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735

  他们只看见天空中至少有上百架双发的攻击机盘旋,不时丢下一串串的炸弹,激起一簇簇烟柱,炸开一团团的火球,几乎将苏军的阵地淹没。部署在那里的坦克、坦克歼击车、突击炮和反坦克炮,一定已经损失惨重了!
  而在更远一些的地方,土黄色的烟尘弥漫,仿佛刮起了沙暴。不过这里可不是沙漠,出现这样的烟尘只有一种原因,就是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正在用履带碾压地面……
  德军的装甲突击已经开始了!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坐在最高统帅部作战室内的一把高背扶手椅上,整个人仿佛突然苍老了十岁,目光呆滞,嘴角微微颤抖,双手无力地下垂。
  巴甫洛夫元帅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则像两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战战兢兢站在伟大领袖的跟前,额头上脸上全都是汗珠子,还不停向下滚落。
  结合部会战看来是要惨败了!
  就在刚才,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发来了急电,一支“集团军级”的装甲集群突破了索日河,从正面对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的主力发起了突击,而且还有至少500架各种型号飞机提供空中支援。
  坦克第1、第2集团军所部损失惨重,正陷入苦战!
  与此同时,驻守布良斯克市的第48集团军再次确认了敌情——正在迅速解决布良斯克市的敌军就是一个“集团军级”的装甲集群!目前他们的先头部队,已经突击到了布良斯克市的外围,正和第48集团军所辖的第9机械化军展开激战。
  而在结合部战役的北战场上,坦克第5集团军也陷入了绝境,连续多日的激战已经将这个集团军的实力耗尽,目前能使用的坦克/强击火炮已经不足100辆,整个集团军的余部被压缩在了第13号集体农庄内,全军覆没不过时间问题。
  虽然在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左岸乌克兰等地,形势看上去还可以。但是斯大林知道,苏联在结合部会战中投入的才是真正的主力——3个坦克集团军啊!要是被德国人打光了,那么辽阔的苏联西部大平原,就会变成任由德国装甲集群纵横的战场。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
  不知道过了多久,斯大林才艰难打开了口,低声问眼前的两位元帅。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看到了绝望的眼神。
  “今天晚上……投入瓦图京集群!”沙波什尼科夫说,“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平原和德军装甲集群会战。”
  “能胜利吗?”斯大林问。
  “这个只有打了才知道。”巴甫洛夫接过问题回答说,“如果不打的话,瓦图京集群就只能在今天晚上向切尔尼戈夫方向撤退,争取加入西南方面军的阵营。不过目前进攻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德军装甲集群主力一旦取胜,他们就会向南追击,从北面攻入乌克兰,和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一起……”
  斯大林挥了挥手,“不必说了……今天晚上投入瓦图京集群,决战吧!”
第882章
大决战(三十一)排队开炮
  1943年5月15日的夜色降临的时候,在多布鲁什森林以南的无名平原上(这片平原日后会被称为坦克平原),为数超过1800辆的坦克/强击火炮已经摆开了战阵。
  一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为空前的坦克大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决战的战场是一片50公里宽的平地,北面、南面和西面都是森林,东面则是第聂伯河的支流杰斯纳河。中间则是大片大片的麦田,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州的三个集体农庄。不过现在出现在这些麦田上的不是拖拉机,而是坦克和强击火炮。
  德军的战阵摆在平原北面,靠近多布鲁什森林的地方,15日白天直到黄昏,属于德国国防军第1、第2、第6、第10装甲师、第1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5维京师的坦克/强击火炮,在这里和属于苏军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数百辆坦克/强击火炮展开过激战。
  由于德军坦克和强击火炮在数量和质量上居于优势,而且还拥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因此取得了大胜,击毁和俘获的苏军坦克和强击火炮超过了550辆,只有不到100辆坦克得以退出战场。
  不过它们并没有跑太远就和从黄昏时分开始北上的瓦图京集群会师,随后再次返回了战场。现在正在距离德军战线大约10公里外列阵,准备展开最后的反扑。
  “汉斯,你看战场上现在的形势,像不像滑膛枪时代的作战啊?”
  站在一辆美洲狮轮式装甲指挥车上的马肯森大将看着月光下列阵完毕的坦克和各种强击火炮还有装甲车,突然扭头问身旁只有一条左臂(在一战中负伤截肢)的参谋长汉斯·瓦伦丁·冯·胡贝男爵中将。
  “是很像。”胡贝中将点点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元帅,您的话让我想到了英国人在滑膛枪时代的一种战术。”
  “英国人的战术?”马肯森大将问,“你是说那种推进到敌方阵前三四十米再开火的疯狂战术?”
  “是很疯狂,但是也非常有效,英国陆军就靠这招打了很多胜仗。”胡贝中将说,“今天晚上我们也可以这样!”
  “什么?”马肯森一怔,“让苏联人的坦克先开火?”
  “是的。”胡贝中将一笑,“让苏联人先开火,我们后开火!因为现在是晚上,能见度不足以支持远距离的射击,因此必须做近战的打算。所以我想干脆让敌人先开火暴露目标,我们的坦克顶着敌人的火力前进,拉近距离后再打。”
  “要拉到多近?”马肯森问。
  “500米内!”胡贝说。
  “那么近?我们的虎式坦克在500米的距离上可挡不住苏联的85mm炮和57mm炮。”
  在以往的战役中,德军也缴获过许多苏联的85mm高炮和57mm反坦克炮,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测试。
  在使用普通穿甲弹(AP弹)的情况下,这两种火炮理论上可以在700米距离内击穿虎式坦克G型(缩水虎)的正面上首装甲(82mm呈45度倾角)。如果把距离拉近到500米内的话,那可就是稳穿了。
  “可以让‘灰熊’顶在最前面。”胡贝中将思索着说,“灰熊突击炮的炮舱正面装甲厚度是100mm,还有40度的倾角,相当于130mm出头的垂直装甲,而且使用了最好的镍铬锰轧制钢,足够在500米甚至400米的距离上挡住苏联人的85mm和57mm炮。”
  “我明白了,咱们把‘灰熊’顶在前面吸引炮弹,给‘虎式’坦克创造歼敌对机会!”马肯森大将马上就明白胡贝中将在打什么主意了。
  胡贝中将是想趁着天黑能见度不高的机会,把正面装甲很坚固,而且在夜里看上去挺大一坨的“灰熊”当成个吸炮弹的靶子——通常情况下,战斗中的坦克车长/炮手不会因为一炮没有摧毁敌方的坦克就立即转换目标,而是会反复开火攻击同一目标。
  而且,就算苏联人的坦克兵发现了他们面前的是“灰熊”突击炮,也绝对不敢不进行攻击。因为“灰熊”突击炮也是能发射破甲弹的,150mm口径的破甲弹击穿150mm厚度的均质装甲钢是毫无问题的,哪怕KV-85的装甲钢理论上也扛不住!
  所以跟在“灰熊”后面的“老虎”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容开炮,用88mm炮去给苏联人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一一点名了。
  ……
  “同志们,我是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瓦图京上将!”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同时也是“瓦图京集群”总指挥的尼古拉·费多维奇·瓦图京这个时候已经坐在一辆KV-85重型坦克里面,通过坦克上的美国电台发表阵前演说。
  他很清楚,共产主义事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果他和他的部下不能在今晚的决战中取胜,那么苏联就会面临灭亡的危机。
  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准备亲自上阵带队厮杀——如果不能取胜,那就作为一名战士殉了红色江山!
  而他为今晚这场决战制定的计划则是简单粗暴型的,由最强悍的KV-85坦克领头,后面跟着SU-85和T-35/57,最后才是反坦克能力不强的T-34/76、T-60/70系列的轻型坦克。而SU-122突击炮则不参加坦克集群的冲锋,而是留在后方冲动自行火炮。
  同时,还有大量的步兵携带“红色铁拳”直接操作坦克投入作战(德国人一边当然也有装甲掷弹兵参战了)。
  另外还有上百门的“喀秋莎”火箭炮也将会参战,用于攻击伴随德国坦克集群的步兵。
  制定这样一个简单粗暴的计划,并不是因为瓦图京上将不会用计,而是因为苏联坦克炮的精确度实在不高,距离太远了他怕打不中目标。所以瓦图京干脆把自己最强的坦克放在前面,尽可能给敌人来次迎头痛击。
  “现在是伟大的苏维埃祖国和共产主义事业最危险的时刻,如果我们在这里失败,纳粹匪徒就将蹂躏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土地,战火将会烧到莫斯科城下,我们的家人和同胞将会面对纳粹匪徒的刺刀和皮鞭!”
  瓦图京上将并不善于言辞,但是在这个时刻他仍然说出了能够鼓舞人心的话。
  他最后大声疾呼:“同志们,为了我们所热爱的家人和祖国,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奉献出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热血吧!就让我们把鲜血抛洒在苏维埃祖国的土地上吧!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向万恶的纳粹匪徒冲锋!如果我战死疆场,请你们踏着我的鲜血所染红的土地继续前进,直到占领敌人的巢穴!
  苏联万岁!布尔什维克党万岁!红军坦克,前进!”
  坦克的马达开始轰鸣起来,瓦图京上将乘坐的KV-1坦克轰隆隆地向前滚动。他没有缩在坚固的坦克内部,而是探出了半个身子,这样他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
  他乘坐的坦克虽然是坚固的KV-85,但并没有冲在最前面,而是和一群T-34/57混在一起,处于苏军坦克集群的第二线,前方就是近100辆一字排开的KV-85。这种坦克拥有厚达100mm并且带有大角度倾角的正面装甲。苏联自己的85mm炮和57mm炮在500米的距离上都轰不动,是苏联红军陆军最强大武器。理论上足够对抗德国的虎式坦克!
  “轰轰轰……”
  首先打响的是双方的自行火炮,德国人这边开火的是“胡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而苏联人则用SU-122突击炮还击。
  炮弹落在了双方的坦克阵形当中,炸开了一团团的火球,但并不是特别的密集,所以瓦图京也没有缩回坦克炮塔内,而是借助着炮弹爆炸的火光观察前方的敌情。
  德国人投入的坦克数量仿佛很多,摆出了一个宽阔的正面,应该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不过他们的坦克速度很慢,时速大概只有十几公里,而且第一排的坦克看上去似乎非常高大,应该是虎式坦克。
  随着双方坦克集群的距离越来越近,炮击的强度也开始增加,乘坐坦克推进的苏联步兵纷纷从坦克车上跳下来,跟随在了坦克身后。瓦图京也把身子缩了回去,因为他知道密集的德国火箭炮很快就要打来了。等待火箭炮打完,双方的最前列的坦克,差不多就该进入“排队开炮”的阶段了,到时候后面的自行火炮就会发生照明弹。
  和苏联人的司令员瓦图京亲自冲锋不同,德国的马肯森大将和他的参谋长胡贝中将是乘坐着由美洲狮装甲车改装的装甲指挥车,跟在德国坦克集群阵形后方推进的。
  当双方的火箭炮对轰过去之后,马肯森大将和胡贝中乘坐的车辆就都驶上了一处视野较开阔的高坡。
  而就在此时,前方的苏联坦克集群前排的KV-85坦克首先停止了前进,开始用85mm大炮射击仍然蒙头前进的“灰熊”突击炮。
第883章
大决战(三十二)
  照明弹一发接着一发升入空中,它们映亮了夜空,照耀了大地,也将光明洒向了苏德两军的坦克和突击炮。大炮轰鸣,一阵紧似一阵,苏联的KV-85坦克、SU-122突击炮,德军的“胡蜂”自行火炮都在竭尽全力地发射弹药。暗红色的炮弹在战场上往来穿梭,各种音质的爆炸声充斥在瓦图京同志的耳边。
  虽然贵为坦克集团军司令员,但是瓦图京上将亲临数百上千辆坦克排队对轰的战场,这回还是第一次。不过他很快就从这种让人终生难忘的震撼场面中回过神,开始仔细观察前方的交战情况。
  在照明弹的光芒指引下,他已经发现了德军打头阵的居然不是虎式坦克,而是拥有150mm短管炮的“4号突击炮”。突击炮因为没有炮塔,因此主炮射界狭窄,在坦克集群交战的战场上并没有太大价值,而且这种武器还容易受到步兵的攻击。
  不过在今天晚上,情况显然有所不同!
  因为是夜间交战,双方的阵型都比较简单,战术也非常单一——就是排队打炮!所以不存在“4号突击炮”被包抄的问题,实际上也没办法包抄,因为苏军今天投入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远远不如德国一方。
  而且在双方距离拉近到几百米之前,苏联人也没有办法看清德国人到底用什么坦克在打头阵,也就没有办法改变阵型或战术应对了。所以瓦图京麾下的KV-85坦克现在就如胡贝预料的一样,全都集中火力在轰击向它们步步逼近的突击炮。
  但是85mm的炮弹打在这种突击炮坚固的正面炮舱装甲之上,居然无法有效击穿!绝大部分的“4号突击炮”仍然在不断靠近。
  就在后面一辆KV-85坦克上观战的瓦图京对德国人的“4号突击炮”的坚固感到吃惊的时候,在“4号突击炮”身后,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已经纷纷到位了。
  属于国防军第501、第502、第506、第510重装甲营的156辆虎式坦克(满编应该有176辆,有20辆发生故障或在作战中负伤)和国防军第1歼击坦克营的80辆“犀牛”坦克歼击车(虎式和犀牛混合列队)一字排列开来,和前方的“4号突击炮”形成交错,距离苏军坦克阵形第一列的KV-85的距离已经不足500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