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735

  使用“黑科技”的效果还是让人满意的。不知道德国有了“高科技猫眼”的苏联红军和往常一样,想要在夜间和德国人打近战。本来藏起来打黑炮的SU-57全都开了出来,和大群大群带着RPG-43反坦克手榴弹、“红色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和巴祖卡火箭弹的红军敢死队员们一起,向着在黑暗中进攻的德军装甲集群发起了逆袭!
  结果这帮人和车还没有靠近到德军的坦克和突击炮的1000米内,装上了炮口消焰器75mm、88mm、105mm和150mm的火炮就同时打响。
  红军战士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从黑暗中飞来的炮弹一片片的扫倒,十几辆SU-57坦克歼击车也被打成了碎片。前面的红军壮烈牺牲了,可是后面的红军却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还是按照原先的命令潮水一般的成群结队的从黑暗中冲出来,结果全都撞在了德军的炮口上面!炮火的闪光之下,苏军的尸体层层叠叠,怵目惊心!
  英勇的苏联红军,就这样在这场他们本来擅长的夜袭中,被德军精准无比的炮火成建制地打垮!
  到了第二天清晨,三色的俄罗斯帝国旗帜和德国的万字红旗,已经在特尔维沃小城上空猎猎飘扬了。
  ……
  相同的夜战失利并不仅仅出现在特尔维沃小城,而是出现在预备方面军驻守的各条战线上。
  所有的夜间反击都好像一头撞上了钢板,除了可怕的伤亡数字什么也没有得到。
  一夜的苦战,仅仅是粗略的统计,红军预备方面军的伤亡和失踪就达到了两万一千人之多。而到了次日清晨,德军又趁着苏军还没有从巨大的伤亡中回过神来的机会,再一次发起强攻。
  这一次他们投入了传说中的E-50A型坦克和一种之前未知的拥有105mm大炮的大型坦克歼击车!
  结果一番猛攻之下,在27日、28日两天都打得不错的红军预备方面军几乎崩溃。一个白天就让德军大举推进了30公里,打到了距离克林仅仅只有11公里的维索科夫斯克城外。
  不过29日的战斗对苏军而言也不都是坏消息,在特尔维沃城打了败仗的红旗第1集团军司令员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在部队撤退的途中亲自指挥十几门A-19型122mm加农炮和几千红军战士打了一场伏击。虽然没有能击退德军,但是他亲眼目睹了一门A-19型加农炮在800米开外的距离上击毁了一辆德军的E-50A型坦克。
  而且还是从正面击毁的!
  “确定是E-50型坦克吗?”
  朱可夫在29日夜间就把刚刚打了败仗的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叫道了莫斯科城内的总参谋部地堡。
  对于红旗第1集团军的惨败,朱可夫仿佛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个从东方开来的集团军在20日开始的西线战斗中,一直在第一线苦战,部队的损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崩溃并不奇怪,所以朱可夫也没有批评别洛博罗多夫上将,而是问起了击毁E-50A坦克的情况。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E-50A坦克的装甲太坚固,JS-2的122mm大炮打不穿(JS-2的大炮和A-19是一样的)。
  “是E-50,我亲眼所见,一门A-19加农炮在800米上击毁了它的车体正面下方。”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回答。
  他没有看走眼,E-50A坦克当然是可以摧毁的,这种坦克毕竟只有55吨重,哪怕是在正面也不可能毫无弱点。它的正面下车体装甲厚度虽然也有130mm,但是倾角不大,只有30度,换算成垂直装甲仅相当于150mm。即便考虑到镍铬锰钼轧制钢的超强防弹能力,也无法抵挡800米距离上的BR471B型穿甲弹的威力。
  “800米……足够了!”朱可夫露出了信心十足的笑容,“如果是白天或许不行,但是夜战的距离通常都在300米内。相信E-50坦克的正面上车体也挡不住JS-2的122mm大炮。这下我们赢定了!”
  他估计的没错,在300米距离上,E-50和JS-2就是“对穿”,谁都能一炮搞定对方。甚至T-34/85在250米以内的距离上也能一炮击穿E-50A坦克的正面下车体。
  而苏军集中的坦克数量肯定比德军能够投入的要多很多,而且苏军的步兵也多,完全可以在夜间用人海加上坦克海的战术打败德国人。
  看来苏联的国运还没有到头啊!
第1031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一)
  1944年5月1日。在远处传来的隆隆轰鸣声当中,红十月铁路线上的小城克林周遭,到处都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气氛。大队的红军步兵,牵引式的A-19加农炮、ZIS-2反坦克炮和ZIS-3加农炮,还有车身低矮,炮管细长的SU-57型坦克歼击车,在夜色降临的时候,就从城外不知道什么地方隆隆开来了。
  看看这些官兵士气高昂和装备整齐完好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是苦战多日的预备方面军,而是从莫斯科开来的生力军了。
  由科涅夫元帅指挥的预备方面军打到4月30日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阻击任务,兵力也从原来的50多万下降到了不足25万。
  10天的苦战,有至少25万将士牺牲、重伤……或者背叛了共产主义事业——当了俘虏!
  而且预备方面军大部分的重装备,也在10天的苦战中损失殆尽了。打到这个程度,预备方面军也算是伤残了。所以在4月30日夜晚,红军统帅部就给科涅夫元帅下达了撤离战场前往弗拉基米尔州境内休整的命令。
  大批从东方征集来的新兵和乌拉尔工业区生产的或是通过北太平洋“生命线”运来的武器装备,正在古老的弗拉基米尔城等待着预备方面军的接收。
  按照计划,科涅夫的方面军有2个月时间进行扩充、整编和训练。将从原本的重型化部队,转变为相对轻型化的部队。
  SU-57坦克歼击车、美式的M1型57mm反坦克炮、ZIS-3型76.2mm加农炮和M1938式122mm榴弹炮将会成为预备方面军所属各部队手中的重武器。同时卡车和汽车数量将会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则是马车和挽马——也就是说,今后预备方面军所属的3个集团军,将会从摩托化部队倒退成为“挽马化”部队。
  而这样的倒退,当然是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形势。由于苏联的工业实力因为战争失利出现倒退,已经没有能力供应大量重型化的部队。
  所以全面的轻便化改革,将会在第一次莫斯科会战胜利后启动——虽然红军最高统帅部对眼前的这场大会战比较乐观,但是他们也不认为可以把欧洲联军从莫斯科城下驱赶得很远。
  因此未来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莫斯科会战……
  而取代预备方面军在克林和红十月铁路沿线(加里宁市到莫斯科段)布防的,则是从莫斯科城内开出来的是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克雷洛夫上将指挥的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
  在这个时空,第62集团军是为了保卫莫斯科而成立的部队,集团军下没有设立军一级的指挥机关,而是直接统辖步兵第87、98、112、131、196、229、244、315、399等9个师,以及第23独立坦克歼击团(装备美国援助的M10坦克歼击车)和第20坦克歼击旅(装备苏制的SU-57坦克歼击车)。总兵力多达13万,是典型的“重型化”步兵集团军。
  不过因为该集团军的主要使命是保卫城市,所以并没有配属多少汽车,因此是没有什么机动能力的。集团军的重炮,都是由直属中央方面军的汽车团拖出莫斯科城,摆在红十月铁路线以东的预设炮兵火力据点里面——莫斯科市到加里宁市之间的红十月铁路沿线当然是苏联人修建防御工事的重点,在红十月铁路线东侧修建了大了的三角形重炮坑和防装甲战壕,而且在各个重炮坑之间还有简易的公路相连,可以使用挽马拖拽火炮,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转移。
  另外,为了防止来自空中的打击。在这些重炮坑附近,苏联人还修建了大量的半永备式高炮/高机火力点。这些火力配合着防装甲战壕巧妙布置,既可以对付来自空中的敌人,同时也能用来打击步兵和轻装甲目标,堪称重炮兵的守护神。
  而由铁丝网、反坦克壕沟、反坦克地雷、反步兵地雷、步兵战壕、各种精心挖掘的火力据点、半永备要塞防御工事和伪装公路(就是用大量的绳索或铁丝将公路两边的树木栓起来,然后在绳索或铁丝上放上树枝以掩盖道路)组成的防御体系,则沿着红十月铁路线的西侧一字排开,拦住了德军第48装甲军的去路。
  5月1日清晨,就在苏联第62集团军刚刚完成对红十月铁路西线阵地的接管的时候,德国空军丢下的炸弹和火箭弹就像刮风一样掠过了他们接防的阵地。一瞬间,高高低低的烟柱在苏军战线上面同时直冲云霄。这次空袭的强度比苏军曾经经历过的任何一次空袭都要大,不仅出动了大量的Fw-190F/G、Hs-129以及法国人的Br.720这一类可以精确打击地面目标的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而且还出动了数百上千架次的Do217和Ju188,投下了数以千吨的炸弹和白磷燃烧弹。顿时就把苏军阵地变成了火的海洋!
  苏军的反应也很及时。各种口径的高炮和高射机枪几乎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开始向空中猛烈开火。但是德军的空袭是如此的猛烈,Hs-129攻击机和Br.720攻击机(法国Br.690的衍生型号)又是如此的坚固,以至于可以在12.7mm德什卡高射机枪和25mm高炮打出的火网中穿梭,同时还能打出一串串的火箭弹甚至是50mm炮弹。苏军各个暴露的高炮/高机阵地上面,顿时就是血肉横飞。苏军62集团军的官兵们惊讶的发现,在德国压倒性的空优之下,不仅白天部队的调动和攻击变得非常危险,连白天的阵地防御,都变得无比艰难了。
  苏军的战线在不断地颤抖着!德军的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也加入了这场地空火力的大合唱。不过它们射击的目标并不是苏军的战壕和火力点,而是反坦克壕前沿的雷区、铁丝网和各种各样的陷阱及障碍物——这说明,德军的装甲集群突击很快就要开始了!
  苏军的炮反击很快开始了,他们的炮兵侦察单位虽然无法用飞机进行观察,但还是通过音测计算出了德军炮群的大概位置。布署在红十月铁路线东侧的122mm、152mm榴弹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了轰隆的还击。
  但是仅靠音测计算出来的德军炮群位置并不准确,而现在正在开火的德军大炮/火箭炮大部分都是拥有装甲的“硬目标”,而且都可以迅速进行机动,根本不是靠榴弹炮可以有效摧毁的。
  所以苏军的炮反击只能招致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对于德军炮群的威胁几近于无。
  弹雨如注之中,躲在维索科夫斯克前线的几个观察哨位里面的苏军步兵和炮兵观察员,突然发现了冲天的烟尘正出现在他们的正前方。
  这毫无疑问是装甲集群正在集结和编队,他们所据守的阵地,马上就要遭到德军装甲集群的突击了!
  仅仅十几分钟后,猜想就得到了证实,上百辆拥有以土黄色为底色的迷彩涂装的装甲车辆,陡然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当中。
  从这些车辆的外形分析,正式专门用来突破苏军阵地的“灰熊”突击炮和虎式坦克!
  “维索科夫斯克阵线之前,第229步兵师所部正面,3号地区出现了德军装甲突击集群,数量超过100,拥有虎式坦克和灰熊突击炮,正在向我阵地发起冲击!”
  苏军第62集团军的司令部很快对前线的报告作出了反应,隐蔽在掩体中的SU-57坦克歼击车立即出动,沿着伪装起来的公路,去增援将要遭到德军突击的第229步兵师的阵地。
  施瓦辛格少校的半履带式装甲指挥车这时也跟着自己麾下的40多辆猎豹坦克歼击车驶出了出发阵地。这些“猎豹”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装甲杀手,没有之一!
  因为它们拥有的105mmL/68火炮可以毫不费力的在2000米-3000米的安全距离上摧毁任何一种已知的装甲车辆——包括它们自己!
  所以装备“猎豹”的重坦克歼击营(番号都是600开头)在如今的德军阵营中属于压住阵脚的王牌,通常隶属于集团军。在装甲突击作战中,它们也不会身先士卒,而是躲在后方用“黑炮”解决2000米开外的对手。
  不过在今天的作战中,没有谁认为“猎豹”会遇上需要它们的105mm大炮解决的苏联JS-2坦克。因此施瓦辛格少校的第605重坦克歼击营是被当成了自行火炮部队使用的,所有的“猎豹”都只携带了10发穿甲弹,其余的35发炮弹(这个时空的“猎豹”比另外一个时空的“猎豹”要重10吨,不过载弹却只有45发)全都是威力强大的高爆杀伤弹和破甲弹(用来打碉堡的)!
第1032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二)
  在强大的德国和法国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德意志的战车依旧犀利,它们碾过了战壕,摧毁了工事,消灭了一切敢于向它们开火的苏军的堡垒、火炮和坦克歼击车。
  经过了5月1日白天的血战,德国第48装甲军派出的一个师级集群,已经在苏军第62集团军的战线上面打出了一个深宽都接近10公路的缺口,连维索科夫斯克小城也被德军步兵攻占。
  在这天的激战中,虽然有不少灰熊突击炮和虎式坦克在作战中损坏,但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可修复的,损失算不上严重。至于和战车共同奋战的德军士兵,则有超过2500人牺牲、重伤或失踪。
  到了5月1日傍晚的时候,从莫斯科通往加里宁的红十月铁路线,已经在德军装甲兵目视可见的距离之内了!红十月铁路线上的重镇克林的外围,在夜色降临前也发生了激烈的交火。
  而到了5月1日夜,对德军拥有的夜视设备一无所知的苏军第62集团军投入了第87步兵师、第98步兵师和第23独立坦克歼击团,发动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夜间大反击。
  超过2万名红军战士和40辆美制M10坦克歼击车,在200多门152mm和122mm榴弹炮的掩护下,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猛扑德军在克林镇外围的阵地。
  但是他们的夜间反击却遭到了德军的迎头痛击!德国人的火炮和机枪在一片黑暗中突然打响,也不借助照明弹,就将雨点般的炮弹和子弹打在反击的苏军身上。40辆美制的M10坦克歼击车甚至没有发现德国人的坦克在哪儿,就有一半被88mm和105mm的穿甲弹纷纷打爆!
  在大量的M10坦克歼击车被摧毁的情况下,指挥反击的苏军上将克雷洛夫上将虽然察觉到了德军的夜战水平超乎想象,但是并没有马上下达中止反击的命令。苏联红军的战士们仍然以比较密集的“人海队形”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被拥有夜视装备的德军一片片的打倒。一夜激战下来,在德军前沿,苏军战士尸横遍野,几乎所有投入进攻的M10坦克歼击车全部被摧毁。
  在德军乘势发起反击的时候,有24门躲藏在黑暗中企图伏击德军坦克的A-19加农炮也被德军的坦克炮一一点名,其中的21门被炸毁,还有3门被惊慌失措的炮组成员放弃。
  配属在德军第2装甲师的第503、第504重装甲营(满编情况下,每个营配备44辆E-50A坦克和22辆4号H型坦克)在5月2日凌晨到来的时候,和2个伞兵团(属于伞兵第7师)组成了2个旅级突击集群,兵分两路一边追击溃退的苏军,一边向克林城的南北两侧包抄。一路追杀到了红十月路线上才停止前进。苏军沿途抛尸累累,还有大量完全丧失斗志的官兵举手投降,俘虏的数量之多甚至一度堵塞了坦克前进的道路。
  这一幕似乎就预示着苏军将会在几天后的坦克大会战中惨败!
  应该对这场失败的反击战负责的第62集团军司令员克雷洛夫上将已经察觉到了情况很不对头。他是亲临前沿指挥反击的,当然看到了德军在完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向500-1500米外的目标开火,而且还奇准无比!不过他并没有猜到德军使用了夜视装备,而是想到了雷达火控——现在安装在战列舰上的雷达已经可以帮助火炮在夜间击中20-30公里外的目标,夜间战斗机也能借助雷达在黑暗中作战。那么德国人发明出可以安装在坦克上的火控雷达应该也是可能的……
  如果德国人真的有了这种可以安装在坦克上的火控雷达,那么红军准备发起的夜间坦克大反击,就会向5月1日发生在克林附近的反击一样,遭遇惨痛的挫败。
  可是意识到反击很可能要遭遇挫败的克雷洛夫上将却没有机会立即将他的意见反应给最高统帅部了。因为他指挥的集团军在5月1日和5月2日凌晨所遭遇的惨败,暴跳如雷的斯大林在5月2日中午解除了他的职务。
  而回到莫斯科的克雷洛夫找了许多熟人,才在2天后找到机会和朱可夫身边的大红人,中央方面军参谋长科科佩夫,将自己在5月1日当晚的所见和猜想全部告知了对方。
  ……
  “总参谋长同志,我仔细查看了预备方面军关于29日的特尔维沃夜间反击作战的报告。情况和第62集团军在5月1日夜战中的遭遇类似,德国人的坦克都在完全没有照明的黑暗中开火,而且打得都很准……”
  总参谋部地堡内,听着科科佩夫的汇报,看上去有点疲惫的朱可夫揉着太阳穴问:“你同意克雷洛夫的看法,也认为德军拥有了车载雷达?”
  “存在这种可能性。”科科佩夫顿了顿,“而且还很大!否则,德国人的坦克怎么可能在完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就向500-1500米外的目标开火,而且还能打中?即便不是车载雷达,也一定是某种可以让德国人在夜间看得很远的设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