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735

  而15-20年时间对日本而言实在太过漫长了,所以日本军方的不少人就马上想到了向德国求助。
  可是德国又怎么愿意和日本分享自己的杀手锏呢?
  “至少应该试试看。”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也对东条说,“如果德国人拒绝我们的请求,那么日本也应该在日后的合作中有所保留。”
  “有所保留的意思是……单独同美国媾和吗?”东条英机问。
  山本五十六接过了东条的问题:“首相阁下,如果德国不愿意提供海森堡装置,那么他们和美国的战争进行得越久,对我帝国就越有利……我帝国正好可以趁机夺取苏联远东,并且自行开发核裂变武器。”
  看来日本陆海军这次真的就开发原子弹和对美和平问题达成了一致。
  “可是日本自行开发核裂变武器至少需要15年啊!”东条英机苦苦皱起眉头,“美国和德国之间的战争,无论如何都不会持续15年吧?”
  “能够持续5年就足够了。”山本五十六说,“虽然5年不足以让帝国制造出核裂变炸弹,但是美德苦战那么久,德国也一定元气大伤,没有十年修养,是不可能继续扩张的。我帝国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全力以赴造出核裂变炸弹,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和德国抗衡。所以……”
  山本的话音未落,就被一个突然闯进来的陆军省的军官给打断了,那人是奔跑进来的,军靴咚咚咚的敲打在地板上,人还没有站稳就大喊着报告。
  “……防卫总军司令部报告,福冈县、高知县、爱知县、静冈县和宫城县沿海地区遭到敌军火箭炮袭击!敌军使用白磷燃烧弹和芥子气毒气弹,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严重的火灾!”
  会议室内突然一片死寂,所有的大人物们都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陆海军将领跳了起来,椅子给碰得乒乓乱响。
  “美国航母!一定是美国航母到了日本沿海,你们海军居然没有发现,真是太无能了!”
  一个陆军的少将也不道是不是因为本土遭到攻击急了眼,一张口竟然就指责起海军了。虽然日本陆海军不和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在大本营会议上双方大部分时间还是一团和气的。
  “这不是海军的错!”海军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也是火爆的脾气,根本不买陆军的账,一瞪眼睛就气呼呼地说,“海军的侦察机数量不足,而且要顾及的战场太多,这是……”
  说到这里,伊藤整一突然发觉不对了,没有再往下说,而是横了那个报信的陆军中佐一眼:“福冈县也遭到火箭弹袭击了?”
  “是的。”
  “确定吗?”伊藤整一又问了一句。
  “确定!”
  “巴嘎!”伊藤整一骂了一句,“不是美国人的飞机干的!美国人的飞机不可能飞到位于对马海峡沿岸的福冈县附近而不被察觉,而且美国人的舰载机不可能有这样的航程。”
  “不是美国飞机干的,难道还是美国人的舰艇在发射火箭弹?”陆军总长杉山元眼神有点发愣地看着伊藤整一追问。
  “也不可能是舰艇……”伊藤的眼珠子转了转,“也许……也许是美国潜水舰!”
  “潜水舰?”东条英机愣了又愣,“潜水舰还能发射火箭弹?”
  “首相。”石原莞尔插话道,“既然我们能想到把飞机装上潜水舰,那么美国人想到把火箭炮安装上去也没什么奇怪。不过……”石原扫了眼会议室里几个穿白军装的海军将领,“不过美国人的办法好像比咱们的办法好啊!”
  山本五十六听了石原的话,脸上稍稍有些发热。他现在也有同样的看法,水下排水量6560吨的伊400型潜艇造价实在不菲,但是作用也不过就是偷袭而已。像美国人这样在普通的远洋潜艇上装上火箭炮一样可以起到偷袭的效果,花费可便宜多了。
  而伊藤整一的脸色却又难看了几分,他锁紧了眉头说道:“美国人一定还会发动更多的袭击,日本毕竟是个岛国,海岸线太长,沿海城镇也太多,而海军的驱逐舰又太少,反潜侦察机也不够……”
  日本本土的海岸线就有大约3万公里,现在还要加上朝鲜、南库页岛、台湾岛和关东州租界地,总长恐怕4万公里都有。靠日本的那点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怎么可能防得过来?
  而且日本的驱逐舰还得打仗还得护航,怎么可能都用来防护本土的海岸线?
  就在会议室里面的海军头头们都觉得事情扎手的时候,石原莞尔突然又插了句话,顿时就把所有人给吓傻了。
  石原说:“美国人会不会用潜水舰上的火箭炮投放细菌武器啊?”
  肯定会啊!所有的人马上就在心里得出了完全一样的答案。
  美国人现在连芥子气都用了,用细菌武器还有什么好顾虑的?而且美国人肯定也有细菌武器,就算他们以前没有,现在找点日本投下的细菌繁殖一下也就有了。
  说不定,美国人已经对瓦胡岛和日本本土使用细菌武器了,只是细菌武器有一个潜伏期,中招的人发病没有那么快!而这个细菌武器对瓦胡岛上的皇军或许威胁不大,毕竟驻扎夏威夷的部队都考虑过遭到细菌武器报复的问题,因此储备了大量的炭疽疫苗和鼠疫疫苗。
  可是日本本土却没有储备足够多的疫苗可以给全体民众接种,一旦美国人不顾国际公理使用了细菌武器,后果恐怕相当严重啊!
第1064章
从夏威夷到东京
  “烧得很厉害啊,到处都是火……”
  “这是凝固汽油弹的效果,美国人出动了100多架B-29,投下了至少几百吨凝固汽油弹,把巨港的炼油厂、港口和一部分市区都烧毁了,还烧掉了一个年产几十万吨轻质原油的采油区。你看这张,这是轰炸后的巨港,损失惨重啊!”
  就在日本人被美国人出乎意料而且极其决绝的反击打得有些发懵的时候,赫斯曼正和希特勒一起在总理府的办公室里面看照片——就是那艘碰巧见证了巨港大轰炸的“瓦尔斯堡山”号货轮的船长让人拍下来的照片,还都是彩色的,非常清晰。
  “日本人不是有许多性能不错的战斗机吗?还有我们提供的雷达,怎么就挡不住美国人的轰炸机?”
  巨港轰炸后的惨状显然出乎了希特勒的预料,毕竟德国在之前已经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而且还转让了技术。
  在德国空军的专家们看来,德国提供给日本的技术,已经够他们应付一下美国的重型轰炸机了,可是现在巨港却被炸成了这副模样。
  “当然挡不住了。”赫斯曼摇摇头,“我们在圭亚那的基地不也经常挨炸吗?在远程轰炸机和截击机的斗争中,远程轰炸机掌握着战略主动,截击机目前只能进行被动的防御……这就像步兵在漫长的防线上对抗敌人机械化部队一样。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是可以集中运用于一点进行突破的,而步兵却必须分散布防。因此哪怕步兵拥有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炮,也很难挡住敌人的机械化部队。”
  “所以截击机必须分散部署,而远程轰炸机可以集中突破?看来美国的远程轰炸机部队对我们也是个很大的威胁吧?”希特勒的眉头还是皱着,他知道德国在远程轰炸机这块相对于美国是出于劣势的。
  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德国的石油供应都非常紧张,而且还同时面临大西洋海上和东欧陆上两大战场的压力。因此没有余力去发展远程轰炸机部队,所以德国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比不上美国的。
  现在美国拥有的已经服役的远程重型轰炸机机型就有B-17、B-24和B-29三个系列,目前正在加紧开发的还有作战半径高达6000公里的B-36型洲际战略轰炸机。
  而德国目前拥有的远程重型轰炸机机型只有Me264,也没有比Me264更加远程的轰炸机开发计划(德国下一代轰炸机是喷气式的,所以没有那么远的续航能力)。而且Me264的发展思路也和B-29不一样,并不强调依靠自身的坚固防御和强大火力突防,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高空+高速之上,因此飞机的装甲和火力都不强,很容易被美国人的截击机击落。
  而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之所以采购自卫火力和防御都不够强大的Me264,也和德国面临的资源不足和两线战场的实际需求有关。
  资源不足决定了德国不可能建立起和美国一样庞大的轰炸机部队,而两线战场的需求又决定了德国需要能够同时负担大西洋反舰/巡逻/反潜任务和东线战略轰炸任务的远程轰炸机。
  Me264正好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对于苏联目前的防空体系而言,Me264的高空高速基本是无敌了,根本不需要造得非常坚固和拥有强大的火力。
  而执行大西洋上巡逻或是挂载导弹(遥控滑翔炸弹)出击的任务,也不需要多么坚固的机体和强大的火力。因为它们在大西洋上遇到的大多是美国的舰载机,舰载机的高空性能再好也不能同P47这种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岸基飞机相比。
  不过在即将开始的向美国本土逼近的作战中,Me264这种“皮薄馅大”的飞机却是不大适用的,而且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的Me264数量也不够多,常用数量仅仅只有300多架。
  赫斯曼又将一份日本大使馆送来的战情通报摆到了希特勒面前,笑了笑说:“日本人声称击落了22架B-29,还击伤了17架……这两个数据肯定是有水分的,不过打个对折应该是有的。也就是说,美国人蒙受了大约10%的折损率。他们的胜利,实际上还是付出一定代价的。”
  二战时期的技术水平有限,想要100%击落来犯的敌方轰炸机是不可能的。所以双方打的其实还是消耗战,一般而言,如果防御一方只能击落5%或者更少的来犯敌机,那么防御就算失败了。如果防御一方打下了25%甚至更多的敌机,那么进攻一方通常是无法承受的。
  而现在,根据日本方面的通报,德国总参谋部分析认为在巨港空袭中,美国轰炸机的折损率在10%左右。这正好是一个攻守平衡的态势,消耗战还可以继续打下去。
  而在巨港大空袭后的两天内,美国人的B-29又接连轰炸了加里曼丹岛上的桑加桑加油田、塔兰卡油田、米里油田和巴厘巴板炼油厂。
  在空袭过程中,B-29也都遭到了日本战斗机的攻击,虽然德国方面并没有得到损失报告,但是还是可以估计出双方都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这样的情况对我们而言是有利的。”赫斯曼对希特勒说,“只有美国人能够以可以承受的损失在南洋群岛进行大轰炸,日本才会不断消耗美国的航空兵力。如果日本一开始就打下了太多的美国飞机,美国人很可能取消轰炸计划。这样的话,所有的B-29就都会被部署到加勒比海。”
  “可是日本的油田都被炸毁了也没关系?”希特勒皱着眉头追问。
  “不会都被炸毁的。”赫斯曼说,“至少现在不会……炼油厂容易炸,油田可不容易摧毁,美国人不炸上几个月到一年是不会有很好效果的。而且日本-南洋航线从43年下半年开始就非常困难,现在能够从南洋运回国内的石油也不是很多,哪怕南洋的油田被摧毁了50%,日本也没有能力把剩下的50%运回去。”
  “这种情况能改善吗?”希特勒有些担心地问。
  “这不可能。”赫斯曼摇摇头,苦苦一笑,“哪怕日本人的护航驱逐舰开始服役,情况也不会有多少好转,只能确保不再恶化……因为现在我们每个月丢在大西洋上的船只都超过了8万吨,这还是在联合护航司令部投入了200多艘各级驱逐舰和18艘护航航母以及数百架岸基反潜巡逻轰炸机的情况下。
  而且美国大西洋舰队最近也没有出动大型水面舰艇破交。在和潜艇、水雷的斗争中,水面上的舰船同样是比较被动的一方。如果破交方还出动了大量的水面舰艇和远程巡逻机,那么护航一方需要投入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了,我们的潜艇现在也给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上的美国运输船只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每个月的击沉总吨位也超过了10万吨。”
  护航的投入肯定比破交要大,要不然历史上海军实力处于劣势的德国就不会选择用破交战术来打击对手了。现在换成美国来破交,德国来护航也是一样的。
  根本不存在可以让护航投入和破交投入倒转的什么黑科技,哪怕被日本人当成宝贝的安装了磁探仪的东海反潜巡逻机也没啥大用。
  磁探仪只能在超低空起作用,大约就是海平面上50-100米左右,而且只能用来搜索水下的潜艇。如果敌方潜艇处于浮航状态(实际上潜艇大部分时间是在浮航),50-100米高度看都看见了,还用什么磁探仪啊?
  另外,美国的远洋潜艇上都有高炮(德国的潜艇也有)和高射机枪,如果反潜巡逻机不够坚固,飞得又太低很容易被潜艇给击落。
  希特勒听了赫斯曼的解释后,沉沉叹了口气:“也就是说,日本目前的最佳选择还是同美国议和,然后去进攻苏联远东,给我们惹出一场大麻烦?”
  “当然不是。”赫斯曼回答说,“日本还是可以和美国一战的。他们仍然拥有强大的水面舰队,足够重创正在围攻夏威夷群岛的太平洋舰队。而日本重创太平洋舰队,也是我们可以在大西洋-加勒比战场上击败美国,迫使美国交出金融霸权的先决条件。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我们就很难打败美国,而这样的前景对日本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
  “危险吗?”希特勒看着赫斯曼问,他不觉得日本和美国讲和有什么危险,虽然这会给德国惹出大麻烦,但是德国也不可能对日本动武。
  因为无法夺取金融霸权的德国,在未来必须花费更大的力量去整合欧洲共同体,根本无力顾及太平洋。
  “是的,非常危险。”赫斯曼说,“因为从夏威夷到东京只有6000公里!在1944年这是一个遥远的距离,但是到了1948年或是1949年,如果美国没有被打败,那么它一定会造出6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的远程轰炸机!而且……美国还会拥有原子弹!到时候日本首都东京,将会在美国的核武器打击范围之内。考虑到美国人的潜艇这两天正用芥子气到处骚扰日本的沿海地区,一旦美国拥有了核裂变武器,恐怕肯定会用在日本人头上。”
  希特勒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他顿了顿,然后对赫斯曼说,“大岛浩在今天早上会见了里宾特洛甫,提出了想要我们援助海森堡装置技术的要求……我想如果我们拒绝这一要求,日本就会同美国单独媾和了。”
  赫斯曼明白了希特勒的想法,这位德国总理一定希望能在欧洲领袖会议(会议一再延期,最后决定在6月15日召开)召开前同日本就战和问题达成一致。
  只有和日本先达成一致,德国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美政策。如果日本执意同美国单独媾和,那么单靠欧洲共同体的海上力量,是不大可能击败美国庞大的海上力量并且夺取加勒比海岛屿的。那样的话,欧洲共同体就只能另外想办法去和美国争夺金融霸权了。
  想到这里,赫斯曼笑着点了点头:“总理,这件事情交给我去处理吧,一定会圆满解决的。”
第1065章
致命的比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