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5

  开战到现在这3个小时,大概是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从军以来最郁闷的3个小时了。先是自己的师部和师部、师属炮兵阵地和一个后勤车辆物资集中地被德国人的空军炸了个稀烂!接着就听到了德国坦克从图霍拉森林大举突破的消息,自己部署在图霍拉森林里的据点也接连失去联络,显然已经遭了殃!
  知道大事不妙的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反应还是及时,立即调动了所有“机动力量”,包括骑兵和坦克,沿着一条重要的公路(就是装甲迈尔行进的公路)去增援手下的第59步兵团。路上还被几架德国飞机用机枪、机炮扫射了几次,打坏了5辆TKS小坦克,还死伤了几十号人。还亲眼见到一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的PZL.11战斗机被德国人的飞机打了下来!
  不过总算还好,部队及时赶到,还打退了德国人坦克部队的第一波攻势。
  “给集团军司令部发电,我们在图霍拉森林击退了德国人的坦克部队!”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很有些志得意满地说,“现在可以确定,图霍拉森林地区将会发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我建议集团军司令部将预备队运用于图霍拉森林战场。”
  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他的建议也得到了集团军司令普热捷米尔斯基少将的认可。但是这位可以称得上勇敢的波军少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场决定性的图霍拉森林战役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分出胜负!
  ……
  “形势的确有些严峻,敌人有备而来(难道波兰是无备?),而且装备精良,拥有强大的空军……”
  1939年9月1日上午8点30分,在贝尔韦德尔宫里开会的雷兹·希米维格元帅仍旧显得非常镇定——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形势已经糟糕到什么程度了。因为在这场战争中,形势恶化的速度超过了所有人的认知了。
  这才打了不到4个小时啊,战争怎么可能分出胜负?波兰就是打不过德国,也不会那么快就败下阵来吧?
  “不过战争才刚刚开始。”雷兹·希米维格元帅冲着前来参加会议的英国大使和法国大使优雅地点点头,“而且德国人已经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法国大使有些怀疑,他是个退伍军官,打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知道德国的军人都不大好对付。
  “是的,他们过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图。”雷兹·希米维格元帅说,“根据目前的战场形势,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德国人的主要攻击方向就是南北两个方向。或者更确切一些,就是滨海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所防御的区域。”
  “什么?这么快就确定了?”法国大使非常惊讶。他知道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天就确定敌人的主攻方向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波兰人可以从容调集预备队进行增援,可以在德国人进军的路线前方修建工事。
  “没错。”雷兹·希米维格元帅笑道,“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发动可以视之为总攻的进攻了,他们出动了数量庞大的装甲部队。”
  实际上,现在前线的波兰军人看到的只是德国人很少的一部分坦克和装甲车——在这个时空的波兰战役中,德军光是坦克和自行火炮就出动了超过3000台。如果算上各种轮式装甲车,这个数字更是高达5000多辆——不过他们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是正确的。
  “什么?”法国人再一次被惊呆了,现在才开打啊!咋就总攻了?难道德国人在20年和平之后已经忘记怎么打仗了?
  雷兹·希米维格耸了耸肩,用无比自信的语气说:“很明显,德国统帅部在犯错误,这决定了他们又要输掉一场世界大战了!我已经决定向滨海地区和克拉科夫地区派出2个集团军的援兵,我们将会在那里同入侵的德军会战,并且打败他们!”
  他顿了下,然后看了看英国和法国的大使,说:“为了让我们可以尽快取得战争的胜利,我希望英国和法国可以立即履行同德国作战的义务,同时再向我们提供一些拥有新式飞机的战斗机中队……因为德国人的空军比我们强大,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
  ……
  仿佛是为了证明雷兹·希米维格的预言是正确的,在图霍拉森林前线,波兰人的师长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命令他的部队发动进攻了!
  这是一个让别的国家的军人很难理解的行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波军第15师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他们现在甚至不应该考虑就地展开防御,而是应该先撤过布拉希河,然后沿河展开防御。如果换成一个相信防御万能的法军将领,几乎一定会这么干。
  但是波兰军人的思维不是这样的,他们喜欢进攻!20年来一直如此。进攻是他们的第一反应,哪怕在面对优势敌人的时候!
  当然,古德里安的700多辆坦克真的从图霍拉森林里冲出来的时候,波兰人也不会蠢到用骑兵去冲击。但是现在摆在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面前的毕竟只有少量的德国装甲车。
  “准备战斗!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装甲迈尔从望远镜中看见波兰人的TKS坦克掩护着步兵沿着公路在前进,连忙拿起通话器大吼。
  刚才那场遭遇战让迈尔的连队损失了1台8轮重型装甲车,是2号车。车上的4人都没有出现,看来不是牺牲了就是被抓了。另外还有一枚迫击炮弹在一连半履带车边上爆炸,死了两个伤了两个。
  仅仅是几个小时,他的连队就失去了6个人,这让他有些恼怒了。不过他也没有莽撞的返回去找波兰人拼命,而且继续后撤了大约1公里,到达了一个先前被他占领的村落里面,然后开始布防。
  将17辆轮式装甲车开进了村子,依托那些被大炮轰过几轮的残破建筑进行防御。又让乘坐半履带车前进的士兵下车,设置了一个迫击炮阵地和几个狙击阵地。
  他们要这里坚守,直到配属第三装甲师的装甲教导营和一个摩托化步兵营赶到。
第267章
最长的一天(六)
  “12点钟方向,1000米!波兰人上来了?”
  迈尔的耳机里传来了3号车长施瓦茨声嘶力竭的吼声,显然这个来自黑森林的农夫非常害怕。
  “各单位注意,不许开火,沉住气,把波兰人放近了打,听我的命令!”装甲迈尔大声的命令道。
  轰轰的几声,几枚迫击炮打出的炮弹落在了村子前面的空地上,并没有爆炸,而是释放出一团红色的烟雾。
  “妈的!波兰人在放烟雾!”施瓦茨在耳机里大声的抱怨,“我找不到目标了!”
  “迫击炮开火!迫击炮开火!”迈尔命令才一出口,更多的迫击炮弹就从天而降,不是德军的迫击炮,而是波兰人的重迫击炮在开火。不过这一次落下来的不是烟雾弹,而是高爆弹,整个村庄顿时就被不断腾起的烟雾和火球淹没了。
  “将军,前面都是烟雾,什么都看不见了。”波军第15师的参谋长,一个三十多岁的中校放下望远镜,对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说。
  “我不用看也知道,孩子们打得很好,和训练的时候一样的好。”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说话的时候脸色稍稍有些阴沉,“可是开打的地方却不好,时间也不对!”
  “将军,您也认为应该将军队撤过维斯瓦河?”中校问。
  “撤过维斯瓦河?”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冷哼了一声,“那是懦夫所为!”他沉默了一下,“要我说,战场应该在德国境内,应该在奥德河,在易北河,而不是在波兰。我们早就在进行准备了,军队在苏波战争后就在准备。我们有那么多的骑兵和坦克,还有一支强大的空军……在德国恢复军备前,我们本可以轻松占领柏林和东普鲁士的。”
  “这一次也不晚,是吗?”15师的参谋长没有参加过一战,更不清楚一战前的波兰是什么样子,他和大部分波军少壮派一样,都是在苏波战争后成长起来的,只知道“平独镇露”的大波兰。从来都没有把波兰当成一个远比德国和苏联弱小的国家。
  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没有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现在的波军能不能打垮德国了。
  ……
  “篷篷篷……”
  几发20mm机关炮的炮弹打在了迈尔所乘坐的6轮重型装甲车右侧一点的篱笆上,把木头篱笆打成了碎片四处乱飞,一些飞溅起的木块还砸在了装甲车上,叮叮当当的好像被机关枪扫射一样。
  “妈的!是20mm炮!”迈尔额头上全是冷汗,机关枪是打不穿Sd.Kfz.231型6轮式重型装甲侦察车的钢板的。但是20mm机关炮却能轻易打穿!
  在战前得到的情报中,波军的TKS小坦克只有机关枪,没想到现在居然有了20mm炮——其实只是极少数有20mm炮。
  “开火!开火!快开火!”一想到敌人的20mm炮,装甲迈尔自己也沉不住气了——虽然他受过最严格的训练,又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狂热分子,但终究是第一次上战场。
  “遵命!”坐位在瓦尔前方的炮手古斯塔夫·施瓦辛格早就将炮口对准了一台刚刚冲出烟雾的TKS坦克。他首先扣动了和20mm炮并列的同轴机枪(用来帮助20mm炮瞄准,也可以用来扫射步兵)的扳机,一串曳光弹打向了目标,在那辆TKS的钢板上溅起了一片火星。古斯塔夫立即飞快握住了20mm机关炮的开火装置,手指轻轻按了几次,整个装甲车颤抖了几下,几枚20mm穿甲弹直扑那辆TKS坦克。
  那辆可怜的小坦克就好像纸糊泥捏的一样,只听“蓬蓬”两声,薄薄的正面装甲就被轻松击穿,但是坦克并没有立即停止前进,而是猛地一个拐弯,歪歪扭扭就往公路边的沟渠里栽了下去。
  “我干掉它了?我干掉它了,是吗?”炮手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兴奋地大吼,“20mm炮弹一定钻进去把车组成员打死了!”
  随着古斯塔夫·施瓦辛格的开火,战场上所有的德军轮式装甲车都的火炮、机枪都发出了怒吼,正在冲锋的波军TKS坦克和士兵们仿佛一头撞上了弹雨,顿时就死伤惨重!
  “该死!这些德国坦克的火力也太强了。”看到自己的士兵溃退下来,普日雅科夫斯基少将骂了一句,刚想吩咐迫击炮群开火掩护步兵撤退,就看见一匹快马飞也似的到了他的面前。
  马背上是一个脸色发青的波军少尉,是第15师侦察骑兵连的一个排长,他的排被派到了村庄以西(从树林里绕过去)负责警戒公路。
  “师,师长,它们来了!”那名少尉马都没有停稳就大声急叫。
  “谁来了?”
  “坦克!德国人的坦克!它们很大,而且很多,一辆接着一辆,数也数不清,而且这些坦克还有75mm炮!”
  第三装甲师的主力来了!行驶在最前面的是36台自重高达23.5吨拥有43倍倍径的75mm大炮的四号坦克!
  ……
  它们来了!
  德国人的钢铁怪物来了,披着坚固的钢甲,还拥有犀利的火炮——这个时空赫斯曼一开始就要求给四号坦克安装上大倍径的75mm反坦克炮,不过这种大倍径加大口径的坦克炮(坦克炮对重量和体积的要求很高)并不容易生产,直到39年克虏伯公司才勉强生产出几十门,都安装在了四号上面。但是质量并不可靠,因此只有部分四号拥有长炮管的75炮,称为四号F型,还有一些安装了24倍径的75炮,称为四号E型。不过配属给第三装甲师的四号都是F型。
  到1939年9月1日10点多钟的时候。不仅北线的滨海集团军(位于德国的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之间)报告发现大量的德军坦克正在撕裂他们的防线,连南线的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也有同样的报告送达华沙的波军总司令部——罗兹集团军防区的南线边缘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结合部被德国的第16装甲军突破,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防线则被德军的第15装甲军和第22装甲军突破。
  而在地面的防线被德军攻破的时候,1800多架德国飞机又完成了第二波大规模的空袭!
  不过和战前宣传的不一样,德国空军并没有制定对波兰的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的计划——在赫斯曼看来,这不仅是浪费炸弹,而且还是自找麻烦!把波兰的城市炸毁了,以后还得花钱去修。
  所以在9点45分第二次飞临华沙上空的He111型轰炸机中,就有一部分携带了“纸弹”(大部分飞机还是带着炸弹去轰炸兵工厂、机场、兵营和交通枢纽),“纸弹”上面明明白白说明了德国的要求:
  一、废除《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条约》,因为这两个条约是以武力胁迫德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二、波兰承认《1918年波德边境条约》,因为这部条约是波兰联邦立国的基础,是德国对波兰的帮助,是一部平等条约;
  三、波兰联邦应该同意立陶宛、乌克兰人依据宪法实现民族自决;
  四、波兰应当为德国侨民所遭遇的迫害作出赔偿;
  五、波兰应该停止迫害国内的犹太人,德国承诺继续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六、德国承认波兰的独立自由,并且愿意保护波兰。
  而且,同样的“纸弹轰炸”不仅出现在华沙,还在克拉科夫、卢布林和乌克兰自由邦首府利沃夫上空发生了。
  ……
  几乎在德军发动的第二波大空袭进行的同时,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国会宣布了战争已经爆发!
  在和东线总指挥赫斯曼大将通了电话,确认了战局进展顺利之后。这位德国的领袖兼帝国总理是穿着军服走上国会演说台的,他兴奋地宣布:
  “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
  希特勒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一阵阵狂热的欢呼。随后国会一致通过了向波兰宣战的决议!
  在国会通过决议后,希特勒又立即前往王城官邸(就在国会隔壁),向年迈而且忧心忡忡的威廉皇帝递交了向波兰宣战的“请求”——战争已经爆发,现在不过在走形式而已。
  “那么6条和平建议是真的吗?我们真的不打算灭亡波兰?”威廉皇帝在御座上发问。经历了一次战败和失去皇位的他,现在非常害怕再次战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