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735

  他对德国红色旅实在有点不放心,让他们去渗透会不会方便他们背叛革命?
  “请您放心。”巴甫洛夫回答,“参加渗透行动的每一个指挥员和战士都会由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亲自挑选,保证他们绝对忠于共产主义事业。”
  ……
  绝对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奥托·布劳恩同志这个时候正在莫斯科的亚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和自己的妻子丽莲·布劳恩吻别。丽莲·布劳恩是布劳恩的第二任妻子,两人在中国结识,1939年结婚。
  之后不久,两人就一起抵达了苏联,他们在苏联的平静生活直到1942年,才被世界革命的爆发打破。
  当时,拥有丰富军事经验,政治上也比较可靠,年龄也比较合适(布劳恩是1900年出身,世界革命爆发的时候42岁,真是做事业的年纪),因此就被选拔为德意志红色旅的旅长。准备跟着苏联红军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开进柏林市。
  可惜事与愿违,世界革命现在变成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而德意志红色旅的地位顿时尴尬,德国是回不去的,除非作为叛徒去德国人的集中营(集中营当然是有的,是关押德国的国际主义战士和社会党白左的地方)劳动改造。
  而苏联这边养着他们一堆德国人仿佛也没啥用,早晚得把他们当炮灰消耗掉。
  而成为炮灰的日子,现在显然已经到来了!
  包括奥托·布劳恩在内,今天有三十多个穿着苏式军服的德国(奥地利)国际主义战士在亚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和自己的家人生离死别——从亚罗斯拉夫斯基火车站发出的列车都是去西伯利亚的!
  根据罗科索夫斯基和德国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台尔曼的命令:所以的红色旅指挥员、战士和政工干部都必须把家人送往西伯利亚的车里雅宾斯克。
  如果没有家人的指挥员、战士和政工干部,一律不得参加“红星行动”(指渗透敌后的作战),他们将会被打散编入普通红军部队,参加对德国侵略者的反击作战——用生命和鲜血证明自己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
  也就是说,有家人可以为质者,才有资格参加九死一生的红星行动。而没有家人可以为质者,就只能参加十死无生的正面攻势,去硬碰德国第6装甲集团军的防线。
  ……
  “亲爱的路德维希,见到你真高兴。”
  “我也是的,亲爱的奥丽加。”
  奥托·布劳恩和自己的妻子吻别的时候,在彼得格勒的彼得宫,帝国元帅赫斯曼正在吻俄国女皇——是吻面礼,克洛伊也在排队等着去吻女皇。
  “听说你很快就是尊贵的亲王和公爵了?”女皇吻完克洛伊,就和赫斯曼夫妇一边说话,一边往豪华的彼得宫正面走去。
  出访彼得堡的赫斯曼夫妇,照例还是会入住俄罗斯的皇宫。
  “皇帝陛下想在我们收复莫斯科后册封我为拉斯滕堡公爵和德意志帝国亲王。”赫斯曼回答说。
  给赫斯曼册封公爵和亲王的事情其实是一个阴谋的组成部分!
  不过阴谋针对的对象并不是赫斯曼,而是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这个阴谋是施莱彻尔搞出来的,他说服德皇威廉三世在“战胜苏联”(标志是占领莫斯科)后册封对德意志帝国有特殊功勋的几个军人和政治家为公爵及亲王。
  而有资格受封的除了赫斯曼、施莱彻尔之外,当然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了!
  给希特勒封公爵和亲王是阴谋吗?
  没错,就是一个阴谋!这是一个欧洲特色的阴谋。因为工人党和公爵、亲王这样的人物天生存在隔阂。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以容克贵族军官的身份受封没有问题,反正他们也不需要工人的选票。
  但是希特勒一旦成为尊贵的阿道夫·冯·希特勒亲王,林茨公爵,那么希特勒就不再是德国工人阶级的“自己人”了。
  “告诉你个秘密。”奥丽加女皇没有深入讨论下去,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俄国国内,“我很快也要册封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当公爵了。”
  “哦?”赫斯曼点了点头,“和他们所有的人都谈妥了?”
  “所有的人”,当然是指那些刚刚成为苏联元帅和苏联英雄的人了。
  “不是所有的。”女皇说,“将信仰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始终存在,比如我的父亲、母亲、姐妹和弟弟。”
  她的话听上去有点奇怪,不过赫斯曼知道原因——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奥丽加除外)被东方正教会的莫斯科和全俄罗斯牧首谢尔盖一世册封为圣人了。
  奥丽加是将那些拒绝归顺沙俄政权,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们比喻成了正教的圣人。
第1001章
假的壮烈牺牲
  刚刚从一个由P-51战斗机(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有一条夜间航线)带来的包裹中拿到了元帅肩章、领章和列宁金质奖章的弗拉索夫元帅,快步走进了位于彼得保罗要塞内的列宁格勒集团军司令部。
  元帅的脸色阴沉,仿佛拿到的不是元帅军衔和闪闪发亮的金质奖章,而是自己的死刑判决——实际上也差不多,苏联和俄罗斯从来没有投降敌人的元帅。如果他不想开这个先例,那就只有光荣战死在列宁格勒的土地上了。
  而且,在那个索命的包裹中并不只有肩章、领章和奖章,还有几封来自西伯利亚的信。是弗拉索夫的妻子和孩子们写来的。他们现在都已经被安全转移到了苏联的战时首都车里雅宾斯克……
  弗拉索夫元帅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斯大林知道他成为尊贵的公爵,那么他的家人就会被立即处决。
  列宁格勒州内务部门的负责人兼集团军反间谍处处长阿巴库莫夫这个时候,正坐在弗拉索夫的办公室里面焦急地等候。他也得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包裹——里面是国家安全一级政委的肩章、领章和列宁金质奖章!
  这段时间象征着苏联英雄的列宁金质奖章快变成大白菜了,被围的4个集团军中师及师级以上的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人人有份,都是苏联英雄了。
  “司令员同志。”看见弗拉索夫推门进来,阿巴库莫夫马上起身和他打招呼。弗拉索夫则冲着身边的警卫员(他是阿巴库莫夫管的)打了个眼色,示意他去外面守着。然后就关上门和阿巴库莫夫面对面坐下来了。
  阿巴库莫夫现在的职位应该是监视司令员的,如果有必要,他还应该负责逮捕司令员。像现在这样和司令员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面密谈,如果在别的没有被包围的集团军里面,估计马上会有人去打小报告的。
  不过在人心惶惶的列宁格勒集团军里面,现在是没有人能治得住弗拉索夫和阿巴库莫夫了,就连政治委员库兹涅佐夫拿他们俩都没什么招。
  “怎么样?试探过库兹涅佐夫了?”弗拉索夫坐下以后就问。
  阿巴库莫夫点点头,说:“试探过了!”他眉头一皱,“库兹涅佐夫决心当共产主义圣人了……他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毒药,随身携带着,一旦白军攻进来就服用。”
  列宁格勒集团军是4个被包围的集团军中形势最危急的,另外3个集团军还可以坚守一段时间,但是列宁格勒集团军却连守的力量都没有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不是他们这些军人在保卫列宁格勒,而是列宁格勒市中心精美绝伦的古老建筑在保护他们。如果不是因为担心破坏建筑物,奥丽加早就下令进攻了。
  但是那位女皇的耐心是有限的,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列宁格勒的战斗拖到泥泞季节之后的。因为奥丽加还需要彼得格勒的白军去进攻莫斯科!
  “有办法解决他吗?”弗拉索夫问话的语调相当阴冷。
  阿巴库莫夫点了点头,“解决库兹涅佐夫不难,他身边的人也都是内务部的人。”
  由内务部门的人员来保护军政高官是苏联的惯例,这保证了军政高官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绝对忠诚。至于弊端当然就是掌握了内卫系统的人拥有过大的权力。
  所以斯大林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对内卫系统进行清理,以避免内卫系统的领导人做大。
  但是卫国战争的爆发打断了正常的“清理计划”,贝利亚得以长期控制内务部门——实际上贝利亚的内务人民委员之职也已经被撤掉了,只是内务人民委员部仍然由他的亲信在把持。
  不过在莫斯科贝利亚是翻不起什么浪花的,克里姆林宫的安全不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的,而且贝利亚本人现在连政治局都没入,自然不存在取代斯大林的可能。
  而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阿巴库莫夫虽然权力很大,但是也不可能同时对政治委员库兹涅佐夫和司令员弗拉索夫下手——就算他的内卫战士拿下了库兹涅佐夫和弗拉索夫,列宁格勒集团军也不是他能指挥的。
  所以理论上也不存在什么风险,除非弗拉索夫和库兹涅佐夫中的一人同阿巴库莫夫联手,同时列宁格勒集团军还要陷入绝境。
  “拿下库兹涅佐夫没有问题,但是我也有老婆孩子啊!”阿巴库莫夫这时低声对弗拉索夫说。
  弗拉索夫冷冷瞥了阿巴库莫夫一眼,“俄罗斯帝国的侯爵不会娶不上老婆的!”
  老婆可以再娶,孩子可以再生!
  “但我也不能害死他们……”本来应该是冷血动物的阿巴库莫夫在对待自己的家人问题上,却出现了难得的一点温情。
  “不会害死他们的。”弗拉索夫说,“我们会壮烈牺牲的,我已经和尤苏波夫亲王说好了。”
  原来弗拉索夫刚刚是去和白俄陆军参谋长尤苏波夫亲王见面密谈的——地点就在涅瓦河畔的斯莫尔尼宫。
  “壮烈牺牲?”
  弗拉索夫点点头,“假的壮烈牺牲。”
  这还能造假?阿巴库莫夫疑惑地看着弗拉索夫。
  “你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好了。”弗拉索夫说,“到时候只要控制住所有的电台和库兹涅佐夫本人,我们就能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至少……斯大林在下地狱前什么都不会知道。”
  列宁格勒集团军的电台一部分是由弗拉索夫领导的军事系统控制的,集团军通讯主任已经被弗拉索夫拉拢,预备背叛革命了。因此各部队的电台现在已经开始大量“损坏”了,最后只会有几部好用的电台,全部控制在弗拉索夫的亲信手中。
  而白俄军队则会用空放的枪炮制造出进攻的假象,以欺骗潜伏在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特务。
  戏做到这种程度,未必能够让斯大林完全相信,但是斯大林也不会马上下令处决弗拉索夫等列宁格勒集团军高层的家眷。只要能拖延上一段时间,等待莫斯科“光复”,西伯利亚那边多半也就没人做恶人去杀害沙俄大贵族们的家眷了……
  听完了弗拉索夫的解释,阿巴库莫夫终于长长出了口气,这下自己和老婆孩子的性命大概都可以保全了。
  ……
  “还有假的壮烈牺牲?奥丽加,你还真是善解人意啊。”
  赫斯曼是当天的欢迎晚宴上才听奥丽加提及当天上午尤苏波夫和弗拉索夫达成的“招安协议”的主要内容。
  穿着一袭白色宫廷长裙,裸露着洁白圆润的香肩的俄国女皇轻轻转动着手中一个高脚玻璃杯,看着里面红色的葡萄酒,若有所思地一笑。
  “路德维希,我一向都很善解人意,这是我的优点。”她抿了一口葡萄酒,“而且我还有自知之明,我是一个在境外流亡了20多年的俄罗斯君主,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早就没有根基了,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稳住局面,就必须拉拢这些前布尔什维克的官员。既然要拉拢他们,那就要顾及他们的妻儿。
  所以我不能像斯大林一样冷酷无情,我要让那些整日战战兢兢过日子的人感到安全和温馨,这样才能让俄罗斯帝国在战争结束后恢复秩序以及和平。”
  “你的意思是在未来解除他们的权力?”赫斯曼问。
  女皇耸了耸香肩,说:“这是会是一个平稳的过程,不会发生任何动荡,也没有人会因此丧命。交出权力的人们,会得到应有的奖励,成为俄罗斯贵族的一分子,过上富裕安乐的生活。”
  俄罗斯版的杯酒赦兵权?赫斯曼心说:奥丽加怪不得能走到今天,原来是真有点手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