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735

  “那么我们能用坦克第1、第2集团军消灭或击溃他们吗?”斯大林接着问。
  坦克第1集团军和坦克第2集团军合计拥有5个坦克军以及3个机械化军,还有一些炮兵、骑兵和工兵单位。
  而每个坦克军目前都拥有3个坦克旅(12个坦克营)和3个强击火炮营的装甲兵力。不过苏联的坦克营拥有的坦克数量远不能和德国的装甲营相比,一个苏联坦克营只拥有22辆T-34坦克或15辆KV系列的重型坦克或22辆T60/T70轻型坦克。而一个苏联强击火炮营拥有的自行火炮的标准编制则是8-17门(装备SU-122突击炮时是8门,装备SU-85坦克歼击车时是17门)。
  因此一个苏联坦克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在270-300辆之间——这当然是满编时的数量,不过目前苏联的坦克数量虽然充足,但是装备的完好率却不高,真正能上战场的装备往往只有纸面数据的50%-60%。
  现在苏联的机械化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数量同坦克军也差不太多,合计拥有9个坦克营(其中2个是军部直属的重坦克营)、4个强击火炮营、1个军属的自行火炮团(8门SU-122和17门SU-85)。在满编的情况下,一个苏联机械化军也拥有250辆以上的坦克和强击火炮。
  而坦克第1、第2集团军的5个坦克军和3个机械化军合计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了2100辆。单看数量的话,实力相当于4个配属了重装甲营的德国装甲师。
  不过那只是纸面实力的对比,真打起来是个什么状况,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心里都没什么底。
  “总书记同志,目前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南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的实力。”巴甫洛夫斟酌着用词,“初步估计,那是一个德国的装甲集团军,估计拥有5-10个装甲师或装甲掷弹兵师,实力非常强大,而且德国人还拥有空中优势。”
  “那就是没有把握?”斯大林并没有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因为他自己也和巴甫洛夫一样,觉得没有把握。“那么……再加上坦克第5集团军呢?这样布良斯克方面军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将能超过3000辆,足够打败德军南路装甲集群了吧?”
  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属于西方面军,是西方面军手中最强大的一个集团军,也是西方面军主要的装甲反击力量。
  “可是这样会严重削弱斯摩棱斯克的防御力量。”巴甫洛夫小声的提醒斯大林,“现在斯摩棱斯克只有第3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步兵第22军。”
  “把切尔文的第16集团军调去斯摩棱斯克。”斯大林吸了几口烟,“这个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一样,都是由机械化军、步兵军和骑兵部队合成的集团军,战斗力非常强大。”
  “可是抽调了第16集团军后东白俄罗斯的防御就非常空虚了。”沙波什尼科夫连忙说,“现在德军除了派出2个装甲集群包抄白俄罗斯突出部外,还从维尔纽斯派出了第3个装甲集群往东南方向突击,目的很可能是想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所以我们需要用第16集团军去阻挡他们。”
  现在曼施坦因指挥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共拥有3个装甲集团军,分别是赫尔曼·霍特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就是从大卢基南下的部队;由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指挥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是刚刚在列奇察突破第聂伯河的部队;由沃尔特·莫德尔大将指挥的第2装甲集团军,就是从维尔纽斯出击,准备切割白俄罗斯突出部的德军集群。
  而且,根据《紫色方案》的规定,3个德国装甲集团军还有互相会师的计划。如果它们各自的进攻都非常顺利的话,3个装甲军团将会在斯摩棱斯克州南部、莫吉廖夫州(属白俄罗斯)东部和布良斯克州西北部的三州结合部会师。
  这样,白俄罗斯突出部将会被包围并且分割成两部,而且3个装甲集团军还能合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和苏联红军展开一场也许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决战!
  按照德国大总参和东线高级将领们主流的观点,打完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后,如果德国不想灭亡苏联的话,那苏德战争就该结束了——到时候斯大林既没有力量解救列宁格勒,又没有兵力包围莫斯科,除了求和还有别的出路?
  而这样的趋势,在5月3日下午苏联最高统帅部拿到的战场形势图上已经显露无遗了。
  所以斯大林也能一眼看出他和整个苏维埃政权面临的空前危机。
  “第16集团军能阻挡一个德国装甲集团军?”斯大林摇摇头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将第16集团军用于阻挡从纽尔维斯出击的德军,那么这支部队在几天内就会不复存在!而斯摩棱斯克方面的红军也会因为缺少兵力而被敌人包围。这样德军的3路大军就会完成会师!到时候布良斯克方面军也会失败,而加里宁方面军就算收复了大卢基,也无法阻止北路德军从别的方向得到补给。至于斯摩棱斯克最终也会在今年的初夏陷落……这样,德军在1943年冬天到来前就能兵临莫斯科了!”
  斯大林突然用冷厉的眼光看着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质问道:“这难道是你们的目的?你们想要打一场莫斯科保卫战吗?”
  被斯大林说破了心思,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同时抖了一下,巴甫洛夫反应比较快,马上否认说:“总书记同志,敌人不会迫近莫斯科的,我向您保证!”
  “保证?”斯大林一笑,“我不想听什么保证,我要的是办法,你们有什么办法?”
  巴甫洛夫和沙波什尼科夫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在这位苏联伟大领袖手底下当差可真心不容易啊!
  沙波什尼科夫叹口气,说出了刚刚琢磨好的一个方案,“在中路利用斯摩棱斯克吸引德军北路集群,为北线的加里宁方面军突袭大卢基创造条件,为此需要将第16集团军调往斯摩棱斯克。
  在南线集中3个坦克集团军和德军南路集群展开决战,为了达成此目标,需要迟滞从白俄罗斯突出部中路突破的德军装甲集群……为此,必须在白俄罗斯战场上冒险,将第4集团军调出明斯克,配合第10集团军迟滞德军的中路装甲集群。
  同时,部署在白俄罗斯突出部西线和南线的第11集团军、第13集团军必须放弃现有阵地,向明斯克集中,准备保卫苏维埃白俄罗斯的首都!”
第862章
大决战(十二)小报告之王
  斯大林非常信任的原来的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现在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军事委员,人送外号小报告之王的列夫·扎哈洛维奇·麦赫利斯基同志在5月4日早上的时候,就在布良斯克市内的方面军司令部里面看见了愁眉苦脸的戈利科夫上将和卡扎科夫中将。
  “出了什么事儿了?”小报告之王也紧张了起来,现在可是关系到苏维埃政权存亡的关键时刻啊,随时随地会有让人绝望的坏消息传来……
  “军事委员同志,我们的方面军现在又多了一个坦克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参谋长卡扎科夫回答,“原本属于西方面军指挥的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也归我们布良斯克方面军了。”
  麦赫利斯松了口气,笑道:“这是好消息啊,这说明斯大林同志非常信任我们。”
  “主要是信任我!”麦赫利斯一边说一边洋洋自得地想,“现在我领导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了红军的主力方面军了……如果能在接下去的战争中打几场胜仗,那么政治局委员的地位也是有可能的!”
  “军事委员同志。”戈利科夫不是那种脾气倔犟,敢于顶撞小报告之王的将军,而且他也明白麦赫利斯的心思,“斯大林同志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所以我和卡扎科夫同志都感觉到责任重大。”
  “对,我们的责任的确重大。”麦利赫斯问,“最高统帅部想要我们怎么打?”
  卡扎科夫皱眉说:“最高统帅部命令我们重创或者歼灭突破第聂伯河的德军装甲集群。”
  “很难做到吗?”麦利赫斯看到方面军参谋长的表情,有些不解地问,“我们有3个坦克集团军和第38、第40、第48集团军等3个普通的集团军。总兵力超过50万,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超过3000辆,还有什么理由打不过德国人的一个装甲集群?”
  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确没有打输的理由。
  “但是第38、第40、第48集团军还没有装车起运,10天以后都未必能到达战场。”卡扎科夫摇了摇头,“所以我们可用的就只有坦克第1、坦克第2和坦克第5集团军。而且这3个集团军并不在一块儿,坦克第1、坦克第2集团军正从莫斯科和加里宁市赶来,顺利的话5月7日能抵达白俄罗斯的戈梅利附近。而坦克第5集团军现在还在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离这儿又不远。”麦赫利斯打断道,“只有200多公里啊。”
  “但是斯摩棱斯克是德国人轰炸的重点区域,部队在白天根本无法行动,集结和调动只能在夜间完成。”戈利科夫解释说,“如果我们要调动坦克第5集团军到布良斯克,那么这200多公里的夜路至少要走3个晚上,然后再从布良斯克机动到戈梅利,估计也要花上2天时间。”
  “5月9日……只是迟了2天。”麦赫利斯完全不能理解2天时间对于一场装甲决战的意义。
  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坦克第1、第2集团军纸面上虽有2100多辆坦克/强击火炮,但是200多公里机动加上德国飞机的空袭,能有1500辆坦克/强击火炮完好可以开上战场就是马克思保佑了。
  而正在大举渡过第聂伯河的德军装甲集群拥有的坦克/强击火炮极有可能也在1500辆左右。数量上仿佛相差无几,但是质量上可差距可就大了去啦。
  在苏军的1500辆坦克/强击火炮中,有相当部分是T60/T70这样的轻型坦克,只能用来进行侦查。
  而如今德军装甲部队的序列中已经没有了“侦查坦克”,取而代之则是轮式的Sdkfz.234系列(美洲狮)的装甲车。这种轮式装甲车系列中的2型车装备了一门50mm/L60火炮,火力远超绝大部分的轻型坦克,而它最高每小时85公里的时速也超过了所有的坦克,是最理想的装甲侦察车辆。
  再者,虽然苏联在过去几个月制造出了可以大量对抗虎式坦克的T-34/57、KV-85、SU-85、SU-122系列的坦克和强击火炮。但是德国的中型、重型坦克在战斗力上的优势依然存在。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红军坦克部队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
  另外,德国现在还拥有极大的空中优势。德国空军自己的Hs.129攻击机和法国空军的布雷盖攻击机都可以充当坦克杀手。而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在福克零式D的打击下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没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戈利科夫和卡扎科夫根本不敢去和德国装甲集群决战。
  但是最高统帅部(实际上是斯大林)却不是这么想的!
  “最高统帅部的指示上是怎么说的?”麦赫利斯也感到问题有些扎手了,不过作为“小报告的王者”,他知道永远要服从伟大领袖的意志,这是最重要的!
  “最高统帅部命令我们布良斯克方面军阻止德军南路装甲集群北上逼近斯摩棱斯克市。”卡扎科夫报告说,“同时应当在莫吉廖夫州、布良斯克州和斯摩棱斯克州的结合部集中力量,击溃德军南路装甲集群。”
  “那我们就应该坚决执行这个指示!”麦赫利斯严肃地说,“我想你们二位不会在质疑最高统帅部吧?”
  “没有,绝对没有!我们会坚决执行最高统帅部的指示!”
  “我们坚决拥护最高统帅部的一切决定!”
  戈利科夫和卡扎科夫被麦赫利斯吓了一跳,连忙表态拥护最高统帅部——站在他们面前的可是小报告之王啊!而且他们也不是铁木辛哥和朱可夫那样的强势司令员。戈利科夫本来就有点软弱,在当情报局长的时候就尽捡斯大林爱听的话说。而卡扎科夫不过是个中将参谋长,小报告之王收拾他还不跟玩儿似的!
  “那就好!”麦赫利斯非常满意,“那么我们准备怎么执行指示呢?”
  “已经有了个设想。”卡扎科夫说,“用坦克第5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以南80公里的姆斯齐斯拉夫布防打阻击,争取拖延德军几天。再用坦克第1、第2集团军从戈梅利侧击德军装甲集群。同时再请求西南方面军的第9、第12两个集团军从切尔尼戈夫北上反攻列奇察,封堵德军南路装甲集群的后路。”
  “很好啊!这很好啊!”麦赫利斯拍起了巴掌,“有前封,有后堵,有侧击……投入8个集团军(包括10天后也不见得能到达的第38、第40、第48集团军),3000多辆坦克,这是很有把握的!戈利科夫同志,卡扎科夫同志,我们立即就把这个方案上报给最高统帅部吧!”
  ……
  戈利科夫、卡扎科夫和麦赫利斯三人联名向最高统帅部上报作战方案的时候。他们想要打败的对手,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埃贝哈德·冯·马肯森大将的指挥部刚刚抵达第聂伯河西岸的列奇察。
  他指挥的集团军实力虽然远比不上北线由霍特大将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但还是非常强大的集团军,是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四个主力集团军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第2装甲集团军、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其中第2装甲集团军隶属于南方集团军群,部署于乌克兰战场。
  现在第1装甲集团军旗下拥有第3装甲军(编有第1、第2装甲师国防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和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第11装甲军(编有第6装甲师、第10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师)、第14装甲军(编有第11装甲师、国防军第2装甲掷弹兵师国防军第4装甲掷弹兵师)、第52摩托化步兵军(编有步兵第102、111、127、128师)、第64摩托化步兵军(编有步兵60、88、89、105师)、第1骑兵师、党卫军第14乌克兰骑兵兵师、党卫军第20波兰骑兵师、党卫军第29波兰志骑兵师、防空兵第10机摩托化高炮师、第2、3、4火箭炮旅,第5、10独立摩托化工兵营。合计有23个师又3个旅外加2个营。另外,第1、第2、第10、第6和第11装甲师还各辖1个重装甲营。
  正因为所辖部队的实力强大,因此马肯森大将根本没有担心过什么“孤军深入”,也不害怕他的集团军被数量占据优势的苏军群殴。
  不过让这位大将阁下头疼的事情还是存在的,主要就是第1装甲集团军庞大的油料消耗!在第1装甲集团军的背后可没有一条条路线在支持。所有的油料都是去年冬天时运到基辅附近的科罗斯坚囤积起来的,数量并不是很充足,而且从科罗斯坚到列奇察就有200多公里,期间没有铁路,只能依靠路况很差的公路运输油料,还不时受到游击队的袭击。现在,马肯森的大军停留在列奇察的原因并不是要架桥渡河(因为苏军撤退仓促,党卫军第5装甲师的部队抢下了两座公路桥,足够供大军渡河使用),而是为了等候从科罗斯坚开来的油料车队。
  而另外一个让马肯森大将有些烦恼的事情就是他的强大的装甲集团军很快就要到达《紫色方案》所规定的3个装甲集团军的会师地点了,而第3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都被顽强抵抗的苏军给纠缠住了,看来还得花点时间才能突破。
  难道油料不大充足的第1装甲集团军就只能在战场上停下来无所事事,等待友军击败敌人后前来会师吗?
第863章
大决战(十三)女皇的贿赂
  “第1装甲集团军的进展似乎顺利过头了!”
  在措森的大总参谋部,第一军需总监古德里安元帅拿着马肯森大将刚刚发来的电报对赫斯曼说道:“马肯森大将的部队只是在突破普里皮亚季河遭遇到了苏军比较坚决的抵抗,随后就基本上是一路顺风了。现在唯一制约第1装甲集团军前进的,仿佛就是油料供应了。”
  赫斯曼抱着胳膊站在巨型沙盘台前,看着参谋人员将象征着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的木牌用长杆推到了第聂伯河以东的戈梅利——戈梅利是在5月4日中午被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占领的。虽然马肯森的第1装甲集团军要在列奇察附近停留几日,以等候油料车队抵达,但是派出几个装甲掷弹兵师去扫清列奇察周边的汽油还是能拿出来的。
  “南面第聂伯河防线上的苏军有动静吗?”赫斯曼问。
  他和古德里安之所以给第1装甲集团军配属重兵,就是担心第聂伯河防线上的苏军北上。实际上,阻挡从第聂伯河防线北上的苏军,才是马肯森大将的装甲集团军的主要任务。而这个任务现在看起来是毫无必要的,因为交战进行到第5天,苏军的西南方面军似乎也没有什么大动作。
  “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古德里安说,“除了有数量约为10个师的步兵被调到切尔尼戈夫,就没有任何动静了……我们似乎一刀插进了苏联人的软肋。”
  “切里科夫方向呢?”赫斯曼又问。
  切里科夫是赫斯曼和古德里安规定的三个装甲集团军的会师地点——他们本来以为第1装甲集团军会在第聂伯河一带同苏军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展开激战,在击败西南方面军北上的部队后,才有可能抵达切里科夫。可没想到现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居然很笃定地看着第1装甲集团军如一把钢刀一般刺入他们和西方面军之间的结合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