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634

  虽然一个混血私生子(女)不可能成为墨西哥的皇位继承人,但是马蒂尔德也不会亏待这个孩子,公爵或女公爵的地位还是可以安排的。将来或许可以成为墨西哥帝国的首相……
  而当朱济世回到圆明园后的第五天,他又一次当了爸爸。那位三千宠爱集一身的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在经过近12个小时的痛苦分娩后,生下了一个非常健康的男婴。
  “生了个儿子?”听到首席御医,济世大学一期毕业的黄宽医生告知这一喜讯后,朱皇帝很有些自豪地道,“朕和玛丽亚的儿子……一定是非常聪明的,很可能是天才般的孩子!”说完他就哈哈大笑起来——朱济世和玛丽亚所生的女儿朱伊莎就是个古灵精怪的天才儿童。“好,好!此前朕的烦心事情是太多了,都没有好好关心过玛丽亚。现在好了,中亚和西伯利亚的战事进展顺利,朕有时间去关心一下孩子了。潘卿,把今天剩下的政务都推了。”
  一旁御前副大臣潘祖荫和前来请示迎接符腾堡王储夫妇事宜的翁同龢都在一旁,仔细地察言观色,两人都发现了朱济世的变化。朱济世这些举动所反映出的,不是别的,是他对玛丽亚母子的宠爱。一个拥有至少700万元年收入,而且还是皇帝挚爱的皇贵妃,现在生了一个儿子!所幸的是,这个皇子是个混血儿,在目前的大明国内,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大概都不能接受一个有一半白人血统的皇帝吧?否则,朱皇帝很有可能闹出一场“废嫡立爱”的风波,可就不知道要怎样应付了!
  翁同龢给皇上施了一礼道:“皇子诞生固然是大喜,但外交之事也不可掉以轻心。”
  “有理。这次的战争伐兵并不是最关键的,伐交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朕还要听听玛丽亚皇贵妃的意见。”
  潘祖荫道:“不止是外交,今日朝鲜议政府还送来奏折,朝鲜那边也出了些麻烦。”
  “麻烦?”
  “是。在大明北伐俄罗斯的节骨眼上,朝鲜居然有人打出了李朝的牌子,在庆尚道举兵了!”
  “举兵!什么时候的事情?”
  “半个月前……”
  “都半个月了?怎么才报到朕这里!”朱济世压低了声音,有些坐不住了。一直以来,他都不怎么关心朝鲜,锦衣卫也没有在朝鲜布下天罗地网的眼线,只是在朝鲜京城安排了探子监视议政府和两班豪门。可是有人打出李朝旗帜作乱都不知道,也太粗疏了。“锦衣卫怎么也没有报告送过来?他们难道都是瞎子、聋子吗?”
  “其实是……”潘祖荫的声音愈加低了,“今年5月27日,锦衣卫就有报告送到静宜园,当时得到的消息是朝鲜庆尚道发生民变,皇上可否记得?”
  “哦……当然记得!不是说因为两班豪门压迫太过,民不聊生才闹出来的乱子吗?”
  “民不聊生也是有的,朝鲜官吏贪腐、豪门横行、书院(儒林书院)害民之事,早就尽人皆知。连朝鲜贡使崔济愚还曾经建议皇上改革朝鲜政治,这次的乱子似乎和崔济愚也有些关系……”
  朱济世对崔济愚有些印象。他是在朱济世亲征辽东时带着一些被满清掳掠的朝鲜民众投靠大明的。被朱济世封了个“总管”,在辽东带着那些朝鲜人帮大明干了几年活。之后辽东的朝鲜人被打散编入集体农庄,他这个“总管”也就无事可做,被打发回朝鲜做官,后来又被议政府派到中国担任朝贡使。不过这位却不安心当差,隔三差五就上折子说朝鲜两班豪门、腐败书院的坏话,想让朱济世在朝鲜搞什么政治改革。
  但同时又对朱济世现在实行的“西化政策”不满,上书建议朱济世在古代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发展东学,用之对抗西学。不过朱皇帝却没有怎么理睬这个家伙——照搬西方科学技术甚至是政治思想是比较容易实行的,要复兴早就被儒学改造吸收的所谓“百家”,再将西方科学技术融合进去,肯定是件超级麻烦的事情。如果强要推行,好不容易上了轨道的西学教育必然中断。而在上书未果之后,崔济愚就辞官回了朝鲜。
  “崔济愚?他也和这次变乱有关?”
  “据查,崔济愚在返回朝鲜之后搞了一个东学会,吸取儒学、佛学和道家思想创立了一个似乎是邪说的东学,周游各地,宣传东学思想,还发展了许多门徒。”
  “东学会……东学党!”朱济世猛然想到了历史上甲午战争前发生在朝鲜的东学党起义!这个东学会,该不会是东学党的前身吧?
  实际上,这个崔济愚还真是历史上东学党的开山祖师,不过他却没有活到甲午战争之前,在1863年时就因为传播邪教的罪名被朝鲜官方逮去砍了脑壳。
  潘祖荫似乎是看出了朱济世的震惊,接着建议道:“皇上,这个东学会传播邪说,勾结李朝余孽,在朝鲜地方上造成变乱,虽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也不能小觑,不如请左相和军师来勤政亲贤殿吧?”
  “议政府是什么意见?是否向朕请兵?”朱济世已经收起了惊讶的表情。就算是东学党又如何?现在的大明又不是历史上的满清,而且就算是满清的豆腐渣军队,好像也轻轻松松把东学党的起义给扑灭了。
  “还没有,议政府请皇上支援一些枪炮。”潘祖荫将议政府的奏折递给了朱皇帝。
  “哦,那就随便给一点吧。”朱济世接过奏折打开看了看,然后取过毛笔随便批示了几句,就交还给潘祖荫,“送去大元帅府,让刘炯和钟子良看着办吧。”
  潘祖荫怔了一下,接过奏折却没有马上离开:“皇上的意思是……”
  “让他们去闹吧,等到不可收拾了,咱们再出手不迟,朝鲜问题或许可以有个最终解决了。”
  朱济世想了想,又提起毛笔写了道手诏交给潘祖荫,手诏上的内容是让明军封锁明朝边境和收容朝鲜难民的。“这份手诏也给刘炯和钟子良,他们看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816章
混血皇子
  
  匆匆处理了一下朝鲜的事情,朱皇帝也无心理政,便急匆匆离开勤政亲贤殿去往长春仙馆去看刚刚出生的儿子了。那个崔济愚有一点没有说错,现在的大明的确有些西化。不仅是西学东渐,还有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也都在向西方学习。大明的行政、立法体系也不例外。和之前灭亡的清朝不一样,大明是有明确形成制度的内阁体系存在。虽然名义上,内阁府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是大明内阁左相的权力基本上和法国、普鲁士这些西方实君立宪国家的首相一边大。同时,立宪议会也在辅助皇帝立法的名义下,取得了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所以朱济世这个大明天子所要面对的政务并不繁重,是用不着日理万机的,也能忙里偷闲去陪陪家人,并且关心一下孩子们的前途。
  大明的皇室现在真是越来越庞大了,皇后罗香梅生了太子朱国雄和公朱朱伊雯;皇贵妃玛丽亚·克莱门蒂娜生下了公主朱伊莎现在又生了一个皇子;皇贵妃德川明子生了公主朱伊珊还怀着身孕;贵妃罗香菊有了朱国雄、朱国宏和朱伊兰现在还怀着孕;贵妃苏玉娘生了皇子朱国光和公主朱伊倩;贵妃王云娇生了公主朱伊芸;贵妃洪宣娇则生了一儿一女,取名国轩和伊霏;皇妃周秀英生了皇子朱国良;皇妃郑诗生了公主朱伊仙;皇妃常淑贞已经有了身孕;皇妃奥云塔娜生了个公主名叫朱伊敏;朱皇帝的情妇马蒂尔德·波拿巴也有孕在身。
  算上已经出生和没有出生的孩子,我们的朱大皇帝已经有了20个孩子!其中16个已经出生,男孩7名,女孩9名。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朱济世肯定还会拥有更多的子嗣。所以如何安排或者说利用这些皇家血脉,也是这位皇帝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皇家血脉,首先当然是继承皇位。不过大明的皇帝宝座只有一张,皇子却已经有7位了!如果除理不当,麻烦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朱济世一早就立皇后所生的嫡子朱国雄皇太子。
  其次就是让他们去继承属国的王位,大明帝国是不可能占领全部阳光下的土地。帝国本部拿下原先满清版图内的土地,再加上东西伯利亚和婆罗洲大部(不包括沙捞越王国)还有交州省就不错了,差不多有1800多万平方公里。比之历史上的沙俄略小一点,但也绝对是一个非常辽阔的大帝国了——倒不是不能继续扩张,而是扩张以后的消化问题。
  朱济世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却深受这个时代的民族国家理念的影响,并不大认同那种多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局面。至少在19世纪的世界上,除了移民国家美利坚之外,似乎就没有这样的多民族强国。因而朱济世想要在大明帝国本土建立的是一个民族国家——凡是生活在大明本土的国民,就应该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语言和一个文化。当然,眼下大明的户籍管理制度中并没有民族这一个项目,朱济世认为在大明国内区分民族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大明本土的四万万几千万人中,汉族占了九成九,只要推行汉语和汉文化教育,几十年后也就实现融合了。
  所以大明帝国的扩张方向都是地广人稀,没有强大本土文明的地区。当然,这些地区还不能相距太过遥远,否则是很难维持帝国的统一。
  而在大明帝国这个核心周围,朱济世还打算建立一连串的属国。而建立属国的地方,要么距离大明太远,又有强国相邻或觊觎,不好直接吞并。如哈萨克汗国、阿拉斯加王国、夏威夷王国、暹罗王国和巴塔哥尼亚还有中亚三汗国。要么就是地窄人多,本土民族意识已经产生,人口又比多,土地又不大,吞了也没什么油水的国家,如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等。
  对于这些不大好吞并的土地,朱济世采取的对策也是挺欧化的——尽可能让自己的子嗣成为那里的君王。就好象拿破仑当日让自己的兄弟、妹夫、儿子去当欧洲各国的皇上一样。
  不过以朱皇帝的子嗣诞生的速度,他本事再大,大概也没有办法给他们一人弄一顶王冠了。那些没有王冠的子嗣,看来要通过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还有培养,把他们都变成各方面的栋梁之材。
  朱济世一边思索着子女的前途,一边走进了长春仙馆。
  “妾身恭喜皇上又添贵子。”
  站在长春仙馆院子里给朱济世道贺的,却是皇后罗香梅。她是六宫之主,每个妃嫔生产的时候,她都要亲自去现场坐镇。
  朱济世啧啧笑道:“一眨眼就有16个子女了,朕还真是挺能生养的,皇后……你的功劳也不小,那么多孩子,没有一个夭折,这都是你的功劳。”
  “不,这是皇上的功劳,如果没有皇上发明医药和治疗方法,妾身就是有心也无力啊。”
  “哈哈,子嗣多了也烦恼啊。”
  “有什么烦恼?”
  “总要想办法安排吧?像太祖皇帝那样搞法可不行,朕的子孙不能都靠国家养活,得让他们自食其力才行。”
  “您这是哪里话?您可是世界首富啊。”
  “首富的孩子就不要自食其力了?难道让他们去当花花公子吗?这样对他们,对国家都不好。皇后,听说你对孩子们有点溺爱,这可不好!”
  罗皇后莫名其妙挨了批评,脸上全都是委屈的表情。朱济世的子女都是由他们各自的母亲负责教养的,皇后只是扮演一个大家长的角色,当然不会板起面孔训人了。不过他对自己的儿子朱国雄,还有罗香菊的儿子朱国宏(朱国杰已经去英国了)可都是严厉的很,这两个小家伙可没少挨手心板子。
  “怎的不说话了?国雄、国宏都是坐马车去洞天深处(皇城公学所在地)上学的。以后让他们走着去吧,国宏还好,国雄可有点胖了,要多运动,否则会得病的。”
  “皇上,妾身知道了。”罗香梅微微蹙眉,她似乎感到朱皇帝不大喜欢小胖太子朱国雄了。
  “皇后,我们一起去看看玛丽亚和她的孩子吧。”朱济世的话打断了皇后的思绪。
  “是。”罗香梅笑了一下,就和朱济世一块儿向玛丽亚的卧房走去。
  “爸爸来了……爸爸!”
  刚一走进房间,一个穿着西洋公主裙,粉雕玉砌般的小萝莉就一蹦一跳扑到了朱皇帝怀里,“爸爸,妈妈生了个小弟弟。”
  “好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弟弟。”朱济世将女儿抱了起来,又在她雪白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这个女孩是朱伊莎,是玛丽亚和朱济世生的女儿,活泼的不得了,也是朱济世最喜欢的孩子。
  “皇上。”玛丽亚坐在床上,怀里面抱着个婴儿,显得有些疲劳,朝着朱济世欠了欠身。
  “你辛苦了,又给朕添了个儿子,功劳不小啊。”朱济世把女儿给皇后罗香梅抱,自己走到玛丽亚身边,接过了那个婴儿。小家伙刚刚出生,还在呼呼大睡。“真是可爱啊,皮肤真白,好像玛丽亚一样,额头很高,像朕,应该会很聪明吧?”
  “唔,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玛丽亚附和道。
  “让他去当阿拉斯加的国王怎么样?把马蒂尔德请来看看这个孩子,她一定会喜欢的。”
  玛丽亚却摇摇头,淡淡地道:“陛下,妾身不想让他当阿拉斯加的国王,至少现在不想。”
  
  第817章
朱济世的国王们
  
  “不当阿拉斯加国王,那你想让他长大后干什么?”
  朱济世问出这个问题时,站在他身后的皇后罗香梅脸上呈现出难以言状的不安。这个孩子是男孩,又是朱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所生,将来或许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物,比皇太子更加杰出!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微笑着,目光却轻轻从皇后脸上扫过,将她的表情尽收眼底。她笑道:“他还那么小,谁也不知道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成为一国之君的才德呢?而且我也不想让他承担那样的责任,我只想让他自由自在的成长。”
  “哦,哦,那就先不当阿拉斯加的国王……”朱济世脸贴着婴儿,不停地亲起来。孩子被他弄醒了,睁大了眼睛,他的睫毛很长,眼睛也很大,和玛丽亚很像。
  朱济世在玛丽亚身边坐了下来,皇后则抱着朱伊莎坐在了一张沙发上面。朱济世道:“先给孩子起个名字,玛丽亚,你有什么提议吗?”
  “叫亨利吧。”玛丽亚笑道。“中文名字叫国亨。”
  “国亨?不好听啊。”朱济世抱着孩子,这是个混血儿,像洋娃娃一样,将来一定非常英俊。
  “那就一个亨字吧,朱亨怎么样?”
  “朱亨?”朱济世皱了下眉,这个名字和一票国字辈的皇子不一样,玛丽亚大概想让这个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皇子吧?
  “好吧。”朱济世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交给了玛丽亚的女管家阿德莱德抱出了房间,又让另一个侍女将朱伊莎带出去。现在,屋子里只有罗皇后和玛丽亚了,可以讨论国家大事了。
  “海军已经开始进攻阿拉斯加了,不久以后,就会有一个阿拉斯加王国,这个王国的国王要由朕的儿子来当。另外,朝鲜最近出了些状况,不久之后也要安排人去当国王。还有哈萨克汗国在将来需要一个汗,琉球王国也需要一名国王,夏威夷王国的王冠也有八成可能会到手。”
  他看着皇后:“香梅,你觉得怎么样?”
  “阿拉斯加的国王不是给拿破仑三世的亨利王子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6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