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735

  因为英军的炮火竟然出人意料的猛烈,显然不是一个配属在师级作战部队的炮群能打出来的,而是几个师属或军属炮兵集群的合力。
  每一次炮击,往往就是几十门分散部署的18磅炮、25磅炮、4.5英寸(115mm)炮、5.5英寸(140mm)炮同时打响,轰上10分钟—15分钟后,又换成另外几十门同样的大炮开火,以避免德军的空袭。而一次完整的炮击往往会由3—4个炮群协力完成,交替炮击长达1个小时—1个半小时,才会出动步兵和坦克沿着博伊恩河(博伊恩河在这一带不是东西走向,而是由北向南再打个湾,因此不是所有地段都能据河而守的)发动一轮进攻。
  虽然1个小时、1个半小时并不算长久,可是对于挨炮弹的人们而言,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漫长,哪怕是德意志超人也不例外。以至于奥托·斯科尔兹内上尉都有点盼着英国人的坦克和步兵快点上来了。
  许久之后,山崩海啸般的炮击声音终于由密转疏,又过了一会儿,最后一声沉闷的轰响才让这一轮没完没了的炮击画上了句号。
  “注意,注意,准备战斗!”
  奥托·斯科尔兹内大喊了一声,就抱起自己的FG42伞兵步枪从防炮战壕里站起身,然后沿着交通壕奔向前沿阵地了。至于堑壕中的其余超人(伞兵都是精英),不需要排长、班长的督促,也都纷纷起身往前沿奔去。枪械、钢盔、水壶、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的炮管等等各种物件互相磕碰,在战壕中汇聚成了一种交战前特有的声音,紧张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
  奥托·斯科尔兹内到达前沿阵地就在博伊恩河拐弯向北流淌的地方,所以左侧是三四十米宽的河流,右侧2000米外是一座样式古老的城堡,也不知道是什么大贵族留下的。那里现在是整条防线上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第19伞兵团的第1伞兵连守在那里,再往右则是第19伞兵团4连、第5连的阵地。
  另外,第7空降师的第7反坦克营3连带着12门Pak38型50mm反坦克炮,散开部署在4个伞兵和伞降反坦克连的后方几十米处。属于伞降高炮第7营1连的12门Flak30型20mm高炮也用同样的方法散开部署。
  在这6个连队构成的防线后大约1.5公里,就是一条通往都柏林的公路。公路抬高的路基成了另外一道防线,第19伞兵团的主力就在那儿。而在公路以南的农田中,则部署了2个属于海军陆战队的坦克连,有30辆可以开动的3号坦克,还有4辆缴获自斯沃司镇的十字军巡洋坦克。再往南面,则是第7伞降炮兵团的一个装备了10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和150毫米LG42无后坐力炮的炮兵营。
  一种马达轰鸣的声音突然由远及近传来了,奥托·斯科尔兹内原本还算轻松的面孔上突然浮出了紧张的表情。他连忙举起望远镜在北面平坦的农田中搜索了一下,成百台的钢铁怪物摇摇晃晃冲出了地平线。
  奥托·斯科尔兹内大喊道:“坦克!是坦克集群,上百辆坦克,英国佬这回来真的啦!快把无后坐力炮架起来!”
  这一次,英军投入了上百辆丘吉尔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M3格兰特/李坦克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装甲战斗车辆,引领着密密麻麻的步兵发动汹涌澎湃的攻势!
第634章
观察者戈利科夫
  “那么多坦克,应该可以一次突破吧?”
  在距离奥托·斯科尔兹内所在的位置不到3000米的一处看似被废弃的农庄的二楼阳台上。苏联军事观察团的戈利科夫正皱着眉头自言自语。虽然斯大林已经决心发动战争,但是他在爱尔兰的使命仍然没有完成,他现在需要通过观察英德之间的交战,尽可能摸清德国军队的实际战斗力。
  不过在到达爱尔兰后头十三天内,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为英德双方只是在爱尔兰中部的平原上各自扎住阵脚。同时加紧强运部队上岛,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交战,充其量只是一些试探性的交火。一直到5月17日,他才被韦维尔上将带到了博伊恩河上游靠近特里姆的前沿。
  按照韦维尔的说法,英国装甲部队将在特里姆突破德军步兵的防线,然后包抄都伯林的后路。在完成包抄任务后,英国陆军将在2艘老式战列舰(租借自美国的犹他号和英国自己的百夫长号)的支援下,夺取都柏林。
  而通过观察这场大规模的进攻,苏联军事专家就能对机械化部队的最新战术和德国陆军的战斗力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对于他们将要在东线发动的进攻是很有好处的。
  就在戈利科夫伸长了脖子举着望远镜等着看德国纳粹被英帝国主义收拾的时候,突然有人用英语大喊:“空袭!空袭!”
  戈利科夫虽然不大懂英语,但是到了爱尔兰的这十几天“空袭”这个词儿实在听太多遍了,他下意识就想下楼去钻防空洞。
  不过他身旁韦维尔上将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只是笑了笑说:“来的一定是德国人的Hs-123,一种双翼对地攻击机,很落伍的飞机,主要的武器就是机腹下挂着的一枚250公斤炸弹以及机翼下挂载的四枚50公斤炸弹。”
  什么?双翼的Hs-123?这架飞机还没有被淘汰?德国人的空军不是很先进吗?贝尔法斯特的港口这些日子天天挨轰炸,来的可都是单翼飞机啊。
  仿佛看出了苏联朋友的怀疑,韦维尔上将笑了笑:“德国人从1940年开始就把目光转向大海了,他们用于反舰的飞机非常厉害。您在贝尔法斯特一定也看到了……那些体型巨大而且飞得又快又高,可以投放遥控滑翔炸弹的飞机对海军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但是用它们攻击移动中的地面部队就不合适了,这些飞机的个头太大,进行低空攻击时容易被地面火力击中。而且为了在高空投放遥控滑翔炸弹,这些飞机都是高空型号,在低空的性能很差。”
  因为遥控滑翔炸弹的出现,现在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正在淘汰可以进行俯冲轰炸的双发中型轰炸机,取而代之的都是拥有良好中高空性能的飞机。然而高空性能和低空性能是无法兼顾的,用于高空的飞机的气动外形和发动机型号同主打中低空的飞机是不一样的。而且高空飞机也不用装减速板玩俯冲轰炸——哪怕是同一个大系列的飞机,比如Fw-190,下面的中低空型号和中高空型号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现在德国人的新锐机型,比如He-219、Do-217、Ju288都有中低空型号,也都有装减速板的俯冲轰炸型。但是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没有装备多少。
  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扔遥控滑翔炸弹是既安全又高效的反舰作战手段,谁还要俯冲轰炸?
  但是遥控滑翔炸弹用来攻击水面舰艇是可靠高效的,拿来打坦克就不行了,不仅不划算而且在6000米的高空谁能看得清地面上的小坦克?
  韦维尔和戈利科夫说话的时候,24架德国人的Hs-123已经飞过来了,也没有著名的福克零式护驾——因为Hs-123是一种非常皮实的飞机,再差的野战机场也能起降,所以Hs-123攻击机都被部署在很靠近前沿的地方,几乎一起飞就能到战场了。
  “果然是双翼的Hs-123。”戈利科夫忙举起望远镜观察,实际上他对Hs-123的性能非常熟悉。德国空军大量装备这种飞机的时候,苏德关系还在蜜月期,所以苏联军官有很多机会观察Hs-123。
  这种飞机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些落伍,现在过了那么多年,真的是一种很老爷的飞机了,根本不能和苏联的伊尔-2相比。
  桀桀桀……
  一阵刺耳的呼啸声打断了戈利科夫的思绪,他抬起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几架Hs-123已经开始从2000多米的高度向下俯冲了,一边俯冲还一边发出吓唬人的怪叫。
  不过地面上的英军并没有被这些德国飞机的怪叫声吓倒,十几台跟随坦克集群一起开进的十字军MK1和十字军MK2自行防空炮立即就对空中的德军飞机开火。两架Hs-123顿时被打成了火鸡,拖着浓烟一头栽了下去。
  “如果是伊尔-2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击落了……”戈利科夫心想,“如果德国人在东线战场上也只有Hs-123可以用来直接支援前线的步兵、装甲兵,那么巴甫洛夫大将的西方面军说不定真的能打进柏林的!”
  轰轰轰!
  炸弹爆炸的火球还是在英军装甲集群中升起了,英国人自行防空炮打下了一些Hs-123,但还是有更多的Hs-123扔下了炸弹。不过由于地面火力的威胁,许多Hs-123飞机只能匆忙投弹,炸的不是很准,只有六七辆英国人的坦克被炸翻或是炸毁,对于上百辆坦克组成的大集群根本只是伤了皮毛。和装备有20mm机炮和82mm空射火箭弹的伊尔-2不同,Hs-123只是一架小飞机,载弹量有限,在丢完炸弹后能够用来攻击的武器就是2挺7.92mm口径的小机枪,对地面上的坦克、装甲车根本无效,充其量只能杀伤一些步兵。
  轰……
  奥托·斯科尔兹内的身后传来了大炮开火的声音,并不是很响亮,这种炮声并不属于陆军反坦克连标配的Pak40型75mm反坦克炮,更不是属于陆军师级重高炮营拥有的Flak41型88mm高射炮,而是属于Pak38型50mm反坦克炮。威力稍显不足,但是对空降兵而言,一吨出头的重量倒是正合适。
  大炮射击的声音还未消去,对面空旷平坦的土地上就腾起了一团烟雾,看起来炮弹稍稍偏离了目标。不等斯科尔兹内咬着牙说出“可惜”,轰轰的炮声就接连不断从侧后方传来,破空而去的炮弹转瞬间就撞入了进攻者的队列,一个偌大的钢铁躯体旋即燃成了火球,在惯性向前移动了一小段距离后,便趴窝不动了。
  “打啊,狠狠的打!把薄皮的家伙都打光,剩下的厚皮坦克就好对付了。”
  奥托·斯科尔兹内认出被击毁的坦克是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说是中型坦克,但是却有重型坦克的体型,装甲却薄的很。用50mm反坦克炮都能在900米距离上确保击穿它的正面。
  摆在斯科尔兹内的11连背后的是1个反坦克排的3个炮班,总共有3门50mm反坦克炮,不过它们不是一起开火,而是轮流射击,一门炮打上3-5分钟就转移阵地,另外一门炮接着开火,然后再换第三门,依次循环保证火力持续输出,也让英国人的炮反击落空。而且这些火炮打的很叼,不着坚固的丘吉尔坦克下手,专打防御能力不足的M3格兰特/李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基本上打上三五发炮弹就能击毁一辆英军坦克。
  但是这种开火模式的火力输出密度是不足的,战场上虽然不断有英国坦克被击中,可是大部分的坦克还是在稳稳推进。不过在后方观察的戈利科夫同志却连连倒吸凉气儿——打得太准啦,换成红军战士就是打靶也没这样的准头!
  而且英国人的M7自行火炮怎么都压不住那些德国反坦克炮,说明德国人是在不断转移阵地……德国佬打了三年世界大战是真练出精锐了!看来巴甫洛夫大将要解放柏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戈利科夫开始替巴甫洛夫大将担心的时候。奥托·斯科尔兹内上尉和他的士兵们都已经各就各位了,3门50毫米36型迫击炮和3门75毫米LG40无后坐力炮也都架在了非常隐蔽的位置。射击时会发出刺耳声音的MG42机关枪也各自就位。
  而大部分士兵手中那支威力强大的FG42伞兵步枪也都安装上了光学瞄准镜——德国伞兵们会在600米的距离上开火,利用FG42步枪进行精准射击,等到敌人冲击到阵地前300米时,再将FG42当成轻机枪来使用。
第635章
开了挂的反动超人
  600米!
  这真的不是一个很远的距离,特别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看着汹涌澎湃的坦克海和人海好像潮水一样冲到600米开外,绝对是一件能让大部分人感到心惊肉跳的事情。
  不过对于已经闻了快三年硝烟,开了挂的德意志反动超人们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事儿。斯科尔兹内上尉说了“600米开火”,那就是600米!没有人会因为害怕想要把敌人远远挡住而提前开火——超人是不会害怕的,开了挂的超人更不会害怕!
  “开火!”
  几乎就在斯科尔兹内的大嗓门响起的刹那,战壕中终于爆发了压抑已久的枪声。先是MG42机枪打出了炽热的火舌,从伴随着坦克前进的英军步兵跟前扫过。英国士兵的步伐顿时放缓,正想要卧倒或是躲到坦克身后去的时候,FG42伞兵步枪也打响了。
  “呯、呯、呯……”
  和撕裂麻布发出的刺耳声音仿佛的MG42的枪声不同,FG42打出的枪声稀稀拉拉,似乎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冲在前面的英军士兵却好像稻草遇到了镰刀一样,被纷纷割倒在地!
  “天哪,五六百米远居然就……”戈利科夫在1918年就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并参加红军。在内战中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干政工,但他也是火线上的政工,见多了步兵厮杀,如何会分不清中弹倒地和怕死卧倒的区别?
  前方那些倒卧的英国步兵,至少一半是中弹了——至少姿势看上去像中弹,如果不是装死那就是真死了。
  而德军那边火力不猛,距离又远,居然可以打中那么多英国人,这说明战场上的德国佬个个都是神枪手……想到这里,他都开始替马上就要走上战场的红军战士们担心了。
  看来解放人类的斗争中会产生很多烈士吧?
  戈利科夫正感慨的时候,原本稀稀拉拉的枪口焰突然变得非常密集,就好像有几十支上百支轻机枪同时开火一样。
  “这是……MP40冲锋枪开火?”戈利科夫有些不大确定地问。因为他发现此时的英军步兵距离德军前沿还有近300米,冲锋枪仿佛打不了那么远吧?
  “是一种自动步枪。”韦维尔皱着眉头对戈利科夫说,“类似于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枪,不过更加轻便也更精准。这种步枪同时可以作为步枪和轻机枪使用,火力非常强大。在爱尔兰之战前,我们也不知道这种自动步枪的存在,可能只是少量列装。”
  “有过缴获吗?”戈利科夫马上问。步枪虽然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武器,但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当然有,回头我让人送一支给你。”
  “那就多谢了。”戈利科夫的话音刚落,战场上又起了变化。2辆十字军巡洋坦克、1辆M3格兰特/李坦克和1辆丘吉尔步兵坦克在一个德军连级阵地前,同时化作了火球!
  同时有4辆坦克被击毁!这可不是3门50mm反坦克炮能打出来的效果!
  轰轰轰……
  又是一阵轰响,戈利科夫还没有反应过来,更多的英军坦克在德军的4个连级阵地前被不知道什么武器给打爆了!
  难道德军步兵装备了什么犀利的反坦克秘密武器?真要这样可就麻烦了!在将要发动的大雷雨突击中,苏联红军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全世界强大的坦克集群。如果德国的超人步兵打坦克跟玩似的,那苏联的两万多辆坦克能扛得住吗?
  要是苏联坦克都不管用,那大雷雨突击会不会失败?
  磅啷啷……
  斯科尔兹内耳边传来了非常刺耳的巨响,这是坦克在近距离被打爆的声响,听起来和几百米一千米外的爆炸声截然不同。热浪转瞬即至,位于斯科尔兹内右前方大约100米的一辆丘吉尔坦克已经化成了一团火球。
  建功的是一门75mm的LG40无后坐力炮,每个德军伞兵连都有3门这样的火炮。另外,每个德军伞兵连/步兵连还有3个“铁拳”反坦克小组(每排一个)。不过“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射程有些短,现在德军装备的是“铁拳”30型,有效射程只有30米,破甲深度则是140mm,已知的任何一种坦克的正面装甲都达不到这种厚度。
  看见英国坦克不顾损失惨重,依旧轰隆隆的压了过来,斯科尔兹内一边用力挥舞着右手,一边吼叫叫:“铁拳小组,准备战斗!”
  听到战斗的号令,三个早就准备就绪的铁拳反坦克小组的成员,全都毫不犹豫的抓起一具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爬出了战壕,冒着雨点般打来的子弹炮弹匍匐前进,最后翻滚进了位于第一条战壕前的散兵坑或者弹坑……这可不是个容易完成的任务。
  就在斯科尔兹内的眼皮底下,12名“铁拳勇士”中的3人被英国人的子弹和炮弹击中,其中2人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就成了纳粹烈士,还有1人则被四处飞舞的炮弹的弹片击中了大腿,鲜血顿时染红了周遭一大片泥地,挣扎着向前爬了几下就不动弹了,看来是凶多吉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