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735

  “在哪里打击?”
  “在海上!”赫斯曼说,“我们要在海上打击苏联人……必须先彻底将苏联封锁起来,这是削弱苏联战争潜力的最佳方法!”
  斯大林的三个五年计划虽然让苏联工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苏联仍然不是一个可以真正“自给自足”的国家。虽然苏联的原材料可以自给,工业门类也非常齐全。
  但是苏联工业的底子毕竟太薄,许多产品只有量没有质,因此需要从美国获取关键零部件和高技术材料。
  “彻底封锁?”希特勒皱了皱眉,“靠塞得利兹号航空母舰吗?”
  海军元帅雷德尔补充道:“还有‘菲特烈三世皇帝’号导弹巡洋舰、华沙号侦察巡洋舰、波森号轻巡洋舰和另外4艘驱逐舰以及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快速补给舰、2艘快速补油舰和4艘伪装袭击舰。”
  “就这些?”希特勒有些怀疑的问,“够用吗?”
  雷德尔回答道:“足够了!它们足够封锁北太平洋航线了。”
  “好吧,那么这些舰只目前在哪儿?”
  “在地中海,亚历山大港。”
  ……
  现在聚集在意大利统治下的埃及亚历山大港的这支小小的远征舰队的番号是“欧洲联合舰队东方分舰队”,舰队的司令官是列奥波德·西门斯中将,舰队参谋长兼旗舰菲特烈三世皇帝号导弹巡洋舰舰长是汉斯-卡尔·梅耶尔上校,舰队的主力塞德利兹号航空母舰的舰长则是格哈德·瓦格纳上校。而赫斯曼的长子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也在这支远征舰队当中。
  他现在正驾驶着自己的新座机——一架福克公司生产的Fw-190T型舰载战斗轰炸机在进行俯冲投弹训练。
  “上尉,没有命中,偏了好多。”
  训练弹刚刚扔下去,小赫斯曼的耳机里面就传来了流利的英语,这是个日本鬼子在和他说话——正在塞德利兹号的飞行控制台上观看他投弹的是喜欢拎着把大刀并且不带降落伞上飞机的日本海军少佐板谷茂。
  板谷茂少佐是日本海军派到欧洲东方舰队是联络官和观察员,同时也负责研究德国人的新式舰载机Fw-190T-1。用他的好朋友小赫斯曼的话说,Fw-190T就是一架什么都能干,但是什么都干不好的万能打杂飞机。
  这架飞机不仅可以空战,而且还能挂载炸弹和火箭弹去攻击水面舰艇,据说还有专门的俯冲轰炸型和鱼雷攻击型正在开发(Fw-190T-2和Fw-190T-3)。
  另外,这架飞机虽然是舰载机,但是却拥有相当不错的高空性能(因为BMW-801S拥有MW50喷射加力系统和能够适应高空环境的增压器)。可以掩护携带遥控滑翔炸弹的Ju288轰炸机,还能在打不过敌方舰载机的情况下从高空逃脱。
  不过这架飞机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中低空格斗性能差劲,着舰速度过快,而且投弹还不准……总之就是什么都干不好。
第732章
红海军大西洋舰队
  小赫斯曼小心操控着他的那架什么都能干,但是又什么都干不好的万能飞机降落在了塞得利兹号的甲板上面——Fw-190T的着舰性能是最让小赫斯曼不满的缺点之一。
  因为Fw-190T的机鼻太长造成着舰时的视野不佳,而且着舰速度太快,可能造成尾钩钩不上阻拦索,这样飞机就有可能会撞上前方甲板上排列的飞机而造成严重事故。这个缺点几乎断送了Fw-190T,好在这个问题被小赫斯曼他老爹给解决了。
  当然不是利用国防部长的权力去迫使海军接受着舰性能不佳的Fw-190T,而是“发明”了帆布阻拦栅(阻拦栅早就有了,不过是钢索,对飞机和飞行员都很危险)和帆布阻拦网。虽然使用这种帆布阻拦栅和阻拦网非常麻烦(是一次性的,阻拦一次就要更换),而且也不是100%安全,但是基本解决了Fw-190T能不能上航母的问题。
  就在小赫斯曼的飞机降到甲板上的同时,在他前方100多米,好像木栅栏一样的阻拦栅和大网已经支了起来。如果他的飞机尾钩钩不上阻拦索,阻拦栅和大网就会救他一命,不过飞机仍然可能受损。
  好在小赫斯曼是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所以没有借助阻拦栅和大网保命就把飞机稳稳停在了甲板上面。
  板谷茂这时已经在甲板上了,看到小赫斯曼的飞机停稳,他就飞快跑了过去,对正从机舱里面爬出来的小赫斯曼大喊道:“着舰非常完美,你都能去开彗星22型了。”
  彗星22型因为安装了液冷式发动机,因此着舰速度也极快,在使用过程中断送了不少日本飞行员的性命。所以在不久之前,这个机型被使用风冷式发动机的彗星32(其实就是福克100)所取代。
  “我现在不就是在驾驶一架‘彗星’吗?”小赫斯曼苦笑着摇头,“Fw-190T可是个劳碌命,不仅要打空战,而且还要挂载一枚250公斤重的炸弹进行俯冲轰炸。你知道吗?最新编成的塞得利兹机队取消了福克100和福克零式,只装备Fw-190T一种飞机。怎么样?很划算吧?板谷君,你们日本海航要不要引进Fw-190T?”
  这样的战机编成方式其实是日本人逼的,因为东条英机不允许德国派出太多的舰只去掐断苏联的太平洋生命线。所以德国海军只能想尽办法增加塞得利兹号对运输船只的攻击力。
  首先当然是多装载飞机,塞得利兹号是一艘15000吨级的中小型舰队航母,机库容量有限。在大西洋作战时标准的机队编成只有36架舰载。
  不过到了风浪较小的太平洋,情况可以有所改善。现在塞得利兹号采取了机库顶部吊装法增加收容能力,使得机库的最大收容量一举达到了42架(通常只装40架)。同时又采取了甲板系留法,将18-20架Fw-190T系在甲板上面。
  所以,在太平洋作战的塞得利兹号的舰载机数量就能达到58-62架(目前是62架),其中常用飞机56架,分成4个中队,1中队和2中队有16架飞机,3中队和4中队都是12架。
  其次就是选用具备对舰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为舰载飞机。所以62架舰载机(其中常用56)都是清一色的Fw-190T,挂上炸弹能反舰,扔了炸弹能空战。
  因此有了56架常用飞机就等于有56架舰载轰炸机,虽然只能挂载一枚250公斤炸弹的Fw-190T的反舰能力不足,但是用来对付挂着苏联红旗的美国轮船是足够了,就算遇上苏联太平洋舰队也照样能收拾了!
  至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舰队,有日本人占据了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在42年夏季被日本占领)存在,它们是根本到不了北太平洋航线的。
  另外,塞得利兹号并不是欧洲东方舰队中唯一一艘母舰。虽然东条英机只允许德国派出一艘航空母舰去太平洋,但是德国海军还是钻了个空子,派出了最新型号的水上飞机母舰斯图加特号(又称D航舰)。
  这是一艘参考了日本“瑞穗”号水上飞机母舰,利用C航舰的舰体改造而来的大型水上飞机母舰。这种大型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是He-115型鱼雷轰炸/侦察机,总共可以搭载15架(其中3架备用)。
  而根据德国海军的计划,这艘斯图加特号水上飞机母舰上的He-115水上飞机不仅是舰队的耳目(因为这次出动Fw-190T都是单座机,因此很难执行侦察任务),而且自身也具有相当强悍的攻击力。如果遇到了单艘无护航的美国轮船(挂苏联国旗),根本不用呼叫Fw-190T,自己就能用鱼雷解决掉了。
  德国人将要派出东方舰队去太平洋打劫的消息,肯定是瞒不过斯大林同志的。因为日本人根本没想要瞒,现在东方舰队还没从埃及亚历山大出发,苏联最高统帅部会议就在商讨对策了。
  斯大林在会议上问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同志,太平洋舰队能对付得了德国人的东方舰队吗?”
  “可以对抗!”库兹涅佐夫回答说,“太平洋舰队拥有马拉号、八月革命号和巴黎公社号等三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战列舰,还拥有1.5万吨级的卡尔·马克思号航空母舰,实力非常强大。”
  马拉号、八月革命号和巴黎公社号就是沙皇海军的甘古特级战列舰,革命胜利后改了名字。一开始有4艘,但是其中一艘伏龙芝号因为事故毁损,因此还剩下3艘。
  在30年代苏德关系如胶似漆的时候,在德国造船厂的帮助下,苏联红海军的这三艘老爷战列舰还进行了一轮现代化改装,提升了动力和适航性能,加装了火控系统和水上飞机。
  至于卡尔·马克思号航空母舰,也是苏德合作的产物!这艘航母实际上是德国人设计的,通过设计卡尔·马克思号,德国的造船工业拥有了设计新型航母的技术积累。这也是塞得利兹级航母和齐柏林级航母可以顺利出现的主要原因。
  不过卡尔·马克思号毕竟是20年代末的产物,设计也不是很成熟,而且为了节约成本也没有安装足够的装甲,航速也比较慢,适航性也不佳。因此这艘苏联唯一的航空母舰没有被派去莫洛托夫斯克,而是派去了太平洋。
  “卡尔·马克思号航空母舰真的能够打仗?”斯大林还是有点怀疑,他皱眉说,“而且德国人似乎也有1艘航空母舰啊!”
  现在北太平洋航线是美苏之间的最主要航线,一旦被切断,苏联就无法从美国获取援助了。
  “目前没有问题。”库兹涅佐夫笑道,“总书记同志,北太平洋也存在极夜现象。德国人只能用战列舰和巡洋舰同我们作战,而我们在太平洋有3艘战列舰。至于春分以后……我们现在就可以向美国求援,让他们加强我们的太平洋舰队,援助我们几艘护航航母,再给我们一些先进的战斗机,比如F4F型舰载战斗机。”
  斯大林点点头,这下他终于放心了。
  “那么我们的大西洋舰队呢?”斯大林又问,“现在北大西洋已经不适合航母和飞机作战了,红海军大西洋舰队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出征的准备?”
  所谓的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就是原来的北方舰队。现在这支舰队拥有4艘苏联级战列舰和2艘喀琅施塔得级战列巡洋舰。单以纸面上的实力论,红海军大西洋舰队甚至超过了美国大西洋舰队和英国的本土舰队,成为了同盟国一方在大西洋上的最强力量!
  “总书记同志,红海军大西洋舰队随时可以出征!”库兹涅佐夫回答的时候显得信心十足。
  斯大林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很好!现在正是我们展现红海军实力的时候!而且我们也必须要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打通北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当重创德国人的舰队。库兹涅佐夫同志,我们能够重创它们吗?”
  “理论上可以。”库兹涅佐夫似乎不敢把话说死了。
  “理论上?”斯大林问,“那么实际上呢?”
  “实际上……”库兹涅佐夫笑了笑,说,“实际上德国人的舰队很有可能会避战。我们有4艘装备了406mm主炮的战列舰,美国人现在有2艘这样的战列舰。我们一边6艘战列舰总共拥有54门406mm大炮,而德国一边只有2艘兴登堡级有406mm大炮,总共不过16门406mm大炮。54门大炮是不可能输给16门一样口径的大炮的!所以我如果是德国人的海军总司令,一定会选择避战。”
  斯大林哈哈大笑,说:“库兹涅佐夫同志,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么就去兼任大西洋舰队司令员吧。另外,大西洋舰队应该是方面军级别的舰队,政治委员就由布尔加宁同志担任。”
第733章
爱尔兰的火炬
  斯大林在1942年10月8日作出的派出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参加大西洋战争的决定,是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正式决定。
  不过这不等于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就可以在第二天离开母港莫洛托夫斯克去风大浪高的北大西洋上揍德国佬了,实际上在10月9日离开苏联的只是莫洛托夫。
  这位忙碌的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是带着一个外交代表团,乘坐几架由佩-8轰炸机改装的运输机,从摩尔曼斯克起飞离开苏联,途径美国控制下的冰岛,然后才飞临美国本土的。因为途中需要穿越被德国控制的芬兰和挪威领空,是存在一些风险的。
  所以莫洛托夫一抵达白宫,美国总统就亲切的问候道:“莫洛托夫同志,路上还好吧?没有遇上德国人飞机吧?”
  他的话很快被苏联驻美国大使李维诺夫翻译成了俄语。
  “一切都好,没有遇上德国鬼子的飞机。”
  莫洛托夫笑着回答:“实际上他们的飞机并不是很多,现在都集中在了东线和我们的红空军作战,在芬兰和挪威北部是没有什么飞机的。这对我们的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将要进行的行动是非常有利的。”
  红海军大西洋舰队出入巴伦支海的通道就靠近挪威北部,如果德国人在挪威北部部署了大批飞机,当然会构成一定的威胁。不过现在毕竟是北极圈的极夜期,飞机在巴伦支海和挪威海的作用不是很大。要不然莫洛托夫现在很有可能已经背叛革命或殉了共产主义事业……
  “哦?”罗斯福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红海军舰队准备出击了?”
  美国的造船工业虽然强大,但是战列舰的建造周期也实在太长了。被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的1号舰在今年的8月27日才刚刚下水,现在正在舾装,完工服役那是明年春天的事情了。可是春分一到,北大西洋上就是昼长夜短,到时候搭载了遥控滑翔炸弹的Ju288轰炸机整天在北大西洋上空转悠,谁还敢拿衣阿华级战列舰去冒险?所以衣阿华号和新泽西号真正发威的日子,说不定要推迟到1943年秋分之后。
  这可就太迟了……英国本土是无论如何都坚持不到1943年秋分的。如果英国本土投降,德国就将立于不败!
  所以口口声声宣称要世界革命的苏联的红海军,现在就是资本主义的大英帝国的最后希望。
  “是的,我们的海军准备出击了。”莫洛托夫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一张松软的沙发上坐了下来,然后微笑着说,“只要商量好了一些细节问题,红海军就会进入大西洋,和美国及英国的海军一起和纳粹作战!”
  细节问题?罗斯福从翻译那里听到这话的时候心说,能让莫洛托夫出面的问题,恐怕是细不了的。
  “什么问题?您尽管说吧。”罗斯福的口气听上去非常豪爽,就差再加一句“钱不是问题”了。
  不过莫洛托夫知道,罗斯福现在之所以这样慷慨,完全是因为苏联值这个价!
  如果不是苏联,美国现在一定快输掉世界大战了。
  “首先是组成联合舰队的问题。”莫洛托夫根本没和罗斯福提钱,而是提及了组成联合舰队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