威廉·格勒纳上将急促地喘着粗气。
  从1920年下半年至今,魏玛共和国的经济稍稍有了些起色。受惠于苏俄和波罗的的订单,德国的工业生产开始恢复。政府的收入也在增加,1920年的最后几月,收入已经能覆盖支出的近70%,而且马克的币值也保持了稳定。眼看着德国经济有可能在1921年复苏,协约国赔款委员会却给了魏玛共和国当头一棒!不,不是一棒,而是在魏玛共和国身上捆了个定时炸弹!
  英国和法国,用2690亿金马克的天文数字般的赔款——在金本位时代,这是还不清的——宣布了魏玛共和国的死刑!
  魏玛共和国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出路了,以黄金和国家信用为担保的马克最终难逃成为废纸的命运。即便不变成废纸,德国的货币主权也丧失了,从现在起只能依附于英美的借款——依靠外国借款作为发行纸币的担保,并且让德国帝国银行(央行)接受事实上的国际共管(帝国银行总理事会的一半成员是外国人)。所谓的“道威斯计划”的本质就在于此,它不可能拯救魏玛共和国,只能延缓它的覆灭。
  可以这么说,当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宣布这个赔款数字的时候,德国坦克在欧洲大陆上横冲直撞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了。
  不过在1921年1月28日,还没有几个人能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在艾伯特总统办公室里面的这些人也不例外。他们现在只是看清了这样一个现实:魏玛共和国的灭亡已经定局了,谁也不可能挽救这个给德国带来民主的政权了……
  “康斯坦丁,我们怎么办?”艾伯特总统用近乎绝望的眼神看着自己政治上的对手,担任总理的天主教中央党主席康斯坦丁·费伦巴赫。
  “总统先生,我们拿不出来!”康斯坦丁·费伦巴赫同样感到绝望。现在的财政收入只能覆盖支出的70%,也就是说有30%的支出是依靠印钞票维持的。这样的财政情况,别说2690亿金马克,就是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也拿不出来。
  “拿不出来他们就要占领莱茵河西岸了!”艾伯特又看着国防部长格斯勒和交通部长格勒纳。这其实是在问他们二位,德国还有多少抵抗的力量。
  两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同时摇了摇头。格斯勒道:“现在陆军只有20万人,而且没有多少重武器,也没有飞机,根本不可能抵抗。”
  格勒纳说:“波罗的共和国还有4.5万人的防卫军,不过他们可以迅速扩军到15万人。在签署《凡尔赛条约》前,我们还将1500门各式大炮、1万挺机关枪和50万顶钢盔,还有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藏在了米乌塔。另外,波罗的防卫军现在还建立了空军,拥有200架性能非常优越的飞机。里加附近还有FK-BF飞机制造联合体和容克-福克飞机公司(这是在1920年底成立的,专业生产大型运输机)的工厂。如果我们需要,他们每个月都可以交付100架左右的……”
  “好了,我知道了!”艾伯特总统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把那么多的武器藏在波罗的共和国明显违反了《贡比涅协定》和之后的《凡尔赛条约》。而且更糟糕的是,他身为总统,之前居然对此一无所知!
  “看来我们还能抗拒一下的!”艾伯特说,“拒绝吧!然后再进行谈判,争取把赔款减少到500亿金马克,再延期四年支付,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支撑下去。”
  ……
  “如果不计算我们存在瑞士的黄金,整个德国的金融系统包括帝国银行的储备在内,所有的黄金、白银和外汇合计只相当于大约23亿金马克……”
  在夏洛腾堡区,经济促进公司的总部里面。这个时候也在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工业促进委员会的几名委员,包括赫斯曼、施莱彻尔、尔·豪斯霍费尔、施莱彻尔上校、沙赫特博士之外,就是总参谋长塞克特,还有已经和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建立合作关系的鲁登道夫上将,还有就是兴登堡元帅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上校,另外还有两位国会议员,人民党的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和中央党的冯·巴本上校。
  国民银行的总经理沙赫特博士首先把整个德国的金融家底告诉了大家。在先后交出了价值200亿金马克的金币、外汇、贵金属和实物(主要是实物)之后,德国真的已经没有多少家底了。
  “我们存在瑞士的黄金也花了不少。”沙赫特又说,“其中四分之一(价值6亿金马克)借给了波罗的共和国作为波罗的马克的发行准备。另外还动用了相同数量的黄金设立了‘海外投资专用基金’用来支持德国的大工业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能力或购并原奥匈帝国的重工业和矿业公司……不过就算那些瑞士的黄金没有被动用,我们也不可能支付2690亿金马克的赔偿。我想,他们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并不是真的要我们赔钱。”
  “不是真的要赔?”鲁登道夫气呼呼地问,“那他们是什么意思?”
  赫斯曼说:“他们是在打一场货币战争,目的是摧毁德国的货币和金融主权!”
  鲁登道夫看了看沙赫特博士,博士点点头:“是的,中校说得没错。如果他们真的要我们赔偿,完全可以要求我们去修复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城镇、工厂和铁路……如果我们可以保留所有的黄金和外汇作为马克的基础,就能依靠发行债券和印钞票筹集资金,让德国的公司和工人去修复那些东西。这和直接拿走黄金是不一样的!”
  如果要德国人去修复损坏的东西,那么德国政府支付给企业和工人的是可以刷出来的纸马克。而且企业会因此产生利润、上缴赋税,工人会拿到工钱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发展。马克当然也会因此而贬值,但是贬值的幅度是可控的,因为政府和帝国银行手中有大量的黄金和外汇存底。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出手托市。但是一旦德国失去了绝大部分的黄金、外汇,又没有一个可以强力管制德国经济的政府——比如纳粹德国和苏俄那样的政府——那么在通行可兑付纸币(就是纸币和黄金挂钩,随时可以兑换)的时代,德国的信用货币体系将无法维持,而货币体系的崩溃对德国经济的打击将是相当致命的!
  沙赫特最后用极其低沉的语气说:“所以,他们不是要我们赔款,而是在发动一场旨在摧毁德国经济的货币战争!”
第132章
货币战争(二)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鲁登道夫目光炯炯地看着总参谋长塞克特。“德国正在面临灾难,难道还要让卖国的罪犯呆在台上吗?”
  他的意思是发动政变推翻艾伯特总统!可是塞克特上将却沉默不语。
  “上将阁下,现在不是时候!”赫斯曼看到场面有点尴尬,连忙接过话题,“灾难毕竟还没有发生,人民还没有坠入地狱,而且……现在我们的人和社会民主党一起呆在台上!这个责任不是艾伯特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的。”
  现在德国的政治格局非常古怪,社会民主党是“半在野”,德意志帝国的总统是社会民主党的艾伯特,但是内阁却是天主教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民族党等非社会主义党派联合组成。
  也就是说,社民党拥有总统,又是议会第一大党,但是内阁却不在社会民主党手中。而且魏玛共和国的总统也不是礼节性的花瓶,而是个权力超过皇帝的超级总统。根据宪法,艾伯特总统甚至可以实行紧急状态统治,将自己变成一个独裁者!
  “目前的情况,是所有主要的党派被捆绑在了一起,所有人都要对这场灾难负责。”赫斯曼说。“这让我联想到了克伦斯基攻势前的俄国!”
  “布尔什维克是在野的!”鲁登道夫插了句话。其实和他合作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同样是在野党。
  “是的,我们不应该和社会民主党一起去背黑锅!”赫斯曼顿了下,目光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了身材肥胖,留着小胡子的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身上。“我建议现有的内阁解散。”
  “内阁解散?”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沉吟了一下,“难道要让社民党去承担所有的责任?”
  他明白赫斯曼的意思,从民主政治的角度出发,现在谁在台上谁倒霉!协约国勒索的赔款根本拿不出,但是德国政府又不敢抗拒到底,最后必然是马克准备金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数,然后德国货币变成废纸。
  在这种局面下,在野的党派可以用高调吸引选民发展壮大,而在朝的政党却只能背着黑锅,最后被黑锅压死为止。
  “责任总要有人来担。”赫斯曼点点头,“如果我们让艾伯特的社民党全面负责,那么最晚到1923年,德国就能重新走上正轨了。”
  在他的记忆中,到了1923年德国超级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时候,买个面包要几亿马克!最后德国发行地租马克稳定货币的时候,是一万亿旧马克换一个地租马克!
  在这种让所有德国人都深受其害的通货膨胀后,魏玛共和国居然没有马上崩溃,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了。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原因,多半就是“大家一起背黑锅”的魏玛政治模式了。
  “但是总统的职权很大。”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注视着赫斯曼好一会儿,他知道赫斯曼在俄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然后他又朝塞克特上将看了一眼说:“总统可以使用紧急状态授权,在社民党的支持下,建立近乎独裁的统治。”
  “这取决于法国的支持。”赫斯曼耸耸肩膀,他当然知道施特雷泽曼这样的人物根本不会担心没有枪杆子的社会民主党搞独裁,这位历史上得过炸药奖的大政治家一定是在担心军队在社会民主党倒台后这么干。
  赫斯曼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现在的选择权在法国手中,如果他们不夺走我们的货币主权,完全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根本不需要紧急状态就能巩固权力。
  反之,如果马克崩溃。那么德国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种情况无论是谁成为新的总统,都必须着手解决危机。只有首先挽救德国的经济,然后才会有建立独裁的民意基础。施特雷泽曼先生,我想您不会认为在德国这样的国家,在内部经济崩溃,外部的协约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单靠少数人的枪杆子就能压制民意,建立起独裁统治吧?”
  赫斯曼的分析让施特雷泽曼放心了,他其实并不反对兴登堡或鲁登道夫来当独裁者,对于共和民主他也不是很赞成。但是他很担心军方在把他们的大佬推上总统宝座后就为所欲为。现在的德国可不是1914年的德国,实在没有力量去和英法对抗了。
  “谁当总统?”施特雷泽曼问。
  “我们希望由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上将分别担任总统和副总统。”塞克特上将回答。
  “副总统?”施特雷泽曼想了想,点点头,“的确该有个副总统。”
  设立副总统是赫斯曼的提议,因为魏玛共和国的总统位高权重,万一在大位上去世了,总统大权由谁来代行就是个问题了。根据《魏玛宪法》,代理总统职权的将是内阁总理,在1934年(兴登堡去世的那一年)这个位子属于希特勒。
  “那么内阁呢?”施特雷泽曼又问。“还是责任制吗?”
  “当然。”塞克特说,“宪法不会修改,现役军人也不会干政,一切都和现在没有区别,只是更换一个总统。”
  “好吧。”施特雷泽曼沉默了一下,“人民党可以考虑退出内阁。”他看了沙赫特博士一眼,沙赫特是民主党的领袖之一。
  “民主党和人民党同进退。”沙赫特也立即表态。可是代表联合政府中最大政党天主教中央党的巴本上校却一言不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