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735

  赫斯曼刚刚走出自己在措森总参谋部的办公室,他的副官汉斯·斯派达尔中校就将抱着个文件夹走过来了。
  “路上再研究。”赫斯曼扭头冲着同他一起出来的卡纳里斯和格莱姆说,“你们都是海军的,比我懂行,去斯卡帕湾的路上我们再一起研究。”
  “研究什么呀。”海军航空兵的司令官格莱姆摇摇头,“他们自己做的兵棋推演,还能有他们不想要的结果?”
  卡纳里斯是正经的海军上将,自然要帮海军说话了,他说:“雷德尔元帅不会在这方面造假的。由2艘P级和一艘‘塞得利茨’级为主力的编队是相当强大的,只要不被英国人的飞机击伤,就会成为大西洋上令人生畏的力量。”
  “关键还是福克零式。”格莱姆说,“一艘‘塞得利茨’号上只有30架舰载战斗机,这些飞机能不能护住编队,才是编队成功在大西洋实行破交的关键……毕竟英国人有数量更多的航母。”
  “福克零式的性能不必担心。”赫斯曼笑着说道,“以牺牲升级可能、俯冲性能、低空生存能力和安全性换取爬升率、航速、盘旋性能的优势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到时候英国人能有几艘可用的航母也难说!”
第253章
斯卡帕湾有危险
  碧海蓝天,白云朵朵,的确是个出游的好日子。一架最新型的福克F.37客机正翱翔在北海之上三四千米的空中。这架福克F.37就是福克F.36的民航型,装备了四台节油性能和可靠性能都非常不错的BMW300发动机。
  这是一种“小双排”发动机,马力位于单排空冷和大双排空冷之间,14个小号的汽缸呈双排星型布局,自重只有520公斤,却可以在4200米高度提供最大980匹马力的稳定输出功率。算是性能极佳的民用发动机。
  而装配了四台BMW300发动机的福克F.37,在搭载2000公斤负重的情况下,还能以300公里左右的稳定时速连续飞行8个小时,性能算是极为卓越的。如果不是将要遇上了战争,这款飞机肯定将是民用航空市场上的又一个霸主。
  这架福克F.37的机舱也非常考究,密封和隔音性能很好,有舒适的沙发型座椅,而且非常宽敞,一点没有后世民航经济舱的拥挤。
  飞机的外壳上刷了“汉莎航空”的标志——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拥有数百架客货飞机组成的机队。不过赫斯曼现在乘坐的这架,却是冒牌的“汉莎航空”飞机。它真正的主人是德意志帝国中央保安局,这是一架间谍飞机!
  “P级破交编队最大的风险来自斯卡帕湾。”卡纳里斯坐在赫斯曼对面,在两人中间有一张桌子,上面摊开了一幅北海海图,他指着上面斯卡帕湾的位置说,“要突入大西洋,走英吉利海峡是不行的,只能走北海,绕过不列颠岛的背面。而斯卡帕湾正好位于不列颠岛的西北角,距离挪威只有460公里。英国人只有在那里部署本土舰队主力和海军侦察机,P级破交编队在通过的时候就非常危险。”
  “那里的防卫情况怎么样?”赫斯曼凝视着地图,满脑子就是“珍珠港事件”,如果能在斯卡帕湾来一下,也不求击沉多少主力舰,只要能让英国本土舰队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个个带伤,就能让德国海军赢得一段时间的主动权了。
  “有一个海军航空站。”卡纳里斯说,“英国空军在那里没有机场,如果要出动飞机就得从苏格兰北部的机场出发。至于防空火力也很薄弱,只有上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老式高炮,对我们的飞机没有威胁。”
  “有雷达吗?”赫斯曼又问。
  “没有雷达。”卡纳里斯摇摇头说,“不过英国的主力舰上都有雷达。”
  “可以低空掠海飞行,以降低被发现的距离。”海军航空兵司令格莱姆插话说,“就算不这么做,英国雷达也最多只能看几十公里,对飞机而言不过几分钟的航程。如果战备等级不高,根本来不及反应。”
  “就算战备等级高也没用。”卡纳里斯笑着说,“英国人的那个海军航空站是没有多少战斗机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斯卡帕湾会遭到空袭。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在航母下锚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起飞。能够威胁飞机的就是舰艇上的高射炮,不过舰队在港湾中停泊时是不会摆出防空阵型的,而且也不容易机动。”
  “基本上只能挺着挨炸!”格莱姆中将大笑,“我都有点等不及要开战了。”
  历史上为什么不及时去炸?赫斯曼突然发现德国人要赢得世界大战仿佛也不是那么难,有时候只要再坚决一些就行了。
  其实历史上也炸了,但不是在一开始就炸的。而是在德国空军在波兰大显神威后再去炸的,那时候英国人已经被德国空军吓坏了,疏散了舰队……
  “飞机选好了吗?”赫斯曼想了想又问。
  “已经有方案了。”格莱姆笑着回答,“Ju.88可以进行俯冲轰炸,He111可以进行低空水平轰炸,这两款飞机的航程不小,可以进行增程改装,飞2000公里没有问题。另外还有一款He115可以用,这是现有的飞机。”
  “水上飞机?”赫斯曼愣了愣。
  “拆了浮筒就行了。”格莱姆耸耸肩,笑道,“这样还能减轻一些重量呢,我已经让人做过实验了,完全可行。”
  He115是一种性能相当不错的水上飞机,挂着两个浮筒还能飞到355公里的时速,航程更高达3350公里!武器是2挺机关枪,1250公斤炸弹或鱼雷……
  而且,这种飞机是在1937年完成设计,1938年初定型的。也就是说,在历史上的1939年9月,戈林大元帅理论上可以拥有一支能把斯卡帕湾炸成珍珠港的空军!
  连金手指都不用开!不对,把空军司令由戈林换成凯塞林恐怕就是最大的金手指了。
  “防雷网呢?”赫斯曼又问,“主力舰会有防雷网保护的,是吗?”
  “不,一般不会。”卡纳里斯说,“那玩意很贵,而且用起来很麻烦。我估计英国人会在斯卡帕湾的各个入口布设反潜艇的钢丝网,而不会给每一艘主力舰布置防雷网……因为那是没有必要的。”
  格莱姆笑着解释:“飞机理论上够不着,潜水艇又进不去。”
  掉以轻心!这是世界上所有军队在和平状态下的通病,而且从和平状态转向高度战备也不是一道命令加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的。
  “给120架He-115的岸基改进型。”赫斯曼也不再讨论下去,直接开始“下单”了,“120架Ju.88的增程型号,120架He-111的增程型号,再加100架福克零式,明年5月底前一定到位。”
  1000架飞机是很难凑齐的,现在各个航空队都缺少新式飞机,而且1939年9月开战后,轰炸波兰的任务肯定很重。不过460架总是能凑出来的!
  “做好开战后立即出击的准备!”赫斯曼想了想,又说,“情报方面能掌握英国舰队动向吗?”
  要去轰炸,首先得搞清楚人家在不在。虽然在英德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英国本土舰队肯定会集中到斯卡帕湾,但是谁知道它们会不会出海演习呢?
  “我们有特工已经潜伏在了斯卡帕湾。”卡纳里斯保证说,“那个人已经入了英国籍,在斯卡帕湾附近生活了很多年。另外,我们还可以派出潜艇进行监视。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好!就这么决定了!”赫斯曼兴奋的拍了下手,这可是460架飞机啊!珍珠港事件两拨空袭也就出动了371架,结果就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了好几个月。
  就在这时,机舱内的扬声器突然响了起来:“我是机长,我们就快靠近斯卡帕湾了,飞机将降低高度至1000,在斯卡帕湾以东的海面上空掠过,请注意观察。”
  ……
  威廉街77号外面,此时正停着几辆黑色的奔驰770K和奔驰W07豪华轿车,一型穿着武装党卫队军服的官兵守候在那里。
  “嗨!我们的领袖!”
  “嗨!希特勒!”
  一些路过的柏林市民看见阿道夫·希特勒正在几个官员簇拥下快步从总理府里走出来,纷纷向他行抬手礼。
  希特勒则微笑着举手还礼,然后钻进了他的奔驰770K,汽车发动起来,在众人的注目礼下扬长而去。
  “领袖。”和希特勒一起钻进轿车的里宾特洛甫这时用有些忧愁的语气说,“波兰人的态度非常强硬,无论如何不肯让步,英国的张伯伦首相则责怪我们吞并波希米亚,复辟霍亨索伦王朝。而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对我们靠近苏联也非常不满……现在欧洲的形势对我们不是很有利。”
  “如果……”希特勒想了想,“如果我们只要回旦泽,暂时不要波兰走廊,和平可能实现吗?”
  如果赫斯曼听到希特勒的问题,一定会大跌眼镜的。阿道夫·希特勒,历史上的战争狂魔,人类的头号罪人,现在正在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就在赫斯曼和施莱彻尔这些人忙着准备世界大战的时候!
  因为现在的形势和历史上是很不同的。历史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1939年8月23日才正式签字的。而在这之前,德国都是以“反苏”和“反共”的面貌出现。
  这让希特勒产生了错觉,以为英法会因为希特勒的反共反苏继续绥靖德国——如果英法真的想让德国去和苏联拼命,似乎应该让德国拿下波兰。
  毕竟只有拿下波兰,德国才能去打苏联啊。
  可是在这个时空,在施莱彻尔元帅(历史上他是亲苏派)和赫斯曼大将这两个亲苏派德军头脑人物的主持下,苏德关系一直非常良好,到了1938年末,双方又签署了为期10年的《社会主义轴心条约》。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法国和波兰摆出了非常强硬的姿态,而且一贯以反共自居的墨索里尼也不像历史上那么亲德,在西班牙战争大局已定的时候,就开始疏远德国亲近英法了。
  而领袖希特勒在这个时候,也开始犹豫起来——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加在一起看上去很强大啊!而且还把德国四面包围起来了……
第254章
重大突破
  1938年8月20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一起在《社会主义轴心条约》上签字,标志着苏联和德国正式结成同盟——同盟主要是针对波兰的,但是却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英国、法国、波兰针锋相对,相互提供了安全保证,承诺在另外两个遭遇进攻时参战。就连眼下还在西班牙和德国共同战斗的意大利,也发表了反对苏德结盟的宣言。大有要参加《英法波同盟》去反对德国的意思。
  而面对苏德威胁的波兰军队更是频频举行检阅和演习,将一款款眩目的精良武器展现在了全世界的眼前。
  其中就有波兰自己的7TP坦克、Wz29装甲车、TKS超轻型坦克,还有采购自法国的R-35坦克,购自荷兰的M39装甲车,购自英国的维克斯坦克。数以百计,组成方阵浩浩荡荡地从波兰的领袖们还有各国来宾眼前通过!
  天空中也出现了让人惊喜的一幕,不仅有老式的PWS-10战斗机、P.7战斗机、P.11战斗机,还有看上去相当新式的PZL.23B轻型轰炸机、PZL.37轰炸机、PZL.43轻型轰炸机。波兰空军的实力,看上去似乎也不比德国人、苏联人差多少。
  而就在展示自己的陆军、空军强大实力的同时,波兰军事总检阅官雷兹·希米格维元帅也没有忘记波兰海军。在1938年12月高调开工了“维斯瓦河”号战列巡洋舰——这是雄心勃勃的波兰海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在毕苏斯基生前,感到国力充裕的波兰就开始制定自己的“大海军”计划,准备投资建造四艘战列巡洋舰、两艘轻型航母、几艘侦查巡洋舰和二十余艘驱逐舰。从而将波兰海军提升到足可以和德国海军较量的地步。而标准排水量16985吨,满载排水量18081吨,拥有6门305mm口径主炮的“维斯瓦河”级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而波兰人高调扩充海军,还在主权并不属于波兰的旦泽自由市开工建造“维斯瓦河”级战列巡洋舰的行为,实际上也宣告了德国和平收回旦泽的努力将近破灭——波兰既然要成为一个海上强国,自然不会把旦泽这个拥有发达造船工业和优良深水港的宝地交还给德国。
  不过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似乎对“和平收复”并没有死心,从1938年10月开始频繁出访意大利和英国,寻求和平解决“旦泽危机”的出路。甚至还提出召开“日内瓦和平会议”,由国际联盟主持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旦泽自由市的归属。
  当然,德国的战争准备工作并没有因此放缓,而是在加速进行之中。
  不仅国内的兵工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飞机大炮,而且还拿出了宝贵的黄金外汇,从国际上面采购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战备物资。
  “总理先生,这是皇家海军最新的报告。”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顺手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文件,交给了刚刚来访的法国总理达拉第。“又有一船钨矿和一船锰矿从中国起运了。同时还有两艘油轮从荷属东印度出发,正往欧洲这里来。另外,阿根廷和巴西采购了大量食品,还从比属刚果采购了大量的铀矿……”
  “铀矿?”矮胖的达拉第愣了一下,“这是用来制造什么武器的?”
  “不知道。”张伯伦摇摇头,“可能是用来生产合金的,德国人从20年代起就从比属刚果进口铀矿了。不过我们的技术人员一直弄不明白他们要用铀干什么……但是大致上可以猜到,应该是生产某种特殊合金所需要的。”
  达拉第拿着文件看了一会儿,“铀什么的不是大事,但是德国疯狂储备石油、钨矿和锰矿却让人担心。另外,我们还得到情报,德国人正在全欧洲高薪招募科学家,被招募的都是化学、物理和电子技术方面的专家。估计和开发秘密武器有关!”
  “物理?”张伯伦有些犯糊涂。
  化学专家可以帮助制造化学武器,合成燃料或是橡胶,还可以在冶金和合金领域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制药领域发挥作用。电子专家的用处也不小,雷达和各种通讯设备都用得着他们。可是物理学家的作用仿佛不是特别大啊。而且德国的科学界就拥有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
  内维尔·张伯伦摇了摇头,把思绪拉回了他所熟悉的政治和外交。
  “德国人的疯狂采购,说明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打仗。”张伯伦说,“最近希特勒的密集出访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会儿他应该在罗马做客,试图拉拢那位意大利领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7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