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735

  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的斗志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是非常激烈的,而且爱尔兰人还采取了恐怖主义手段。当时的爱尔兰共和军和新芬党可是赫赫有名的!
  “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赫斯曼摇摇头说,“因为那位爱尔兰领袖实际上是您的崇拜者。如果我们真的进入爱尔兰,他会带领爱尔兰人和我们并肩作战的。”
  “什么?”希特勒一愣,“您说爱尔兰总理埃蒙·德·瓦莱拉是我的崇拜者?我怎么没听说过?帝国元帅,您有什么证据?”
  赫斯曼的话当然是有根据的,因为这位爱尔兰总理在希特勒战败自杀后,亲自在1945年5月2日到德国驻爱尔兰大使馆吊唁希特勒!而爱尔兰总统德格拉斯·海德也公开发出了吊唁函。
  什么叫患难见真情?这就是患难见真情啊!
  不过这个“证据”现在不能告诉希特勒的,而且现在的希特勒看上去也不像是要自杀的样子……
  但是赫斯曼还是找到了可以证明爱尔兰领袖亲德的证据,他说:“领袖,爱尔兰的军事法庭这两年来一直在判处在英军中服役的爱尔兰武装部队人员有罪。即使在战场上阵亡的人,也会被定罪。实际上,爱尔兰人的领袖们非常清楚,只有我们德国赢得战争,他们才可能真正独立并且收回目前仍然被英国占领的北爱尔兰。
  而且,如果我们最终要用军事手段解决英国,那么决战的战场摆在爱尔兰肯定要比在英格兰开战更为有利。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坦克登陆舰和步兵登陆舰可以将足够多的兵力一次投送到英格兰的海滩。”
  在西线战役结束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造船业的春天就来临了。而在地中海战役后,由于石油和有色金属的供应难题积极解决,德国开始释放战前积累的库存以满足其领导下欧洲各国工业的需求,因此各国的重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不过德国领导下欧洲各国的造船厂现在主要忙于各种水面战斗舰艇的建造,以便让德国拥有可以压倒英美两国的海军实力。而各种拥有登陆的舰艇,一直都不是欧洲造船工业的当务之急。
  当然,不是当务之急也不等于什么都没有做。早在制定Z计划的时候,赫斯曼就提出来设计和建造登陆舰和登陆艇的计划。在西线战役后不久,一系列用于登陆作战的舰艇就被设计出来了,有排水量在几吨到几百吨的各型登陆艇(编号从A登陆艇一直排到了O登陆艇),也有排水量900吨(轻载)到1500吨(轻载)的各种登陆舰(有P型、Q型、R型、S型和T型)。但是这些登陆艇、登陆舰的总数还是不多,所有的型号加在一块儿,到1942年初也不过攒了1700多艘,最多只能将3个齐装满员的摩托化步兵师送上英国的海滩。
  而与此同时,英国人也在竭尽全力准备决战滩头,整个英格兰南部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地方到处都是筑垒防御地带。几十万步兵和7个装甲师守卫在那里,根本不是区区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2个空降师能够对付的。
  所以在英格兰南部登陆,一直都不是德国国防军的选择项目之一。
  “帝国元帅,您想怎么做?”希特勒沉默着思索了片刻,然后问赫斯曼。
  “现在我们应该大张旗鼓的准备一场登陆战,如果美国恢复向英国提供物资,那么我们就要准备登陆了!”赫斯曼说,“在法国、比利时北部靠近英吉利海峡的地方集结船只和部队,摆出一副准备强渡英吉利海峡的姿态。”
  “这是个骗局?”希特勒问。
  “是的,真正的目标是爱尔兰。”赫斯曼说,“所以只有集中在布雷斯特的登陆舰和登陆艇是真的,别的地方都用假货替代。
  与此同时,还应该准备海上的决战!这将是一场规模堪比日德兰的战列舰大决战,我们将有2艘兴登堡级(H级)、2艘俾斯麦级、2艘巴巴罗萨级、1艘沙恩霍斯特级(格奈森诺号)可以投入战斗,意大利人有3艘维内托级(维内托号、利托里奥号、罗马号)可用,法国人则有3艘黎塞留级(黎塞留号、让·巴尔号,拿破仑号)能用。因此即使不考虑空中优势,我们也能打败英国。
  而在海战取胜后,3个师的登陆部队将会乘坐1700艘登陆舰艇前往爱尔兰,同时还会有2个空降师在爱尔兰实施空中突击。”
  巴巴罗萨级就是原来的O级,不过和历史上的O级有所不同,实际上是沙恩霍斯特级的380mm主炮型,各种技术指标和改装了380mm主炮的格奈森诺号完全一样。
  意大利人的超级战列舰维内托级现在已经有了3条,另外4号舰“帝国”号再过不久也能服役了。而法国的黎塞留级的3号舰也在1942年初完工,不过不能叫“克莱蒙梭”号了,而是改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号。
  因此到了1942年春分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三国可以拿得出手的战列舰将多达14艘!
  而英国一边,虽然在设德兰大海战后拼了命造船,但是以英国一国的工业实力,又如何能和德国领导下的大半个欧洲相比?所以到1942年初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手中,堪用的战列舰只有“纳尔逊”号、“乔装五世国王”号、“约克公爵”号(正在海试,计划1942年3月服役)、“安森”号(正在海试,计划于1942年4月服役),还有一艘“豪”号战列舰将会在1942年下半年服役。
  另外“狮”号、“蛮勇”号、“征服者”号这3艘强大“狮”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在设德兰大海战后就全力推进,预计将会在1943年底到1944年初全部建成。还有一艘“前卫”号战列舰也在设德兰大海战后不久开工,计划将在1944年第3季度服役。
  “唔,到1944年第3季度,我们就能拥有4艘乔治五世国王级、3艘狮级、1艘前卫级、1艘纳尔逊级,一共9艘超级战列舰。而美国的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也将大量服役,蒙大拿级也会有几艘建成。到时,大西洋的制海权又会回到我们手中!”
  丘吉尔总能在最艰难的时刻说出鼓舞人心的话语,这是他的天赋。不过今天在战时内阁的地堡里面,听他说出这番话的人却个个都愁眉苦脸,一副大难将要临头的模样。
  因为丘吉尔说的那些超级战列舰中的大部分要等到1943年、1944年才会建成服役。而在1942年上半年,英国和美国拥有的超级战列舰只有1艘北卡罗莱纳级、2艘或3艘南达科他级、3艘乔治五世国王级和1艘老掉牙的纳尔逊级。往多了算只有9艘,远远少于德意法三国的14艘。
  而且……德国人那边还有日本的8万吨级超级战列舰呢,那可是能打爆北卡罗莱纳级的狠角色!有1艘或2艘8万吨级战列舰在太平洋,美国的大西洋舰队现在就当它是空气吧。因此现在大英帝国真正能依靠的超级战列舰只有4艘!
  4打14,只要会做算术就知道没有什么希望了。所以知道4比14少很多的伊丽莎白长公主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德语,并且还和她的表侄子德国的弗里德里希亲王通信,似乎准备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姑侄恋了。
  但是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却和女儿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对德立场。在日本入侵夏威夷群岛后,他仍然公开呼吁英国民众团结一致,抵抗即将发生的入侵——当然,国王是个开明的君主,不会干涉女儿的私生活,也不会阻止伊丽莎白长公主搭乘瑞典王室的游轮去荷兰和表侄子德国亲王弗里德里希约会……
  “首相先生,春分眼看就要到来了,北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峡的天气将会转好,有利于交战和登陆。”
  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看着仍然得到国王支持,自己也信心十足的丘吉尔,非常为难地说:“而且现在有情报显示,德国正在法国的加莱、诺曼底、皮卡第、布列塔尼和比利时的布鲁日、安特卫普等地集结军队。看来入侵已经迫在眉睫了!而皇家海军现在的力量又过于薄弱……”
  丘吉尔横了一眼信心不足的海军大臣,打断了他的话,“没有问题,我们还有陆军,还有皇家空军,我们有足够的力量保卫本土!”
第573章
首相不急书记急
  英国现在有近200万陆军,还有总数超过8000架的常用飞机,常用坦克的数量则超过3000辆。此外,英国还在英吉利海峡沿岸修建了大量的炮台,部署了数百门大口径岸防炮。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御英国本土,理论上说是万无一失的。
  但问题是英国毕竟是个资源不能自给的岛国,除了煤炭、铁矿石、锡等少数矿产之外,其他大部分的石油和有色金属都需要进口。
  另外,英国的食品和工业所需的农产品也都无法自给,需要通过进口解决。虽然在战时内阁的农业部长伍尔顿爵士的领导下,英国从1940年1月8日起就实行了严格的全国食物配给制度,还大力推动农产品生产。算是基本解决了英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从海外进口的食品和农产品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进口完全中断,那么怎么喂饱4600万英国人民就始终是个难题。
  而和吃饭相比,英国的工业生产和作战行动会面临更大的麻烦——人少吃一点饭就当减肥了,可是坦克少加一点油能跑得动吗?飞机少加一点油能飞到点儿吗?特种钢铁少加一点有色金属还能防弹耐高温吗?飞机要是没有铝合金和各种能够提升发动机耐高温、耐腐蚀性能的稀有金属,就算勉强造出来也只能是德国飞机的活靶子。
  由于美国人从12月中旬开始就暂停向英国输送租借物资,德国人的破交战也因为公海舰队主力突破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而全面升级。因此在过去的2个月里,英国的输入物资已经减少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英国的军队、工业生产和最基本的民生,都是依靠消耗库存在保障。
  而英国本土的战略物资库存,包括石油、钢铁、食品、铜、铝、各种稀有金属矿石,还有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在内虽然有一千多万吨。但是对于一场世界大战的消耗而言,其实并不算多。
  英国战时内阁在41年12月下旬就做过评估,如果美国不能恢复实行《租借法案》,并且以冰岛为中转站向英国提供物资的话。英国依靠库存只能维持6-18个月……大部分的物资可以支撑18个月,但是消耗巨大的铝、铜以及各种稀有金属的储备最多只够6个月!
  因此只要美国真的把《租借法案》丢到废纸篓里面,大英帝国被德国困死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物资的问题不必担心。”
  丘吉尔首相将手中的雪茄烟头摁灭,然后又给自己点上了另外一支雪茄烟,美美抽了一口,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比我们更着急。罗斯福总统之所以会暂时切断援助,就是因为知道我们手里的库存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罗斯福总统向我保证过,物资供应中断只会持续到4月份,等到印第安纳号战列舰和马萨诸塞号战列舰服役后,就会恢复正常。因为到那时,美国就拥有3艘超级战列舰可以在大西洋上对抗德国了。
  另外,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方向上,美国不仅不会中断供应,还会加大支援的力度。所以我们完全不必担心美国会抛弃我们……因为美国人根本承担不起英国投降的后果。”
  这倒是真的!如果英国真的投降了,现在已经服役或正在建造的乔治五世国王级、狮级和前卫级战列舰就都会成为“欧洲联合舰队”的一部分。而且英国的航空技术和电子技术都会为德国所用,到时候德国在航天和电子工业方面就会对美国拥有很大的技术领先优势。最后,英国还是一个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工业化国家。加上英国的工业,德国领导的欧洲在工业生产方面对美国也不在是劣势了。
  “而且,莫斯科也一样承担不起英国投降的后果!”丘吉尔嘲讽地一笑,“如果我们投降了,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就只剩下苏联不服从柏林的意志了。希特勒和赫斯曼有什么理由不去毁灭苏联?俄罗斯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可是德意志帝国的太子妃呢!”
  大英帝国的首相笃定地说:“诸位,现在我们不必为物资和可能发生的登陆战担心。因为那是美国和苏联需要担心的,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失败,那对于他们而言同样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大英帝国现在倒下了,一年或是两年后,苏联也会倒下,然后就会轮到美国了。”
  对于德国军队在法国、比利时北部的集结,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不着急也不担心。而在2500公里外,克里姆林宫的主宰斯大林同志却很有一点首相不急书记急的意思。
  自从日军在夏威夷大获全胜,斯大林就提前中止了在索契的度假,返回莫斯科后连日都召开布尔什维克党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世界革命的最新形势。
  “同志们,世界革命已经到了万分关键的时刻,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苏联和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斯大林当着一群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们侃侃而谈,虽然说的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是慈父领袖的眉头却紧紧皱着,看来是感到了在未来领导全人类的责任异常重大啊!
  看到斯大林眉头紧锁,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们也感同身受,深刻体会到了领导全人类的担子是非常沉重的。现在他们这些人为了把苏联搞好已经是日理万机,如果将领导的对象换成全人类,那可真是太困难也太繁忙了……想当年马克思、恩格斯他们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吗?
  “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是过程必然是曲折的!所以全党全军和全体苏维埃人,一定要有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一切的决心!”
  斯大林同志说话的时候,用威严的目光扫过了在座每一个人的面庞,发现所有人都面色凝重,才轻轻点了点头——看来这些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国家正面临的严峻外部形势是有认识的,并没有被帝国主义大战的表面有利形势而蒙蔽双眼。
  “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斯大林将语气放沉,说,“虽然所以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已经卷入了战争。但是帝国主义中最强大的美国和德国之间,却仍然保持了和平!而英国国内又出现了投降主义的倾向。罗曼诺夫反动王朝的余孽奥丽加,现在正频繁往来于伦敦和柏林。还有传言说,英德之间将会用王朝联姻的方式达成和平,德国也将因此成为欧洲霸主。
  而我们社会主义苏联,也将会在英国屈服后成为欧洲大陆上唯一一个不服从德国的国家!因此我们很有可能会成为德国下一个侵略扩张的受害者。而为了保护1.6亿苏维埃人免遭德国纳粹的蹂躏,工农红军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在纳粹军队入侵之前,给予他们毁灭性的打击!工农红军从现在开始,就要时刻做好对德作战的准备。”
  什么?苏联马上就要给德国人毁灭性的打击了?不是说好了美国先上苏联掩护的吗?现在怎么变成苏联先上了呢?德国人看上去很厉害啊,工农红军打得过他们吗?
  万一要是被德国毁灭性打击了,大家伙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没有了……
  看到同志们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斯大林微微皱眉,看来同志们对和德国打仗还是心存疑虑啊!
  实际上他也想让美德先打个两败俱伤,然后苏联再去解放全人类的。但是却没想到美帝国主义是只纸老虎,居然被小日本打得那么惨。看起来美国人是不可能很快把主力运用到欧洲了……可是苏联却不能眼睁睁看着德国摆平英国而什么都不做。因为英国之后,苏联肯定会成为新的受害者。所以苏联必须要抢在德国打败英国前动手,这样才能多一点胜算。
  当然,也不能让美国完全置身事外,斯大林同志可没那么好说话。
  斯大林说:“我们当然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是为了避免孤军奋战而先发制人的。所以美国也别想置身事外!”他看了一眼莫洛托夫,“现在必须要有一个有约束力的协定,规定德国一旦试图渡过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美苏两国就必须同时对德国开战!而且,美国必须尽快将许诺给我们的物资运抵苏联的港口。没有那些物资,苏联是没有办法和德国开战的。”
  莫洛托夫说:“好的,斯大林同志,我马上就去美国,和罗斯福总统当面会谈,相信他会同意我们所有的要求的。”
  “另外。”斯大林顿了顿又说,“告诉罗斯福,我不希望两线作战。因此苏联既然决定在西线开战,就会尽可能保持东线的稳定。所以我们在结束西线作战前,是不会在东线和日本开战的。”
第574章
欧洲联合舰队
  1942年3月22日,清晨。
  忽然传来的嘈杂声音,打破了威廉港的宁静,在军港附近居住了10年,早就融入了德国社会的“归国德裔”,实际上是英国军情六处特工的普莱斯顿眯着惺忪的睡眼,推开面向港口的住所窗户,才发现不知何时远处竟然出现了四个巨大的浅灰色身影和一大群体型较小的舰船。
  长长的弹药补给车队驶入了一直以来都戒备森严的港口,码头上的吊臂正来回摆动,将一枚枚沉重的炮弹吊上甲板。
  粗大的输油管一直从地下油库延伸到了军舰上,从罗马尼亚和中东运来的优质重油不断注入油舱。
  在威廉港潜伏了10年,唯一的任务就是观察德国海军的普莱斯顿举起一架小望远镜,开始用有些悲凉的目光,细细观察那四艘新出现的大型军舰。他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曾经是一名皇家海军的军官,参加过日德兰海战,还在斯卡帕湾亲眼见证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末日!
  但是从10年前被军情六处派来威廉港开面包房后,他就亲眼见证了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重生。从几乎不存在,到初步复兴,再到成长为一支可以和皇家海军对抗的舰队,现在更是变成了一支无论在实力和战绩上都可以碾压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的舰队!
  自己就是海军军官出身,又在基尔港观察了德国公海舰队超过10年的普莱斯顿基本上就是一个舰船专家。只是远远看了几眼,他就知道现在进入威廉港的4艘大型军舰比任何一艘同样种类的英国军舰都要强大!
  这是2艘至少有5.5万标准排水量的战列舰和2艘至少有3万吨标准排水量的航空母舰!前者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兴登堡”号和“鲁登道夫”号。它们的主炮应该是406mm的,威力足以和“纳尔逊”级的主炮相比。装甲的情况虽然没有办法从外观上看出来,但是应该也相当不俗。
  至于那两艘航母,应该就是齐柏林级了……看它的体型,如果用全机库收容的方法,应该可以搭载70-80架舰载机。
  一想到舰载机,普莱斯顿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种福克零式小飞机不知道打掉了多少勇敢的皇家海军飞行员,其中有一个就是他的儿子!而且普莱斯顿还知道,德国人最近还在频繁测试一种性能比福克99俯冲轰炸机更加优越的新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基尔港附近几个舰载机飞行员学校里面,福克99教练机已经全部被更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