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735


第447章
沙漠之虎(七)
  德国空降兵第7师在这场北非战役中是个关键角色,他们要空降占领的目标在图卜鲁克以东约320公里,处于埃及境内,名叫梅塞马特鲁。是个很小的港口,周围除了地中海就是茫茫一片的荒漠戈壁。不过这个梅塞马特鲁的价值却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首先梅塞马特鲁是个港口,虽然不大但是总归能运点东西上岸。而且它还位于图卜鲁克和阿拉曼之间,距离阿拉曼只有200公里的路程。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可以在这里进行一次关键的补给,让所有的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的油箱里面装满燃料,然后开往阿拉曼参战。
  其次,梅塞马特鲁还是皇家空军在埃及的一个重要的空军基地。因为这里距离图卜鲁克和班加西都比较近,部署在这里的飞机可以对图卜鲁克和班加西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几年,英国人就在梅塞马特鲁修建了一个大型机场。
  而这个被英国人称为“马特鲁机场”的飞机场一旦被德军攻占,那么德军就能通过班加西-马特鲁机场的空中走廊,迅速向梅塞马特鲁增兵。最多24个小时,就能将德国空降兵第7师和意大利的第185闪电师都部署到位(这两个师人数都很少,加在一起只有12000多人),同时还可以在那里部署几个中队的作战飞机。
  另外根据情报,英国皇家空军还在马特鲁机场存放了不少宝贵的航空汽油!如果这些汽油落在了德军手里,那么德国的Ju88很快就能以马特鲁机场为基地去轰炸250公里外的亚历山大港了!
  也正因为马特鲁机场的重要性,在2月20日后的空袭中,这个机场都被德国和意大利的空军给“忽略”了。
  不过驻守在这里,负责机场防空的24个属于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中队(装备的是飓风飞机)倒是没有半点掉以轻心。在海因茨·巴尔上尉带领的第9舰载机大队和第10舰载机大队的96架战机(48架福克零式和48架福克99)飞临梅塞马特鲁上空的时候,立即就和已经升空的32架飓风飞机打在了一起。
  “巴尔上尉,我是赫斯曼少尉,云层下方,发现敌机,是飓风式,数量至少24架!”小赫斯曼的中队飞在最前方,而且飞的挺高,还最先发现了已经升空迎敌的飓风飞机。
  “赫斯曼中队,诺沃特尼中队,米勒中队,你们去解决那些飓风飞机。”海因茨·巴尔上尉的声音伴随着电波干扰声传回了小赫斯曼的耳机里面。
  “第2中队,我们下去收拾他们!双机编队,出击!”小赫斯曼一推操纵杆,他的飞机就立刻冲了下去。
  福克零式C-3型号因为安装了增压器和MW50系统高空性能大大增加,不过俯冲起来仍然要小心点,不能角度太大,否则机体结构很难承受。
  不过对付飓风飞机,这样的俯冲和速度就已经绰绰有余了。小赫斯曼瞄准了一架左右晃动企图逃跑的飓风飞机,很快就咬住了对方的尾巴,然后扣动了扳机。
  福克零式飞机的机身轻微颤抖,机头的火炮喷射出了火舌,7.92mm的机关枪子弹和20mm的机炮炮弹同时倾泻到这架飓风飞机的机身上,这架飞机顿时冒着烟打着旋坠落下去。
  “第10架了!”
  小赫斯曼在机舱里面欢快地大喊了一声。在前两天的一次护航行动中,他又有了一个战果。加上现在这架,他已经有10个战果在手了。
  而就在小赫斯曼击落一架飓风飞机的同时,天空中另外的17个双机编队也都完成了一次猎杀,只有1架福克零式被击落。
  “英国佬现在越来越不经打了!”小赫斯曼拉起飞机去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在心里评估了一下对手。
  虽然福克零式对飓风飞机有性能上的优势,但也没到了可以毫不费力碾压的地步。现在这样几分钟内就打出17:1,只能说驾驶那些飓风飞机的飞行员都是菜鸟。
  驾驶飓风飞机的英国菜鸟们很快就被福克零式打得精光,梅塞马特鲁天空现在属于德国人了。
  地面上的英军高射炮开始稀稀拉拉地开火了。梅塞马特鲁对英国而言远没有对德意来说那么要紧,而且中东英军手中的高射炮数量也有限,前方的图卜鲁克和克里特岛不能不多放一些,后方的老巢亚历山大港也需要高射炮保护。因此能部署到梅塞马特鲁的高炮也就不多了。
  “各战斗机中队保持空中盘旋。”海因茨·巴尔看到空中的格斗分出胜负,又开始下达命令了,“各轰炸机中队注意,轰炸行动开始,压制地面高炮阵地,注意不要轰炸机场跑道和油库……”
  机场跑道和油库是留给后面乘坐Ju52和DF230轻型突击滑翔机的空降兵们夺去的。6500名官兵,正分别乘坐着302架Ju52运输机和228架DF230轰炸机,在48架福克零式的护航下,遮天蔽日地向梅塞马特鲁飞来!
  ……
  隆美尔上将乘坐的装甲指挥车,在1941年2月24日下午1点30分时通过了上午发生激战的战场。他的58辆4号坦克和48门50mm反坦克炮以及4辆装着47mm反坦克炮的半履带车,在这里击溃了由400辆各种坦克组成的英军装甲集群,交火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却在战场上留下不到300辆毁损的英国坦克。
  德国装甲部队在这场战斗中显示出了压倒性的优势!不过图卜鲁克战场上的交战却还在继续,英国装甲集群的进攻虽然被轻易粉碎,但是随后由自由法国第1旅和波兰独立旅负责的阻击却打得相当顽强。
  这些自以为是亡国之人的法国和波兰战士表现得非常勇敢,而且训练有素。英国人威力不足的2磅反坦克炮(40mm炮),在他们手里也变成了利器,另外他们还到处埋设反坦克地雷,打了几个小时居然打坏了好几十辆4号坦克和半履带式装甲车。
  里宾特洛甫少尉的那个装甲侦察排的5号车(就是安装了47mm炮的那辆),也被波兰人用2磅火炮打坏了,车长舒马赫中士受了重伤被抬下了战场。
  而里宾特洛甫少尉则奉命带着余下的4辆半履带车沿着战场的边缘穿行,试着找出一条可以让坦克迂回到图卜鲁克以东的通道。
  现在的战场形势非常混乱,双方的部队绞杀在一起,德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在很多地方达成了突破,但是法国和波兰的亡命之徒却据守着许多环形据点顽强抵抗。还有许多印度人也被派了出来,带着2磅反坦克炮和机关枪在沙漠戈壁里建立了一道由无数个火力据点组成的防线。里宾特洛甫少尉带领的半履带车沿途不断遭到各种火力的射击,而他们也用半履带车上的20mm机关炮和14.5mm重机关枪还击。
  “开火!快开火!”里宾特洛甫大声吼叫着。因为的他的队伍突然迎面撞上了许多乘坐着卡车前进的印度人,足足有三四十辆卡车,上面都是身材非常矮小的印度人。
  20mm的机关炮立即突突的打响了,将最前面的一辆福特牌卡车打成了筛子。上面的印度人惨叫着跳了下来,不过他们并没有丢掉武器逃命,而是就地卧倒开始用步枪还击——里宾特洛甫后来解放印度的时候才知道,他在北非遇到的阿三不是真三哥,而是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相当骁勇彪悍。
  坐在半履带车上的德国士兵也纷纷从车上跳了下来,卧倒在半履带车边上,用手里的毛瑟98K步枪、MP40和MG34机关枪和廓尔喀人对射。
  在此后的一个小时里,双方的士兵隔着四五百米宽的沙地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因为有2门20mm机关炮和2挺14.5mm重机枪,所以德国人一方的火力有压倒性优势。但那些廓尔喀雇佣军却有人数上的优势,他们不仅没有撤退,还在2门迫击炮的掩护下组织了两次步兵突击,想要冲近了打肉搏。不过都被里宾特洛甫的人用火力逐退,在沙地上留下了几十具尸体,而里宾特洛甫的排也有三人阵亡,四人负伤,4辆半履带车也被廓尔喀佣兵用反坦克枪打浑身都是洞眼,幸而没有大碍。
  但是在双方开始交火的约一个小时后,几辆4号坦克掩护着一个连的步兵赶来增援,用压倒性的火力逐退了这些勇敢的廓尔喀人,把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打死了。里宾特洛甫少尉的手下抓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印度人”,他会说很难听懂的英语,里宾特洛甫少尉负责审讯他,这才知道他们原来已经绕到了南非第1师和印度第5师防线的背后,再往前不到2公里就是由印度第10师的一个团驻守的要点骑士桥。只要占领了那里,德国装甲部队就能沿着卡佐普小径迂回到图卜鲁克的东面。
第448章
沙漠之虎(八)
  “距离1000米,靠左……看到那些白茫茫的房子了吗?那里就是骑士桥了。”里宾特洛甫少尉趴在一块白色的岩石后面,指着前方一座村庄对大德意志旅第3营的舒纳德中校说。
  大德意志旅的第17连在1个小时前就推进到了位于英军主要防线后方的要点骑士桥。而在10分钟前,该旅的第3营又乘坐着卡车和半履带车赶来,和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第16突击炮连的6门3号突击炮,还有第5坦克团的4辆4号坦克。
  而大德意志旅第3营的舒纳德中校得到了命令,必须在天黑前攻占骑士桥。
  “那就是骑士桥?我还以为会有一条河和一座桥呢。少尉,你不会搞错了吧?”舒纳德中校半蹲在里宾特洛甫少尉身边,手里也端着一台望远镜。
  “不会错的。”里宾特洛甫少尉很肯定地回答,“就是那里……那里的确没有河也没桥,但就是骑士桥,有至少1500个印度人守在那里,还有几辆玛蒂尔达坦克。”
  “玛蒂尔达坦克?”舒纳德中校问,“你确定是这种型号的坦克?”
  “确定。”里宾特洛甫少尉说,“至少有2辆,刚才它们还冲出来打坏了我的两辆半履带车。”
  两辆被打坏的半履带车就“躺在”前方不远处的沙地上,但看上去坏的不是很严重,应该可以修复。而几个德国士兵正在它们用步兵锹挖掘掩体。
  “那么他们的防御工事情况怎么样?”舒纳德中校接着又问。
  “非常坚固!”里宾特洛甫少尉说,“那些白色的房子都被意大利人精心加固过,实际上是个堡垒。”
  防御工事和守军人数都是从俘虏口中撬出来的,后来证明都是属实的。
  “意大利人?”舒纳德中校苦笑着摇头,“我怎么觉得他们是在给我们帮倒忙啊?”
  实际上就是倒忙,图卜鲁克要塞的防御工事也是意大利人精心修建的,而且意大利人还在那里堆放了大量的补给品和弹药,全都原封不动落入了英国人手里——如果不是这些东西,英国第8集团军根本不可能在图卜鲁克布防。
  摇了摇头后,舒纳德中校自言自语地道:“看来还需要几门‘黄蜂’自行火炮才行。”
  然后他又对里宾特洛甫少尉和施瓦辛格中尉说:“你们守在这里就可以了,不必参加进攻了……我的人会拿下骑士桥的。”
  ……
  “噗通”一声,小赫斯曼一屁股摔在坚硬的地面上——他是从3000高空摔下来的……还好有降落伞,否则就摔死了!
  这是他的飞机第二次被人击落,把他打下来的是一架老掉牙的“剑鱼”飞机。他追着那架飞机正用机关枪打得欢快(20mm机炮的弹药打光了)的时候,他的福克零式的发动机被对方的后座机枪打坏了,于是只好勉强飞到马特鲁飞机场附近跳伞,因为这个飞机场在几个小时前被德国人的空降兵占领了。
  而德国第7空降师突袭了马特鲁飞机场的行动就好像捅了个马蜂窝,英国人的飞机就像马蜂一样一波波扑到马特鲁机场上空,什么型号的飞机都有,“喷火”、“飓风”、P39、“威灵顿”、格罗斯“斗士”、F2A、“布伦海姆”,居然还有“剑鱼”和“大青花鱼”这两种鱼雷攻击机也挂着炸弹飞来了。
  不过对小赫斯曼和他的战友们而言,这简直就是英国人在送人头。从上午到现在,小赫斯曼已经驾机出击了三次,一共击落了4架敌机,战果已经增加到了13架。而就在他准备收获第14个战果的时候,却一不留神让人家给击落了。
  “不许动,举起手来!”
  几个端着步枪的德国空降兵这时候冲着小赫斯曼跑来了,还用英语喊话要他投降。
  “我是德国人!”小赫斯曼一边举手一边喊道,“我是鲁道夫·冯·海因斯贝格·赫斯曼少尉!第9舰载机大队第2中队的中队长。”
  几个德国空降兵这时候也认出小赫斯曼穿的是德国空军的飞行服了。
  一个空降兵中士收起步枪发问道:“少尉,你没事儿吧?”
  “我没事儿。”小赫斯曼说,“但是我需要立即返回班加西的机场。”
  现在第9舰载机大队驻扎在班加西,那里是存放有后备飞机的。小赫斯曼回到班加西后,就能驾驶另外一架福克零式再次出击了。
  “少尉,有架容克运输机正在卸货。”
  在第7空降师占领了机场后(英军在机场是守军不多,因此很快被德国空降兵占领,不过梅塞马特鲁港目前还在英军守备队控制下),立即就有运输机从班加西机场起飞,送来了武器弹药和各种补给以及增援部队。
  从下午1点开始,几乎每10分钟就有一架容克飞机降落在马特鲁飞机场同时也有一架几乎空载(有时候会捎上几个伤员和被击落的飞行员)容克飞机起飞离开。
  “好的,快带我去!”小赫斯曼三下五除二就收好了降落伞,然后一瘸一拐跟着这几个德国空降兵就往一架正在卸货的飞机走去了。当天靠近的时候,发现正从容克飞机上卸下的都是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
  他猜想这些炸弹一定是准备挂在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上的!这个马特鲁飞机场距离亚历山大港只有260公里,完全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这些俯冲时会发出刺耳尖叫的轰炸机可不是Ju88和福克99能比的。那是真正的俯冲轰炸机,而且载弹量很大,可以挂载1枚500公斤和2枚250公斤航空穿甲弹(或1枚1000公斤炸弹)。
  一旦有几个中队的Ju87和Fw-190部署到了马特鲁机场,那么地中海舰队的末日就到了!
  ……
  Ju87“斯图卡”的恶名,英国皇家海军当然是知道的,这是他们最害怕的飞机,没有之一!和它相比,Ju88只能算是排第二的威胁。
  所以在听说距离亚历山大港仅260公里的马特鲁飞机场被德国空降兵占领后,坎宁安海军上将立即赶到了韦维尔的司令部。
  “舰队必须离开了!”坎宁安上将皱着眉头说,“至少4条战列舰和2条航空母舰必须走,今晚就走!”
  这几天他一直在寻找和意大利舰队进行夜战的机会,但是意大利人却非常狡猾,他们只是在白天用舰炮轰击图卜鲁克,到了晚上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天下来,坎宁安算是明白了,那位“德国战神”赫斯曼根本不会给自己进行舰队决战的机会了。
  赫斯曼就是要以空制海,用强大的岸基航空兵来对付英国地中海舰队。而德国人空降夺取马特鲁机场的目的,除了切断图卜鲁克和阿拉曼之间的交通联络之外,就是为他们最可怕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找一个可以出击亚历山大港的飞机场。所以地中海舰队必须开溜了。
  “今晚吗?”韦维尔上将的脸色铁青,因为他知道舰队一旦离开,就意味着英国输掉了地中海之战!
  没有了舰队,整个地中海的制海权就都是德国和意大利的,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而英国摆在希腊、克里特岛和塞浦路斯岛上的军队立即就会成为孤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