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735

  而失去欧洲共同体的德国,不过是一个200万平方公里,被英法俄罗(罗马)包围的欧洲地区强国,根本不是如大日本、大美利坚和大罗马这样的洲际强国。所以在未来的四大列强中排名垫底也是正常的。
  东条英机点点头,“看来皇国才是这一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赢家啊!”
  “正是!”重光葵笑了笑,说:“皇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胜利结束战争,并且圈定一个可供皇国未来数十年发展壮大的势力范围。只要能赢得数十年安定发展的时间,皇国力压美德,居于世界之巅将成必然。因此不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问题上同德国交恶。那里离日本非常遥远,和苏联远东地区是不一样的……德国想要进驻,就让他们进驻好了。”
  重光葵拐弯抹角说了一大堆,原来就是想说服东条英机在澳新问题上向德国让步。
  “重君说的不错。”大岛浩也赞成重光葵的话,“远东乃是皇国的绝对防御圈的一部分,是必须拿下的。而澳新……将来必是皇国的后院!”
  苏联远东对德国犹如弃子,但是对日本却是必争的。如果远东因为种种原因被奥丽加女皇弄回去了,将来俄德又没有反目的话,那日本的麻烦就大了。
  德国只要在海参崴布署上几百架日本没有能力拦截的喷气式轰炸机,天皇陛下的生命就随时在德国人的威胁之下,且不说德国人正在研发的据说威力无穷的核裂变炸弹,即便是扔沙林毒气弹(在日本对美国使用了细菌武器后,德国公开了沙林毒剂),天皇陛下也受不了啊……
  所以苏联远东是必取,澳新对日本而言是可弃的。
  大岛浩看见东条英机沉默不语,又提醒道:“首相阁下,如果能用支持德国入驻澳新换取德国对我国入侵远东的默许,还是非常划算的。”
  ……
  “好消息,日本和罗马已经原则上接受我们提出的和平建议了!”
  5月20日在白宫内阁会议室里面,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总统难得露出了满面的春风,笑着向会议室里面的所有人通报了好消息……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
  “总统先生,我们真的就这样放过日本人了?”总统参谋长(相当于参联会主席)威廉·莱希上将显得很不高兴,“这些日本鬼子杀了我们很多人,真的很多!”
  被日本人打死的美国官兵当然有很多,从第一次夏威夷大战至今,美国人在太平洋战场上陆陆续续损失大约20万官兵,其中战死的有10余万。不过威廉·莱希现在说的并不是这些死在战场上的美军,而是指被日本人杀害的美军战俘和美国平民!
  原来在美军攻占尼豪岛的过程中,进攻的美军还发现了一些之前不为人知的事情——日本人在占领了夏威夷群岛后,将被他们俘虏的美军官兵和平民,都投入了集中营。而且还迫使他们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又不提供必要的饮食和医疗。
  因此在过去的2年中,陆陆续续有十几万美国人死于夏威夷群岛上的各个集中营中。
  其中的一部分就埋葬在尼豪岛!而美军在攻占尼豪岛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集中营,同时也挖出了许多埋尸坑……其中一部分尸体还是才死没多久的,有些还是妇女的尸体!
  而这些被日本人虐杀的美国人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当年陷在夏威夷群岛的美国海军家属和被俘的海军官兵!
  “我知道海军不愿意放过日本人。”罗斯福看了眼满脸义愤的莱希,“实际上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对付德国……苏联现在就快要失败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总统先生。”莱希上将摇了摇头,“我们很难在大西洋上打败德国佬,或许我们应该和德国讲和,然后集中精力对付日本。”
  现在有点脑子的美国人都知道美国不可能同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取得胜利了,因此只能集中力量打一边儿。
  不过大部分美国人,包括威廉·莱希都主张打日本,因为日本人看上去比较可恶,而且也比较好打。
  罗斯福这时点上了一支骆驼牌香烟,吸了一口,然后摇摇头说:“上将,实际上我并没有想过要打败德国,现在看起来也是不现实的。看看德国人在苏联横冲直撞的表现,再看看尼豪岛上的情况,谁都知道我们打不过他们。”
  在这个时空的1939年,日本陆军也曾经和苏联较量过一番。可是那些在夏威夷群岛上很能打的日本人,在苏联军队面前却完全不是对手。而吊打日军的苏军遇上德军,又成了被吊打的对象。
  所以结论不难得出,美军不如日军,日军不如苏军,苏军不如德军。而美军和德军相比……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而发生在英格兰战役中的美德交手战更说明了这一点,美军被打得连北都找不着了。
  “那我们为什么不和德国讲和?”威廉·莱希问。
  罗斯福摇摇头,苦笑着解释:“我们正在和德国讲和……我是有诚意的,只要德国同意在表面上从南美洲撤出就行了,我们可以容忍一个亲德国和意大利大阿根廷的存在。而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可以交给欧洲共同体。”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和日本谈判?”威廉·莱希看着罗斯福,不解地问,“难道德国人还会拒绝这样体面的和平?”
第1049章
现在是美元VS马克
  罗斯福没有正面回答威廉·莱希的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
  “上将。”摩根索接过了问题,“我认为德国人很可能会拒绝我们的和平提议。”
  威廉·莱希皱了皱眉,他心说:军事上的问题怎么轮到你一个财政部长来回答?德国人会不会打下去,我这个总统参谋长才有发言权!
  摩根索看到威廉·莱希疑惑的表情,只是笑了笑说:“您认为德国人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又为什么要组成欧洲共同体?”
  “……”
  威廉·莱希看着一副银行家模样的犹太人财政部长,似乎在等待对方自己回答问题。
  摩根索笑了笑,说:“其实发动这场战争的元凶,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赫斯曼帝国元帅在战前已经把这个问题说的很清楚了。德国是为了维护欧洲在金融和经济上的霸权,而发动战争和推动组成欧洲共同体的。
  在那位同时也是经济学家的赫斯曼帝国元帅看来,上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陷于崩溃,让全世界的金融霸权从欧洲转向了美国。德国在20年代所遭遇的两次金融危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金融主权的丧失。而欧洲如果想再次变得伟大,就必须将金融霸权从美国手中再夺回来。要达成这个目的,靠单一的欧洲国家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德国、英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列强团结起来,组成关税和货币联盟。
  而这就是赫斯曼支持希特勒政权和发动世界战争的主要目的!”
  “现在他的目的不是已经快达成了?”威廉·莱希当然拜读过赫斯曼的著作——每一本都读过!因此他完全了解赫斯曼的主张。
  “不。”摩根索摇摇头,“还没有!”
  “没有吗?”威廉·莱希不解地看着摩根索。
  “当然没有了。”摩根索说,“虽然德国人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是他们的欧洲马克却没有胜利,欧洲共同体也没有真正团结起来。在被德国征服的国家中,人们只是被迫接受了欧洲马克,并不是真的对这种纸币有信心。连德国人的盟友罗马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也不储备欧洲马克,它们储备的是黄金和白银。据我所知,法国和英国的许多大银行,现在也是一有机会就购买黄金和白银的,这说明它们对德国人控制的欧洲马克也没有什么信心。”
  “为什么会这样?”威廉·莱希是不大懂经济的,所以在他看来人们不相信欧洲马克是很奇怪的。德国鬼子那么能打,他们的钱怎么会不坚挺?
  “道理很简单。”摩根索淡淡一笑,“虽然德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但是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的经济是不能和美国相比的。德国和法国稍好一点,英国还没有从崩溃中走出来,而波兰、立陶宛、乌克兰和俄罗斯则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废墟。”
  摩根索顿了顿,又说:“从纸面上看,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实力似乎非常强大,仿佛不亚于美国。但是欧共体是一个刚刚被强行捏合在一起的统一大市场,和我们美国这个自然发展起来的大市场是不一样的。
  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重复的建设和完全不兼容的标准,没有10-20年的整合,根本不会有一个在经济上统一的欧洲共同体。而且因为整合不得力和许多重要原材料的匮乏以及长期战争的破坏,现在欧洲纸面上的产能并没有得到发挥,虽然在军用物资上并不匮乏,但是民用品却只能严格配给供应。
  实际上对于拿着大量欧洲马克的人或国家而言,如果他们不想要德国生产的军火的话,欧洲马克也没多大用处。”
  摩根索的确没有说错,现在欧洲共同体各国都搞配给供应,买什么都得凭票凭卡。如果谁口袋里只有欧洲马克,那就只能去黑市或是公开的“高消费”场所买东西。那么手里的票子可就变“毛”了。
  而由于美国在二战前所经历的大繁荣和大萧条,使得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世界大战的需求正好让这些过剩产能得到利用,所以世界大战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正是一片繁荣,而且各种供应都很充足。
  配给制只是在1942年后实行过一段,内容也仅限于汽油和橡胶制品。但是随着英国本土的屈服和美国国内合成橡胶工厂的投产,到1943年下半年就取消配给制了。
  所以现在手里捏着美元的国家和人们,是不用担心买不到东西的。
  “第二个让欧洲马克不坚挺的原因是没有黄金储备。”摩根索接着说,“众所周知,在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大部分的黄金都到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控制着全世界大部分的储备黄金还有白银,而且这个趋势在这一次世界大战中依然没有改变,现在美联储手中的黄金和白银比1939年时还要多。
  而欧洲联合银行的金库中只有欧共体各国发行的没有人要的债券!”
  现在这个时代,“金本位”和“银本位”还是深入人心的。而“无担保货币”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会和“贬值”挂钩。所以有大量黄金和白银担保的美元,肯定比没有担保的欧洲马克要坚挺。
  更何况欧洲共同体现在的经济,实在不能和美国相比。所以在美元和马克之战上,目前仍然是美元占据压倒性优势。
  罗斯福笑了起来,然后目光炯炯看着威廉·莱希,“上将,你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日本人讲和了吗?”
  威廉·莱希点了点头,说:“总统先生,您认为德国不大可能在目前情况下讲和。”
  “是的。”罗斯福点了点大脑袋,说,“一旦大西洋两岸恢复和平,德国人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无法维持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世界帝国。因为意大利人是我们的朋友,法国人也将是我们的朋友,英国则因为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连印度也陷入混乱而不得不向我们求助。而一片破败的俄罗斯帝国想要维持下去,同样需要向美国借钱和购买物资。
  至于日本……哼,德国人很快会发现整个东方的市场都对欧洲关上了大门。他们将不得不花高价向日本采购橡胶、丝绸、茶叶和某些只在东方产出的原材料。与此同时,欧洲马克和欧洲生产的消费品都将被拒之门外!
  所以德国多半会坚持战争路线,以便通过战争来打击我们的经济和威望,用军事手段夺走委内瑞拉的石油和巴西的粮食。同时也可以利用战争状态阻挡我们的资本渗透到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为德国进一步巩固欧洲共同体争取时间。”
  “可是我们真的要轻易放过日本吗?”威廉·莱希还是有点纠结。
  罗斯福的脸色也阴沉起来了,他咬着牙齿说:“不!当然不能轻饶了他们!实际上,我们同日本的和谈,是将日本推到了和德国破裂的边缘。德国人多半不会同意讲和,如果日本要单独媾和,那就意味着日德同盟完全破裂。到时候,我们就掌握了战和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大西洋战场的需要来实行停战、谈判和谈判破裂等策略。只要没有在终战和约上签字,我们随时可以结束谈判,重新开战!”
  谈判并不等于和平,暂时停战也不等于不能重新开打!在历史上,打打谈谈,边打边谈的事情并不罕见。而日本只要违反德国的意志,单独去和美国进行“停战和谈”(暂时停战),那么日德同盟关系就会立即中止。
  ……
  “帝国元帅阁下,太平洋上的战争已经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压力。夏威夷群岛的血战持久进行,海陆军航空兵损失惨重,损失的飞机总数已经超过4000架,这个数字还不包括自杀式飞机的损耗。而美国潜水艇和水雷也给我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4月份被击沉的商船多达16万吨,5月份估计会损失超过18万吨的商船。真是损失惨重啊,再这样下去,日本帝国就要被打败了……”
  正在童话般的小镇贝希特斯加登上的一所豪华别墅内和正在度假的赫斯曼说话的,是刚刚从日本东京返回的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
  赫斯曼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忧愁的日本鬼子,心里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日本一定是觉得美国人开出的和谈价码不错,想要见好就收不打了。
  实际上,在美国真正展现了一点和平诚意后,想要见好就收的国家在轴心国阵营中还不仅是被美国揍得快趴下的日本。连罗马帝国的凯撒墨索里尼,也会在今天来到贝希特斯加登,大概会在鹰巢游说希特勒同意讲和吧?
  只可惜,日本和罗马可以同美国讲和,德意志和欧洲共同体却必须坚持打下去。
第1050章
老牌帝国主义的继承者
  大岛浩谈了约莫一个钟头。一开始是诉苦,太平洋战场上的情况从43年9月下旬开始的“圣诞岛战役”起就急转直下,开始向极度不利于日军的方向发展了。“圣诞岛之战”和随后的几场海空战役虽然都以日军的胜利告终,但是却消耗了日本太多的精英飞行员。
  而且随后日本为了准备夏威夷群岛决战,又抽调了大批比较有经验的飞行员去夏威夷群岛或去德国受训,使得太平洋战场其他地方的日本航空兵力变得非常薄弱,更有利于美国破交航母的活动。
  而在美国破交航母和潜艇异常活跃的情况下,为了向夏威夷群岛输送足够的物资和部队,日本只得集中有限的驱逐舰和航母进行护航,结果进一步恶化了南洋地区的反潜作战。
  从1944年3月开始,因为第二次夏威夷群岛战役开始,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集中应战,更加无力抽调一等驱逐舰去支援南洋反潜。而美国又不断增加在南洋地区的潜艇数量,使得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处于几乎中断的可怕境地。
  而与此同时,日美在夏威夷群岛展开的大规模空中消耗又进一步削弱了日本的航空兵力。虽然日军目前仍然保持着打一场最终决战的实力——包括海军舰队、油料、飞机、地面部队、自杀飞弹等等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但是第二次夏威夷群岛大战之后,无论胜败,日本都将会失去持续作战的能力。
  除非得到欧洲共同体大规模的援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