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34

  所以,广东绿营的一举一动,几乎逃不出朱济世的耳目。那位赖恩爵还有白斯文在九龙寨城上向林则徐提出的建议,不出两日便由郑洪报告给了朱济世。
  
  第179章
得动手了
  
  “这白斯文可恨,赖恩爵也一样可恶!”
  鸭脷洲军校的校长办公室内,左宗棠沉声说着。他还是一副文士打扮,脑袋还是光溜溜的,没有如朱济世一样留短发。朱济世和左宗棠刚刚送别朱默、朱简煜两人,才回到鸭脷洲,罗香菊就亲自送来了广义堂的急报。对于白斯文提出的用鸦片开禁换朱济世人头的建议,左宗棠根本不当回事——林则徐又不傻,怎么会去用自己的一世清誉去当白斯文升官发财的阶梯?道光皇帝如果想卖国,可以自己提出来,这万世骂名自己去背吧。不过对赖恩爵的建议,左宗棠却不敢掉以轻心。
  “赖恩爵此人曾经当过关天培的副手,指挥广东水师同英军多次大战……当然都是惨败的。不过却败成了名将,是著名的主战派,为人比较冲动,没准真干出夜袭深水湾的事情。这堂堂之阵咱们不怕,可是奇兵突袭的事情真不好讲,还是尽快把这个名将从广东水师提督的位子上撵走吧!”
  “军师啊,你这话说得轻巧,可这事儿却不好办。”郑洪摇摇头道。
  他的本职是兰芳大公国海军大臣,不过一直不在兰芳,而是在香港指挥南洋行的广船船队做苦力贸易,大明山同两广福建洪门山堂的联络,也一并归他负责。实际上有点特务头子的意思,不过却是对外不对内的。朱济世另有一个锦衣卫负责内卫,是由罗香菊、王云娇两位侍妾共同控制的。此外,远东大饭店也在杜兰夫人的经营下,成了专门对西人开展情报工作的部门。这三者相加,就构成了朱济世的特务组织。
  “有什么不好办的?打上几仗不就能把赖恩爵轰走了?”左宗棠捻着胡子道,“他的广东水师在大屿山有一营兵,约莫数百人,咱们发兵打下大屿山,灭了他的兵马。他是广东水师提督,有守土之责,必然会发兵反攻,多打几次败仗自然官位不保。”
  攻打大屿山早就在朱济世的计划当中,为此还秘密在鸭脷洲屯了10个连的兵,还把韩四从兰芳招了来。
  “海军没有问题吧?”朱济世不担心陆军,1200名经过西法训练的步兵,再加上鸭脷洲军校的炮队,要打不下大屿山真是见鬼了。不过海上的事情却不好办,不能动用西式的武装商船。这些船上都有西洋船长、水手,用他们去和满清水师开战……这个无异于中英交战,各方面都不好交代,所以只能用广船船队出击。
  郑洪呵呵笑道:“能有什么问题?咱们的眼线早就遍布广东水师上下了,他赖恩爵就是武穆再世也打不过咱!”
  “既然海军没问题,这大屿山就是咱们的了!”朱济世肃声说了这么一句,便敲定了攻打大屿山的事情,同时也拉开了反清复明战争的序幕。
  ……
  “攻大屿山?那个岛子可比香港岛还大啊!至少得带9个步兵连,1个轻步兵连,1个炮连,1个工兵连,弹药得备足!还要准备几船粮食!”
  说话的是苏玉娘,她现在是鸭脷洲军校的旁听生,听了三个月的课,进步很快,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营连一级的西式作战了。这就是在战场上摔打多年的军官同普通士官生的区别,说起来最好的军校还是战场!
  “唔……一个小小的广东水师大鹏右营而已,用得着投入那么多兵力?”
  郑洪压根没有把大屿山上的那一营清兵放在眼里。事实上,这一营绿营兵名义上虽有数百人,不过真正在兵营里面保卫大清江山的不知道有没有五十个人?其余的不是打渔就是种地,还有一些还跑到香港打工了。
  “这是难得的练兵机会,该让军校的士官生参加一些实战。而且攻大屿山易,守大屿山难,赖恩爵怎么说都是久经战阵的宿将,咱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大打的准备。”
  苏玉娘顿了一下,蹙着秀眉,侃侃而道:“大屿山靠近香港,如果丢失,赖恩爵一定会想到是咱们济世军所为。所以他不反攻则以,一旦反攻必是倾巢而出。广东水师账面上的员额有两万余人,有战船300余艘,还有数艘安置舷侧炮的大型广船以及一艘西式武装商船。如果南洋公司的西式武装商船不参战,我们的海军恐怕不是对手。大屿山很可能会面临围攻,所以必须有同广东水师主力在大屿山决战的准备!这一战,必须得把广东水师打残打垮!”
  她到底是和清兵打老了仗的匪首,知道大清王朝的绿营里面也不尽是酒囊饭袋,要不然这江山早就丢了。
  而就在此刻,香港中环码头,一艘飘着米字旗的大型广船刚刚靠岸,接着是两个土豪模样的男子和一位长得有些妖艳的少女,在一群少年的簇拥下走过栈桥,上了宽阔平整的码头,看着周围高大气派的洋楼,一个低低的惊诧声忽然响起。
  “好气派的房子!”
  感叹之人就是那位妖艳少女,虽然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却已经出落得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最让人称奇的还是那双眼波迷离的媚眼,无论打扮的如何端庄,都给人一种艳绝一世的感觉。
  “不知朱大爵爷的房子,可有这么大气派?”
  少女笑吟吟地问身边一位土豪打扮的小胖子。小胖子笑呵呵指着不远处一栋气派非凡的洋行大楼道:“宣娇妹子,瞧见没有,那栋房子就是济世洋行商馆,就是朱爵爷的产业。这样的商馆还不止一处,在新加坡和坤甸也各有一座,在欧罗巴洲更是不下十处,在新大陆的美利坚国也有一处。听说这世界上的豪富,朱爵爷当属第一了。”
  和这小胖子同行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一身的绸缎,腰带上面还挂着些粗糙的金玉,标准的乡下土财主的打扮。
  “瞧着朱济世身上的油水还挺足的,咱们的宣娇妹子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嫁过去,得叫他多出些聘礼,怎么都得一万两银子!”
  那少女咯咯笑道:“仁发大哥,不该说聘礼,该说买妾之资才对,小妹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那中年土豪赶紧陪笑道。
  “凭着宣娇妹子的姿色,还怕不能得宠?扶正只是早晚之事。”
  “扶正小妹是不想的,人家朱家什么门第?咱们洪家又是什么身份?能给那等贵人为妾,小妹已经知足了。只是……”妖艳少女的黛眉微蹙起来,看着小胖子道:“仁玕哥哥,你和仁坤哥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公侯之位,还不知足吗?”
  这小胖子原来就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那中年土豪是洪仁发,洪秀全的嫡亲大哥。这艳丽少女便是大名鼎鼎的洪宣娇,是洪秀全的族妹,不过父母早亡,便由洪秀全的父亲养大,因为生得貌美,便成了洪秀全用来结好朱济世的棋子。
  洪仁玕听了这妹子的话,嘿嘿笑着摇手道:“仁坤哥哥是有大志的,我这个当兄弟的不过是替他奔走,不晓得那么许多,宣娇妹子,你若进了朱爵爷的房帷,也需记得自己是洪家人。”
  一旁的洪仁发却嗨了一声,摆摆手道:“什么大志,纯是脑子烧坏掉了,宣娇妹子,你若在朱爵爷身边得了宠,就替你仁发哥美言几句,给我在济世行谋个买办的优差,日后我有了钱,也在香港置个大宅子,把咱们爹妈也接来享福,省得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
  洪宣娇嗯了一声,笑道:“我听仁发大哥的,若是爵爷宠我,定不会忘了阿爹阿妈的好。”
  不过这位对自己的姿色颇有信心的洪小美人却很快听到一个让人失望的消息,朱济世竟然不在香港岛上。
  
  第180章
夺岛
  
  大屿山,这个位于香港岛西南的大岛,是控扼进出珠江的龙鼓水道的咽喉。自满清乾隆年间起,广东水师便在大屿山的东涌地区构筑了东涌所城,设有6门大将军炮,以控制附近海面交通,此处也是广东水师大鹏右营的驻地。
  清朝绿营兵的编制非常混乱,并不是标准化的,所谓的“一营兵”,也是时多时少,多者可达两千,少则只有一二百。驻扎在大屿山的这个大鹏右营账面上的人数,应该是五百一十八,和近代西式陆军的一个营差不多。不过绿营兵和近代军队完全不是一码事儿,他们是“世兵制”,就是父死子替,当个兵要当一辈子的那种。而且绿营军饷微薄,上官有多有克扣,根本不足以养家糊口。在鸦片战争之前,这个大屿山的大鹏右营倒是红火过一阵子,因为当时进出珠江的鸦片走私船都要给他们上供,哪怕是普通一兵,在广东的陆地上也有良田美宅。想要补进大鹏右营当兵,没有一两千两的孝敬是办不成的。
  不过鸦片战争之后,这个大鹏右营便迅速衰弱下去了。不仅是因为在鸦片战争中,这个营的官兵几乎被打光了一茬,更重要的原因,是眼下进出珠江的西洋商船都不再理睬广东外海上面广东水师的缉私船,就是要给贿赂,也是进了珠江之后再给。
  所以驻防在此的大鹏右营官兵们,只好各自去谋些生路,东涌所城这里便没有几个兵丁当值了。还在东涌所城没有出去找钱的除了军官就是些兵丁上了年纪的老兵,清军绿营实行的是世兵制,服役期限极长,这些老兵都在大鹏右营服役多年,鸦片战争时就因为太老所以没上战场,便幸存下来了。这些人早先都是阔过的,家里面都有良田美宅,也不屑几个军饷,之所以还在当兵,其实是为家人产业谋个保护伞——绿营兵丁虽然不如举人老爷那么值钱,不过打起群架来还是颇为骁勇的。地方上面的乡绅是不敢欺压他们的,否则家丁和绿营开练,怎么都有扯旗造反的嫌疑。
  虽然还呆在军营里面,但是这些老兵既不训练也不巡逻,而是摆开了赌桌,吆五喝六的每天也甚是快活。
  1846年11月8日这天,留在东涌岛上带这个营头的都司老爷,王金宝王大老爷正带头在这里赌个昏天黑地。他的手风正顺,赢下的赌注已经堆了一桌,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底下一个家人连滚带爬的跑了过了,远远的就喘吁吁的喊:“老爷、老爷,不好啦!”
  王大老爷心情大坏,把眼睛一瞪,“你老爷我好着呢!滚滚滚,天大的事情也等我赌完这把再说!”
  那家人心想,等你赌完这把,可就来不及逃命了。想到这里,就忙不迭地向王金宝报告:“大澳村的李阿水遣人来报,说是有几百个凶神恶煞一样的海盗正在登陆,东涌城北面的海湾上还发现了三艘西洋武装商船!”
  “几百个海盗!三艘西洋武装商船”王都司一下跳了起来,连赌桌都带倒了,筹码赌具散了一地。陪他赌博的几个老兵听到这个消息,都惊呼起来,纷纷往外面就跑。王金宝喝了一声:“慌什么!不就是几百个海贼吗?他们还能攻破这个东涌所城?”
  话音为落,就听见呯的一声,远远的似乎有人在放枪。紧接着枪声就响成了一片。王金宝的两腿一软,就要坐倒在地,还是他的家人扶了一把,“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对对,一定要留住青山!”王金宝深吸口气,听了下枪响的方位,“海盗是从西面来的,海路也被封锁,咱们只能走南门,躲进大东山里去。”他手下几个老兵都大松口气,也不管撒了一地的银元,都飞也似的出了屋子就往南门跑去。
  就在同时,东涌所城南门外的山坡上面,朱济世和苏玉娘带着三连步兵刚刚一路小跑过来。在大澳渔村登陆以后,十二个连的济世军便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在东涌所城之东一分为二,由韩四指挥三个步兵连、一个轻步兵连、一个炮兵连、一个工兵连在东涌所城的西面展开,亲率三个步兵连迂回到东涌所城南门外的山坡潜伏,又让老皮尔和左宗棠指挥三个连绕到东涌所城东门外潜伏。就等着城里的清兵被韩四吓唬出来。
  “他们真的会弃城?”
  下面的士兵还在列队,朱济世站在片树荫底下,伸着脖子望着东涌所城——城墙倒是不高,但却是一座石城,用大块的条石垒起来的,济世军这次带上岛的9磅加农炮只怕打不动,如果要搭云梯攻城,损失就小不了啦。守城的清兵只要不傻,是不会弃城往山里面钻的吧?
  “公爷,您就放120个心,东涌城的清兵不会死守只会逃跑。”苏玉娘安排好了下面三个连的阵型,就恭恭敬敬守在了朱济世身边。这个女人现在是大明山的成员,宣誓效忠服从朱大反贼了。而且还是朱济世麾下的中校军官,这次攻打大屿山的作战计划就是她领衔制定的。在制定计划之前,她就上过大屿山,对东涌城进行了一番化妆侦察,早就把里面的兵力情况摸了个通透。
  “东涌城里的守军不会超过200,管营参将、游击都不在这儿,只有个都司领着。武器除了6门老掉牙的大炮,就只有鸟枪和刀矛,而且大炮是对着海面,打不着咱们的。就算那些清兵吃错药要坚守,属下带人一个冲锋就能打下来,今晚上保管让您在东涌城内过夜。”
  朱济世撇了眼穿了身灰色军服仍然遮不住婥约风姿的美人儿,心说,长夜漫漫,如有美人相伴就好了。
  “出来了,公爷,清兵出城了!”苏玉娘的喊声,将朱济世的心思拉回了战场。他定睛一看,果然,东涌城的南门已经被人推开,几十个穿着清军官兵衣服的人正慌慌张张跑出来,大部分人都没有带兵器,看来这一战真是赢得轻松。
  “别开枪,都别开枪!”苏玉娘嚷道,“上刺刀,冲上去,抓活的!”下完命令,她又扭头冲朱济世嫣然一笑,解释道:“东涌城里的老兵都有些身家,捉了他们可以换钱的,一个老兵最少有一千两!”
  还真是顾家啊!朱济世心猿意马地想到,这么好的女子不能让她一直守寡下去(苏玉娘是寡妇),自己一定要负起照顾她的责任……
  “弟兄们,跟我冲!”
  苏玉娘不知道自己一心效忠的朱大爵士在打什么主意,她的全副精神都在战场之上,看到底下的三连士兵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滑膛枪开始向前,她也拔出军刀,快步走到队列之前,带头冲锋了!
  “老爷,不好啦!咱们中计了!”
  王金宝王大都司昏头昏脑的正往山坡上跑着,就听见自己的家人又吼了一嗓子,抬头一看,就见前方不远的树林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涌出三队大兵!一水灰色军服,灰色军帽(到了香港就不带草帽了),手里全都端着洋枪,还上了明晃晃的刺刀!
  “老爷,往回跑吧!”家人抖着声儿道。“前面都是贼兵!”
  王金宝带着哭腔道:“跑不了了,老爷我这回真要为朝廷尽忠了……”说着就要伸手去拔自己的腰刀,这意思是要抹脖子自尽啊!
  “老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那家人一把按住王大都司的胳膊,哭喊道:“这朝廷对您没多少恩,把命搭上不值啊!”
  “我等投降!我等投降!好汉爷爷,我等投降……”就在王大都司要死不死的时候,跑在前面的老清兵们一个个都乖乖跪在地上求饶,听凭济世军的好汉上来拿绳捆了准备“卖钱”。还有几个济世军端着步枪就冲王金宝这边过来,这位都司大人见状,也不闹自杀了,一样乖乖跪在地上做了大明的俘虏。
  
  第181章
弃清投明
  
  公元1846年11月8日,大屿山。
  东涌城内外,已经恢复了往昔的平静,原来守在这里的几十名大清绿营兵将,已经悉数当了济世军的俘虏。刚刚结束的战斗,只能用兵不血刃来形容,交战双方,除了几名在逃跑时崴了脚的老清军,再无一例伤亡。东涌所城之内,本就有监牢,所有被俘的清军,都被押了进去。韩四带了几个手下,对他们一一审问,弄清了身份官职报告给了朱济世。
  朱济世正和苏玉娘还有左大军师一起在东涌所城的库房之内点算缴获,除了数量不多的粮食和十几箱子银元就是军火了。东涌所城毕竟是“抗英前线”,虽然兵丁大多外出谋生了,不过所城内储备的武器倒是不少的。根据绿营兵制,士兵需要自备一部分武器,但是大炮、鸟枪、弹药,还是由朝廷提供的,东涌所城库房里面的武器,主要就是这些。
  “这些火绳枪太过陈旧,而且枪管的制造工艺不佳,很容易炸膛,不能使用。”
  为朱济世服务的法国炮兵军官雷耶已经指挥部下,将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检查了一遍,现在正好向朱济世报告。
  “还有这种……很大的‘长枪’(其实是抬枪)也没有任何价值,正不知道谁能拿得动这种枪?”
  左宗棠在一旁插话道:“这是抬枪,要架在一个人的肩膀上使用。”
  雷耶耸耸肩,“真是挺有创意的,等会儿找两个人试用一下,看看这抬枪的射程和精度怎么样。”他又指了指另一边架在手推车上的六门火炮笑道:“这是我们法国的大炮,1826年式12磅铜炮,比我们现在使用的9磅铁炮要好很多,只是没有合适的炮架,估计是海军型的大炮。我建议立即将这6门大炮配上炮架装备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