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6/735

  “可,可这事儿根本不可能!”齐亚诺还是摇头,“帝国元帅,你们如果反对罗马退出战争就直说,根本不必开出这种不切实际的条件。”
  “我们不反对罗马退出。”赫斯曼微笑着回答,“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罗马帝国已经履行了它对德意志盟友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同意你们退出。而你们将三艘超级战列舰租借给我们,则有利于我们继续和美国作战……只有打败美国,才能最后恢复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这对罗马帝国,应该也是有利的。”
  “但这是不可能的,亚历山大公爵级战列舰是战略级武器,不可能出让!”
  “不。”赫斯曼摇摇头,“不再是了!从6月2日开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这样的武器,不再具有战略价值了。”
  “什么?”齐亚诺侯爵怔了一下,仿佛想到了什么,“哦,上帝啊,你们……”
  “我们成功了!”赫斯曼非常肯定地说,“6月1日将在阿尔及利亚的大沙漠中进行试验,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吧……这是欧洲再一次成为世界中心的时刻,罗马帝国将会在这场战争和战后的世界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在这场战争中,你们一直都坚定地站在德国一边!哪怕你们和美国讲和,也是有利于我们在未来以最小的代价结束战争赢得胜利的。实际上,我们需要一个同美国保持和平的罗马。”
  这是赫斯曼的真心话,罗马帝国退出对德国是很有好处,至少可以省掉一年400多万吨的供油义务,而且罗马帝国的船队还可以承担一部分海运工作,安全的将物资从南美洲和非洲运回欧洲。
第1055章
根本性的改变
  “帝国元帅。”
  “大使先生,横井少将。”
  在齐亚诺侯爵夫妇,尤苏波夫亲王夫妇,亚历山大元帅相继到达措森的海因斯贝格庄园后,日本大使大岛浩和海军武官横井忠雄也一同到来了。
  双方在一间拱形圆顶的非常气派的大厅里面互相问候并且行了军礼。赫斯曼行的是德意志抬手礼,两个日本人行了军礼。
  见面之后,赫斯曼就带着日本客人穿过一些房间和走廊,推开了一扇木质的浅黑色房门,走进了一间装潢得非常考究的会客室。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仆给他们端上了咖啡,然后就退出了房间还顺手关上了房门。偌大的会客厅内只剩下赫斯曼、两个日本人,还有赫斯曼的私人秘书娜塔莉四个人。
  娜塔莉将两份文件摆在了两个日本人面前的一张小茶几上。文件并不是正式的,而是赫斯曼口述,娜塔莉手写的一份《德国对美日议和问题的意见》的文件。
  《文件》中提出:日本可以在战争结束后拥有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暹罗、法属安南,以及中部和西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
  马来亚(含新加坡)地位未定,但可以由日本占领,由英国和日本通过友好谈判解决争议。
  而作为德国支持日本获取上述权益的条件,日本海军必须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海域和美国海军舰队展开一场决战,并且将之重创。
  两个日本鬼子都懂德语,很快就看完了文件,然后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海军武官横井忠雄说:“帝国元帅阁下,这份《文件》中并未提及南太平洋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苏联远东地区的归属。”
  赫斯曼点了点头,笑道:“因为南太平洋诸岛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归属同日方无关。”
  “无关?”大岛浩的语气听上去有些不快。虽然日本并没有想要占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太平洋诸岛也是可以讨论的——如果日本放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立”的立场,再控制南太平洋诸岛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日本对于上述地区权益的让步,应该获得足够的补偿。比如德国对日本占有远东、马来亚(含新加坡)的支持,还有提供技术、资源和武器装备等援助。
  现在赫斯曼直接将这些地盘列为和日本“无关”,就是封死了在其他方面进行利益交换的可能!
  不过大岛浩也没有因此同赫斯曼翻脸,因为外交谈判本来就是互相开出盘口,然后再砍价的。如果德国全盘接受了日本方面的要求,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这时大岛浩也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里面,取出了一份手写的文件,双手递给了娜塔莉。
  这是根据东京的指示开出的外交盘口,算是非正式的试探。
  日方的要求主要是: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缅甸、暹罗、法属安南、马来亚(含新加坡),以及中部、南部和西部太平洋诸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在对美停战后进入苏联远东地区,德国应该予以支持;德国给予日本必要的资源、技术、装备支持,以确保日本可以在对美和谈期间维持战争;日本应当获取美国所支付战争赔偿的30%;澳大利亚、新西兰战后实行中立化。
  毫无疑问,日本人也在狮子大开口。
  赫斯曼看完了用德语书写的文件,然后将之交给了娜塔莉保存。接着他对日本人说:“6月1日在阿尔及利亚有一次秘密武器试验,现在邀请二位前去观摩。”
  “秘密武器?”大岛浩显然对赫斯曼提出的事情却乏准备,愣了一愣后问,“是什么武器?”
  “是可以改变今后世界大格局的武器!”赫斯曼回答说,“等你们亲眼所见后,就会知道世界从此刻起已经完全改变,欧洲在德国领导下的复兴趋势也不可阻挡!”
  “到底是什么武器?”日本海军武官横井忠雄有些焦虑地追问。
  “是核裂变武器!”赫斯曼淡淡地说,“相信二位听到过一些风声,德意志帝国现在已经拥有了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
  两个日本将军闻言顿时脸色大变,他们虽然不知道德国研发核裂变炸弹的具体情况,但却知道有这回事儿。因为核裂变的秘密早就已经公开,日本方面也评估过制造核裂变武器的可能性——评估的结果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国力,可以在战争期间造出核裂变炸弹!
  但是现在德国却取得了突破!如果这个突破是真的,核裂变炸弹也如某些科学家说的那么威力无穷,那么全世界的格局真的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
  “哈罗德,费利克斯,我想你们都已经知道核裂变炸弹是什么东西了。”
  还是在同一间会客厅内,赫斯曼交谈的对象已经变成了亚历山大元帅和尤苏波夫亲王。
  “核裂变炸弹?”尤苏波夫亲王露出了惊讶的神采,“路德维希,难道你们已经有了这种武器?”
  “是的。”赫斯曼说,“6月1日将进行试爆,成功的可能性有90%。邀请你和亚历山大元帅来这里,就是为了观摩6月1日的试爆。”
  负责U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海森堡博士在3月份的时候就向赫斯曼做出了保证:试爆成功的可能性在90%以上……这是经过了反复论证和试验得出的结论。
  赫斯曼接着说:“试爆的威力估计在1万-2万吨炸药当量之间。”
  这并不是海森堡给出的结论,而是赫斯曼根据后世的知识得出的判断。
  “1枚炸弹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尤苏波夫亲王大吃一惊。
  “它有多重?”亚历山大元帅问了个更加专业的问题。
  “4.5吨。”赫斯曼说,“可以用Me264轰炸机运载!”
  可以装上Me264就说明德国人的原子弹——海森堡装置是具有实战价值的,这玩意如果重40吨那可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你们……”亚历山大元帅的脸色有些发白,“你们打算用它摧毁美国的大城市?”
  赫斯曼摇摇头,说:“不需要这样的,我们不是杀人狂……我们不想夺取无数美国人的生命。我们的目的其实和你们在战前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
  “我们想要的?”亚历山大元帅看着赫斯曼。
  “金融霸权!”赫斯曼掀开了自己的底牌,他笑着对亚历山大元帅说,“你们不是一直想要恢复英镑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并且保持伦敦作为国际上第一的金融中心吗?现在虽然没有了英镑,但是我们还有欧洲马克,伦敦也仍然可以成为世界第一的金融中心!只要我们能打败美国,打倒美元……我们就可以成功,欧洲共同体也可以获得成功!”
  这是国际印钞权!
  这是超级点金术!
  只要欧洲共同体掌握了点石成金的国际印钞权,实现真正统一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国际印钞权和国际金融中心这两样东西,的确是英国的统治阶级做梦都想夺回来的。虽然欧洲马克的发行主要由德国控制,但是伦敦可以重新成为国际第一中心的概率却是很大的。
  别看现在德意志帝国牛逼哄哄的,而且欧洲联合银行的总部也放在了法兰克福。但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对银行家实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德国是个政府权力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30年代纳粹党上台时起,政府就公然干涉银行运营,强迫银行向大型军工企业发放巨额贷款。
  另外,在30年代初的时候还有夺取犹太人拥有的银行股份的“劣迹”,还驱逐了大量的犹太银行雇员,这些事件都严重影响了法兰克福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
  所以在未来的欧洲共同体中,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不是法兰克福,而是伦敦和巴黎。
  想明白了这些,亚历山大元帅已经有些动心了。
  “到时候,我们有国际印钞的大权。”赫斯曼接着说,“有核裂变武器,有团结强大的欧洲共同体,有全球部署的舰队……世界的霸权就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了。元帅,亲王,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未来,我们欧洲就会沦为美帝国主义的附庸,再也不会有强大的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存在了。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沦落为美国的奴隶!”
  “帝国元帅说得很对!”尤苏波夫亲王遵照俄国女皇的吩咐,开口力挺德国,“俄罗斯帝国愿意和德意志帝国一起为了欧洲人民的幸福而斗争!”
  赫斯曼笑了起来,别看俄罗斯现在穷得底掉儿,但是俄德只要能真心联手,英法两国是根本无力抗衡的。何况德国现在还一手拎着原子弹,一手捧着让英国和法国的大资本家们垂涎三尺的国际发钞权。
  亚历山大元帅也点了点头,“帝国元帅的意思我完全理解……希望6月1日的试验,能够取得完全的成功。”
第1056章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平稳、快捷、舒适的福克42型客机飞过了蔚蓝色的地中海,掠过北非的海岸线,又在金黄色一片的沙海上飞行了大约2个小时,然后才降落在撒哈拉大沙漠中一块小小的绿洲附近的一座戒备森严的大型机场的跑道上面。
  当飞机的舱门打开的时候,早就已经换上了沙漠军装的赫斯曼还感到了难以忍受的热浪涌了进来。靠近赤道的撒哈拉沙漠光照非常充足,6月份白天的气温通常都在35度左右,对于习惯了寒冷气候的赫斯曼而言,有一种置身火炉的感觉。
  “路德维希,终于把你们等来啦!”
  U工程委员会的负责人,也是克洛伊早年的大学老师和赫斯曼曾经的顶头上司的卡尔·豪斯霍费尔陆军大将看见赫斯曼走下飞机,连忙快步迎了上去。
  “大将。”赫斯曼和豪斯霍费尔握了下手,笑着问,“准备好了吗?”他又看了看前来迎接的人群,并没有发现海森堡博士,“海森堡博士呢?”
  “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豪斯霍费尔笑着回答,“海森堡博士在亲自监督装置的组装,明天上午一定能按照计划进行试爆。”
  两具海森堡装置早在5月中旬就运到瓦尔格拉绿洲的核试验基地中进行各种测试了。不过这两具装置中并没有装药——也就是没有安放武器级的钚-239。
  武器级钚-239是德国国防军手中最宝贵的战略物资,平时存放在奥地利的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堡里面,由一个国防军山地师层层守卫。
  而为了进行今天的试爆,40公斤丰度在93%的钚-239,在5月28日、29日、30日和31日,分成4批由福克42运输机装载,秘密送到了瓦尔格拉绿洲。
  根据理论上的计算,这40公斤武器级钚-239足够制造出4-6枚当量在2万吨左右的原子弹。不过海森堡装置只是一个初级化的原子弹,技术水平有限,不可能卡着临界值装药,否则很有可能会炸不响。所以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就采取了多加保险系数的方法,在用于试爆的海森堡装置能加入了40公斤的武器级钚-239。今天就是将40公斤加工成特殊形状的武器级钚-239装进海森堡装置的日子。
  而按照海森堡装置的装药标准,德国在1944年内最多能拥有装填3枚原子弹的钚-239(包括用于试验的海森堡装置)。根据计划,到1945年底则能够将武器级钚-239的储存量增加到可填装8枚海森堡装置(包括试爆的装置)。到1946年,因为有新的更大更先进的生产堆可以投入使用,钚-239的储存量会有较大的增加,足够德国生产30枚左右的原子弹。而到1947年……德国拥有的钚-239将可以组装起60枚以上的原子弹!
  也就是说,最晚到1947年,德国拥有的原子弹就足够能将一个本土面积在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工业化列强炸成农业国了。
  为了安全起见,最后组装海森堡装置的地点并不在瓦尔格拉绿洲的基地内,而是在20公里外的瓦尔格拉核试验场附近的一个临时组装车间。当所有的装药都被放进装置后,重达4吨的海森堡装置就会被安放到一个几十米高的铁塔上等待引爆。
  而在铁塔周围,则有一个按照真实的比例和材质修建的小镇,还会有一些战壕、掩体和少量的大型武器装备。这些都是用来检验海森堡装置爆炸威力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