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735


第325章
德意志的解放服务
  斯大林的要求很快被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伯爵带回了柏林,被拿到了统帅部会议上讨论了。
  “什么?什么?世界大战他不参加,瓜分世界却要参加?”希特勒听到斯大林的条件差点没跳起来。
  “领袖,我们不是要瓜分世界,而是解放全人类!”赫斯曼元帅提醒道,“瓜分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应该使用‘解放’这个词语了。”
  “瓜分”听着多反动啊?哪儿有“解放”得人心?
  “解放?”希特勒看了眼赫斯曼,半开玩笑地问,“就是那种要收费的解放?”
  赫斯曼耸耸肩,认真地说:“收费是肯定的!解放就是一种收费服务,不过不必一次性付清全部费用,而是要允许分期付款。”
  听了这个话,国防部一号会议室里一帮纳粹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险些没有笑出声来。堂堂一个元帅,还是总参谋长,说话怎么能那么幽默?
  解放是一种收费服务,居然还可以分期付款,就像购买汽车和房产一样……
  看到大家都憋着笑,赫斯曼却用非常严肃的口吻说:“我不是在开玩笑!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解放!
  当一个农奴得到解放时,他多半要支付一笔巨额赎金,然后又会有其他的剥削加到他的身上。如果他想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过上和原先一样的生活,那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这间屋子里有不少人的祖先当过农奴主吧?有谁的祖宗免费解放了农奴,也不以别的形式剥削他们的?”
  听到这番解释,会议室里的容克们都轻轻点头,表示赞成——容克都是贵族地主,自然知道解放农奴是怎么回事儿。
  赫斯曼接着说:“而一个被奴役的民族为了自身的解放,就必须付出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的鲜血,最后才能浇灌出自由之花。然后这个民族就必须为他们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自由,而努力奋斗!
  如果这种解放来自于他人的恩赐,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民族就必须用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劳动来为自己的解放付费。”
  他的这种看法,当然也是来自后世的经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解放服务提供商”,一个叫美利坚解放公司;一个叫苏维埃社会主义解放公司。
  不过在赫斯曼的记忆中没有多少“苏维埃解放公司”的印象,因为这家“苏维埃解放公司”在1991年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但是“美利坚解放公司”是怎么收费的,他却是知道一些的。那些“购买”了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比如日本,南韩,欧洲诸国,还有中东各土豪国,哪个不是被一遍遍的剪羊毛?哪怕是那些没有购买美利坚解放服务的国家,一样逃脱不了被美国剪羊毛的命运!
  而在这个时空,赫斯曼身为德意志帝国的元帅和总参谋长,当然有义务把德国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解放服务提供商了。
  “那我们要怎么收取解放的费用?”阿道夫·希特勒问。
  这大概就是德国比不上英美苏这三个世界帝国的地方!德国毕竟只是一个“中等强国”,虽然也一度拥有殖民地,但是经营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从殖民地捞到什么大油水。在剥削和控制外国的问题上经验不足,好在赫斯曼在后世听说过不少解放者的至理名言。
  “海洋、石油、粮食和货币!”赫斯曼说,“谁控制了这四样东西,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就能向整个世界征税,变相的或直接的。”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阿道夫·希特勒,说:“如果将人类的解放事业看成一桩生意,那么现在就是争夺市场的时候……争夺解放服务的市场!而德国必须在这场竞争中掌握最有价值的市场。
  首先是海洋的控制权,这并不是指拥有多少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而是要控制海上通航的枢纽,比如苏伊士、比如直布罗陀、巴拿马运河、新加坡、夏威夷,当然还有英吉利海峡!这些关键点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要么直接解放,要么扶植亲德政权加以解放。
  其次是石油,未来的几十年到一百年必然是石油的时代,石油将会成为全世界的必需品,谁掌握了全世界最多的可供输出的石油,谁就能将自己的货币变成世界货币!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被德国掌控的石油输出地就是中东……那是德国必须要解放的地盘!
  再次是粮食,没有人能不吃饭存活下来,因此粮食永远都是必需品,所以德国必须要掌握能够大量输出粮食的地盘。我想,德国应该向南美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让他们摆脱美帝国主义的控制。
  最后是货币,世界货币发行权的价值毋庸置疑,而且我们已经在向夺取它的方向努力了。只要我们在未来能够解放中东和南美,就能用欧洲马克来为石油和粮食贸易定价。那么世界货币发行权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
  赫斯曼是在为德国的扩张,不,是德国从事的人类解放事业决定前进的方向。
  这也是在里加会议前必须予以确定的。因为在里加会议上,除了发表一份高大上的解放宣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了确定德意志解放公司和苏维埃解放公司各自的市场份额——历史上,苏维埃解放公司最后破产倒闭的原因,在赫斯曼看来就是市场份额较小,而且没有掌控利润最丰厚的中东和南美市场!
  “中东?”阿道夫·希特勒的眉头皱了起来,“斯大林恐怕不会把那里让给我们吧?俄国人一直都想占领君士坦丁堡,然后大举南下!”
  “俄国人不仅想要中东。”赫斯曼补充说,“巴尔干半岛一直以来也是俄国扩张的方向。另外,斯大林对失去芬兰、俄属波兰和波罗的沿岸省份一定非常不满。”
  “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希特勒冷哼一声,“谁也不可能满足俄国人的野心!”
  “当然不可能。”赫斯曼苦笑了一下,“但我们还得维持和苏联的关系,因为两线开战是没有胜算的。”
  “但是我们不可能满足苏联!”阿道夫·希特勒严肃地指出。“即使我们把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都给了斯大林,他还会背叛!”
  “是的。”赫斯曼笑了笑,“但我们还是可以维持和苏联的关系,直到我们打败英国和法国。”
  “有这种可能吗?”阿道夫·希特勒摇摇头表示不相信。
  “当然有!”赫斯曼很肯定地说,“实际上斯大林这位红色沙皇是个非常谨慎的人。而他之所以可以战胜托洛茨基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拥有过人的魄力,而是因为他所奉行的谨慎的路线得到了大部分布尔什维克干部的拥护——当时托洛茨基所主张的路线是世界革命,这会给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带去覆灭的风险。而斯大林主张的一国社会主义则能让那些布尔什维克干部们安心享受革命胜利成果……至少在当时他们这么认为的。”
  “但是我认为斯大林最后还是会背叛我们。”希特勒阴郁地说,“实际上在波兰战役中他已经背叛过一次了!”
  “或许吧。”赫斯曼无所谓地一笑,“但是这不取决于我们给苏联多少,而是取决于英美法能给苏联多少,以及苏联背叛我们的风险有多大。如果英美法给的足够多,而苏联背叛后的赢面又足够大,那么斯大林就会背叛。因为苏德之间的距离太近,打败我们苏联能得到的利益太多了。”
  这番分析是建立在赫斯曼对红色帝国兴衰史的了解之上的,历史上的红色帝国曾经让西方世界瑟瑟发抖,然而它却没有挑起世界革命解放全人类的大无畏精神。而是走了一条看上去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必败的冷战对抗路线——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阵营的经济、工业、人口和资源,都无法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比。因此冷战对苏联是相当不利的,可以说是一种慢性自杀战略,但是苏联还是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几十年。
  “所以我们只管在里加会议上坚持原则,不需要在波罗的、巴尔干、波兰、芬兰还有中东等问题上做任何让步。”赫斯曼说。“而且我们应该明确表示对解放中东的坚定立场!苏联可以去解放印度、阿富汗和东南亚,但不能去解放中东,那是属于德国!”
  “可如果斯大林在我们打败英法的同时向土耳其和中东出兵呢?”阿道夫·希特勒突然问,“这是很有可能的,不是吗?”
  “领袖。”赫斯曼一笑,“目前我们能够打败的只有法国。打败法国后,我们就联合意大利南下巴尔干和中东,抢在苏联之前解放那片土地!”
第326章
解放者宣言
  “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总书记斯大林和代表德意志帝国的领袖兼总理希特勒,经过会商,觉得把他们两个国家政策上若干共同原则在此时向世界宣布,是最合适的。
  第一,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收回一切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失地之外,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它方面的扩张;
  第二,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
  第三,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所有被殖民和奴役的国家以及人民追求独立自由的努力;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殖民主义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国家,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权利;
  第四,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的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第五,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希望帮助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和被解放的殖民地,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取得进步,并且永远保有独立和自由;
  第六,在殖民主义的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希望保障世界和平,保障所有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并且努力促成所有国家包括战败者,在我们这颗星球之上共存共荣;
  第七,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认为,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和自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必须逐步放弃殖民主义。如果那些在海外拥有庞大殖民地并且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剥削的所谓世界帝国及其背后的垄断金融寡头拒不放弃其残酷的殖民压迫政策,则全世界的和平自由将无法实现;苏联和德国也将以各种形式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八,苏德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呼吁世界上所有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殖民地解放和独立的进步国家,立即加入到反对殖民主义的运动中来,共同努力奋斗,为全人类赢得最美好的明天。
  阿道夫·希特勒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1939年12月12日,里加。”
  ——以上就是将在1939年12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的《解放者宣言》(又称《里加宪章》)的全部内容。
  非常的高大上,足以在被英法帝国主义压迫的亚非劳动人民中引起共鸣。同时,也给英国、法国和大西洋对岸的自由民主的灯塔国出了个巨大的难题。
  ……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明明是两个强盗,居然厚着脸皮把自己包装成了解放者!这是我从政以来所见过的最可耻的欺骗!”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正在大声谴责《解放者宣言》。
  罗斯福听了他的话却咯咯大笑起来。他看着赫尔和霍普金斯诧异的目光,笑着说:“我们有了一个好对手,不是吗?我们低估希特勒了,把他当成了墨索里尼一样的法西斯。实际上他是一个俾斯麦!”
  霍普金斯用尖锐、严肃的声调插嘴说:“总统,希特勒和斯大林给我们出了很大的难题!他们举起了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帜……而且,没有人会认为德国人在撒谎。因为德国没有殖民地,而德国的敌人恰恰是两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那又怎么样?”罗斯福的表情严肃了起来,“德国人不能指望印度人、阿拉伯人或非洲的黑人作为盟友。而斯大林……他和希特勒一起发表这份宣言也不意味着苏联会参战。我想,苏联只是想在大英帝国崩溃后,毫无风险的去瓜分它的遗产。所以德国现在仍然是孤军奋战!而大英帝国如果聪明一点,还是有机会拉拢苏联的。”
  “总统,您的意思是……”哈里·霍普金斯问。
  “与其在死去后让他人享用遗产,不如在活着的时候把财富用在刀刃上!”罗斯福说,“哈里你已经摸清了斯大林的底牌,他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大英帝国手中恰好有沙皇最想要的利益。”
  沙皇最想要的当然是收复君士坦丁堡,从而打通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通道了!而斯大林这位红色沙皇想来也不例外。
  “可是这不可能。”科德尔·赫尔说,“大英帝国不可能放弃中东。”
  罗斯福仿佛非常无奈,把眉毛一扬。“大英帝国都要死了,还像一个守财奴一样不舍得花钱买药,那美利坚也就无能为力了。”
  他看着国务卿赫尔,赫尔说:“总统,我会把您的话转告给张伯伦首相。”
  罗斯福又说:“你再告诉英国人,《中立法案》会很快在国会得到通过。他们需要的F2A水牛式飞机现在已经准备好了,随时能够起运。另外,大西洋舰队很快就会在纽约-冰岛的航线上展开武装巡航,以捍卫美国的航行自由!”
  ……
  “我谨代表德意志帝国皇帝陛下和全体德国人民,祝愿伟大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布尔什维克党的英明领导下永远繁荣和富强!”
  金碧辉煌的里加城堡内,这时正在举行一场庆祝酒会——庆祝苏联和德国联合发表《解放者宣言》的酒会。
  德国领袖兼总理阿道夫·希特勒高举装着白开水的酒杯,用充满感情的口气说着祝酒词。
  苏联的慈父领袖斯大林虽然听不懂希特勒说的德语,但还是马上举起装着伏特加的酒杯:“由老一辈领导人(威廉皇帝和列宁同志)所开创的,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德国和苏联人民的友谊,必将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变得牢不可破!”
  “牢不可破的苏德友谊万岁!”
  “社会主义旗帜下的苏德团结万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