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735

  丘吉尔说:“那么战时内阁就开始制定保卫加拿大的方案了。同时,战时内阁还认为需要疏散英国本土的部分人口。王后和玛格丽特公主殿下,最好马上前往加拿大。陛下您……也请做好随时离开本土前往加拿大的准备。”
  年老的胖子首相顿了顿,用无比认真的语气告诉国王:“陛下,英国人民有伊丽莎白公主殿下就足够了……本土是不会有问题的,本土永远都是英国,不会成为德国的一个自由邦。但加拿大的情况比较复杂,必须要有一位拥有足够威望的领袖坐镇,才能保证这块富饶的土地永远属于英国。因此内阁全体成员都希望您能在未来成为加拿大的君主!”
第589章
一英各表
  德国皇帝威廉三世的表妹,德国亲王弗里德里希的表姑,未来的英国老太太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现在还是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她正穿着一件白色的宫廷长裙,站在荷兰多伦庄园(现在属于弗里德里希亲王)的一间会客厅里,面带迷人的微笑,用有些生硬的德语向到访荷兰的德国新任国防部长赫斯曼元帅和赫斯曼的妻子克洛伊介绍自己。
  “帝国元帅阁下,侯爵夫人,我是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韦廷,英国王位的第一继承人。”
  “韦廷?不是温莎吗?”赫斯曼看着眼前还是萝莉的伊丽莎白二世,用英语反问。
  伊丽莎白微微扁了下小嘴,然后含情脉脉地看了眼站在她身边的大侄子弗里德里希亲王,说:“弗里德里希认为我在继承王位后应该恢复德国韦廷家族的姓氏。”
  小丫头还挺乖的!赫斯曼想到这里,又打量了一下脸上的笑容都快憋不住的弗里德里希亲王。
  作为威廉三世的第四个儿子,他本来是和王位无缘的。没想到居然从天上掉下个可以继承英国王位的伊丽莎白小表姑,还和他这个“大叔表侄子”一见钟情了。
  他这回真是财运、桃花运和王位运一起来了。不过所有的这些“运”,归根结底都是赫斯曼给他带来的,而且他也知道赫斯曼来多伦庄园见伊丽莎白的目的。
  赫斯曼是作为容克集团的领袖来多伦庄园考察伊丽莎白的!如果赫斯曼反对,那么伊丽莎白就不能成为未来的英国女王。弗里德里希亲王虽然还能抱得美人归,但仅仅是个小美人,而不是小美人女王了。
  所以在赫斯曼面前,弗里德里希亲王是不敢端王夫架子的,很客气地请赫斯曼夫妇落座,然后用充满感激的语气说:“帝国元帅,您为我们霍亨索伦皇室做的实在太多了,比俾斯麦亲王和毛奇伯爵加在一起还要多。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一文不名的落魄王子,所以我和伊丽莎白永远不会忘记您对霍亨索伦王朝的功劳。”
  他这里所说的“霍亨索伦王朝”不是指他二哥要继承的那个德国霍亨索伦王朝,而是指他和伊丽莎白二世未来要开创的王朝——伊丽莎白二世和弗里德里希亲王的孩子将姓霍亨索伦,他们属于英国的霍亨索伦王朝。
  而弗里德里希和伊丽莎白不忘记赫斯曼的功劳,自然是会在将来有所回报。不过赫斯曼根本不在乎伊丽莎白二世的回报,因为类似的话已经有很多人和他说过了。其中有一个是俄国女皇,一个是伊朗国王,两个是阿拉伯复兴党领袖,还有以色列国的总统和总理,对了,还有一个意大利伟大领袖墨索里尼。
  不过赫斯曼还是礼貌地笑了笑,然后又用英语问伊丽莎白,“公主殿下,我希望您可以如实相告,未来将会出现两个英国,还是一英一加,又或者是一个英国各自表述?”
  伊丽莎白蹙了下秀眉,对赫斯曼的提问感到非常困惑,她看了看表侄子弗里德里希亲王,亲王笑着解释道:“伊丽莎白,帝国元帅想知道你和乔治六世国王陛下会不会分开。”
  “可能需要暂时分开一段时间。”伊丽莎白公主缓缓地说。
  “那么他会将英国王位交给你吗?”赫斯曼又问。
  伊丽莎白公主摇摇头,说:“我会成为英国的摄政。”
  那就是“一英各表”了!赫斯曼心想,本来以为英国会投降书输一半,没想到丘胖子和乔治六世居然还想让英国来个两头下注。胖子保着国王去加拿大继续当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让伊丽莎白留在本土当女王,而且还让伊丽莎白嫁给威廉三世的儿子。
  这样无论将来战场打成什么样,大英帝国都不会输个精光,而且那帮英国政治精英都有地方可以掌权。
  这帮家伙的小算盘打得可比德国纳粹要精明多了!
  “好吧。”赫斯曼笑了笑,对伊丽莎白说,“公主殿下,我衷心希望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英国女王。”
  听到这话,弗里德里希亲王眉开眼笑地看了眼心爱的姑姑——帝国元帅点了头,伊丽莎白姑姑很快就是女王了。
  “不过……我们也有条件!”赫斯曼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严肃,他说,“英国本土上面,能够带走的东西,乔治六世国王和英国政府尽管把它们带走。但是不能带走的东西不能蓄意破坏,必须完整的留给英国人民,否则未来将不会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眼下的英国还是个在全世界数得上的工业国,国内基础设施良好,工厂矿山林立。如果能够“全取”,自然可以大大增强欧洲联盟一方的工业实力,虽然还是赶不上美国,但是差距也不会特别大了。
  伊丽莎白公主笑着回答:“帝国元帅,在我离开伦敦之前,我的父王对我说:现在英国和德国之间进行的是一场绅士战争,双方都恪守着某些古老而高贵的原则,所以我们是不会像俄罗斯人对付拿破仑皇帝那样作战的。”
  “我们德国也希望打一场绅士战争,这对整个欧洲都是最有利的。”赫斯曼满意地点点头,“我们德国人也不希望将欧洲打成一片废墟,欧洲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
  “路德维希,真的还要打下去吗?”
  在和未来的英国女王和王夫共进了午餐后,赫斯曼就和妻子克洛伊一同乘坐一辆崭新的迈巴赫防弹轿车离开了多伦庄园。在前往鹿特丹的途中,克洛伊突然问起了战争进程的问题。
  “是啊,伊丽莎白不是说了,她会在乔治六世离开后成为摄政。”赫斯曼翘着腿坐在宽敞舒适的后座上,看着外面秀丽的春色,满面笑容地说。“用不了多久,英国就有一个国王和一个女王了。”
  “一个国王和一个女王?”克洛伊蹙起眉毛,“听着像要打一场王位继承战争?”
  “王位继承战争当然打不起来。”赫斯曼一笑,“不过大英帝国的分崩离析也算开始了。将来伊丽莎白公主会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女王,而玛格丽特公主则会变成加拿大女王。”
  “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呢?”克洛伊笑着问。
  赫斯曼耸耸肩,“那就不知道了……或许那里会成为日本天皇的地盘吧?”
  “日本的澳大利亚?”克洛伊睁大了眼睛,“希特勒会同意这样的安排?”
  “这事儿咱们管不着。”赫斯曼摆摆手,说,“太平洋太远,够不着啊,这个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去决定吧。总要给日本人一点打仗的动力,要不然美国人就会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大西洋上了。”
  “美国人?”克洛伊又蹙起了秀眉,“还是要和美国人打仗?”
  “当然了,这是免不了的。”赫斯曼笑了笑,“要不我来荷兰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和美国打仗的事情吗?”
  在3月25日发生的法罗群岛大海战后不久,赫斯曼就将总参谋长一职交给了凯塞林元帅,自己则从施莱彻尔手中接过了国防部。因此他的主要工作也从军事指挥变成了军政管理,而且他还成为了希特勒战时内阁的部长,自然要负担更多的外交使命了。
  此次到访荷兰就有4件外交使命要完成,一是和伊丽莎白公主见面;二是和荷兰政府敲定“南非换东印度”的协议;三是洽谈购买三艘在建的荷兰战列巡洋舰;第四是为了荷属圭亚那。
  三艘荷兰战列巡洋舰历史上称为1047工程,首舰命名为“埃塞湖”级,是由德国帮助荷兰设计并建造。不过由于德国对荷兰发动了战争,因此该工程最后没有能够完成。
  不过在这个时空,荷兰和德国关系好的跟一家人似的,也没有发生入侵荷兰的事件。而且赫斯曼和施莱彻尔两人也没把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当个宝,在荷兰提出援建请求的时候,直接就把“沙恩霍斯特”级的图纸给了荷兰人,因此荷兰在建的3艘战列巡洋舰就是在“沙恩霍斯特”级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而荷兰人之所以要花费2亿多荷兰盾的经费去建造3艘改进型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目的并不是要保卫本土而是要部署到荷属东印度去威慑日本人。
  但是现在,荷兰政府已经原则上同意了“南非换东印度”,荷属东印度很快就会交给日本,以换取日本协助德国夺取南非,德国再将南非交给荷兰——用“南非换东印度”当然也是为了进一步拉拢和支持日本,以便让日本更好的对抗美国。
  没有了防守荷属东印度的必要,荷兰皇家海军也就不需要3艘昂贵的战列舰,于是就想要把这3艘在建的O级卖给德国。而赫斯曼和施莱彻尔考虑到和强大的美国开战的必然性,都同意购入这三艘强大的战列舰。
  而荷属圭亚那问题,更是对抗美国的关键一步!
第590章
通向美洲的跳板(上)
  位于荷兰鹿特丹的鹿特丹造船厂是荷兰全国有能力建造三万吨级以上大型水面舰艇的四个造船厂之一——小小的,热爱和平的荷兰居然也有四个可以造战列舰的船厂!欧洲在1940年代的工业实力还真的不能小觑啊。
  当德意志帝国国防部长赫斯曼帝国元帅在1942年4月1日抵达这座大型造船工厂的时候,船厂正是一派繁忙景象。高大的烟囱上黑烟弥漫,烟灰粉尘到处都是。一列排开的十几座大小船台上面忙忙碌碌,全都是在建的军用和民用船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艘巨大的三万吨级战列舰的舰体。
  “帝国元帅,这艘埃塞湖级战列巡洋舰的船体造得非常不错,比咱们自己的都好!”
  在响成一片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音中,提前几天抵达的德国海军武备局局长卡纳里斯海军大将(就是原来的特务头子,在41年底被赫斯曼派到海军掌握军备制造业务了)翘着大拇指向赫斯曼介绍将归德国海军所有的这艘战列巡洋舰的舰体。
  卡纳里斯海军大将说:“2.85万吨的标准排水量,主装甲带和炮塔正面装甲都是250mm,司令塔的正面和侧面装甲有300mm,还有双层装甲甲板,分别有100mm和30mm,足够防护任何一艘重巡洋舰的火力。而9门54.5倍口径的280mm主炮威力也足够强大,哪怕一次遭遇三艘重巡洋舰也能把它们击沉!而且它的防空火力也足够强大,12门128mm高平两用炮、28门40mm博福斯高平,外加32挺13mm机关枪。哪怕在海上遇到二三十架飞机的围攻,也能安然无恙。不过最让人满意的还是它的动力系统,180000匹的超强马力,比咱们的俾斯麦级和兴登堡级都要大,和H41型使用的动力系统完全一样,可以让这艘战列巡洋舰跑到34节,几乎和驱逐舰一样快!我保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艘别国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能追上它。”
  H41型是在“兴登堡”级(H39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在西线战役结束后陆续追加的4艘H级都是H41型战列舰。如果说H39型战列舰是“破交舰”向“决战舰”的过渡,那么H41型就是一艘真正的决战型战列舰了。
  在德国开始在H39型基础上设计H41型的时候,德国已经取得了西线战役的胜利。而且德国的岸基航空兵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反舰能力,改变了英德海军的实力对比。而且用岸基的Ju88、He-115(后改为S.M.79)和福克零式配合潜艇进行破交的效果比使用水面舰艇好太多了。
  所以德国的舰艇工程师们终于放弃了“破交”的思路,将H41定位为决战型战列舰。
  同时,从帮助荷兰设计埃塞湖级开始,德国的舰体工程师们也放弃了落伍的“穹甲防护”理念,而将装甲吨位集中到了侧舷、甲板、炮塔、司令塔、水下防雷区域等关键部位。
  此外,H41型的主炮在H39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口径从406mm增加到了420mm(数量还是8门)。从而真正具有了可以和在建的美国超级战列舰“依阿华”和“蒙大拿”级较量的实力。
  不过替H41型战列舰贡献了许多技术(新的动力系统和新的装甲防护设计思路)的埃塞湖级战列巡洋舰却永远都不会建成了。因为德国不再需要破交舰了——破交的问题现在是美国要考虑的“小目标”。
  “可以把3艘埃塞湖级改成航空母舰。”赫斯曼参观完了已经建成马上可以下水的埃塞湖级的舰体后,对维尔纳·弗克斯上将说,“需要有可以容纳30架Fw-190T和30架福克100的全封闭机库,还需要配上40mm厚的飞行甲板装甲带。需要多久可以完工?”
  由福克公司在Fw-190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Fw-190T的中低空型号(Fw-190T-1)现在已经开始量产,很快就可以取代现有的福克零式。此外还有一种装备了涡轮增压器的高空型号,称为Fw-190T-2,也在4月初完成了定型,很快就将投入生产。
  根据德国海军航空兵的计划,为了德国海军航母上的舰载机将由高空战斗机、低空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三者构成。其中高空战斗机将用来驱逐敌人的高空轰炸机——在德国人研发Hs293线控滑翔炸弹的同时,他们当然也能想到敌人会使用同样的办法攻击德国的水面舰艇。
  毕竟线控滑翔炸弹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以英美在电子领域的能力,应该可以很快复制出来。
  不过在美国成功仿造出Hs293线控滑翔炸弹并且将之装备部队前,凭借着数量不多的P.108S机队,德国还是可以在大西洋上称王称霸。
  对德国而言,未来的几个月将是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等到这段战略机遇期一过,和美国的海上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根据情报,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进度很快,首舰埃塞克斯号在1942年底前就能建成服役,在1943年内还会有7-8艘服役,真是名副其实的“饺子”舰。
  而且除了“埃塞克斯”级,还有一级1.1万吨级的“独立”级轻型舰队航母也很快就要下饺子了。据说美国海军部在1942年初一口气就下了20艘订单,首舰也将在1942年内完成,真是飞一样的速度。
  “最多16个月。”卡纳里斯海军大将向赫斯曼保证道,“1943年秋分前一定可以完工。”
  “最多给你12个月。”赫斯曼拍了卡纳里斯海军大将的肩膀,非常肯定地说,“1943年4月底前必须完工,因为到时候我们会很需要航空母舰的。”
  和卡纳里斯海军大将谈妥了加速改装航母的事情后,赫斯曼就和这位德国海军武备局的局长一起乘坐迈巴赫大轿车前往20公里外的海牙。海牙虽然不是荷兰首都,但是这里一直都是荷兰的政治中心,许多政府机构、大使馆还有国际组织都设在海牙。荷兰女王威廉明娜和公主朱丽安娜也经常聚在海牙。
  而今天赫斯曼前往海牙就是为了同荷兰公主朱丽安娜和部长会议主席德克·吉尔见面商讨“保护”荷属圭亚那问题的。
  “亲王,公主殿下,全部的三艘战列巡洋舰的舰体我都已经看到了,非常不错,我们可以购买。”
  在海牙王宫的一间会议室里,赫斯曼首先见到了贝恩哈德亲王和朱丽安娜公主。
  两人毫无疑问都是亲德派……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是德国人,所以赫斯曼是用德语和他们交谈的。
  “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可以省下一大笔钱。”朱丽安娜公主显得非常高兴。不仅是因为卖掉了3艘昂贵的战列巡洋舰,而且还解决了让人头疼的荷属东印度问题——荷属东印度哪儿有南非好?南非有金矿,而且还有布尔人同胞,是真正的“殖民地”。而荷属东印度根本没殖过几个民,那里的居民不是土著就是中国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