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634

  “陛下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目前形势的危机性,整个西方文明都在遭受威胁。”
  “能够威胁西方文明的只有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保持彼此之间的和睦,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动摇我们的地位。”
  “陛下,如果拿破仑三世还在,他一定不会容许中国人胡作非为的。”
  “拿破仑三世已经回到了上帝的怀抱中了!”马蒂尔德坦率地指出,“这对法兰西和罗马帝国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为了保证帝国的利益,我们不会轻易卷入任何纷争,更不会主动挑起纷争。”
  索尔兹伯里侯爵傲慢地皱起了眉头,“陛下……现在纷争可能和胡安国王有关!或许他也会成为目前世界和平的破坏者。”
  “那又怎么样?”马蒂尔德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她往声调里渗入一丝恼怒,“胡安是一位国王,一个美洲大国的君主,难道他就不能扯断栓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英国在夏威夷部署舰队的目的是什么,夏威夷不是保卫澳大利亚或是印度的门户!”
  索尔兹伯里侯爵心里一沉,胡安是马蒂尔德的心头肉,谁敢碰他,这位女皇一定会丧失理智。不过,今天的会见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摸清了马蒂尔德的底线……只要不碰胡安的地盘,马蒂尔德就会让法国保持中立。
  “会见到此结束。”马蒂尔德站了起来,然后再宫廷女官和侍从的护送下离开了觐见厅。她很清楚胡安的野心,但是却拿这个亲生骨肉没有一点办法。而且,她何尝不希望胡安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帝国——只要他不动波拿巴家族的奶酪就可以了。另外,她已经听到一点风声,欧仁和亨利很可能同胡安串通,真是一群不让人省心的小家伙啊!
  ……
  此时此刻,在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面檀香山的港口及其附近绵延数公里的海滩线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军队集结场地和物资的堆放场。号称见敌避免的大英帝国海军这次难得的表现出了胆小怯战的一面,没有敢和庞大的大明太平洋舰队争锋。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英国舰船和停泊在火奴鲁鲁港的英国商船,都在第一时间起锚逃走。让准备和英国海军大战一场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童海峰上将很有些失望。而驻守在火奴鲁鲁的英军(包括夏威夷军)也没有在夏威夷王国的首都抵抗,而是退往十几公里外的珍珠港——那里有全世界最坚固的防御,炮台林立,工事密集。正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占领珍珠港,朱济世才会在这次作战行动中投入多达60000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
  不过,是否攻击珍珠港的决定权并不在童海峰手中,而是由坐镇吴军港的皇太子朱国雄亲自掌握。实际上就是由朱济世最终拍板——只要60000明军上陆,珍珠港就是随时可以摘取的胜利果实。虽然那里有坚固的防御,但无论如何都挡不住那么多军队的进攻。但是要什么时候摘取这个果实,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夏威夷王国无论如何都是“独立国家”,只要朱国杰和海伦娜提出邀请,明军就可以名正言顺进驻。但是珍珠港却是租借给英国的海军基地,如果明军进攻,就意味着全面战争的爆发。而现在,珍珠港实际上已经失去作为英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的作用,即使它被英国控制也不可能威胁北太平洋航线了——因为这次明军还带来了12门230毫米32倍口径的巨炮,一旦安装在火鲁奴奴港附近,就可以以火力威胁珍珠港的出口了。所以这一次远征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需要的是见好就收。
  而就在明军大摇大摆地登陆夏威夷的时候,在檀香山城内的海伦娜宫里面。正有一场有史以来最尴尬的君臣见面正在进行当中。
  “国王陛下,我代表夏威夷王国政府和夏威夷人民对您表示最强烈、最愤慨的抗议。”夏威夷王国首相赫德一脸的恼怒,目光恶狠狠地看着御座上的朱国杰。
  “中华万岁,国王万岁……”
  夏威夷人民(都是华人)在大街上欢呼,白人统治他们的时代终于过去了,现在他们是夏威夷的主人了。欢呼声透过高墙,一直传到了觐见听,传到了朱济世、海伦娜还赫德的耳朵里。身材高大的赫德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现在的事情太过荒唐了……国王任命的(不是选举出来的)的首相居然在代表人民抗议国王,而被他代表的人民现在则欣喜若狂在外面山呼万岁。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夏威夷王后海伦娜这个时候突然笑了起来。“首相先生,让我们结束这滑稽的一幕好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开诚布公的谈谈?”
  赫德叹了口气:“没错,这真的很滑稽……不过,对英国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她的威望和荣誉受到了挑战,这件事情不会那么轻易了结的。”
  “为什么呢?”海伦娜问,她的语气已经放沉,“夏威夷王国是我和罗宾的,不是英国的,我们难道没有权力邀请明军进驻?”
  海伦娜的立场并不是对英国背叛,而是欧洲君主们在处理国家、家族还有民族冲突时的惯有立场。海伦娜公主在出嫁之前需要忠于英国,虽然她是德意志人,属于萨克森——歌达——科堡家族。而在出嫁之后,身为夏威夷女王和香港女公爵,理应以夏威夷和香港的利益为先——要是没有这样的立场,欧洲各国王室之间的通婚就没有办法进行了。要知道现在的俄罗斯、英国、比利时、希腊、丹麦等国王室都是德意志人。难道他们都去终于德意志帝国吗?
  “没错,您和国王陛下有这样的权力。”赫德道,“但是根据明英之间的有关条约,明军是无权进驻夏威夷的。现在中国人违反了条约,这是对大英帝国的冒犯。”
  海伦娜女王摇摇头,道:“赫德先生,直说吧,英国想要什么样的补偿以平息此事?我想,你来这里不是宣战的吧?”
  
  第1289章
棉兰老岛
  
  一场南洋诸岛最常见的雷暴雨又席卷了整个棉兰老岛。亚瑟·胡德海军中将站在暴怒号蹂躏号铁甲舰的舰桥上面,看着海平面北面十海里外萨兰加尼湾那个地方浓重的乌云,还有一道道的枝状闪电隐隐的雷声传到这里,就像战场上面的炮火轰鸣。对一位出身海军世家的舰队司令官来说,海面上的景色,永远是最壮观的。
  这位胡德来自英国海军史上显赫的胡德家族,历史上以“胡德”这个姓氏命名的英国皇家海军军舰就有四艘,包括那艘让俾斯麦号战列舰一炮成名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而亚瑟·胡德现在的职位是英国东方舰队司令官,他统帅着一支临时组成的强大海上力量。现在的英国海军并没有常设的东方舰队,因为“东方”属于大明,不是英国可以染指的。用于封堵马六甲海峡的舰队是隶属于英国印度舰队的一个分舰队,在必要的时候,整个印度舰队都会前往马六甲海峡和大明海军决战!而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巡航的则是英国澳大利亚舰队的一个分队。
  英国印度舰队和英国澳大利亚舰队实际上都是用来封堵大明的。而现在由亚瑟·胡德海军中将指挥的这支东方舰队,则是由抽调自美洲舰队、印度舰队和澳大利亚舰队的骨干舰艇组成。亚瑟·胡德本人则是从海军部军械总监的位子上临危受难出任这支庞大舰队的司令官。一开始他的任务是吓阻中国入侵菲律宾群岛——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要指挥舰队和中国海军的铁甲舰一决雌雄。英国皇家海军对于战胜中国海军信心十足,因为中国海军实际上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学生,他们有多少本事,英国皇家海军是一清二楚的。
  虽然得益于他们强大的钢铁工业和造船工业,中国人拥有10艘性能很不错的铁甲舰,特别是三艘“大帝”级的防护和航速以及适航性能都要优于英国的“蹂躏”级,而且空载排水量也大了近800吨。
  但是中国海军也有其致命的弱点——战术思想守旧,完全沿袭自风帆战列舰时代,根本没有一点创新。而且,他们就连风帆战列舰时代的各种海战战术也没有能完全掌握,只学会了纵队迎敌和抢占T字阵位这两招。
  对于铁甲舰时代的各种新战术,中国海军根本不屑一顾。所以,他们所有的军舰也都是为了适应这种单一的纵队战术而设计的。主炮炮塔都是清一色的中轴线布置——这样方便将所有的主炮火力集中于一个侧面。也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一艘中国战舰安装撞角,甚至都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海军将领考虑过一艘战舰可以撞沉另一艘战舰的可能性。哪怕在十多年前的北美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俄奥VS土耳其)中都出现过铁甲舰撞沉的木制军舰的战例……
  而英国皇家海军则针对中国海军这种落伍的战术思想,制定了许多先进战术。包括“横队冲击”和“舰队乱战”。在几次演习中,英国皇家海军都用横队一举冲散了假象敌的纵队,然后用“乱战”依靠皇家海军无与伦比的技术和战斗精神将之重创。所以说,对于这一次和中国海军开战,英国皇家海军上下都是颇为期待的。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居然跑去了夏威夷,还给顺带着运去了数万名陆军官兵!将数万大军携带者不计其数的辎重补给运到几千海里之外的地方去登陆……还别说,中国的人海运能力真是不弱,不愧是在过去20年运了几千万人飘洋过海的“苦力大国”。
  扑了个空的英国东方舰队也在明军登陆夏威夷的当天得到命令,从新加坡运送5000名英国官兵去占领菲律宾群岛中最大的棉兰老岛。这是大英帝国对明军登陆夏威夷的反应……此举看着虽然有点胆怯,但却是唯一比较靠得住的反击手段。比起把主力舰队万里迢迢开去夏威夷要理智多了。
  而这时在陆地上,也是一片紧张忙乱的气氛,虽然大雨如注,但是登陆的英军还是冒着大雨在构筑阵地并且向附近的城镇开进。海面上还有不知道多少艘小船在来来回回的驳运士兵和物资。棉兰老岛上少量的西班牙驻军和菲律宾殖民军队都已经在英国舰队进行警告性射击后投降了。这没有什么丢人的,西班牙军队已经失去了往昔的光辉,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投降。在西班牙本土向“入侵”的法德联军投降,而在北面的吕宋岛则向入侵的明军投降,在这里则向英军投降。
  亚瑟·胡德将目光从雨雾笼罩下的登陆场面收回,又走到了海图台前,这时舰队参谋已经给棉兰老岛打上了大英帝国的标签,而北面的吕宋岛和西面的巴拉望岛则标注成了大明的地盘。
  “中将,在棉兰老岛北面的保和海担任警戒的‘亚历山大’号来电,没有发现任何中国海军舰艇。”舰队参谋长兼“蹂躏”号舰长霍普金斯少将带来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好消息。“看来中国人已经放弃棉兰老岛了。”
  “他们只能放弃,因为别无选择。”胡德中将手撑着海图台的边沿,目光在海图上扫了几下。棉兰老岛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新几内亚岛和荷属东印度的屏障,而且还是从东南面进出南中国海是门户。只要在萨兰加尼湾修筑一些简易码头和炮台,将之变成一个海军前哨基地,皇家海军又多了一个进入南中国海实行破交任务的通道。虽然这个位置不能和夏威夷相比,但是总算也是还以颜色了。
  ……
  “父皇,真的就这样把棉兰老岛让给英国人?”
  皇太子跟在正在观看着一个显示太平洋地区态势的巨型沙盘的朱济世身后,悄声问道。
  “……还能怎么样?你大哥已经和英国人说好了,珍珠港换棉兰老岛。”朱济世淡淡地道。“而且南洋舰队只有10艘装甲巡洋舰和10艘快速巡洋舰,打不过英国人的东方舰队。”
  他始终不愿意让海军拥有太多的一线舰艇,因为这个时代的造舰技术进步太快,战舰都是在船台上落伍的而不是在海战中。所以两洋舰队一共只有10艘主力舰,20艘装甲巡洋舰和20艘快速巡洋舰。另外倒是还有一些已经淘汰的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的老舰,并没有编入两洋舰队而是当成巡防舰分配给各个基地使用。
  “要是再多几艘铁甲舰就好了。”皇太子有些遗憾地道,“棉兰老岛的位置太要紧了。”
  “有什么要紧的?”朱济世嗤的一笑,“世界大战的胜负不可能在南洋或澳大利亚分出。就算那里全部被我们占领,英国人也不会认输,战争会一直打下去的。”
  “父皇,那我们怎么才能打败英国?”
  “印度……或是北美洲,拿下一个大英帝国就完了。”朱济世淡淡地道。“不过朕准备把这两者都拿下来!”
  “父皇,北美洲靠我们和东华是打不下来的。”
  “所以才要打印度的主意。”朱济世道,“马蒂尔德朕是了解的,她不是不想帮胡安,也不是不想扩大波拿巴王朝的地盘,而是害怕失去眼前的一切,只要大英帝国出现分崩离析的先兆,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加入战争。如果她不加入,几个小波拿巴也会拽着她加入战争。”
  
  第1290章
印度邦联大会党
  
  “父皇,可是我们应该怎么拿下印度呢?”皇太子朱国雄看着父亲,心里想,想拿下印度就必须击败英国海军,没有捷径可走!而大明的海军终究是比不上英国海军的,至少目前如此。
  “陛下,”守在一旁的海军部尚书王德虎道,“只要新的15000吨级铁甲舰竣工,咱们就有把握打败英国皇家海军了。”
  “可英国人也会造大船的,他们的技术和我们差不多,造船能力也相差无几。”皇太子皱眉道。
  四艘新式战舰的模型已经放在了温泉宫内的弘武殿内,这里布置成了一个作战指挥中心,是朱济世指挥战争的地方。
  这一次英国人退缩了,但是接下去肯定要进行造舰竞赛了。朱济世心想,就像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事情一样,15000吨级的主力舰至少需要10条,甚至还要开始研发更大的战列舰。另外,肯定还要造更多的快速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虽然会给财政造成极大的压力,但是这个投资肯定是值得的。
  “海军部把方案送过来,”朱济世吩咐王德虎,“朕要亲自研究一下。另外,让海军部军械总监风成到温泉宫来一次,由他为朕讲解。”
  “臣遵旨。”王德虎躬身行礼。
  朱济世又回头看着皇太子,“雄儿,未来我们的主战场有两个,一是北美;二是印度。北美战场只能由胡安负责,马蒂尔德宠着他,而且他和几个小波拿巴臭味相投,都是野心勃勃的好战分子。而印度战场的主帅朕想让你来当,因为印度是战场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而且这三分军事还是在海上,陆地上面就全是政治没有多少军事了。”
  “父皇想让儿臣去招揽印度群雄为大明所用?”
  “印度群雄?”朱济世淡淡一笑,“印度要真有这样的人物就不会给英国人压迫到现在了,三亿多驯服的奴隶……要是他们能闹出点乱子,英国人的世界帝国可就显得不稳当了。”
  “这恐怕也不容易吧?”海军大臣王德虎微微皱眉,“现在印度的土邦王公对英人似乎并无太大不满。”
  “会有不满的。”朱济世一笑,“过去20年印度显得比较稳定无非就是英国人剥削的比较合理,也没有太多的触犯土邦王公的利益,所以才能相安无事。不过接下去英国人要扩军备战,马蒂尔德又在大搞贸易保护,美国人又想赖账不还,英国人不去印度狠狠搜刮怎么能行?而且过去的20年里,还有不少印度的土邦王公子弟在咱们这里留学呢。皇儿,你和他们有没有联络?”
  由于前任印度总度罗伯特·丘吉尔的故意压制,现在印度的西式教育发展的远远不如历史同期,孟买大学和加尔各答大学等大学也没有开办起来。印度所能提供的最高等教育就是中学。所以印度青年想要接受高等教育不是去欧洲就是到中国,而留学中国的费用较低,因而比较受印度学生的欢迎。
  不过,从中国的大学里面毕业的印度学生是不可能在英属印度当局那里当上公务人员的,英国人这点警惕性还是有的。实际上现在印度帝国公务员的队伍非常小,根本没有多少职位可以提供。因为罗伯特·丘吉尔总督认为印度帝国就是大英帝国的钱袋子,而且“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肯定不会永远维持下去”——从这个观点就不难看出这个胖子的头脑非常清楚——因此,英国没有必要在印度投入太多,她有限的力量应该用在北美洲,美利坚帝国和加拿大联邦才是大英帝国的根本。而压榨印度就是为了建设北美……
  于是这些印度精英中的一些人就干脆留在了中国,大部分从商,少部分从事科学研究,也有一小撮在从政,当然不是当中国的官儿,而是在搞所谓印度邦联大会党,幻想着依靠大明帝国的支持让印度摆脱英国的统治。不过这些印度“政治家”并不是真正的行动派,大多就是耍个嘴皮子,让他们去演说写文章都是好手,可是真刀真枪的造反是不行的。所以大明支持他们那么多年,他们也没有在印度闹出过什么大事儿。当然,大明支持他们的力度也不是太大。
  “父皇,儿臣和他们没有什么联络,不过大哥和亨弟倒是同他们有些交往的。”皇太子道。
  印度邦联大会党的总部设在香港,那里是在华印度人的聚居地。朱国杰自然认识其中的一些人。至于朱亨嘛,他是最会拉关系的,朋友圈子大得很,其中就有不少印度富二代。
  “哦,老大暂时离不开夏威夷,那你就和亨儿去一趟香港。”朱济世道,“先探探这些人的底牌。”
  大明的印度政策就是分而治之,是绝对不支持印度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最理想的状况就是由一堆主权国家组成一个邦联,然后由大明皇帝兼任印度邦联的元首同时拥有加尔各答这个印度邦联的首都。不过眼下朱皇帝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有印度阿三肯跟着闹事,他都是要支持一把的。
  就在朱济世向儿子再次重复大明印度政策和印度威胁论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然后就看见御书房大臣翁同龢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张红色的抄报纸。
  “皇上,君士坦丁堡和维也纳急电,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同时向希腊、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了!”
  俄国人和奥地利人终于动手了!朱济世父子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皇太子问:“父皇,会打起来吗?”
  “不会。”朱济世非常肯定,“胡安是这么说的,错不了。”他沉吟了一下,又对翁同龢道,“叔平,用朕的名义给法国人发电报,就说如果法国准备战斗,大明帝国将会与之同进退!”
  翁同龢转身离去,皇太子又低声问:“父皇,法国人肯战斗吗?”
  “多半不肯,”朱济世道,“不过也不能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只要他们肯参战,我们就能赢了。”
  ……
  马蒂尔德这个时候正在凡尔赛宫的书房内,旁边有约瑟夫·波拿巴和法国皇太后欧仁妮。三人正愁眉苦脸地在劝说一心想要打仗的拿破仑四世。“陛下,刚刚收到中国陛下的电报。”侍卫长亚历山大·瓦莱夫斯基推门道。
  “噢,是支持我们打仗的电报吧?”马蒂尔德皱着眉头猜到了电报的内容,“只要我们和英国人打起来,他就能称霸世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