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35

  这是一个擦边球,但仍旧非常危险!
  因为德国潜艇很有可能会不顾美国军舰在场,依然发动攻击,而美国的军舰有可能会遭到误击……
  “这是战争边缘政策!”赫尔对张伯伦说,“如果德国攻击了美国军舰,美国就有可能卷入世界大战!”
  “不,实际上不会的。”张伯伦说,“我了解德国人,他们做事情是周密且严格的规定。如果有一条德国潜艇发现了几艘美国驱逐舰和英国护航编队同行,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是马上攻击,而是请示柏林,所以我们的护航编队会安然无恙抵达英国。”
  “可是……”科德尔·赫尔皱了皱眉,“可是这样的好事最多一次,等德国人有了准备,美国军舰就有可能遭到攻击!”
  张伯伦耸耸肩,“那就先实行一次吧……让几十条满载美国物资的商船安全抵达,这对稳定英国的人心是有重大意义的。”
  ……
  张伯伦的要求是赫尔无法应允的,会谈的最后美国国务卿只是答应将英国的请求转告罗斯福总统。
  不过在稍后的英国内阁会议上,海军大臣丘吉尔还是表现出了一些乐观。
  “罗斯福会同意的!”叼着雪茄的丘吉尔有着钢铁铸就的神经,哪怕商船的损失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也没有丝毫动摇。“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德国人的不幸!”
  张伯伦点点头,说:“他应该会同意的,他已经准备第三次连任总统了。这打破了美国的惯例,说明他是真心想做些事情的。温斯顿,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次机会!”
  “明白,我明白。”丘吉尔说,“我会让船队在纽约集结,到时候德国人会见到史无前例的‘鱼群’!”
  德国中央保卫总局在纽约肯定有特务网,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英国船队的大集结一定会被德国人侦查到的……
  张伯伦点了点头,然后转换了话题,“美国人还希望我们履行当初对俄国的承诺……当然,是对苏联履行承诺!”
  “把土耳其交给苏联?”丘吉尔喷了口烟,“可是土耳其并不属于我们。”他顿了顿,“不过我倒乐见第十二次俄土战争的爆发……土耳其可不容易对付!”
  土耳其是个多山的半岛地形,不是那么容易被苏联推倒的。而且现在的土耳其已经被凯末尔调教成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军事实力也不算弱小。
  另外,土耳其现在比较亲德,是德国铬铁矿的主要来源地。通过铬铁矿贸易,他们还交换到了不少先进的德国武器装备。如果苏联真的进攻土耳其,德国说不定会进行支援。这样苏德关系就会崩溃!
  张伯伦说:“那么就让我们的特使去告诉莫斯科,只要苏联可以将输送给德国的石油减少70%,我们就不再反对苏联进入土耳其。”
  “我看可以。”丘吉尔点点头说,“但是这样的承诺不能公开。”他想了想,又说,“对于苏联,我认为不能寄予太大的期望。如果我们想要切断德国的石油供应,最妥当的办法还是用轰炸机!”
  “但是这会激怒斯大林!”张伯伦迟疑着说,“苏联有可能彻底倒向德国!”
  “那没有什么。”丘吉尔冷笑,“苏联和德国的同盟是无法维持太久的。而且,苏德一旦结盟,我们也会得到新的盟友。”
  “新的盟友?”
  “意大利王国。”哈利法克斯接过话题说,“因为《解放者宣言》,意大利和德国的关系已经有所冷却,如果苏德结盟,墨索里尼很可能会倒向我们。”
  “还有美国!”丘吉尔笑了笑说,“罗斯福不会眼睁睁看着苏联和德国瓜分世界,如果苏德结盟,美国一定会加入我们这边!只要美国加入,我们就能取得胜利!”
  ……
  “刚刚收到一个情报,英法的商船正大量抵达纽约!”
  12月20日的统帅部会议上,赫斯曼首先通报了中央保卫总局送交总参谋部的重要情报。
  “看来英国人准备大采购了!”赫斯曼说,“截至昨天下午,抵达的英国和法国的商船已经超过了100条!这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船队!”
  “100条船!”希特勒大声说,“起码有几十万吨,我们不能让他们安然抵达英国。”
  “可以出动破交舰!”海军元帅雷德尔仍然固执地想动用舰队,“现在挪威海和丹麦海峡的气候非常恶劣,白天几乎不存在了……”
  “这不行。”施莱彻尔元帅摇摇头,“舰队不能动用……出动潜艇才是最好的办法!”
  雷德尔无奈地说:“那就出动潜艇去北大西洋航线上埋伏,同时在英国西部的港口附近大量布雷。”
  “就这样!”希特勒说,“我们必须要保住舰队,这样才能在1941年或1942年登陆英国。”
  能不能在1942年登陆英国,希特勒也没有仔细考虑过,不过他现在不愿意再失去任何一艘主力舰了。
  赫斯曼此时也没有预料到会有美国舰艇给英国运输船队护航,在出动潜水艇攻击的决定做出后,他就将话题引向了芬兰。
  “苏联红军目前已经包围了布列斯特要塞,第二次苏波战争预计会在几个星期内结束。”赫斯曼说,“苏联很有可能会在1940年春进攻芬兰,而我们根据约定不能援助芬兰。”他停顿了下,又说:“但是瑞典和意大利可以!”
第329章
意呆利开始下面了
  因为出现了所谓的“社会主义轴心”,本该在1936年出现的《反第三国际协定》并没有出现,也就不存在意大利加入该协定的问题。因此到了1939年12月底,历史上第三帝国的小萌友意呆利现在还是个快乐的中立国。
  是的,是快乐的中立,而不是荷兰、比利时那样提心吊胆的中立。
  毕竟意大利也是当下世界上几个大流氓之一,陆军号称有800万把刺刀,海军据说比法国还强大,空军也自称可以和德国一战。而且意大利还有一位会让人民永远怀念的伟大领袖墨索里尼。在他的英明领导下,意大利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取得了两场战争的胜利,打败了阿比尼西亚皇帝和西班牙共和派,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这样一个军事强国,在世界大战开始后,自然就成了交战双方竞相拉拢的对象。
  不仅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大人物走马灯似的到意大利访问,开出各种各样让人欢喜不已的参战条件,连同样中立的美国的商务部长哈里·霍普金斯也在1939年底来到了罗马。
  “领袖,墨索里尼倒向英法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无论霍普金斯和他说了什么。”
  1940年1月2日,在一列开往意大利的专列上,赫斯曼元帅非常肯定的告诉希特勒,“这位意大利领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少斤两。在战争的胜负明朗之前,他是不会加入任何一方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给出太优厚的条件……只要我们打败法国,墨索里尼自然会站到我们一边。”
  听着赫斯曼仿佛不大在意的语气,阿道夫·希特勒一边吃着素食为主的晚餐,一边微微皱眉。他知道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制定的“胜利路线”,意大利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果没有意大利,德国向要进入中东是非常困难的。虽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都比较亲德,但是这些国家不过是三流四流的弱国,根本不是世界大战真正的玩家。而且他们也没有强大的海军!
  要进兵中东,就必须拥有可以和英国地中海舰队一战的海军!而在地中海,除了法国之外,只有意大利有这样的实力。根据意大利人的计划,1943年前他们将拥有4艘强大的“维内托”级战列舰(目前已经有一艘建成)。这一级的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了41000吨(首舰“维内托”号),而且火力威猛,拥有3座3联381mm口径主炮,理论上的火力比起俾斯麦级的4座双联380mm口径主炮更加强大。
  如果德国计划在1941年内摆平地中海战场并且夺取中东产油区,那就离不开“维内托”号战列舰和将在1940年竣工的“利托里奥”号战列舰,以及那两艘用邮轮改建的航空母舰“鹰”号和“雀鹰”号。
  “元帅,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败法国?”阿道夫·希特勒有些担心地问,“西线战场现在仿佛陷入了停顿,哈麦施坦因元帅在12月30日时提交报告,说1940年内很难发起进攻……如果要等到可以用来摧毁‘马奇诺’防线的重炮全部建成,进攻恐怕会被推迟到1941年。”
  哈麦施坦因元帅是现在的西线总指挥,他的思路是同时攻击比利时和“马奇诺”防线,从正面形成突破。为此他提出了超大口径火炮和可以摧毁要塞堡垒的超级炸弹(1400公斤以上)研制要求。
  “不。”赫斯曼摇头,“不必等重炮建成,我们绕过‘马奇诺’防线!”
  “绕过?”希特勒问,“从比利时?”
  “对!”赫斯曼点点头,“方案已经在制定了。等我从意大利返回,就会去和哈曼施坦因元帅讨论法兰西作战。”
  攻击法国的方案当然是由曼施坦因中将制定的,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赫斯曼领导的总参谋部很快会拿出一份《曼施坦因计划》。
  “什么时候可以解决法国?”希特勒皱着眉头问。
  “1940年7月前!”赫斯曼给出了一个在原本的时空就被实现了的时间表。
  “那么意大利……”
  “最多还有6个月就会成为我们盟友。”赫斯曼说,“这6个月对意大利和我们都极为重要。”
  也就是说意大利只剩下6个月时间备战了!
  ……
  “6个月?”在威尼斯上了火车的亿万富翁瓦尔特·拉特瑙听到了“6个月参战”的时间表,顿时被吓了一跳。
  “这怎么可能?这是不可能的!”已经70多岁的拉特瑙的大光头拼命摇着,“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赫斯曼的安排,拉特瑙很早就成了墨索里尼的老朋友。在希特勒上台后,他的生意重心也从德国转移到了意大利。
  虽然他早就是荣誉雅利安人,但他是个嚣张的“大嘴巴”,说过不少犹太人支配欧洲的胡话,而且还在报纸上登出来。在排犹的纳粹上台后,再留在德国是不大保险的,还是去安全的意大利生活比较好——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是现今欧洲治安最好的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另外,他和墨索里尼和许多法西斯大人物的关系很好。在意大利做生意很容易。他现在就是意大利最大的水利发电公司和意大利铝业的老板,在意大利排得上十大富豪的阔佬。
  他这样的人物,对意大利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情况,当然是非常了解的(这也是赫斯曼委托他在意大利搜集的情报)。
  “阿比尼西亚战争和西班牙战争已经把意大利的家底掏空了。”瓦尔特·拉特瑙说,“现在意大利的钢材储备只够用1个月,煤炭只够2个月,铁矿石够用3个月,石油储备最多也就维持3个月的战时消耗……”
  这个数字其实已经比历史上好些了,毕竟意大利现在是个“人间人爱”的中立国,谁也不会对意大利搞禁运。而且英美法三国的特使也不好意思空着手上门,多少都会给意大利送点好东西。
  比如几天前刚刚离开的霍普金斯就给了意大利一笔美国政府担保的1000万美元低息贷款——意大利可以用这笔钱去购买美国的石油和钢铁。
  不过想要大规模的储备战略物资却不容易,因为意大利王国的国库空虚,没有多少黄金和外汇。
  “阿比尼西亚连军费和后续的建设、维持费用在内花了总有一百亿(里拉),在西班牙花了两三百亿。”瓦尔特·拉特瑙继续说着让人有些泄气的话,“意大利领袖把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因此他的军队根本没有宣称的那样强大。意大利的陆军根本没有800万1000万,那是可以动用的极限,但是意大利人的武器储备太少了(都拿去支援西班牙了),大概连50万陆军都武装不起来。
  至于意大利空军的实力也差强人意。据我所知,意大利人自从阿比尼西亚战争开始后,就放慢了空军发展的步伐。意大利空军参谋长普里科洛对我说过:目前意大利空军的2300架飞机中有847架因为过于陈旧将要被拆卸,有约500架因为技术性能落后不适合用于一线作战。真正有用的飞机,大概只有1000架。”
  瓦尔特·拉特瑙说的事情,希特勒或许不大清楚,但是赫斯曼早就知道了——如果不算海军,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大约和波兰差不多。
  不过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和它拥有的海军对德国而言,还是极有价值的!
  “元帅。”希特勒思索了一下,然后问赫斯曼,“6个月后,你就能让意大利做好参加一场世界大战的准备?”
  “不,实际上不能。”赫斯曼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因为我不是意大利的总参谋长。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能胜利的!”
  “还是能胜利?”
  “是啊。”赫斯曼说,“关键不在于意大利是否做好了战争准备,而是在于我们德国能否获得地中海战场的指挥权!只要能让我们来指挥,地中海和中东的胜利依旧唾手可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