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735

  而就在几天前,美国人在菲律宾的重要据点巴丹半岛也被“无敌的大日本皇军”给攻占了,守军指挥官美国陆军少将爱德华·金率领残部7.5万人(其中美军9300人)向日军投降。
  现在美国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大据点就只剩下位于马尼拉湾入口处的科雷希多岛了,不过这座孤岛的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到时候,日本似乎就是整个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绝对霸主了,所以这段时间日本国内到处都弥漫着胜利在望的乐观情绪。
  不过在东京霞关的日本海军省大楼内,却没有多少乐观的气氛。至少在马沙尔中将和陶德曼大使两个德国人抵达的时候,感觉到的只有一种冷淡的情绪。
  日本海军军官们的冷淡态度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德国人在对美宣战问题上放了日本的鸽子。按照原本的协定,德国政府应该在日本帝国对美宣战后马上跟进,可是希特勒政府却在宣战问题上一拖再拖,直到1942年4月都没有对美宣战。
  对于德国的这种拖延,日本陆军倒是满不在乎——大日本皇军天下无敌,有没有德国加入都能打赢。而且德国人只是不肯马上宣战,该给的援助可一样不少。虽然锡兰岛尚未夺取,但是一支由航母护航的运输船队还是绕道抵达了新加坡,运去了十几万吨物资,其中还有一百多辆日本陆军最想得到的坦克,并且德国军事代表团还开始帮助日本陆军按照德国的标准建立装甲师。因此驻日本陆军的德国代表团(现在驻日的德国军事代表团有两个)倒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日本海军的大部分军官都是了解美国的,还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因此从1941年12月8日开始,他们就一个劲儿催促德国人参战。但是德国人总是想方设法拖延,直到几天前事情才稍有进展。
  德国海军准备冒用日本海军的名义攻击美国大西洋舰队,而且还准备进兵南美洲的荷属圭亚那——任何一个知美的日本海军将领都知道,哪怕日本海军主动承认派出了陆奥号战列舰袭击了美国舰队,美德开战也是大概率事件了,因为美国绝不会容忍德国染指南美洲。
  至于由德国舰队偷袭美国大西洋舰队引起战争,还是因为荷属圭亚那事件引起战争,不过是宣传战上的问题而已。
  所以日本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在敲定了“110工程”和“111工程”(就是大和的3号舰、4号舰)援建计划(由德国提供完成两艘战列舰所需的特殊钢)和联合进行完全打通印第洋航线(主要是夺取锡兰岛)的作战后,就同意让早就变成“水鬼”的陆奥号战列舰来承担偷袭大西洋舰队的责任了。
  “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海军省的大臣办公室里见到了岛田繁太郎后,马沙尔大将就满脸喜悦的用英语告诉岛田说,“击沉了2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和一艘奥马哈级轻巡洋舰!”
  “哦?是吗?”岛田繁太郎对来访的马沙尔大将倒是非常客气,咧嘴笑了笑说。
  美国人失去了2艘南达科他级就意味着他们目前只有1艘可用的新锐战列舰了。
  现在大和号回国大修,武藏号尚未入役,陆奥号又战沉,真正能对抗那些拥有406mm口径大炮的美国战列舰的日本战舰只有1艘长门号。
  如果那2艘南达科他号没有被德国人解决掉,而是被运用到太平洋战场,那么第二次夏威夷之战恐怕在5月份就要开打了。
  “看来1942年内,美国人是不可能反攻夏威夷了。”马沙尔中将笑着说,“不过到1943年后,美国人的依阿华级和埃塞克斯级就会大量服役。而且,美国人一定会仿制我们的有线遥控滑翔炸弹。”
  岛田繁太郎哈哈一笑:“到1943年的话,夏威夷要塞已经巩固,我们的大和级3号舰信浓号,以及大量建造的大凤级和云龙级都将开始服役,到时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啦。”
  由于大和号在夏威夷海战中显示的威力,大和级3号舰、4号舰的建造非但不会被取消,而且还会加速。因此大和级3号舰信浓号会在1943年内服役,4号舰安艺号则会在1944年初服役。
  另外,夏威夷之战和欧洲的几场大海战也让日本海军充分意识到航空母舰的重要性。因此在扩建战列舰部队的同时,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航母建造计划,准备建造5艘大凤级装甲航母和15艘云龙级中型快速航母,作为同美国的埃塞克斯级和克利夫兰级对抗的本钱。
  而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自然也少不了德国的大力援助。在得到了来自中东和北非的资源(不仅是石油,西奈半岛、土耳其和伊朗都有丰富的稀有金属)之后,德国领导下的欧洲各国的冶金工业从1942年初开始发力,钢铁特别是特种钢材的产量每个月都创出新高,不仅完全满足了欧洲和大西洋战场的需要,而且还有余力支援日本扩充海军去牵制美国。现在就等印度洋航线完全打通,物资就能源源不断从欧洲运往日本了。
  正是因为有这些实实在在的援助,日本海军才没有在德国何时向美国宣战的问题上过多纠缠。
  岛田繁太郎明白马沙尔中将的来意,笑道:“请中将放心,我们部署在夏威夷的广播船很快就会把陆奥号大捷的消息广播出去,国内也会进行相应的宣传……这对提升我帝国的国民士气也是很有好处的。”
  马沙尔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自然知道应该有所表示——大头之前已经谈妥了,现在再给些添头联络一下感情吧。
  他从随身带来的一只皮包里面摸出了一份文件,放在了岛田繁太郎的办公桌上,笑着说:“这是Ju.390型六发重型轰炸机的一些资料,相信对于贵国开发作战半径5000公里的超远程轰炸机是有所参考的。稍后我们将会提供1架样机,Hs293型线控滑翔炸弹的样品也会随同这架飞机一起抵达日本。如果贵方准备建造超远程轰炸机,我方还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第598章
美国的最后通牒
  “我无敌之大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陆奥号,日前在北大西洋海域执行交通破坏任务时,同美国大西洋舰队遭遇并展开激战,并得空前大捷!击沉美国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印第安纳号,美国轻巡洋舰奥马哈号,以及数十艘英国轮船,而自身仅受轻伤……”
  柔和而动听的女声从一台放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的西风牌钢丝录音机中发出。脸色铁青的罗斯福总统抬手指了指那台录音机,总统副官卡顿上校立即上前去把录音机关上,然后大气都不敢出的站在办公室的角落里面。
  “东京玫瑰在对西海岸的广播中承认是陆奥号击沉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的!”罗斯福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但是了解总统的人都知道,他这次真的被激怒了。不仅是因为德国人不宣而战打沉了一艘美国战列舰和一艘美国轻巡洋舰,造成了近2000名美国人丧失。还因为德国人和日本人联手戏弄了罗斯福,让他有苦难言,根本无法公开指控德国偷袭了美国海军舰队,是必须彻底消灭的卑鄙无耻的恶棍政权。
  因为之前美国政府就通过媒体告诉美国人民大西洋上有日本战列舰,因此美国大西洋舰队要给英国商船护航,以防止它们被日本战列舰击沉——虽然这种说法纯属扯淡,但是符合法律程序,谁也不能指责总统和军方。
  但是德国人却冒用日本战列舰陆奥号的名义攻击了为英国船队护航的美国大西洋舰队,击沉了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印第安纳号战列舰和里士满号轻巡洋舰,还用舰载机和潜艇打沉了六十多艘英国商船!
  而日本政府用来进行对美宣传战的广播“东京玫瑰”(这是美国人给日本女播音员起的绰号),却在4月15日当天晚些时候的广播中,公开承认了是日本战列舰击沉南达科他号、印第安纳号和里士满号(广播中说是奥马哈号)——由于日本现在控制了夏威夷,因此可以派出广播船偷偷靠近西海岸进行广播宣传。所以西海岸已经有不少人通过日本的广播得知了“陆奥号战列舰”取得的“雾海大捷”了。
  这下罗斯福可有点傻眼了,美国政府之前说过大西洋上有日本战列舰,大西洋舰队是为了打日本战列舰出动的。而现在日本人承认有战列舰在大西洋,还把美国人打了……这个,这个听上去很像是真的!
  现在美国政府怎么办?难道出面澄清,大西洋上没有日本战列舰,打沉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的也不是陆奥号,而是万恶的德国纳粹冒充日本人干的?
  这个事情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美国人民看来百分之百是政客的阴谋,是罗斯福政府在冤枉好人希特勒。如果罗斯福硬要以此为借口宣战,国会那边或许能过关,但是美国人民却不会全心全意支持这场阴谋味道十足的对外战争。如果战争进程顺利还好,万一不大顺利,那么指责政府和争取和平的呼声就会起来了。
  “击沉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的只能是日本的陆奥号战列舰,因为美国政府不能对它的人民撒谎!”罗斯福语气平淡的说,这实际上是一道下达给海军的命令——不得将“雾海之战”的真相公开。
  “总统先生,我明白了。”新任的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上将马上回答。
  罗斯福点点头,又说:“但是陆奥号在大西洋上的活动得到了德国的支持,德国是日本的帮凶,该国间接参与了对美国的进攻!”
  “总统先生,民众会认为美国应该和德国达成某种利益上的交换,以欧洲利益交换太平洋利益。”霍普金斯提醒罗斯福说。
  美国人民当然知道德国是日本的帮凶,但是他们也知道美国是英国的帮凶,而且是美国帮英国在先。如果德国是个好欺负的角色,以这个理由宣战也没什么。可是德国现在看起来很难对付……
  “应该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将陆奥号战列舰驱逐出任何德国或欧洲共同体控制的港口!”国务卿赫尔建议说。“如果德国人拒绝,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宣战了。”
  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托·金插话说:“德国人肯定会接受的,因为这条战列舰或许在日本本土,或许已经沉没在夏威夷了!”
  国务卿赫尔摇摇头,他一时也想不到能调动美国人民士气的宣战理由。就在这时,椭圆形办公室的门却被一个白宫秘书推开,然后就看见国务卿赫尔的秘书快步走进来,俯身在赫尔耳边嘀咕了几句。
  “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斯福皱着眉头问,显然对赫尔的这个秘书有些不满——现在有什么大事儿还能比对德宣战更要紧的?
  “总统先生,今天上午荷属圭亚那发生了独立革命。”赫尔说。“革命者已经控制了荷属圭亚那首府帕拉马里博。”
  “什么?荷属圭亚那?”罗斯福马上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老同学,战略情报局长威廉·多诺万。
  “总统,不是我们的人。”多诺万知道罗斯福想问什么,他回答说,“我们没有支持这场革命。”
  有这样的事情?在南美洲,没有美国的支持也有人敢闹革命?
  “一定是苏联人在搞鬼!”多诺万又说。“德国和荷兰关系密切,他们不可能支持荷兰殖民地的独立革命。而英国现在自顾不暇,根本无论顾及南美洲。而且他们在南美洲的行动一定会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
  “科德尔。”罗斯福对国务卿说,“立即去照会一下荷兰大使,告诉荷兰人我们坚决反对荷兰政府使用武力镇压圭亚那人民的独立事业。”
  “明白了,总统先生。”赫尔马上站起身,快步离开的椭圆形办公室——荷属圭亚那革命是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荷兰人丢块殖民地没有什么,但如果因为荷兰的镇压造成德国势力趁机进入,那可就有点麻烦了。所以罗斯福马上命令赫尔去警告荷兰人,必须要通过和谈解决圭亚那问题。
  不过罗斯福没有想到,赫尔离开没有10分钟,就急匆匆返回了椭圆形办公室。
  “总统先生,不需要照会荷兰大使了。”赫尔一脸莫名的对罗斯福说,“因为荷兰政府在一个钟头前承认了荷属圭亚那独立,现在那里是圭亚那人民共和国了。”
  这下整个椭圆形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这事儿不对啊!好好的荷属圭亚那,昨天还太太平平的,今儿上午说革命就革命了,荷兰人在那里的驻军都是透明的?而且革命革了几个小时就胜利了,荷兰政府居然就承认荷属圭亚那独立了……革命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容易?
  一定有问题!
  罗斯福这回也没有心思研究对德宣战的问题了——和德国打仗争的是欧洲的地盘,美国拿下了欧洲就是世界霸主。如果欧洲拿不下来,只要保住美洲基本盘,在打败日本拿下太平洋地盘,美国还是可以和德国分庭抗礼。再退一步,如果连日本都拿不下,那只要夺回夏威夷,保住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加上南北美洲的基本盘,美国照样是个超级大国。可要是美洲基本盘出了问题,比如南美洲被德国势力渗透,那美国的麻烦就大了。
  因此椭圆形办公室的会议立即中止,国务卿赫尔、特务头子多诺万,还有陆军、海军的头头全都去督促手下查明荷属圭亚那革命的真相了。
  不过事情的变化比他们的调查还要快,到当天傍晚的时候,真相已经大白了。
  新成立的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邀请欧洲联军进驻,以帮助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恢复秩序,避免内战风险!而欧洲共同体元老院立即开会通过了向圭亚那人民共和国派兵的决议……
  “德国纳粹入侵了美洲!这是很显然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不是德国可以染指的地盘!”
  在当天晚上的白宫紧急会议上,罗斯福总统显得相当恼怒,不过接近总统的人却都感觉得出罗斯福现在的心情相当不错的。德国人终于干了一件惹恼美国人民的事情了!美国人民虽然要“孤立”,但那是建立在整个拉丁美洲都是美国后院的基础上的。
  现在德国人把爪子伸进了美国的后院,虽然只是占了荷兰的地盘,但那仍然是美国人民所无法容忍的。这事儿用放大镜放大一下,就是纳粹入侵美洲的开始啊!身为美洲人民老大哥的美国人怎么能容忍?
  至于美国占了冰岛、亚速尔群岛什么的……呃,欧洲可不是德国和欧洲共同体的地盘!哪怕纳粹提出用冰岛、亚速尔群岛换圭亚那,美国人民也不会知道的,因为罗斯福根本不想和德国谈判。
  “准备最后通牒吧!”罗斯福怒气冲冲地说,“为了捍卫全体美洲人民的利益,为了保卫圭亚那的独立、自由和民主,美国必须站出来对邪恶的德国纳粹政权说不!如果纳粹德国的军队在24小时内不从圭亚那滚出去,那么他们将被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驱逐!”
第599章
欧洲人的欧洲(上)
  1942年4月17日上午,1941年12月才被罗斯福重新启用派到柏林担任大使的亲德的约瑟夫·肯尼迪,很不情愿地带着一份刚刚打印好的最后通牒抵达了气派恢宏的德国外交部大厦。
  身为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的后裔,还有一个因为爱尔兰闹灾荒而逃难到美国做童工的父亲的约瑟夫·肯尼迪,对英国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在他出任驻英国大使的时候,就主张把英国“出卖”了,结果被亲英国罗斯福免职。直到1941年12底,为了要暂时稳住德国,罗斯福又把这个亲德的爱尔兰人派去当驻德国大使。
  而这个精于商业,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相当笨拙的肯尼迪直到几天前还以为自己将要干成一件对美国和欧洲都有好处的大事儿——他想促成一个“美洲人的美洲”和“欧洲人的欧洲”互不侵犯的协定。
  说白一点,就是美国放弃冰岛、亚速尔群岛,也不再支持英国。而德国则不再支持日本,同时完全封锁不列颠岛,也别再让可恨的英国佬成千上万的跑去加拿大……
  而这样一份协议也是绝大部分德国人所乐见的,因此肯尼迪在德国的这些日子过得很风光,是总理府、王城官邸、夏洛腾堡宫和波茨坦宫的座上宾。
  可是眼看着协议就要达成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突然宣布恢复向英国输出租借物资,还宣布要进行护航以防止所谓的日本战列舰在大西洋破交。
  结果真的惹恼了德国人,真的假扮日本战列舰去击沉了南达科他号和印第安纳号,还打死了美国大西洋舰队的司令官。而且德国随后还将军队派到了荷属圭亚那,这下可算是一脚踩上了美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的老虎尾巴了。罗斯福总统更是连和谈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要求国会通过了最后通牒。
  而最后通牒意味着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不会有什么“冰岛、亚速群岛换圭亚那”的协议了。
  肯尼迪终于明白了,自己和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被罗斯福耍了,这位美国总统根本不想要和平,他从一开始就想要和德国打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