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735

  “也许吧。”尼米兹哼了一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非常古怪,我们不能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他们杀光!上校,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杀死日本人。”
  “我们要从哪里突破?”米切尔上校又问。
  “从北太平洋,尽量靠近北极圈。”尼米兹说,“因为有一支德国舰队可能到了东方,所以那些挂着红旗的美国货轮都紧张起来了,组成了船队,还有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舰艇护送,走的航线也非常靠北。上校,你的编队就去跟着一支‘苏联船队’,也打上红旗。在勘察加半岛附近和‘苏联船队’分开,然后去日本本土以南的海域活动。记住,不要太靠近日本本土……距离塞班岛和关岛也别太近。”
  “好吧,我知道了……”米切尔上校眉头皱了起来,“司令官,我可以说这是一个自杀式任务吗?”
  “不,这不是一次自杀式任务。”尼米兹摇摇头,“因为独立号和克利夫兰号是航速很快的舰艇,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这就是典型的破交舰。能够和它们作战的敌舰追不上它们,追的上它们的敌舰又打不过它们。而且,独立号还是一艘航空母舰,有着非常大的作战半径。所以它和克利夫兰和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破交组合的,它们会把日本的航运线闹得天翻地覆!”
  实际上,这次航母破交行动也存着调动拉包尔的日本舰队主力北上的心思。尼米兹派出的可是3个航母破交编队!除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航母,它们在西太平洋上根本就没有对手!
  ……
  就在3支各包括1艘轻型航空母舰的美国破交舰队打着共产主义的红旗,伪装成伪装的苏联货轮,向日本本土悄悄靠近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得到了庞大的FS06船队离开旧金山的消息!
  “根据布置在吉尔伯特群岛的‘深山’远程侦察机的侦察,至少有上百艘大型运输船组成了运输船团,其中还有5-6艘数万吨级的邮轮……”
  山本五十六听着仙人参谋黑岛读着拉瓦塔基地转发来的电报,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发现哈尔西舰队护航的FS06船队的是从吉尔伯特群岛的拉瓦塔环礁起飞的“深山”式远程侦察机。这种飞机原本是作为轰炸机研发的,称为“13试轰炸机”,日本海军原本希望用这种轰炸机去轰炸海参崴港内苏联太平洋舰队。不过等到这种飞机研发出来的时候,需要它去轰炸的对象已经变成了美国西海岸的军港圣迭戈。可是圣迭戈距离夏威夷又太远,深山式重型轰炸机的航程太近,够不着那里。
  因此这种四发重型轰炸机就安装上了德国提供的机载雷达,成了一种拥有超远航程的侦察机。还被部署到了夏威夷以南2000多公里的拉瓦塔环礁——日本人在夏威夷之战后不久就占领了拉瓦塔环礁,将之变成日本在夏威夷以南地区的前哨基地。到了42年6月,岛上的机场扩建完毕,可供深山远程侦察机起降。而深山轰炸机再改装成侦察机后,因为增加了油舱,减少了武器装备,所以航程增加到了6000公里,足够巡逻2500公里外的水域。
  “上百艘大型运输船,还有5-6艘数万吨级的邮轮?”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一脸的羡慕,“美国人还真是阔气啊,如果我们能有那么多船就好了。”
  “会有的!”山本五十六说,“只要打下澳大利亚,不出30年,日本的造船工业就一定能超过美国!”
  “对,只要拿下澳大利亚,就什么都有了。”黑岛龟人重重点头,附和着山本,然后这个不修边幅的海军大佐又摇摇头说,“不过这支美国运输船队上一定载满了军队……那几艘豪华邮轮应该是用来运送士兵的,大概可以搭载几万人吧?”
  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兵船通常是破破烂烂的货船,把人像牲口一样塞进船舱就行了。但是美帝的大兵们却是坐着豪华邮轮上战场的,一路上舒舒服服的跟旅游差不多(当然是按照日本的旅游标准)。
  “那是陆军的事情。”山本五十六无所谓地一笑,“我们是海军,只管打美国人的护航舰队……这次发现了几艘航母?”
  “有3-4艘,不过都是小型的护航航母。”黑岛龟人皱着眉头回答,“另外,还有二三十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并没有发现美国的大型航母。”
  排水量七八千吨到一万多吨,舰体单薄,铺着木头甲板,装着商船使用的柴油发动机的护航航母对美国而言根本不值什么钱。而对日本而言,它们的价值也不大,毕竟护航航母受到航速、防护和火力的限制,在舰队决战中的作用不大。
  “他们的四艘大型航母呢?还在圣迭戈?”山本发问道。
  “不在了。”
  圣迭戈那边有德国的特务潜伏,虽然打听不到什么重要的情报,不过还是能查明美国航母在不在家。
  “会不会去了大西洋?”山本想了想又问。“巴拿马运河那边有发现吗?”
  “也没有。”黑岛龟人还是摇头。“德国人和我们的二式大艇都没有发现。”
  巴拿马运河非常重要,当然也处在德国特务的监控之下。另外,日本人还派出了两艘水上飞机母舰(秋津洲号和千早号)载着两架二式大艇去巴拿马运河以西的太平洋海域转悠,轮番使用二式大艇搜索巴拿马运河。美国的独立号航空母舰和克利夫兰号轻巡洋舰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就被二式大艇发现过。不过并没有引起日本海军的重视,他们还以为独立号是一艘不值钱的护航航母。
  “也没有发现?”山本五十六微微摇头。
  4条美国大型航母失去踪迹可不是个好兆头,不过也不需要特别担心。毕竟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在拉包尔集中了12条航母,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人的4条大型航母。只要美国人敢来珊瑚海一战,那就必败无疑。
  ……
  10月22日,南太平洋某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哈尔西上将抬头看了眼天空中密布的降雨云,轻轻吐了口气。有这片降雨云掩护,他至少有几个小时不必提心吊胆了。自从离开了布署于美国西海岸的P38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他的舰队就一直小心翼翼地航行在FS06船队的南面约150海里的洋面上。
  FS06船队实际上成了哈尔西指挥的第1特混舰队的护盾。因为FS06船队非常庞大,运输船加上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拢共有168艘船只,在海面上拉出了几十海里的队形。而且所有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上都有对空搜索雷达,船队上空还随时有F4F战斗机盘旋护航。
  所以日本人的大型侦察机只能远远看一看,一般也不会从它们的上空飞跃过去。日本人的那些大型侦察机可经不起F4F的攻击!
  另外,哈尔西选择的航线远离日本在太平洋中部的前进基地夏威夷和拉瓦塔。这一带也不是日本潜艇的活跃区——日本潜艇的主要作用不是破交,而是用来侦察和对方敌方水面舰艇,很少在美澳航线上活动。
  因此,哈尔西认为自己的舰队有很大的概率可以静悄悄跟着FS06船队抵达珊瑚海。而日本人只要没发现他的4艘大型航母,很可能就不会派出全部的主力航母来拦截。只要日本人在拉包尔的航母不倾巢而出,哈尔西的舰队就能应付过去了。
  而且,尼米兹还派出了3艘破交航母溜去西太平洋给日本人捣乱。或许日本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会误以为4艘美国大型航母转型干起破交舰的买卖了……这样,FS06船队就能太太平平抵达XN了。
第738章
珊瑚之海(五)乔治·布什
  1942年10月30日。
  清晨,当太阳从日本列岛以东跃出海面的时候,在距离日本列岛150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共产主义的红旗正从一艘一万多吨的航空母舰上徐徐降下。
  与此同时,刚满18岁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驾驶着一架崭新的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腾空而起。
  这架由格鲁曼公司出品,1942年才进入量产阶段的鱼雷轰炸机很可能是这个时期反舰能力最强的舰载机。比起它的“前辈”TBD“毁灭者”鱼雷轰炸机,TBF的性能有着明显的大幅提升,拥有了大马力的莱特R-2600-8型14缸空冷发动机(可输出1700匹马力),坐舱配备了防弹玻璃,机身的防弹装甲也前所未有的坚固。
  而且TBF鱼雷轰炸机的襟翼上配备了减速板,使得这架鱼雷轰炸机机具备了和俯冲轰炸机一样的俯冲攻击能力。在舰队决战的时候,这种功能或许有点鸡肋(TBF体积太大,容易被舰艇上的高炮击中),但是在执行破交任务的时候,这个功能可就太实用了。
  在对付日本货轮的时候,4枚500磅的炸弹绝对比1枚性能差劲的Mk13鱼雷要靠谱——投放炸弹没有那么多的苛刻要求,而且低科技的炸弹也不似高技术的鱼雷有那么多的故障。
  所以现在布什驾驶的TBF鱼雷轰炸机上并没有挂载鱼雷,而是挂上了4枚500磅的炸弹。
  “4枚500磅的炸弹……足够炸死一船日本鬼子了!”18岁的年轻飞行员一想到布满海面的哇哇乱叫还拼命挣扎的日本人,心中就难以抑制的兴奋起来了。
  “伙计们,我是詹姆斯·瓦特上尉!”布什的耳机里面传来了一个粗声粗气的声音,“今天的空袭总指挥。”
  詹姆斯·瓦特上尉是独立号的鱼雷轰炸机中队中队长,也是布什的顶头上司。
  “伙计们,今天要执行的是一次真正的作战任务!”瓦特上尉继续说,“这对你们中间的大部分人而言,也是有生以来的第一场战斗!可能会有点危险,但是我保证,经过了这场战斗,你们都会变成真正的男子汉,而且还会喜欢上杀日本人的感觉,因为他们每一个都该死!愿上帝保佑你们!保佑美国!”
  “杀光日本人,保佑美国!”
  布什的耳机里面传来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他也跟着一起欢呼。
  这时詹姆斯·瓦特上尉的声音又一次传来:“伙计们,拉升高度到4000米,都跟着我,我们去找日本人的运兵船!”
  日本人的运兵船早就被发现了,要不然米切尔上校也不会一大早就派出9架TBF鱼雷轰炸机和9艘SBD俯冲轰炸机了。
  发现日本船只的是一艘在塞班岛-日本列岛之间海域活动的“重牙鲷”级潜艇。这是一种水上排水量1450吨的大型潜艇,续航力很大,因此可以在日本附近水域活动。它并没有携带鱼雷,而是带着水雷去日本的丰后水道布雷的。
  现在布雷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过这艘潜艇并没有马上返航,而是在塞班岛以200-500海里水域进行侦察。昨天晚上,这艘潜艇就发现了由1艘大型邮轮、4艘货轮和2艘武装商船(特设炮舰)组成的运输船团,从北向南航行而来。
  这支船队中的大型邮轮是标准排水量14458吨的大洋丸号,原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邮轮。后来作为战争赔偿交付给日本,成了日本拥有的为数不多的高档邮轮之一。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条邮轮立即被日本陆军征用成了运兵船。
  现在乘坐在上面的是日本陆军第17军军部和第17军下辖的第6师团的师团部,以及17军和第6师团的通讯队、野战医院和1个随军慰安所,还有一些随军记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是去拉包尔的兵工厂工作的),总共有1500余人。
  另外,船上还装了2000多吨物资,主要是通讯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其中还有十几门从德国高价买来的反坦克炮。
  第17军的军长谷寿夫大将和第6师团的师团神田正种中将自然也乘坐在这艘豪华运兵船上面。
  谷寿夫大将这个时候正在船艉游廊上面悠闲的散步,不时做着几个伸展舒张的运动。这次乘船南下可是长途漫漫,直线的距离就有2500多海里,走反潜航线还要加60%,那就是4000多海里,按照12节的航速差不多得走上2个星期。如果不活动一下,等到了拉包尔只怕连路都不会走了。
  第6师团长神田正种跟在谷寿夫屁股后面,也在扩胸展臂。他是日军中的苏联问题专家,一辈子都在研究怎么和苏联(俄罗斯)干上一场,一举奠定大日本帝国在大陆上的霸权。
  可是没想到现在要指挥第6师团去征服澳大利亚了……说实在的,日本陆军上下对澳大利亚这片大陆真是一点都不了解,翻遍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连一张澳大利亚的军用地图都找不到。最后只能弄来一些旅行地图凑合着用了。
  而另外一个让神田这种级别的日本陆军大马鹿们感到有点儿不安心的,就是没有足够的运输船可用。
  现在日本帝国已经变得非常庞大了,西面扩张到了缅印边境和马六甲,向东则拿下了阿留申群岛和夏威夷,向南则扩张到了所罗门群岛,向北则实际上控制了满洲。
  而这样一个辽阔而且分散的海洋帝国,必须要用大量的运输船只加以维系。来自帝国各个角落的资源需要用船只运往日本本土,而维持帝国在各地统治的军队,也必须要用船只运往各地。另外,日本本土的经济和工业也需要商船运输物资。
  可是日本帝国在战前仅仅拥有600万吨左右的商船,而在战争开始后的11个月中,又陆陆续续竣工了一些商船,当然也有不少商船被英美的潜艇和破交舰击沉。现在的保有量往多了算,大约就在620万吨左右。
  说实话,靠这点船舶维持现有的疆域都已经捉襟见肘,再要南下澳大利亚,可真是有点人心不足了。
  可问题是,现在美国人也不肯和日本签订停战条约啊,他们还没完没了往澳大利亚运兵,摆明要从那里反攻啊!如果不趁着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兵力尚不充足,美国的造船计划也没有完成的时候,一鼓作气拿下澳大利亚。那等到美国人反攻的时候,日本帝国的武运可就难以长久了。
  神田正种正准备和上司谷寿夫商量一下在澳大利亚的什么地方登陆比较合适的时候,防空警报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空袭!空袭!”
  神田听到一个颤抖的声音在大喊,那人显然是个被吓坏的船员,如果是陆军,可不会害怕。
  “空袭?巴嘎,这里不是在绝对国防圈内吗?”走在神田正种前面的谷寿夫听到警报声就大骂起来,“到底是谁在乱发警报?这是要扰乱军心吗?”
  他的话音未落,身后就有人大喊:“飞机!好像是敌机!”
  谷寿夫有点生气地转过身,想看看那个扰乱军心的坏蛋是谁,结果发现那人居然是第6师团长神田正种中将。
  堂堂一个中将,居然这么大呼小叫的,有损皇军威严……谷寿夫刚刚想开口寻常,机关枪射击的声音就想了起来。
  这回大将阁下也知道不对了,连忙仰起脖子张望,就看见天空中赫然出现了两队蓝色涂装的单发飞机,正从大洋丸号后方的天空中飞来,为首的两架飞机突然机头一坠,就朝着大洋丸号猛冲下来了,仿佛要来撞击大洋丸似的。
  “巴嘎!美国飞机!”这下谷寿夫也大喊了起来,“我们被海军欺骗了,这里根本不安全!”
  “杀光日本人,保佑美国!”
  乔治·布什大喊了一声,用力压下操纵杆,跟着前方詹姆斯·瓦特上尉的飞机向着下方3000米海面上的一艘一万多吨的轮船猛冲下去。
  他的飞机上有3名机组成员,其中一人负责投弹。所以布什只需要将飞机的头部对准下面的日本轮船,然后以60度角猛冲,等到机舱里面的投弹指示灯亮起,坐在他身后的投弹手就会把炸弹扔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