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35

  “总统先生,战场永远是被迷雾所笼罩的。”福熙有些尴尬地解释,“对于匈牙利红军的情况,我们也不是太了解。只知道他们的士兵都是从世界大战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由德国军事顾问和俄国内战专家指挥……”
  打过世界大战的老兵,还有德国军事顾问和俄国内战专家!听上去很厉害啊……伍德罗·威尔逊的头都快炸了。
  “罗马尼亚人能抵挡住?”
  “不能!”福熙元帅非常肯定地回答,“罗马尼亚的军队很弱,在世界大战中就是德国人和匈牙利人的手下败将,根本不堪一击,而且他们的主力都在匈牙利,国内非常空虚,只有几个师……我想我们很快就能听到布加勒斯特被匈牙利红军占领的消息了。”
  “什么?布加勒斯特会失陷?”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怔了一下,“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马上就要有一个罗马尼亚苏维埃共和国了?”
  福熙元帅点了点头,刚想打包票保证法希东方远征军可以踏平匈牙利。劳合·乔治首相的海军副官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冲着英国首相行了军礼,然后就用最平静的语气报告道:“首相先生,海军大臣报告:斯卡帕湾的德国人正在凿沉他们的战舰……”
  “什么?凿沉战舰!?”劳合·乔治猛地站了起来,“德国人想干什么?”
  “想干什么?”一旁的克列孟梭大喊了起来,“这不是明摆着吗?先是匈牙利红军攻入罗马尼亚,现在又是德国人凿沉军舰……德国人和布尔什维克联手了!我们又要面临一场世界大战了!”
第113章
劳务输出
  德国海军在英国斯卡帕湾凿沉军舰的行动是《彩虹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这是由一个误会而引起的,由于协约国向德国政府下达的最后通牒的到期时间是6月21日中午之前。而德国政府虽然已经决定屈服,但是却没有及时通知在斯卡帕湾的舰队指挥官冯·路特。而德国海军制定的投降方案——《彩虹计划》中原本就有不让重型水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的凿沉方案。
  因此,冯·路特就根据计划发出了预先制定的信号——彩虹。停泊在斯卡帕湾的德军舰队随后升起被禁止悬挂的舰队旗、战旗和Z信号旗,打开各舰通海阀门和水密舱门,开始了悲壮而又无奈的自沉行动。整个自沉行动历时约6个小时,全部74艘被拘留的德国军舰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1艘战列舰中的10艘和5艘战列巡洋舰。沉没军舰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
  而当德国人开始凿沉战舰的消息抵达凡尔赛宫时,大部分的战舰还漂浮在海面之上。不过英国人现在想要阻止凿沉,却是有心无力,因为他们的舰队已经离开斯卡帕湾出海训练了。现在斯卡帕湾中根本没有可以阻止德国人的舰艇存在。
  “德国人,德国人拒绝我们的最后通牒了?世界大战还要继续,是这样吗?”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用沙哑的嗓音大声提问。因为在巴黎和会上面“一无所获”,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开始计较参加大战是否值得。1918年举行的中期选举结果也对威尔逊总统的民主党也不利,如果世界大战还要持续,并且出现苏俄和德国联手对抗协约国的局面,那么美国可就真的摊上大麻烦了。
  “是的,德国人在找死!”福熙元帅的声音中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我们有几百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能彻底将德国碾碎!”
  “还有苏俄和匈牙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闭着眼睛说,“奥地利多半也会加入战争。我们将面临一场规模更胜以往四年的大战……德意志人、俄罗斯人、马扎尔人或许还有土耳其人将站在一起,和我们对抗到底。”
  “那就把他们一起碾碎!”法国总理克列孟梭闷声说,“我们有这样的力量,不是吗?”
  英美法三国当然有碾碎德国和苏俄的力量。可问题是碾碎之后怎么办?让法国吞下半个德国,然后再扶植一个亲法的大波兰看住东欧,最后再加上一个在内战外战中分崩离析的俄国?这不就是拿破仑皇帝梦想的欧洲秩序吗?
  会议厅内一片死寂。又有脚步声响起,走进来的是法国外长史蒂芬·毕勋,他肥胖的面孔上都是轻松的笑容。
  “感谢上帝!德国人屈服了!他们基本上接受了我们的要求,除了想保持一支为数30万的陆军以应对布尔什维克日益增长的威胁……”
  “不!这不行!”
  克列孟梭和福熙元帅几乎同时吼叫起来。
  “10万陆军已经够多了!”福熙元帅说,“考虑到他们现在支持匈牙利布尔什维克和凿沉舰队的恶行,应该全部解散德国陆军。”
  “然后让德国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美国总统问。
  “法国军队可以去镇压!”克列孟梭强调道。
  “毕勋先生,德国代表团的人到凡尔赛宫了?”劳合·乔治不想和“不可理喻”的法国总理废话。他看到史蒂芬·毕勋点点头,于是又道,“那就让他们派两个人进来陈述理由……另外,我还要听取他们对凿沉舰队的解释。”
  ……
  “部长阁下,这个‘条顿武士劳务公司’早就在我们的监视之中了,不过他们的业务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也没有偷逃税款,是一家模范公司。”
  赫斯曼中校这个时候早就离开布达佩斯回到了柏林。今天中午刚过,就在匈牙利红军奇袭查尔杜克隘口,突入罗马尼亚的消息传来后,他就被紧急召到了国防部大厦。
  召见他的是国防部长古斯塔夫·诺斯克。就是那位带领十个师的自由军团去镇压柏林起义的社会民主党政治家。在柏林镇压之后,诺斯克又主持了“临时国防军”的整编,预备将战时的数百万德军裁剪到四十万。现在这个裁军计划正在进行当中,已经有不少德军官兵失去了铁饭碗,赫斯曼的父亲奥托·冯·赫斯曼(和赫斯曼的弟弟同名)就是失业军官大军中的一员,现在已经去匈牙利再就业了。
  就在大批官兵下岗失业的同时,一家名为“条顿武士劳务公司”的主营劳务输出,专门替失业的军官和士官在外国找工作的公司却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这家公司在德国的各大报纸上刊登了广告,以招募建筑师、工程师、厨师、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为名义,大量搜罗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军官和士官。
  而该公司提供的劳务输出的目的地则是俄罗斯、匈牙利和土耳其这些正在打仗的国家!
  “中校!”诺斯克狠狠瞪了赫斯曼一眼,“你要我相信一大堆在军队里面混了半辈子的军官,现在都去匈牙利、俄罗斯和土耳其当厨子了吗?这样的事情太荒唐,没有人会相信!协约国也不会!你敢保证现在正在向布加勒斯特进军的匈牙利红军里面没有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
  赫斯曼歪了下脑袋,一脸无奈地说:“部长阁下,我敢保证这家公司的运营都是合法的……我们查了很久,没有一点违反法律的地方。至于那些退役的军官和士官,他们想去哪里是他们的自由!我们现在是个保障公民自由的共和国了,根据神圣的宪法,他们有去匈牙利当厨子的自由。而在他们到达匈牙利后又改行去当雇佣军,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我知道什么是自由!中校!我比你清楚……”诺斯克用拳头捶着桌子。“但自由不等于能将国家置于危险当中!”
  1918年11月的自由不就把德国置于危险的境地当中了?赫斯曼很想这样回答。
  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没有说,只是耸耸肩:“不仅仅是自由,还有吃饭问题……德国的工人阶级要吃饭,我们德国军人就不要吃饭了?那些军官、士官大多是职业军人,除了从军就不会干别的事情。现在德国经济怎么样,您比我清楚,我们这些9岁、10岁就进入格罗斯希利费尔德的军人退役后根本不可能在德国找到工作。
  而且协约国还要我们继续裁军到10万人,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军人失业没有饭吃,出国去当雇佣兵也是一条活路啊。我们德意志军人的素质是全世界都认可的,这一次的匈牙利战争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想要打胜仗就得雇我们德国的军事顾问,这其实是好事情!”
  “好事情?我怎么看不出来?”虽然协约国还没有就此事表示抗议,但是诺斯克已经可以想象在巴黎开会的协约国首脑们是怎样气急败坏了。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更加严厉的惩罚强加到德国身上!
  “当然是好事情!”赫斯曼振振有词地说,“如果这些失业的德国军人不能在国外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就会因为失业而变成无产阶级大军中的一员……到时候他们会成为极端主义政党的力量!”
第114章
凡尔赛宫外的《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世界的主人……”
  在高亢嘹亮的《国际歌》声中,巴黎和会的一场闭门会议即将开始。唱歌的当然不是参加和会的各国代表,而是聚集在凡尔赛宫外的群众,其中相当部分是中国人,他们是来抗议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不过更多的抗议者却是法国人,他们是为俄国内战和匈牙利战争而来的。
  这些法国劳动人民当然不是来支持法国政府干涉俄国和压迫匈牙利的,要那样就不会唱《国际歌》了。他们都是反战的法国统一社会党组织来的,带头的还是个法国国会议员,名叫马赛尔·加香。
  别看克列孟梭和毕勋在和会上喊打喊杀异常强硬,其实法国也已经到了外强中干的地步。法国又不是1917年4月才加入世界大战的美国,法国人民已经承受了四年零三个月的世界大战,早就厌烦到了极点。在美国加入战争之前,法国国内的反战运动比德国还高涨。要不是热爱和平的伍德罗·威尔逊带领美国加入战争,“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早就在西欧实现了。
  而现在,虽然割德国的土地,拿德国的赔款是法国人乐意接受的。但是承担称霸欧洲大陆的义务,去扑灭俄罗斯和匈牙利的布尔什维克,恢复旧世界的秩序,却是绝大部分法国人民所不愿意承担的。
  因为苏维埃俄国和苏维埃匈牙利看上去都很不好对付!
  前者就不必说了,苏俄至少拿到了俄罗斯帝国一多半的遗产,号称拥有300万红军!而且俄罗斯还是历史上拿破仑帝国遭遇噩梦的地方。凡是有脑子的法国人,都不愿意再去打一回莫斯科。所以被派到俄国去的法军现在是各种闹腾,就是不肯好好打仗。
  就在几天前,匈牙利红军的战斗热情还鼓舞了驻扎在敖德萨的法国水兵——他们发动了一场起义来反对战争!最后虽然被镇压,但还是丢尽了法国人的脸面。
  至于匈牙利,本来以为是个软柿子。可是捏上去才知道,这个柿子一点儿不软!罗马尼亚、捷克、塞尔维亚和法国的四国联军二十几万气势汹汹杀进去,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拿下布达佩斯,还打出了无数的游击队。
  而且这还不算完,一个星期之前,一支人数约有10万(其实没有那么多)的匈牙利红军部队突袭了查尔杜克隘口,一举攻入了罗马尼亚!
  然后这支红军又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城外虚晃一枪,把罗马尼亚国王和统帅部惊出身冷汗。他们还以为匈牙利红军要来解放布加勒斯特成立罗马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呢!
  于是罗马尼亚人就拼命调集军队回援首都,结果就漏出了更大的空子,让这支匈牙利红军沿奥尔特河(在布加勒斯特的西面)再次翻越喀尔巴阡山,反攻回了被罗马尼亚占领的特兰西瓦尼亚。
  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一路扫荡分散行动(都在往布加勒斯特撤退)罗马尼亚人的军队,并且收复了锡比乌和克鲁日,切断了攻入匈牙利境内的罗马尼亚军队的退路。而从布加勒斯特通往布达佩斯的铁路和公路,也是入侵匈牙利的四国联军的主要补给线。与此同时,集中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红军主力也开始发动反攻,将筋疲力尽加惊慌失措的联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消息传到巴黎,所有人都知道,此次入侵匈牙利的行动已经遭遇了重创,二十几万人的联军能有一半逃出来,就算是走运了。
  要彻底压服匈牙利,恐怕得调动更多的法国军队去远征,而且看形势没有个一两年时间是摆不平匈牙利布尔什维克党的。而大部分法国人都不愿意把命送在和他们没有一分钱关系的匈牙利。
  所以在消停了几个月之后,法国国内的反战运动顿时就高涨起来了。
  “没错,匈牙利红军使用的部分武器装备是我们提供的,但那是在《贡比涅森林协定》之前,那时我们和匈牙利人是盟友。而且那时的匈牙利也不是苏维埃共和国啊……”
  “对,你们的情报没有错,的确有一些德国退役军人被匈牙利布尔什维克雇佣。这一点我们承认,也愿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但是你们现在不让我们承担责任呐……”
  在隐约传来的《国际歌》声中,德国代表团的军事代表冯·塞克特正用相当诚恳的语气向英、法、美三国的领导人解释德国在匈牙利战争中的作用。
  “胡说!”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怒气冲冲,打断了塞克特的话,“我们什么时候不让你们承担责任了?”
  “你们要求我们裁剪陆军到10万,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失业军官和士官,他们不会干别的事情,只会打仗。他们没有工作,买不起面包,养不起家人,只能去匈牙利帮布尔什维克打仗……”
  塞克特说:“而我们本来要把他们都留在军队中的,是你们一定要让他们失业。”
  “哼哼,保留30万陆军,你们想要东山再起吗?”福熙元帅皮笑肉不笑。“这是不可能的!”
  塞克特摇摇头,看着气得都快跳脚的法国总理和法国元帅福熙,用标准的法语回答:“我们失去了盛产铁矿和煤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失去了西普鲁士,失去了波森,还失去了全部的主力舰队……还怎么可能东山再起?如果你们法国人不放心,我们照计划裁军就是了。不过那些被裁的军官、士官要出国打工,可就没有办法了。”
  “你们没有办法,我们法国人有办法!”福熙元帅高喊,“我们会抓住每一个前往匈牙利的德国佬,把他们统统绞死!”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仿佛是在替福熙元帅伴奏,他说话的时候,外面的国际歌声突然又嘹亮了几分,传到会议大厅内,着实让人心惊肉跳。
  冯·塞克特低声说:“外面的歌声让我想起了1918年11月时的德国和1917年3月时的俄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