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2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5

  赫斯曼随后又用指挥棒在地图上画了一条横线,“从纽约通过北大西洋经过冰岛再到英国,这是英国的生命线,也是套在美国脖子上的绞索。在未来的2年,我们和英国、美国的斗争将围绕这根绞索展开!”
  “围绕大西洋航线展开?”希特勒怔了一下,“我以为我们会在英国本土登陆。”
  “领袖,登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英国从1940年6月开始就在准备进行反登陆作战了。英国是一个拥有4600万人口的工业化国家,而且英国早在一战之前就树立了国民动员体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成数百万大军,英国的工业实力也足以将他们马马虎虎装备起来。而我们则没有办法将十五个或二十个强大的装甲师或摩托化步兵师一次性运过英吉利海峡。
  实际上在战争爆发之前直到最近,总参谋部都在研究登陆英国本土的可能性。而所有的研究都表明,登陆行动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登陆部队将会面对数量多于自己而装备也优于自己的敌人。而且我们很难保证在登陆行动开始后敌人不对即将落入我们手中的港口进行破坏,而在无法取得完好港口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将足够多的兵力和物资快速运往英国本土。”
  发起一场对英国本土的登陆作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想想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英美投入了多大的力量就知道了。在拥有绝对制海和制空权的情况下,盟军还投入了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和134艘驱逐舰在内的1200艘作战舰艇和4000多艘登陆舰艇,各种运输船也准备了5000余艘,作战飞机准备了13000多架。怎么多的船只和飞机,也不过是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里,把一百多万地面部队送上了欧洲大陆。而这一百多万盟军的对手不过是约40万质量参差不齐的德军。
  德国现在如果要登陆英国本土,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400-500万英军。而且德国或者欧洲共同体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的船只支持登陆。
  另外,英国皇家海军现在也没落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他们还是很有可能在某个深夜从不列颠岛西海岸的锚地冲出来给正在登陆的德军造成重大杀伤。
  所以总参谋部再三研究的结果,就是确立了先用封锁作战极大削弱英国,然后再考虑登陆或者迫降英国的问题。
  而想要彻底封锁英国,靠潜水艇是不行的,必须出动主力舰队——不是由一艘战列舰加一艘航母和一艘巡洋舰组成的破交舰队,而是以主力舰队完全封锁英国!
  “和我们一样,英国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赫斯曼拍了拍沙盘台的边缘,说,“而且他们还没有掌握合成汽油的技术。因此一旦失去了石油进口的通道,英国就只能依靠储备维持,而他们的储备耗尽后,整个战争机器就无法维持下去了。另外,英国的食品和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也依靠从海外进口。如果海运通道完全断绝,就意味着4600万人要开始挨饿,英国的经济也会完全崩溃!”
  “但美国会在英国崩溃前出手!”希特勒冷冷地道,“如果他们不出手,那么4600万英国人和强大的英国工业就会为我所用了。”
  少数英国权贵可以在本土崩溃前脱欧去当美洲人,但是绝大部分英国人却只能留下当欧洲人。到时候很可能会有英国的贝当出来收拾残局,让英国变成欧洲共同体的一部分。
  “是的,他们一定会出手!”赫斯曼说,“而一旦美国出兵干预,我们就能在北大西洋上同美国舰队决战!”
  赫斯曼拿起了几个象征着美国战舰的插着星条旗的模型小船放在了沙盘台上,然后又拿出了更多的插着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旗帜的模型船。
  “根据情报显示,在1943年前,美国海军最多只有3艘科罗拉多级、2艘北卡来罗纳级和4艘南达科他级,一共9艘超级战列舰,而舰队航母的数量也不过7-8艘。只要我们和日本联手,就能战胜美国海军!”
  这实际上还是个围点打援的套路,不打有几百万大军把守的英国本土,而是打英国的补给线,再引出美国舰队进行决战,依靠战列舰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在北大西洋上把美国舰队歼灭夺取大西洋海权。
  “可是英国海军还没有全军覆没呢!”希特勒想了想,说,“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数量上,我们恐怕没有什么优势吧?”
  “算上日本就有了。”赫斯曼说,“他们有12艘战列舰,其中2艘是70000吨级的超级战列舰,威力相当于H41型。而且我们的兴登堡级在美国的依阿华级服役前,也比任何一艘英美的战列舰都要强大。另外,我们的舰载机和岸基飞机也拥有巨大的性能优势。”
  希特勒看了眼负责军工生产的戈林,戈林拍着胸脯说:“我的领袖,在建的兴登堡级和齐柏林级都非常强大,肯定可以打败美国的战列舰和航母!”
  希特勒终于点了点头,说:“那么我们就先解决大西洋战场,然后再回过头去对付苏联。不过……我们不能把伊朗交给苏联!礼萨·汗国王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背叛朋友。”
  他看着赫斯曼,“元帅,什么时候可以把部队空运去伊朗?”
  “这取决于土耳其。”赫斯曼说,“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到伊朗的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我们的Ju52航程不够,需要在土耳其加油。”
  希特勒又问:“如果土耳其肯让我们的飞机加油,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动?”
  “3个小时之内。”赫斯曼说,“第5山地师和第22空降师随时可以出动。”
  这两个师原计划是要用于克里特岛空降的,但是现在克里特岛已经是座孤岛,没有必要用空降的手段夺取了。
  “里宾特洛甫。”希特勒马上对在场的外交部长说,“去告诉土耳其人,让他们在3小时内开放几个机场并且准备好足够的燃油供我们使用!”
  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对土耳其客气了,因为土耳其已经没有选择了,除非他们愿意让苏联进驻,否则就只能顺从德国。
  “另外,南斯拉夫的问题怎么解决?”希特勒最后又问起来南斯拉夫问题,和苏联提出的无理要求相比,这实在是一件小事情。
  “以武力迫使南斯拉夫政府接受国联相关决议。”赫斯曼说。
  希特勒也没说什么,只是对赫斯曼说:“元帅,你去和墨索里尼说一下,如果他也赞成,就这么办吧。”
  “好的。”赫斯曼点点头。
  “还有,日本观察团走了没有?”希特勒又问。
  “没有。”赫斯曼回答说,“他们想得到我们和意大利的技术援助。”
  “元帅,你先和他们谈谈。”希特勒说,“如果他们真的可以利用,那就应该给一点真正有用的东西。”
第457章
斯大林会怎么想?
  中东向来是德国外交和情报活动的一个重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就通过和土耳其帝国、波斯王国的交往,在中东广布善缘,拥有了不少朋友。而在间战期间,虽然德国在中东总体上呈收缩态势,但是由于大英帝国的霸道行径使得亲德势力有增无减。而在德国重新崛起后,德国又一次成了这个时代几个中东主要大国盼望的救世主。不过德国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土耳其却从来都没有盼望自己的老朋友德国来拯救。
  因为现在的土耳其已经和以往那个奥斯曼帝国彻底划清了界限,再也没有了往昔的帝国雄心。
  在安卡拉完全西洋式样的总理府内,土耳其共和国总理雷菲克·赛达姆听到德国大使冯·巴本问起土耳其的要求时,只是苦苦一笑,说:“大使先生,我们土耳其共和国不是奥斯曼帝国,我们只是一个和平的中等国家,一个属于土耳其人的民族国家,我们对土耳其国境线外的领土没有任何要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在土耳其军队中服务,认识凯末尔本人的弗朗茨·冯·巴本对土耳其总理的回答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赛达姆总理所说的都是土耳其共和国国父凯末尔的教导。
  在冯·巴本看来,凯末尔对奥斯曼帝国和大突厥主义还有伊斯兰教等等都彻底死心了,只想着为生活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土耳其民族保留下最后的生存空间。不过土耳其的领导人能这样想也好,这样他们就不会给德国在中东的行动制造麻烦了。
  “那么我们德国的军队和飞机能否从土耳其过境?”冯·巴本看着土耳其总理,低声追问。
  “可以过境。”土耳其总理回答,“但是不能以土耳其领土为进攻第三国的出发地,因为土耳其仍然将保持中立。”
  他的这个立场,其实是早就和英国驻土耳其的大使商量过的。现在的形势明摆着,土耳其要阻止德军过境那是不现实的。而且为了防止苏联的入侵,土耳其还得仰仗德国的庇护,怎么可能和德国翻脸?
  但是土耳其不加入德意日轴心是可以的,因为德国想要的不过是借个道。好让部队进入伊朗和伊拉克。而且现在的形势,德军进入伊朗、伊拉克也不是反对英国,而是阻止苏联南下。这对土耳其而言也没有什么坏处,自然没有必要阻止了。
  冯·巴本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然后说:“大约3个小时后,有30架容克式飞机和12架福克零式飞机要在安卡拉机场降落并且添加燃油。此后每隔2个小时,都会有相同数量的飞机降落在安卡拉机场。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土耳其总理微笑着回答,“我们会提供航空汽油给你们的飞机,我们有足够的储备。”
  德国的第22空降师有大约12000人,全部空运往伊朗,如果使用Ju52,大约需要1000架次。根据计划,每天要飞180个架次(来去就是360个架次),6天全部可以到位。
  “另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土耳其的铁路和公路,将部队从巴尔干半岛运往伊拉克和伊朗。”冯·巴本接着又提出了要求。
  空运的军队只能救个急,如果苏联真的要进攻伊朗,靠12000名步兵是不行的。必须要运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去伊朗,而且还要在伊朗部署空军。
  “没有问题。”土耳其总理雷菲克·赛达姆满口答应道。“你们的军队和武器装备,都可以从我们的领土上和平通过。”他然后又补充道,“不过你们不能从我们的领土出发去进攻别人。”
  德军开进伊朗不算进攻,因为伊朗国王礼萨·汗非常亲德,早就想请德国人进入了。而伊拉克王国虽然被亲英派掌握,不过现在大势已去,那些亲英派最多也就烧了油田逃跑。哪里敢真的和德国人打?
  “好的,没有问题!”冯·巴本点点头,满意而去。而雷菲克·赛达姆在将德国大使送出了总理府后,又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拨通了英国大使馆的电话……
  ……
  “首相先生,我离开白厅街的时候接到了驻土耳其大使馆的电报,德国人将于今天下午开始空运地面部队前往伊朗。”
  伦敦,唐宁街10号内阁会议室。意大利飞机今儿白天没有来,因为之前几天英国的喷火飞机打得挺凶,意大利人的损失有点大了。因此丘吉尔首相又可以在比较舒适的唐宁街首相官邸里面召开战时内阁会议了。会议刚刚开始,外交大臣艾登就给他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伊朗那边怎么样?”丘吉尔吸着雪茄烟,满不在乎的模样。
  因为他已经得到报告,在伊朗南部的胡齐斯坦产油区,所有的油田设施都已经被炸毁了。在伊拉克的基尔库克,英国石油公司的油田同样被完全摧毁了!
  虽然以德国人的本事,要把油田再恢复起来也不难,但是花费12个月左右的时间还是少不了的。而且,苏伊士运河也会被沉船堵塞,亚丁湾和阿曼湾也会被英国东方舰队封锁。德国人要打通海上的航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只要海上的航路一天打不通,伊朗的石油就运不出来。
  所以德国人在这之前最多在基尔库克挖些石油——基尔库克的油田到摩苏尔有管道,在1940年又完成了全长520公里摩苏尔到阿勒颇的铁路。这条铁路现在是丘吉尔的一个心病,也已经下令炸毁,不过520公里长的铁路怎么可能全部炸掉?最多就是炸毁几处桥梁,德国人花一两个月就能修好了。
  艾登又告诉丘吉尔说:“礼萨·汗已经调集军队进驻德黑兰,并且在德黑兰实行戒严了。”
  “这个礼萨·汗一定是投靠了德国人,他本来就是个亲德派!”丘吉尔吸了口雪茄,“不过德国人把军队空运去德黑兰显然是个巨大的错误,这会刺激斯大林!”
  “但是斯大林不会因此和德国开战。”安东尼·艾登摇摇头,“苏联的立场非常清晰,他们要求美国先参战。”
  “但是现在巴库、格罗兹尼和巴统等地都在德国飞机的威胁之下了。”丘吉尔有些幸灾乐祸的笑了笑,说,“德国和苏联这两个恶棍之间仅有的那点信任基础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之间打起来只是早晚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做得,就是想方设法让他们早点打起来。”
  “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可用呢?”安东尼·艾登问。
  “怎么会没有办法呢?”丘吉尔诡异地笑了笑,“如果我们和德国人秘密媾和……这是很可能的,不是吗?温莎公爵还提出了一个体面的和平方案。”
  会议室里的大臣和列席的总参谋长迪尔爵士以及第一海务大臣庞德爵士听到丘胖子的话,全都流露出了几分复杂的表情。
  地中海之战打完,大英帝国基本上是要完了。在这个时候,照理说应该求个投降输一半的结局了……而且英德之间也没有太大的仇恨,德国皇帝和英国国王说起来还是很近的亲戚呢。
  所以在地中海战役大局已定之后,英国国内就出现了不少主和派的声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任国王,现在的巴哈马总督温莎公爵。
  这位公爵在2月下旬的时候写信给自己的弟弟乔治六世,说是要给伊丽莎白长公主做个媒,对象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威廉·克里斯托夫亲王——他是威廉皇帝的孙子,威廉皇储的第四个儿子。
  而伊丽莎白长公主则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未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这门亲事要是成功了,英国王位就将转入霍亨索伦王朝。而英德两国也就从表兄弟之国变成了兄弟之国。
  “另外,你们知道威廉皇储的继承人路易·斐迪南亲王的妻子是谁吗?”丘吉尔自设一问,然后又自己回答道,“他的妻子是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是避居瑞士的奥丽加女皇的侄女,而且这女大公的父亲是奥丽加女皇之后最有资格继承俄罗斯皇位的人。如果终身未婚没有继承人的奥丽加女皇指定基拉·基里洛芙娜女大公为继承人。那么斯大林同志会怎么想?”
  “首相,斯大林可不是容易上当的人。”外交大臣艾登摇摇头说,“而且现在的德国皇帝并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希特勒政府和赫斯曼元帅领导的大总参谋部手中。而希特勒和赫斯曼两人同斯大林的关系非常好,特别是赫斯曼元帅还是俄国八月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丘吉尔又吸了口雪茄烟,笑了笑说:“实际上我们的情报部门一直在和德国人接触……据我所知,德国方面负责和谈的是希特勒的亲信,不管部长鲁道夫·赫斯。”
第458章
要命的制裁
  在如今的德国高层,是存在“亲苏”和“亲英”两种观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