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735

  但是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因为此时德国和意大利海军都有一种非常适合使用93长矛鱼雷的舰种——雷击舰(也可以称为鱼雷艇)!德国有T系列,意大利有著名的星座系列。都是几百吨到一千多吨(德国的T系列也造出2000多吨的大家伙,基本上驱逐舰了)的小舰,用来装备533mm或450mm的鱼雷威力实在有限,所以德国海军一直在寻求大威力的鱼雷用来装备雷击舰。在雷击舰的基础上开发V型导弹艇是一条路子,给雷击舰换装日本的93长矛鱼雷则是另外一条路线。
  所以从42年初开始,德国就用V3人操飞弹和遥控滑翔炸弹的部分技术(不包括扩频通信技术)交换到了93长矛鱼雷的技术。而且还升级了部分T型雷击舰,从42年第3季度开始装备有T-93鱼雷的T型雷击舰就出现在欧洲联合舰队中了。
  注明一下:德国人5艘航空母舰并没有跟随前来,它们和一部分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留在冰岛西南200-300海里外的大西洋洋面上待机。
第756章
前哨战-致命的距离
  现在让英美两国海军的将军们最担心的纳粹德国的兵器并不是巨大的兴登堡级战列舰,也不是能够搭载80-100架飞机(收容方式不同,搭载数量也不一样)的齐柏林级航空母舰,更不是神出鬼没的水中狼群。
  而是遥控制导武器!包括弗里茨-X遥控滑翔炸弹、Hs-293遥控滑翔炸弹和V3遥控制导飞弹。
  这些遥控制导武器或是有飞机挂载,或是安装在水面舰艇之上,可以在作战中对英美的舰艇实行精确而且致命的打击,同时又能让搭载这种武器的飞机或舰艇处在相对比较安全的距离上。简直就是在愉快的杀人放火,自身却没有什么危险,这让自由世界的斗士们感到无比的心惊胆颤。
  而在心惊胆颤的同时,美国人也开始了山寨无线电制导炸弹的努力。从1942年4月开始,美国人开始发展一名代号为VB的制导炸弹。在开始山寨之前,美国的技术专家先对从战场上捡到的德国遥控滑翔炸弹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在检测中他们发现,德国人的遥控滑翔炸弹使用的无线电遥控装置是存在有效距离的,这个距离是2万米,超过2万米后信号会变得非常微弱,很难有效控制滑翔炸弹了——实际上德国人并不是无法制造出更好的无线电信号收发装置,而是距离太远操作手就很难看清目标了。
  所以2万米就成了德军无线电遥控武器的一个使用距离的上限。而2万米之外,就是一个相对于无线电遥控武器的安全距离,折算成英制(美国人通常使用英制)大约就是2.197万码。美国海军作战部又给加了点保险系数凑了个2.2万码——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在交战时,尽可能要将和敌方飞机、舰艇的距离保持在2.2万码之外。
  德国人的飞机是挡不住的,美军的高射炮根本打不到2.2万码之外。但是和敌方对面舰艇间的距离却容易保持,就算挡不住对方靠近,自己还可以跑嘛!保持2.2万码交火距离对英美苏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而言不是什么难事儿。
  至于重巡洋舰和大型轻巡洋舰(万吨以上),安全距离的要求稍微放松了一些,定在了2万码。这对拥有203mm口径主炮的重巡而言,也没有什么困难的。
  因此奉命为两个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分队开道的两个英美巡洋舰编队司令官,美国的赖特少将和英国的伯内特少将都非常小心的想将自己的舰队置于容易遭受V3遥控飞弹打击的危险距离之外。
  12月9日,18点10分,同盟国联合舰队第1先遣战队司令官赖特少将的旗舰切斯特号重巡洋舰上雷达首先发现了敌舰编队。
  “司令官,发现目标,距离3万码(2.74万米),方位353度,数量10艘以上,航速大约25节!”切斯特号上的雷达官大声通报道。
  “能够确定舰型吗?”赖特少将问。
  “不是大型舰艇。”雷达官回答。“可能是驱逐舰。”
  通过雷达信号分辨舰型是高难度的,不过只要对手没有采取任何干扰和伪装手段,现在的美国舰载雷达还是有一定的几率分辨出敌舰大小。
  “它们的航行方向?”
  “西南偏西,仿佛和我们平行相对行驶。”
  “看来他们知道我们的位置。”切斯特号重巡洋舰的舰长,同时也是战队参谋长的科恩上校说。
  “那是肯定的,天上有它们的侦察机,水里面说不定还有德国潜艇。”赖特少将并不紧张,现在是“冰海长夜”,晚上6点多钟早就是漆黑一片,飞机根本无法投放遥控滑翔炸弹。
  “他们要打咱们就迎战吧!”赖特少将想了想,命令道,“现在组成炮击编队,顺序是切斯特号(重巡)、路易斯维尔号(重巡)、奥古斯塔号(重巡)、旧金山号(重巡)、红色高加索号(苏联重巡)、基洛夫号(苏联重巡),让第1驱巡分队(由万吨级轻巡亚特兰大号和6艘驱逐舰组成)在我们的右侧掩护。
  再给苏联号和第2先遣战队旗舰什罗普郡号发电,将我们的情况通报给他们。”
  第2先遣战队在第1先遣战队的南方15海里开外,这个战队也是由6艘重巡、1艘万吨轻巡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2个先遣战队的使命都是一样的,就是搜索战场,驱逐敌方的轻型舰艇,免得它们在战列舰交战时放鱼雷、射飞弹。
  电报发出后不到1分钟,切斯特号重巡洋舰的雷达官再次报告:“长官,发现了另外一队敌舰!数量10艘以上,距离2万9千码,方位100度。”
  又来了一个编队?
  “可以确定舰型吗?”赖特少将问。
  “也是小型舰。”
  20艘以上的小型舰?这是要干啥啊?
  “司令官,我方右前方的敌舰编队航速似乎有些慢,不到15节。”
  这时切斯特号的雷达官又报告了一个情况。2支迎面向第1先遣舰队驶来的敌舰编队的速度居然有快慢。左侧的编队有25节的高航速,右侧编队却只有15节。
  这是怎么回事?
  赖特少将和科恩上校互相看了看,都是一头雾水。
  “司令官,我方右侧的敌舰编队向右转向了!”又过了一会儿,切斯特号的雷达官再次报告情况。
  “转了多少度?”赖特少将问。
  “100……好像是120度。”雷达官迟疑了一下,“它们好像要抢T字头阵位!”
  T字头?
  “他们是重巡?”赖特少将忙问,“雷达上分辨得出来吗?”
  “应该不是重巡,没有那么大……最多是驱逐舰。”
  “距离多少?”
  “2.6万码。”
  “打几发照明弹看看情况。”赖特少将下令发射照明弹。
  参谋长科恩上校追问:“向两支敌舰编队都发射照明弹吗?”
  “对!看看它们是什么船?”
  切斯特号重巡洋舰的副炮很快发射了几枚照明弹,随后观察哨报告了观察到的结果。
  “司令官,敌舰都是1000吨左右的小船。”
  1000吨左右?这是鱼雷艇(雷击舰)啊!德国人要放鱼雷?
  “现在距离多少?”赖特少将问。
  “23000码。”
  那么远怎么可能打中?赖特少将和科恩上校互相看看,脸上的疑惑更多了。
  “司令官,必须保持2万码安全距离。”科恩上校似乎想到了什么。“这些鱼雷艇上可能装了遥控飞弹!”
  一定是这样的!
  赖特少将点点头,命令道:“准备右转,同时命令各舰自由炮击,务必将敌舰阻挡在2万……不,2.2万码之外。”
  他的话音刚落,雷达官又喊了起来:“司令官,又发现一个目标,距离2.9万码,方位60度……这似乎是艘比较大的船。”
  “是重巡还是战舰?”
  “好像没有那么大,大约是艘轻巡或大型驱逐舰。”
  赖特少将摇了摇头,看了眼身边的科恩上校,“上校,你觉得德国佬想干什么?”
  ……
  “上校,金梳子阵型已经完成!”
  就在刚刚被切斯特号的雷达发现的那艘SP级侦察巡洋舰利沃夫号的舰桥内,欧洲联合舰队第1雷击战队司令官罗辛格上校刚刚接到了参谋长的报告。
  由他指挥的15艘“禽兽”级雷击舰和15艘T型雷击舰已经在海面上摆出了所谓的“金梳子阵型”。
  这种阵型是从海军航空兵学来的,是海军航空兵用来攻击英国护航船队的战术。就是两组鱼雷轰炸机呈90度角向敌方船队发起鱼雷攻击。两组鱼雷轰炸机投出的鱼雷在水中呈梳子式的航迹,而且形成90度夹角,使得目标转向后仍然难以避开。
  这个战术在41年的时候让英国护航船队大吃苦头,前后损失了两三百艘舰艇。
  但是德军的潜艇和水面舰艇却从来没有使用过金梳子战术,所以赖特少将和科恩上校一时没有弄清楚德军的意图。
  而且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德国已经拥有了射程可超过2万米的长矛鱼雷——日本的93式鱼雷虽然很厉害,但是德国人却从来没有在大西洋上使用过这种射程超远的鱼雷,仿佛他们只钟情于制导武器。
  “命令侦察机投照明弹,雷击舰准备发射鱼雷!”罗辛格上校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一次性把所有的鱼雷都射出去,然后分散撤退。”
  今天参战的“禽兽级”和T级雷击舰吨位都不大,携带的T-93鱼雷也非常有限,都是两座双联装发射管。而且没有备弹——T-93鱼雷是非常危险的武器,而且发射起来非常麻烦,要临时添加氧气。所以不考虑多次填装,就是一次性打完拉倒。
  所以30艘雷击舰一次就发射出去120枚相当致命的610mm口径的T-93鱼雷!
第757章
先打美国人
  “司令官,敌人好像解散了编队,它们在撤退。”
  同盟国联合舰队第一先遣战队的2列纵队正准备向右转向的时候,天空中突然落下了不知道多少个照明弹,将海面上照的一片惨白,然后切斯特号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官就有了新发现。
  德国人二三十艘雷击舰散了编队,调转船头逃跑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德国人觉得打不过,所以选择了可耻的逃跑?
  赖特少将和科恩上校被德国雷击舰的奇怪举动弄懵了,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下达什么命令了。于是第一先遣战队的2列纵队就糊里糊涂沿着原来的航线继续向前,结果一头撞进“两把金梳子”组成的鱼雷网中去了。
  “轰……”
  突然,切斯特号重巡洋舰仿佛被什么来自水下的怪兽猛然撞击了一下,随着一阵火光和巨大的水注从左舷舰舯部腾起,舰体也在巨响中跳动了一下。呆在舰桥内的人们仿佛遇到了8级地震一样,猝不及防之下没有人能站稳身体,全都跌倒在了地板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