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735

  “俄国人的南线推进得很慢,像是在打堑壕战……不过却是无懈可击啊!”
  华沙城堡,莫德尔在自己的新司令部里面正对着一张硕大的地图有点摸不着头脑。
  根据空军和党卫军波兰骑兵的侦察,南线苏军推进的异常小心,几乎是步步为营,不像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装甲突击,倒像是在打堑壕战。
  苏军南线集群这种出人意料的推进方法,在不经意间打乱了莫德尔的一次短促突击的部署——他本想出的党卫军第5“维京”师、匈牙利机械化军和5个重装甲营,向南路苏军发起进攻,力争再打出一场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式的胜利。可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是无法实现这一设想了。
  “司令官,或许苏联人就是想在华沙和我们硬碰硬打一场攻防战。”第6集团军参谋长阿尔图·施密特少将说,“苏联人的兵力远远超过我们,哪怕打出3比1的交换比,华沙也有可能被他们夺走。”
  莫德尔摇摇头,说:“苏联人抢不走华沙的……华沙之战将是苏联覆灭的开始!”他顿了顿,“而我们保卫华沙的关键,则是华沙不能被苏联人包围。既然苏联人暂时没有从南路包抄的迹象,那么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北面。”
  “还是莱吉奥诺沃?”阿尔图·施密特问。
  “对,还是那里!”莫德尔点了点头,“维斯瓦河在那里转向西北,我们只要能在莱吉奥诺沃再次击退苏军的北路军,那么他们对华沙的包围就无法实现。只要华沙不被包围,第6集团军就会源源不断得到增援,那么我们就能以3比1到5比1的交换比消耗苏军。”
第678章
大雷雨(四十二)
  “帝国元帅,目前中央集团军群在波兰-西乌克兰战场的部署是这样的,第6集团军固守华沙,第4集团军固守利沃夫,第17集团军固守克拉科夫,第16集团军固守索哈契夫-布沃涅-普鲁斯科夫,第11集团军固守扎克罗奇姆-维绍格鲁德,第12集团军固守普沃茨克-托伦,第9集团军则部署在德国的波森作为集团军群的预备队……”
  就在波兰前线的战火猛然升温的同时,德意志帝国国防部长赫斯曼帝国元帅正在柏林城内的国防部大楼里面,听取第一军需总监哈尔德大将的报告。
  报告的内容是关于中央集团军群的最新部署情况的,这个龙德施泰德元帅担任司令官的集团军群,现在一共管辖着7个集团军以及波兰防卫军、乌克兰防卫军,总兵力将近180万,人数也是东线的3个集团军群中最多的。
  在中央集团军群所管辖的7个集团军中,固守华沙的第6集团军和固守利沃夫的第4集团军毫无疑问是主力。其中第6集团军的人数现在达到了30万之多。
  而第4集团军因为管辖了大量的乌克兰防卫军,兵力更多达60余万(其中德军只有10余万)。
  虽然驻守利沃夫的第4集团军才是中央集团军群下人数最多的集团军,但是目前中央集团军群乃至整个东线战场却是围绕华沙战役进行布置的,所以第11集团军、第12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都部署在华沙以东的维斯瓦河和布楚拉河沿岸——这3个人数不多(都只有2个德国军和1个波兰防卫军集群)的集团军其实都是负责华沙后路安全的。
  另外,作为中央集团军群的总预备队,第9集团军下属还有一个第48装甲军(第12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3装甲掷弹兵师),这个装甲军的用处首先是保护华沙的后路安全,其次是在适当的时候投入反击。
  哈尔德大将顿了一会儿,又接着往下说:“根据东线指挥部的判断,华沙战役将会围绕两个关键点进行。一是华沙攻防战,目前华沙攻防战已经展开,苏军的中路军已经开始攻击维斯瓦河东岸的华沙事情;二是华沙后路的争夺……估计双方会在华沙以东的维斯瓦河-布楚拉河一带展开反复争夺。”
  赫斯曼抱着胳膊站在地图台前,皱着眉头在脑海中盘算着眼下的形势。现在的波兰战场乍一看和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有几分相像。不过是攻防关系颠倒过来了而已,德军变成了防御一方,苏军成了进攻一方。
  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有颇多不同的,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德军元气已经遭到极大消耗的情况下展开的,而是斯大林格勒距离德国人的后方也太远,漫长的补给线和严酷的气候,都在削弱进攻德军的元气。
  而眼下的华沙战役却是在两支生力军之间展开的。根据正在和苏军展开激战的第6集团军的报告,苏联红军的士气相当高昂,补给和装备都非常充足,远远未到筋疲力尽的时候。
  当然,已经打了三年世界大战的德国军队现在也正是愈战愈勇的时候,说是最佳状态也不为过。以德军现有的状态,想要击败苏军的进攻难度不大,但是想要在华沙城下打出一场歼敌几十万上百万的决定性胜利,却是不大容易的。
  赫斯曼摸了摸挂得干干净净的下巴,思索着问:“古德里安元帅认为什么时候可以让北方集团军群展开反击?”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是曼施坦因,这个集团军群的人数肯定没有中央集团军群多(中央集团军群现在负责指挥波兰防卫军和乌克兰防卫军,人数自然很多),但是却集中了12个装甲师和8个装甲掷弹兵师!在“蓝色方案”中是德军发起反击的主力。
  “还需要再等等看。”哈尔德说,“目前华沙会战刚刚开始,苏联的装甲力量并没有遭到很大的消耗,苏军西方面军手中依然保持着强大的装甲集群作为预备队。另外,苏联现在正在进行动员,估计会在几个月之内组建更多的军队。”
  根据德军总参谋部所掌握的情况,现在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大约在华沙一线集中了10-15个集团军。在卢布林有1个集团军以配合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北面面对波罗的立陶宛的战线上还摆了2-3集团军以配合西北方面军。
  在明斯克周围还有一个强大的坦克集团军作为整个方面军的预备队。
  另外,在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还有一个拥有7-8个集团军的预备队方面军,随时可以支援西方面军。
  哈尔德接着又说:“根据总参谋部的估算,从6月1日至今,苏联红军在同我方的作战中损失的人员总数在15万-20万之间,失去的坦克还不到1000辆,损失的飞机约有2000架。这样的损失如果发生在中小国家身上或许非常惨重,但是对苏联而言根本不是问题。
  如果我们想要完全贯彻蓝色方案,那么就必须在开战后的第一阶段歼灭150-200万红军。”
  现在歼灭150-200万红军可不容易!
  因为现在是1942年6月而不是1941年6月。红军已经完成了整顿和扩充,坦克和飞机也都完成了升级,而且德军也失去了发起突然袭击的机会——这就是赫斯曼选择先解决地中海战场的代价!
  德国虽然获得了足够的石油和有色金属,还成功推进了欧洲的整合(前提是有石油有物资,能让欧洲国家跟着繁荣富强),但是也让斯大林度过了一个相当虚弱的时间窗口。
  所以迅速解决苏联的机会,现在是不存在的。
  “爱尔兰的情况怎么样?”赫斯曼将话题转向了西方,苏联是不能速胜的,但是英国却有可能速胜。
  “英国人从20日开始又发动了一轮有气无力的进攻。”哈尔德用嘲讽的口吻说,“投入了大概30个师。”
  英国在爱尔兰发动的反击是为了配合苏联,但说实话,英国人现在的攻击力和苏联相比实在太弱了,根本不足以将东线德军调往西线。
  不过德国一方在爱尔兰的兵力比起5月份还是有所加强的。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旅和“德意志帝国”旅都扩充成了师,西班牙第250“蓝色”师和法国外籍军团都已经陆续到位。另外,法国人还提供了一个炮兵集群,用于支援爱尔兰岛上欧洲联军的作战。
  “现在我们有10个师,1个相当于2个步兵师的法国外籍军团,1个实力强大的法国炮兵集团在岛上了。”哈尔德说起爱尔兰的战局也一脸轻松,“英国的进攻毫无用处,不过保卢斯中将提议可以适当进行收缩,为在英军背后再次实施登陆创造条件。”
  保卢斯的肺炎终于痊愈了,不过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的位子却黄了,温克上校因为战功卓著,不久前提了少将,师长也扶正了。
  不过保卢斯也没回到柏林,而是被施莱彻尔留在了布雷斯特,因为施莱彻尔原来的参谋长赫尔曼·巴尔克晋升中将后被龙德施泰德要了去当第48装甲军军长了。
  于是施莱彻尔就让保卢斯接了巴尔克中将的班,而新官上任的保卢斯则提出了一个新的登陆作战计划,想通过一次在爱尔兰岛北部的冒险登陆行动,彻底打乱英军在爱尔兰的部署,为聚歼爱尔兰英军创造条件。
  “保卢斯的计划可以考虑。”赫斯曼想了想,说,“我现在不是总参谋长了,这事情你和凯塞林元帅决定吧。”
  他沉吟了片刻,又说:“最近我要离开柏林去佩内明德一趟,陪法国国防部长魏刚上将看A-5火箭。应该能让法国人加入我们,如果得以实现这个目标,华沙战役就容易打了,法国人的空军和炮兵会来帮助我们的。”
  “靠A-5火箭?”哈尔德有些不大相信。
  A-5会不会投入实战都难说,至于更大的A-6和A-7火箭现在刚刚开始立项,能不能在战争结束前完成都不知道。魏刚凭什么被这种未来武器说服?
  “我们还有沙林毒气!”赫斯曼笑着说,“法国人的化学家应该已经研究过沙林毒剂了。沙林毒剂加上A5火箭,那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武器了。”
  “帝国元帅。”哈尔德的眉头还是皱着,“毒气这种武器在实战中的效果总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通常会相差很大……魏刚上将应该很清楚这一点。”
  “我会说服他的,因为我们还有一张大牌。”赫斯曼摆了摆手,说,“所以总参谋部可以在制定华沙决战计划中考虑使用法国炮兵集群的问题了。”
第679章
大雷雨(四十三)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阿门!”
  “阿门!”
  当汽车停下来的时候,旅级政治委员伊利亚·奥克佳布里斯基突然听到了一句令人作呕的反动口号——阿门!
  这是不允许的!在苏联,相信上帝、真主、阿弥陀佛、太上老君、天照大神或是别的什么神仙鬼怪都是犯罪,根据1926年《刑法典》可以处于5-10年劳动改造!
  奥克佳布里斯基从车上下来,马上警惕的朝人们喊“阿门”的地方看去,只见一群穿着丧服的平民,正聚集在一块有很多崭新的十字架的荒地上,围着一个新挖掘的长方形的坑。一个天主教牧师打扮的男人,正手持圣经,口中念念有词。
  这是……一个反革命集团在聚会!
  反革命集团啊!奥克佳布里斯基心想,这就不是10年劳动改造了,而是25年劳动改造!这些波兰人马上就要倒霉了……不过,为什么没有人来逮捕?这里应该已经被解放了吧?
  想到这里奥克佳布里斯基连忙抬头四下张望——这里可是华沙前线,汽车走错路跑到被德国人控制的小镇上去的可能性也是有的。要是那样,就必须立即突围或者自杀……
  首先入他眼帘的是一片焦黑的残垣断壁,像是大炮轰击后留下的痕迹,然后又是另一片残垣断壁,接着还是残垣断壁。这似乎是一座完全被大炮摧毁的城镇,仿佛连一面旗帜都找不到地方可以挂了。
  就在奥克佳布里斯基找得有些心急的时候,一面鲜红的镰刀锤子旗终于出现在他的眼前。这是一座刚刚被解放的波兰城镇……可是为什么会有人光明正大的在这座人民的城市外举行反革命集会呢?
  “是奥克佳布里斯基同志吗?”有一个声音远远传来。
  奥克佳布里斯基连忙抬头去看,原来是一个上了点年纪,看上去非常粗旷的红军中将在几个警卫和参谋的保护下正要进城。
  “我是伊利亚·奥克佳布里斯基旅级政委。”奥克佳布里斯基忙上前去给那个中将行了军礼,“奉命前来向第3集团军政委古洛夫同志报到。您一定是第3集团军司令员日马琴科同志吧?”
  “我是日马琴科。”这个人正是第3集团军司令员日马琴科,他笑着说,“古洛夫同志去第11机械化军检查工作了……我听他说过华沙森林的英雄奥克佳布里斯基要到我们集团军当政治部主任了。”
  奥克佳布里斯基现在是大英雄了——苏联英雄!他的“列宁勋章”和“金星奖章”还没有拿到手,不过英雄是当定了。因为斯大林同志发布了最高指示,授予攻占华沙森林的第205师师长、政委苏联英雄称号。
  在当上英雄的同时,奥克佳布里斯基也从团级政委升任了旅级政委,而且也不再当205师的师政委了,而是高升当了第3集团军政治部主任。
  所以在接到命令后,他就立即离开了第205师休整的波兰明斯克,前来第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沃沃明。
  “阿门!”
  就在奥克佳布里斯基和日马琴科聊得起劲,几乎要忘记“反革命集会”这事儿的时候,又有人大喊起了“阿门”。
  “这个是……”奥克佳布里斯基看了眼聚集在一起的“反动分子”。
  “是葬礼。”
  “我知道。”奥克佳布里斯基不是纯粹的苏维埃人,他是1902年出生的,见过基督教葬礼。“可这里不是解放了吗?”
  “是啊,但是没有指标了。”日马琴科无奈地耸了耸肩,然后就拉着奥克佳布里斯基往小城里面去。
  小城里面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碎石堆,奥克佳布里斯基看见一些波兰人正在石头堆里面刨着什么,估计那堆石头就是他们原来居住的房子……
  “这里你应该知道的,莱吉奥诺沃-沃沃明战役就在这里一带打的。”日马琴科一边走一边向奥克佳布里斯基解释,“德国人的火箭炮覆盖了这里十几次,几万枚火箭弹啊!同时还有炮击,打了几千发炮弹!镇上死了很多人,很多人……人口大大减少了,反动分子的指标自然也少,而且之前已经抓了很多,都送去改造了,所以就没有指标了。这是个特殊情况,波兰地方的同志正在请示,看看是否可以适当增加反动指标。”
  反动派也是有指标的,不能把人都抓了,要不然解放谁啊?而沃沃明这里情况就特殊了,在莱吉奥诺沃-沃沃明之前该抓的都抓了,结果德军和红军在沃沃明开打,火力猛烈,打死了很多无辜百姓,一下子减少了沃沃明的人口基数。而反动分子因为提前被抓走了,所以都活了下来。于是沃沃明镇的反动分子占人口比例就大大超标,不能再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