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735

  “哈罗德。”布鲁克子爵在电话中问,“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之战失败了,我已经命令蒙哥马利收拢部队撤退了。”
  “上帝啊,帝国完了,是吗?”哈罗德·亚历山大的声音听上去都有些颤抖了。
  “帝国没有完!”布鲁克子爵沉声说,“帝国还是有未来的,只要我们这些军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哈罗德,你愿意挺身而出吗?”
  电话线那头是一阵沉默,然后才是哈罗德·亚历山大缓慢但是坚定的声音:“我愿意!子爵,我愿意为帝国而奋斗到最后一息。”
  “好的,派你的人去把贝尔法斯特港内所有的英国船只控制起来。”布鲁克子爵说,“同时管好你的军队,再挑选一些可靠的部队,把他们运往利物浦。”
  “利物浦?您说利物浦?”亚历山大仿佛非常吃惊。
  “是的!”布鲁克子爵回答,“将是利物浦。”
  “去那儿干什么?”
  “去打内战!”布鲁克子爵说,“会有一场内战的,英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也要有所准备!现在……我们要做1918年的德国国防军了!哈罗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我明白了!我们英国陆军也要像当年的德国陆军一样,为了国家未来的复兴而努力了。”
  ……
  面对不可免的战败,英国陆军准备向1918年的德国国防军学习。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大打出手。
  英国布尔什维克党则准备向1917年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学习,也在全力以赴准备一场伦敦大起义。
  而乐观向上的史迪威中将则被蒙哥马利派去了斯多东克附近,负责指挥2个美国师坚守阵地……
  蒙哥马利是这样告诉史迪威的,他说:“中将,现在的关键是阻止德军的装甲集群和斯多东克的德国伞兵会师。如果他们攻击到了斯多东克,我们的2个师和你们的2个师就会被包围。这样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之战的败局就无法挽回了。
  所以我希望美军能在斯多东克附近阻击德军,挡住他们至少48小时,这样我们的援兵就会赶到。我希望您可以亲自去斯多东克前线督战,在斯多东克以东的2个英国师也归您指挥,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作战取得成功。”
  他的这个话肯定是骗不了巴顿将军是,多半也蒙不住爱丁堡的艾森豪威尔,但是史迪威却是个容易欺骗的老实将军,而且还拥有过度乐观的性格,这就注定了他在这个时空的悲剧命运。
  “中将……我们真的不需要考虑撤退吗?”
  史迪威中将从达灵顿驱车抵达斯多东克附近的美军司令部的时候,布莱德雷已经感觉出一些不大对头了。
  “不,目前还不需要。”史迪威说,“虽然形势有些严峻,但是战线还可以维持。刚才我来斯多东克的途中询问了从前线撤下来的英军军官,按照他们的说法,进攻的德军最多是一个师级集群。可能有100-150辆虎式坦克,我想我们是能对付的。”
  有那么多虎式坦克!?布莱德雷虽然是步兵专家,但是他也知道德国的虎式坦克有多厉害。苏联军事顾问和他说过的,1辆虎式坦克至少能打10辆T-34坦克!
  布莱德雷提醒说:“中将,第2装甲师现在只有60多辆M10,而且……M10坦克使用的火炮也很难击穿虎式坦克。”
  “没有问题。”史迪威摆摆手,“放近点就能击穿了,而且我们还有不少反坦克炮。”他顿了顿,又说,“现在必须要快点布防,我们可能还会暂时被包围,不过英国人会在48小时后组织反击,只要坚持48小时,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只要坚持48小时就行了?布莱德雷忽然想起了巴顿的话,史迪威的乐观他M的是种病!
  看来自己得让人把巴顿将军留下老百姓衣服找出来了……
第805章
丘吉尔之死(十三)
  约瑟夫·史迪威中将并不是一位不称职的军事指挥官,而是一位相当专业的高级将领,对机械化时代的战争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战争结束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在他和他的好朋友马歇尔上将看来,1943年1月16日-17日美军在英格兰所遭遇的灾难不是史迪威的错误造成的,而且史迪威为了挽救三万美国官兵的生命已经尽了全力。因此他是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美国英雄。
  不过在18日晚上穿着一身平民服装和几个卫兵一起突出重围的布莱德雷,却坚持认为史迪威根本就入错了行,他根本不应该从军,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不折不扣的傻瓜。
  这个评论虽然有些刻薄,但是16日-18日美军第2装甲师和第28师遭遇到德军攻击的时候,史迪威表现的的确和傻瓜没有多大区别。
  实际上在16日晚上的时候,史迪威和布莱德雷已经得知部分英军开始撤退的消息了。而在此时,德军并没有对固守着斯多东克附近平原上的美军发起进攻,只是派出了一些装甲车和3号坦克(属于德国海军陆战第2师)在附近监视——德军2个重装营和1个坦歼营这时正在追击撤退的英军。
  发现苗头不对的布莱德雷立即向史迪威建议部队突围,但是史迪威却认为此时突围很有可能会让部队蒙受重大损失,他情愿固守待援——毕竟在不列颠岛上,英美军队的数量还远远多于德军!
  于是在德军暂时抽不出兵力来围歼这两师美军的时候,史迪威却让他们在寒风刺骨的雪原上挖掘战壕工事,准备固守至少72小时——乐观的史迪威认为,英国人不大可能在48小时内组织反击,但是有72个小时应该足够英国人组织起一次反击了。
  平心而论,史迪威的看法从单纯的军事角度而言并没有错。如果把战场从不列颠岛转移到美国东海岸,固守待援更是最正确的选项。但是在1月中旬的英国,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从单纯的军事角度进行思考了。
  虽然这个国家还有号称数百万穿军装的战士,但是长期封锁造成的匮乏和德军登陆带来的震撼,以及《开罗宣言》的诱降等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已经让绝大部分人都相信,英国的战败不可避免!
  所以在这个时候,手握着相当全力或实力的英国大人物们,几乎已经没有谁在乎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战场上的3万美军了。现在只等追击撤退英军的温克集群返回,这3万美军的末日就将到来了。
  ……
  “同志们,无能的反动军队在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遭遇了惨败,反动的温莎王朝的末日就要来临啦!”
  伦敦东区某处,英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秘密总部内,突然有人大声嚷嚷了起来。
  正在和几个穿着劣质西装的上了年纪的男子低声商讨着什么事情的哈利·波利特猛地站了起来,看着兴冲冲走进门来的第三国际总代表伊万·麦斯基。
  “麦斯基同志,消息可靠吗?”波利特问。
  “可靠!”麦斯基重重点了下头,说,“我们在英国陆军部有内线,另外美国方面也向苏联通报了相关情况——毫无疑问,英国反动政府已经输掉了战争,因而证明了自己的无能,现在是我们布尔什维克党站出来领导英国人民抵抗德寇的时候了。
  另外,我们还要打倒反动的温莎王朝和贪婪、腐朽的英国贵族资产阶级!”
  “还要打倒温莎王朝和英国资产阶级?”波利特眉头微皱,之前的计划好像没有这些内容啊?
  “当然!”麦斯基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打倒温莎王朝,难道还要让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去向国王宣誓效忠吗?至于资产阶级还有贵族,他们垄断了英国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不打倒他们,革命就不可能成功!”
  波利特和英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几个政治局委员(刚刚成立的政治局)互相交换了眼神,然后又问:“麦斯基同志,这是第三国际的指示?”
  “对!这是第三国际最新的指示!”
  实际上一开始斯大林并没有想要在立即推翻温莎王朝,也没有想过要马上革资产阶级的命。
  但是经过几天的调查研究和试探(试探乔治六世的立场),斯大林已经确信温莎王朝和英国贵族资产阶级不会同英国布尔什维克党合作,也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
  所以斯大林决心放手发动群众,要在伦敦大干一场——即便英国革命不能成功,也一定要重创英国的统治基础和社会稳定。
  未来英国本土的政权基础绝对不能和法国一样——基于人民的选票——而是必须建立在军事镇压的基础上。
  只有这样,英国政府才会像个反动政权,而不是像法国政府那样披着合法的外衣。这对英国日后的抵抗运动,是众大意义的!
  波利特吸了口气,问:“代表同志,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马上!”伊万·麦斯基说,“我们必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波利特说:“那我们立即动员群众去包围唐宁街、白厅街和查尔斯国王大街。”
  “还有白金汉宫!”伊万·麦斯基说,“丘吉尔政府的垮台是必然的,而在丘吉尔垮台后,伊丽莎白公主就会变成英国反动势力效忠的对象!我们要尽可能把她控制起来!如果必要……还可以把她送上断头台!”
  ……
  “首相先生。”布鲁克子爵是一路小跑着冲进丘吉尔的办公室的,“东区的民众又上街了,他们一定是知道了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战役的情况了!”
  “该死的布尔什维克!”丘吉尔猛地一拍桌子,“我犯了个错误,我应该辞职而不是解散议会!”
  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至少对于特别讲究民主程序的英国而言就是如此。
  因为哈特尔浦-米德尔斯堡战役一败北,英国本土就等于战败了,现在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德军登陆。
  而英国民众一定会因为战败而感到恼火,所有的怒火只有一个发泄口,就是战时内阁。
  而战时内阁在这个当口最好的选择就是下台,把权力移交给工党。可是……丘吉尔在伦敦抗议事件后却选择了解散议会!
  这就使得丘吉尔政府成了无法立即下台的看守内阁——因为议会已经被丘胖子解散,所以也没有办法让工党出来组织新政府。
  “首相。”布鲁克子爵这时提出建议,“现在只有请长公主殿下出面担任摄政,然后再由长公主殿下任命艾德礼先生组成临时内阁了。”
  丘胖子一拍额头,真是糊涂了,怎么把这个茬给忘记了?英国毕竟是个王国,国王还是有权在紧急状态下指定首相的。
  而且……伊丽莎白公主手中还有1.2万人的皇家卫队,只要皇家卫队出动,伦敦的局面应该可以稳定。
  丘吉尔的双手用力扶着椅子,让自己站了起来,“子爵,我现在就去白金汉宫。你立即去南部军区,看看能不能调动一些部队回伦敦……我担心1.2万人的皇家卫队不够用。”
  “好的,我马上去南部军区。”布鲁克子爵点点头,立即就离开了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的战时内阁指挥部。
  现在的英军地面部队主要集中于南部战区和爱尔兰战区,其中爱尔兰战区就贝尔法斯特周围那一块,有几十个师的部队守在那里。而南部战区则是负责防守英吉利海峡沿岸的,同样有几十个师的部队。只要布鲁克子爵能从那里拉点部队回伦敦,那么布尔什维克的阴谋就会被粉碎!
  就在丘吉尔准备离开查尔斯国王大街地下的指挥部,前往白金汉宫的时候,看守内阁的外交大臣艾登突然快步走来,手里还拿着一份仿佛是电报抄件的东西。
  “首相先生。”艾登看到丘胖子拄着拐棍慢慢从办公室里面挪了出来,就连忙迎上去说,“罗斯福总统的电报。”
  “罗斯福?”丘吉尔停下了脚步,“他说什么?”
  “罗斯福说希望您可以在卸任后前往美国访问,和他讨论对轴心国议和的问题……罗斯福总统希望美国、苏联和英国能够在议和的问题上统一立场。”
  “议和?统一立场?”丘吉尔冷冷哼了一声,“还想骗!”
  “首相,罗斯福在骗我们?”艾登有些不大相信。
  “当然是骗!”丘吉尔恨恨地说,“他是想用统一议和拖延我们抵抗的时间。可是我们怎么拖的下去?要是在拖延,1943年的英国就是1917年的俄国了。”
  “那么……我们要怎么回复?”艾登问。
  丘吉尔想了想,说:“就说我同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